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论文(6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体育教学论文(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6篇)

第一篇: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1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师生教与学的行为不能多向互动

体育教学与其它知识型学科教学重点不同,更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里的互动既包括形式上的互动,比如技能的教授与切磋,也包括思想、情感上的互动。体育教学活动中,最常见的互动方式是:体育教师教授一些技巧知识后,学生进行模仿,同时彼此间共同参与,往往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讲解,学生照做,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进行完全意义上的沟通与互动。而在实践中,不少教师都是针对课程的内容向学生布置一些学习任务,并未考虑学生的体育发展诉求。学生在体育课上按照教师要求进行活动,不可否认确实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但却并没有真正领悟体育课程构建的真正内涵。特别是在情感交流方面的不足尤为严重,体育教师在课上最多只是询问下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心情好坏,并没有发自内心地、自然地进行情感互动。体育教师与学生不能有效地进行情感互动,彼此之间只是机械地进行教与学,达不到情感激活、情感升华的状态,体育教学就无法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的整体素质的目标。

1.2教师对学生评价走极端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改善不足、发挥特长,从而取得体育课程的实践意义。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也对体育教学评价给出了指示性用语,要求体育课程应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作出发展性评价。一般情况下,在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应用较多的是激励性评价,即对学生的表现提出表扬,给予肯定,但实际上单纯肯定的评价语是有失客观的。学生的体育成长必须要面临一定的挫折、困难,并在战胜挫折、迎接挑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实践、锻炼自己。因此,单纯的表扬评价并不一定有利于学生的体育发展和进步。

1.3小学体育经费不足

体育课程对于学生的锻炼价值不言而喻,我国的教育体系也一直将体育作为一门单独的训练课程存在。但我国的体育教育相对于其他文化课程的建设来说,显得有些力度不足。中小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投入强度不够,尤其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体育经费投入更低。据99.5%的学生对学校体育场馆和设施不满,90%的学生认为体育经费投入不足,70%的学生认为学校对体育不够重视。

2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2.1把握学生思维特点,创建师生多项互动

针对这些现象,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应注重对学生思维特点的把握,帮助学生尽快建立起体育运动的热情,引导学生能够自发地、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开朗活泼的性格,以更加乐观的精神状态来参与体育课程及文化课程的学习。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在课上不能单纯地教授体育知识及运动中的技巧,还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为每一个学生建立科学的运动计划,将体育课程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转变成教师分享、学生创造的学习过程,并在互相交互的过程中注重真情实感。教师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将自己对运动的热情和价值观融合到体育知识中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学习。在学生情感生成的关键时期,教师也应当注重这一变化,并以自身的经验和健康的价值观与学生分享,实现真正的情感互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及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观,进而促进体育课程内容的学习,提高体育课程学习的有效性和价值性。

2.2科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在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要善于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我、修正自我,逐步形成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善于接受批评、虚心接受指导、耐心改正错误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要考虑分层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这样会收到良好的评价效果。例如,发现学生在掌握动作时出现了问题,不能说“你的动作错了,做的是什么,后边好好想想去”,而是要叫住学生,对他说:“老师和你一块研究研究动作好不好”。对于掌握好的同学要提高评价标准要求,在肯定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追求;对于掌握一般的同学,要给予肯定,并提出哪一点、哪一方面,再做的理想一些就更好了;而对于那些一时掌握起来有困难的同学,则要降低标准要求。这样,就能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获得了发展,从而达到发展性评价的目的。

2.3改善体育器材及基础设施

小学体育课程建设离不开各种体育器材与基础设施的物质支持。体育教学器材不足和体育基础设施的不完备或者过于陈旧,都严重制约着体育课程的发展步伐。随着社会对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完善合理的体育器材与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被提上日程。首先,要采取实际行动,改善设施条件,使体育器材及基础设施适合小学生的生理水平。其次,要注意教育与空间的紧密结合,要逐步演化成校园的一个独特景观。环境和空间设计的文化性将在学生的欣赏和解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3总结

总之,学校必须通过具体的目标、广泛的内容、科学的方法达到体育教学的深化培养,通过不同形式的体育健康课程满足广大学生不同兴趣、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体育健身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加强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提高其自身健身能力及体育意识,并最终实现体育终身化、生活化。

作者:邹彬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小学校

第二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实践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现在的小学体育课,大致因学校重视程度不同、体育教师理解差异,可以分为两种错误类型:第一种是没有目标型。这部分体育教师或者出于学校的管理、重视不够,或者出于自己的职业倦怠、认识不足或者鉴于自己非体育专业教师等原因,上课从来没有教案,上课总是一套从未变更过的步骤:集队、跑步、热身、解散、自由玩球(篮球、足球、排球)、集合、下课。用这些教师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不出安全事故,看着孩子们玩就行了。是的,可以让孩子们玩,但是体育毕竟也是一门学科,也要有目标的,玩也要有目的地玩好啊!第二种是专业训练型。有的体育教师尤其是专业体育教师,因为本身受到过一些专业的训练,老是喜欢把体育课上成专业训练课。体育教学不否定专业化,但对于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教学主要做好普及化就可以了,尤其对于心理和身体都正在发育的小学生而言,体育课程不是搞专业队伍建设,不是选拔体育人才,就不要进行专业化的训练了。

