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启蒙阶段小学英语教学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生涯的开端,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暗示教学法的起源和内涵谈起,阐释了暗示法的基本原则并探讨了其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旨在对将暗示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暗示教学法;启蒙;小学英语教学
引言
小学英语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启蒙阶段,在学生的英语学习生涯中地位不容小觑。在小学英语学习中打下牢固的基础,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其日后更加顺利地学习英语。而暗示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一、暗示教学法的起源及内涵
暗示教学法(Suggestopedia)又称启发教学法,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首创于六七十年代之交。洛扎诺夫提倡:“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结合起来。”基于整体性原理,暗示教学法认为积极的学习状态、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顿祖纯曾详细阐述了暗示教学法的三大基本原则:
(一)愉快而不紧张和精神集中的心理放松原则
大量研究表明:轻松愉悦、乐观自信的积极情绪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但在大多数学生眼中,学习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因此他们对学习畏惧且厌烦。在实际教学中,舒适的教学环境、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但精神集中。
(二)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原则
洛扎诺夫在其暗示教学法中提到:“暗示是一种经常性的交流行为,它主要通过无意识的心理创造条件,从而开发人的机能的潜在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通常更关注学生的有意识学习,没有认识到有意识和无意识学习是密不可分的。而暗示教学法要求教师将学生视为一个理智与情感、有意识和无意识并存的整体。
(三)暗示的相互作用原则
在课堂上,老师在给予学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学生的反馈也会给教师一定的影响。所以暗示的相互作用原则要求教师与学生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三、暗示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做好他们英语学习生涯的良好启蒙,应将暗示教学法有效地实施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权威性(Authority)
权威性对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权威性是指教师的权威性以及教学内容的权威性。教师的权威性越高,教学内容越具权威,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越认真,学习动力也会越高。简单来说,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与崇敬之情对其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
稚化(Infantilization)是指教师的权威性让学生感觉回到了热爱学习、充满自信的童年时期。小学生仍处于无拘无束的童年时期,所以暗示教学法中“稚化”这个步骤可以省略,这也是暗示教学法更适合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实施的原因之一。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更易受到暗示,所以教师在课上一定要注意投入充沛的情感,即运用积极的暗示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经常给学生鼓励,适时排除他们的消极情绪,及时鼓励,及时肯定。
(三)有效运用环境的暗示
根据暗示教学法的双平面理论(Doble-planedness)可知,教师不但能通过直接的教学语言向学生传授新知,还能运用环境的暗示来间接影响学生,如适合课程的音乐,舒适的教学环境等。适当的环境暗示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进人学习状态并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四)运用不同的语调和节奏(IntonationandRhythm)
在课堂上运用英语进行教学时,若教师长时间使用同一个语调和节奏很容易让学生厌倦。所以暗示教学法提倡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来变换语音语调,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节奏,同时避免造成课程的枯燥乏味。
(五)注重音乐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创设不同的音乐背景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充满自信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对于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选取的音乐应该是贴近孩子生活且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
四、结语
综上,将暗示教学法正确有效地应用于启蒙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中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暗示教学法仍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怎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正确有效地运用暗示教学法,从容面对出现在实际教学中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反思。
参考文献:
[1]顿祖纯.暗示教学法原理浅析[J].武汉: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9(2):87-90.
[2]杨丽娟.暗示教学法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3]易斌.暗示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成人教育,2004(10).
[4]王银泉,万玉书.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2):122-126.
作者:南媛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