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分析(6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分析(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分析(6篇)

第一篇:小学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

摘要:

当前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存在教学观念落后、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问题,教师必须转变落后教学观念,关注学生主体地位;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课堂氛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关键词:

小学教学;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观念的逐渐普及,体育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打造小学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旨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观发展要求,全民提升小学的学校教育工作质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地发展。当前的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必须丰富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模式,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体育锻炼观。

一、当前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教学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我们所取得的成果并不那么丰硕,当前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思想落后,忽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思想依旧能在现今的小学体育健康课堂寻到一些蛛丝马迹,很多教师没有及时更新教育思想,固守传统教育观念,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关注。课堂成为教师演示的舞台,学生盲目地跟从教师的示范做出体育技巧动作,个性化发展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2.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纪较小,一方面,他们的纪律意识和约束力较差,因此上课时容易注意力分散,喜欢动来动去,十分活泼;另一方面,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身体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示范与模仿为主的教学活动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枯燥无聊。教师本着使学生学会体育技巧的教学目的开展授课,学生在一遍遍重复教师所示范动作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3.课堂死气沉沉,没有体现出朝气与活力

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对于最终教学效果的呈现具有重要意义,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促进学习品质的提升。积极学习情感的激发有赖于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但是在很多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中教师没有关注到课堂气氛对学习质量的重要意义,教师过分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没有从教学一开始就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整个课堂死气沉沉,没有看到小学生身上该有的朝气与活力。

二、打造小学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的具体策略

针对当前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这些问题,教师必须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形势的进一步好转。

1.转变落后教学观念,关注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教学改革主张“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在开展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从以往的“灌输式”教育理念中走出来,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在引导小学生学习篮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球,然后让学生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现场对学生的运球练习过程进行观察,针对学生自主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正与分析,并对运球练习表现不错的学生提出表扬,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开展讨论,研究出一些花样运球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

2.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多样,学生因认知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的不尽相同,在学习兴趣上也表现出了差异性,在开展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特点,多元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导教学法、生活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等都可以应用于体育与健康课堂。例如,在讲解足球运动中正确射门姿势时,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导教学法开展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观看重大足球比赛的视频,对足球名将的射门姿势进行观察,以此来展开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慢放使学生看得更清楚,观察得更仔细。为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赛场上的足球名将,给予学生学习动机,优化教学效果。

3.营造轻松课堂氛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学生渴望与教师交流,希望可以在课堂上收获一位大朋友。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和体育兴趣爱好,为学生出谋划策,让学生可以从教师这儿得到帮助。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轻松愉快课堂气氛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只有信任教师、喜欢教师,才会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学习氛围才能轻松。

总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标准提出了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要求,当代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贯彻“健康第一”教学标准,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时俱进,推进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霞 单位:山东省邹平县韩店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孙德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再认识[J].江苏教育,2013(1).

[2]费云梅.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

第二篇: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性探索

摘要:

在整个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小学体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深入探索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性的对策,有效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体育;有效性;高效

小学体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之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学生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的培养。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探究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具体分析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性的对策。

一、更新教学观念,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为保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坚持应用正确的教学观科学施教,秉承先进的教学理念,坚持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中,在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传播体育知识为主,而现代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主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经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对学生影响极大,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督促学生积极自主的进行锻炼。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保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有效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保证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只有教学目标明确,才能够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的功能。可以说,有效教学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是否到位。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合理的将教学理念与体育教学大纲有效结合起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减少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模糊性,从根本上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和方向性。

三、利用故事创设情境,增添体育课堂的趣味性

情境教学法是当前教育过程中所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是一种通过引入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将之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在这样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学习中,从而有效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小学生因其年龄特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极强的模仿能力。对此,教师便可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建丰富的教学情境,增添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例如,在进行“队形队列”练习时,教师便可通过“拼凑人体图形”的方式开展活动;在进行“障碍赛跑”时,可改编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增添教学乐趣性,从根本上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牢固掌握体育要领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自主探究法。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应先为学生制定相应的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同时,当学生完成目标之后,教师要不吝表扬,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成就感,帮助学生之后学习体育内容树立起自信心。例如,在进行短跑训练时,学生对重复且单一的训练项目普遍不感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便可通过开展接力赛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目的。

五、老师进行正确的示范,促使学生模仿掌握动作要领

教师的正确示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将更加直观的理解正确的动作概念。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促使学生深入领会动作的要领。其中,老师在示范体育动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下列几点:一是示范动作的目的性;二是示范时一定要规范,保证一次性成功;三是注意示范的角度。好的示范角度能够让学生更加方便的观察体育动作。其中,具体的角度应根据动作的要素而定。比如:示范正确的起跑姿势,需要学生进行前、后、左右全面观察;示范立定跳远时,需要学生重点观察侧面。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作用下,将能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并模仿。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最大的目标不外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更好的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作者:谢庆杰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西宋集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何祥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体育师友,2010,33(1):16-16.

[2]曹新凤:学法指导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34):47-47.学法指导,促成高效课堂——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性探索研究

第三篇:小学体育课堂趣味田径教学

随着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田径课在体育课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就目前我国中学体育课的开展情况来说并不乐观,新课改的实施给体育课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田径课堂教学方法单调而乏味,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趣味田径在这种形式下应运而生,从生活出发,拓展教学内容,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选择灵活教学方法,提高田径运动趣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课堂的趣味性,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融入其中并感受运动的魅力,从而让学生从此爱上体育课。教师通过备课后,应准备一个有吸引力的课堂开端,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以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目的。也可以使学生有个积极的学习态度,快速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体育教师如果想让课堂变的有趣而生动,能够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光传授有关田径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奇闻轶事、神话传说等等,使这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例如教师在教授“跨栏”一课时,就可以用刘翔的例子来引出本堂课的内容。刘翔的知名度比较高,使得一些男同学对跨栏的兴趣大增,然而光有兴趣还是不够的,我们都知道,跨栏运动要求的不仅仅是跑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跨栏的基础,而且也很少有同学能够掌握规范的跨栏动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观看视频,简单介绍跨栏这项运动,并讲解动作要领,为学生示范正确动作。同时教师要用幽默的方式渗透运动的意义,这样的效果要比直接强调好的多。当学生在跑步中坚持不下来时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暗示和相互鼓励。可以把学生犯的经典的错误拿出来重点讲解,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尽量避免。

二、基于快乐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游戏法是最贴近体育精神的教学模式。快乐教学的目标是让课堂变得更轻松、更高效。快乐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快乐教学是指根据具体教学任务设置教学方案,并将趣味性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快乐的基础上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主要有以下三点方法:第一,速度和力量的训练,速度能力是最基本的田径素质要求,力量是运动的保障。第二,协调和反应的训练,协调能力不仅是重要的体育素养,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生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第三,支撑能力的训练,在铅球、跳高、跳远等项目中支撑力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做“追跑、报数跑”等游戏,一来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二来可以锻炼学生的跑步能力和速度。还可以让学生做“小推车、俯卧撑比赛”等游戏,这一类的游戏不仅可以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惰性,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反应能力的锻炼可以通过做相关的游戏来完成。比如,让学生围城一个大圈,教师站在中间,教师双手向上,学生向上跳;教师双手向下,学生蹲下;教师双手向左,学生向左跳;教师双手向右,学生向右跳,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这些活动的设置,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运用分层锻炼模式,渗透多元教学目标

小学生的升学压力跟初高中生比起来还不是很大,所以就很有必要将锻炼延伸到课堂之外,将田径运动的竞技性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生活中处处有运动、处处有健康。可以让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组成体育队,这样不会使他们的天赋被埋没或白白被浪费,还可以让学生在田径运动中明白坚持的意义,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运动可以缓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教师要通过学生平时的表现,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给学生人性化的建议与指导。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设置不同难度的训练任务,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关注体育方面弱的学生,用积极向上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障碍接力跑练习,教师可以利用多种东西为学生设置障碍。障碍物的出现,不仅为平凡的课堂增加了趣味,而且还给学生的练习增加了挑战性,让学生跃跃欲试。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蛙跳训练,在满足了基本活动量的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了体育学习的快乐。学生一般进行跑步训练时,都是全班人组成一个方队,然后绕着操场跑,时间久了,学生难免会觉得烦,这时教师就应该采取新的跑步方式,比如双人跑或单人跑,也就是整个队伍变成了两队或一队,人多的话可以绕操场半圈,场面比较壮观,学生也比较喜欢。趣味化和生活化的教学课堂在小学教学中是必要的,体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身体、身心健康发展都离不开体育。趣味化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学生体验教学的乐趣并将体育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而且也使学生增强了对体育学习的热情,实践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在提倡全民运动的今天,趣味体育教学有着明显的时代感,也是今后体育教学发展的方向。

作者:单佳伟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庆丰小学

第四篇:小学体育课堂体能锻炼有效性

摘要:

随着全国各地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体育新课程改革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不断增强体育趣味性,因而,如何改变原有教学模式,突出体能锻炼的主导地位成为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新课改情况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新趋势,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分析如何结合体育学科特点提高小学课堂体能锻炼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体育课堂;体能锻炼;有效性

一、制订合理的锻炼目标

体能锻炼的教学目标在制订时既要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又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需求,教师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体能发展需求,从整体上帮助学生构建运动框架,形成科学的训练意识,发挥最大的课堂教学效益。同时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必须注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能训练,避免枯燥乏味的教学,给学生造成过大压力。每个学生体能水平不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存在差距。教师在制订体能锻炼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小学生身体状况和体育技能基础,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根据总体教学目标,明确每个课时要解决的练习内容,制订具体的、层次化的课时目标,然后根据目标的设定,采用更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师生配合,互动学习

在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中,教师应主动参与,与学生进行互动学习,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而且教师正确的示范动作也能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知识,减轻其对新知识的抵触心理。同时教师帮助与保护动作的到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隐患,提升学生体育练习的勇气和效果,从而高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小学生正处于渴望得到认可与赞赏的年龄,教师的亲身参与必定会激发学生的热情,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因为教师的参与本身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无形的激励与认可。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亲身参与,投入学生的训练当中,用实际行动鼓励学生。

三、合理选择锻炼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易受新奇事物吸引的年龄。根据调查显示,80%的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体育课,但是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容易受新鲜事物的刺激,对于体育课堂上的跑步、跳远等活动缺乏兴趣,即对体育的内容和形式喜新厌旧。因此,教师必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新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能锻炼的热情,避免枯燥乏味地开展趣味性教学。体能锻炼的内容选择必须符合教学目标,不能随意选择练习项目,要根据小学生的发展需要开展针对性练习。通过积极探索、深入挖掘,找寻最高效的练习设计方式,有效提升体育课堂锻炼效率。体能锻炼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但游戏设计必须具备实效性,不能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组织游戏,要做到游戏设计从属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循序渐进地接近教学目标。虽然体能锻炼的方式千变万化,但其根本目的是帮助增强小学生体能,并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相比于枯燥乏味的锻炼方式,教师通过组织游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能锻炼的参与度。

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在进行体能训练时,体育教师应首先更新教学观念,脱离传统教学的囹圄,主动培养自身的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线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性精神,转变教学重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能锻炼中来。顾名思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要位置,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意愿开展教学活动。在以往的旧式教学体系中老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一直处于被支配地位,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打击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难获得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也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体能锻炼效果,发挥体能锻炼的最大效用,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创造型人才,引导学生自发进行体能锻炼。为提高小学体育课堂体能锻炼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培养敏锐的课堂观察力,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整体表现,更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走出体育学习的误区,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体育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更新教学观念,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帮助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作者:陈晓青 单位: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参考文献:

[1]汤如才.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有效策略探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0):195.

[2]葛东妹.在快乐的体育课堂中学会自我锻炼[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181-182.

第五篇:实物目标小学体育课堂效率提升

摘要:

为了构建完整的“实物目标”应用体系,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效率,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及比较研究等方法,以小学五年级30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实物目标”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功能及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物目标”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具有提升趣味,吸引参与;助力技能,促进掌握;优化评价,积极展示等功能,充分体现了其在课堂中积极作用;完善“实物目标”的应用体系,为小学体育教师活用“实物目标”提升课堂效率提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

实物目标;应用;小学体育;课堂效率

1.研究目的

“实物目标”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参照的物体。小学体育课堂中技能学习有时候比较枯燥乏味,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是重复性模仿教师的动作,但是否达到技能所需的各项要求,学生本身的感知不一定准确,所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有一个具体的“实物目标”,是促进学生掌握技能一项重要的辅助手段。在学生学习技能过程中设置一些“实物目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练习,而且能很好的促进学生更高效的掌握技能,进而提升课堂效率。“实物目标”在体育课堂中的功能是什么?针对教材特点及学生身心特点选择的“实物”种类,根据设置目的而选择活动方式,将很大程度决定了“实物目标”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作用。构建完整的“实物目标”运用体系,将更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收获更多。

2.研究方法

2.1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寻找小学室内体育课相关内容。

2.2观察法:从学生的学练过程中,观察“实物目标”给学生带来的变化,包括学生个体的变化和课堂的变化。

2.3比较研究法:“实物目标”引入课堂前后,学生参与度及学生掌握程度的对比。

3.结果与分析

3.1“实物目标”在小学体育课堂的作用

3.1.1提升趣味,吸引参与

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天真、活泼的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练,首先要提升学习内容的趣味性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趣味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活动积极化情绪,由此产生内在动力来完成学习任务。而趣味性高的教学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练习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小学体育课堂中,学生学习技能时,“实物目标”从无到有,从简单的存在到具备吸引学生眼球的效果。从无到有是提升小学体育课堂趣味性一项重要举措,而具备吸引学生眼球是“实物目标”存在意义的升华。用代表不同分区且颜色各异的木板替代标准的足球门框,提升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3.1.2助力技能,促进掌握

教师通过自身的肢体动作、语言、眼神等方式传授技能,学生通过听和看进行学习,如果“高、矮、胖、瘦”只能依靠想象,那将很大程度影响了技能学习的效果。技术动作大多具备了特定的方向与力量等因素,学生往往是重复性模仿教师的动作,但是否达到技能所需的各项要求,学生本身的感知不一定准确,以“实物目标”这一媒介来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为自己建立一个目标,学生能根据这个目标判断自身动作完成情况,继而更有针对性进行调整及提升再次练习效率,这样的辅助措施将有助于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投掷垒球时,最佳出手角度是45度左右,练习时的实际出手角度是偏高或偏低?还是刚刚好?如果空中有一个物体充当学生的参照物,那学生自己就能准确的判断自己的出手角度是否为最佳,这对学生掌握投掷垒球的技术动作有着促进作用。

3.1.3优化评价,积极展示

传统的以具体数值标准来判定学生的体育课成绩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掌握学习情况如何,通过学生的展示,利用“实物目标”这一媒介产生的效果即能评价该生的掌握情况。抽象或死板的目标不利于引导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例如足球传接球考核中,从指定位置踢球,如果击中标志桶,即表明该生踢球准确性足够,结合学生完成动作情况进行评分。学生通过“实物目标”来检验学习成果,这种方式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3.2“实物目标”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应用

“实物”选用的原则:1.安全性2.趣味性3.实用性。“实物目标”的设置应该适用于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通过练习都有所收获。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根据选用原则选定的“实物”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练习中。

4.1.2“实物目标”对于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学习技术有促进作用。

4.1.3利用“实物目标”能在一些项目的学习成果检验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4.1.4“实物目标”的设置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要用到点子上,为学生掌握技能有促进错用。

4.2建议

4.2.1“实物”选用时,根据安全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进行,力求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度。

4.2.2在技能学习过程中,如果能通过“实物”来帮助学生掌握技能时,应该设置好“实物目标”,提升课堂效率。

4.2.3技能评定时,用“实物”设置符合学生的“目标”,难度以简单为主,中等为辅,引导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4.2.4继续完善“实物目标”的运用体系,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效率,也为同行提供更为完善的运用方法。

作者:王晓江 单位: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曾琰.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新课程(小学版),2006(Z1)

[2]宋克林,周秀方.自制体育教具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1:112-113)

第六篇:小学体育课堂训练安全防护措施

摘要:

学生在课堂训练中的安全问题,是影响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小学体育课堂训练中的安全防护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本篇文章主要以小学体育训练中的不安全因素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小学体育课堂;课堂训练;安全防护措施

前言:

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有效方式。在小学教育事业的现状来看,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由于体育教学只要是在室外场地进行的,这就使得体育课堂训练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成为了影响体育课堂训练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对小学体育课堂训练中的安全防护问题进行探究。

1小学体育训练中的不安全因素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问题,是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较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小学体育课堂训练中的安全防护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对小学体育训练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进行了解。从不同学校教学环境的差异性来看。场地因素可以被看作是体育训练中的一种不安全因素[1]。砂石地操场会让学生出现摔伤擦伤等问题,单双杠器材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会让学生在进行单双杠训练的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从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组织管理情况来看,体育课堂准备活动因素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不安全因素。准备活动的不充分,会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出现肌肉拉伤、昏厥等问题。教师安全思想的淡漠也会给体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在一些教师安全意识较为淡漠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体罚行为、对一些体育运动的安全保护措施缺乏讲解的问题,也会成为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一种诱因从学生自身的情况来看,着装问题也是体育训练中的一种不安全因素,一些学生在佩戴饰品上体育课以及一些学生夏天穿凉鞋上体育课的做法,也会让学生在体育课堂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2体育训练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2.1对体育教师的安全风险判断意识进行提升:

对体育课堂安全风险的正确判断,是体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体育课堂安全防护措施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对自身的安全风险判断意识进行提升。在体育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器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在具体训练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训练项目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讲解。以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快速跑训练为例,在训练进行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对课堂纪律进行强化,避免学生在相互追逐打闹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在起跑过程中,教书需要对学生的训练方法进行明确,以避免学生因起跑过程中摔倒(碰撞他人)所产生的安全事故[2]。在快速跑训练项目结束以后,教师也应该让班级体育委员在配合自己工作的基础上,对课堂秩序进行维护。为了让体育教师的安全风险判断意识得到有效的提升,学校也可以通过对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的方式,对教师的安全意识进行强化。在对新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学校管理人员需要指导新教师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判断,还可以对教师的简单救护技术进行培训,进而对教师在安全事故发生以后的应对能力进行强化。

2.2教师要养成正确的安全思想:

在体育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一个重要角色。养成正确的安全思想是体育教师在课堂训练进行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以四川巴中地区某小学出现的安全事故为例。在体育课堂训练开始之前的列队阶段,体育教师发现一些同学穿的是凉鞋和皮鞋,遂要求这些学生赤脚和其他同学一起在操场上跑步。由于当时正值盛夏,该校操场的跑道的地面温度已经接近四五十度。在跑步训练结束以后,一些被教师要求赤脚跑步的同学的脚底被地面烫伤。从这一事故的产生原因来看,从这一安全意识的缺乏,是让教师采取这种体罚方式的一个原因。如果教师对高温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的影响有所了解,在对这些同学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能不会采取这种较为极端的惩罚手段,对此,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训练的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合理方式的运用,对体育课堂的训练气氛进行调节。进而通过对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精神进行充分发挥的基础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2.3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强化:

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强化,是学校在体育课堂训练开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对体育教学的科学性进行强化,学校需要对学生的体检问题进行重视,进而在对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为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3]。在每学期的开学阶段,班主任也需要对学生在假期期间的伤病情况和治疗情况进行了解,进而将学生的身体情况及时提供给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训练的进行,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着装要求进行规范。

2.4对体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

对体育设施的定期检查,是学校有关部门在对体育课堂训练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对体育设施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针对一些已经出现老化现象的体育器材,学校需要对器材进行及时的维修,对于一些已经年久失修,或其自身质量已经难以达到国家安全标准的器材,学校要及时进行更换。

结论:

安全问题,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安全防护工作的完善,是提升体育课堂训练的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体育课堂训练安全措施的强化,需要学校管理人员和体育教师的共同参与。在体育训练的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对自身的安全风险判断意识进行强化,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认真听从教师的指令。

作者:曹康丽 单位:义乌市义亭小学

参考文献

[1]蔡永如.小学体育课堂训练中安全防护措施的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5,12:31.

[2]郑广龙.小学体育快速跑训练中安全防护措施探讨[J].新课程学习(上),2014,04:142.

[3]郑肖肖.小学体育课堂安全教学的措施以及必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