二、体育游戏教学开展的要求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笔者在教学中逐渐发现,一些游戏虽然简单,但是因为规则的限定,使游戏与体育紧密联系起来,课堂上充分地利用好这些游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选择适合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游戏

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没有成熟,容易受到伤害,在选择体育课上的小游戏的时候,绝不能随意,要仔细考虑其对学生身体的要求,不能选择一些超过小学生耐力、速度的游戏项目,更不能选择力量对抗激烈的游戏项目,这些项目不仅不能让学生热爱运动,反而会让他们排斥运动,甚至还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更有甚者会让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所以,综合各种因素,要选择一些既有锻炼作用又简单易学的游戏,既不能造成身体伤害又让学生能够有成功感的游戏,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

2.选择的游戏要注重多样性

游戏的选择除了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以外,还要注重多样化。好玩的游戏固然吸引人,但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追求更是难以阻挡,如果一直是某几个游戏甚至某一个游戏的话,学生厌烦是迟早的,而且考虑到游戏的体育锻炼目的,只有多样化的游戏才能训练学生身体各部分一起发展,让学生的心理健全起来。例如,选择一些团体协作的游戏,训练学生合作的意识;选择一些速度的游戏,提高学生对速读训练的意识等。

3.游戏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一是热身。学生在开展游戏活动之前一定要进行热身活动,虽然游戏不是很剧烈,但是孩子的肌肉群、韧带都很脆弱,不做好充分的热身很容易受伤。热身要尽量全面,手、脚、膝盖、脖子各部位的关节都要活动开。其二是明确规则。游戏都有具体的规则,在开展游戏活动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游戏的规则,否则容易造成混乱。规则应该由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述,当规则比较复杂的时候可以适当找几个学生进行演示。其三是选好场地器材,防止伤害。场地尽量选择一些开阔的、地面平坦、没有硬物的地方,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到器材室借用一些保护器材,如地毯、橡胶圈、海绵垫等,防止学生意外受伤。

三、体育游戏教学开展的意义

1.体育游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意识与热情

体育游戏教学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体育的课程目标,让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笔者通过随机发放问卷调查,发现经常开展体育游戏的班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明显高于其他班级。例如,在“每周周末都会与家长进行体育活动吗?”这一栏里,常开展体育游戏的班级选择“是”的占到79.5%,而其他班级则只有51.8%。让爱静的学生也热爱运动,让懒惰的学生喜欢运动,让运动成为习惯,这就是游戏体育的根本目的。

2.体育游戏教学有助于增进学生间的交流

体育游戏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直接的交往,融洽班级学生之间的氛围,为学习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好基础。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学生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才能热爱集体,才能身心健康。

3.体育游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具有团结协作的意识是以后工作的必备的能力,是干好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体育教学中开展的许多游戏都是需要学生团结协作才能取胜的。例如,“老鹰捉小鸡”中的许多小鸡同心协力,“三个人四条腿”中的三人想法必须一致……体育教师开展游戏体育,能让学生从小就树立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

四、总结

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就可以温暖学生一辈子。不要认为一个小游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试想我们的记忆深处不是珍藏了很多儿时的小游戏吗?体育中小游戏的开展,会让学生爱上体育,爱上运动,爱上生活,爱上生命。

作者:邢秋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合沟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学体育趣味教学实践

1.趣味化教学设计

我把四年级6个班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1-3班为实验班,4-6班为对照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照班依据传统教学法,实验班进行趣味化教学法,分别制定教学计划。下面举例说明在不同类型的教学练习中,对照班与实验班不同的教学设计。素质练习。如耐久跑教法,对照班:围绕跑道跑圈;走、跑交替;计时跑测验;定时跑。实验班:15*15米小场地沿路标跑数字、汉字、英文字母;绕路标跑各种线性图,如直线、折线、曲线、抛物线;按音乐节奏变速跑;自主创新跑步形式与方法。再如,腰腹力量教法。对照班:2人一组1分钟仰卧起坐;1人一组1分钟两头起;定时仰卧起坐比赛;双人推小车练习;仰卧蹬车练习。实验班:2人一组游戏:拉大锯扯大锯、推小车比远、照镜子俯撑移动、仰卧起坐传球、俯撑拨球比赛、多米诺骨牌、双脚加物传递比赛、定时仰卧蹬车练习比多;自主创新锻炼方法。技术教学。学习方法上,对照班:观看教师示范;模仿教师动作;反复练习;教师纠正动作;再练习提高动作质量。实验班:青蛙过河、青蛙捉虫学习立定跳远等;先尝试练习,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知识点。在学习形式上,对照班:被动的全员集体练习;象征性的小组合作学习;象征性的分层次学习。实验班:主动尝试体验式学习、分享学习成果的合作学习、随机异质分组——根据教学内容评价结果再次同质分组的分层次学习。教学比赛。如体育比赛,对照班:集体接力比赛、小组合作比赛、个人比赛、计时比多(少)比赛。实验班:集体接力比赛、集体总数(平均数)的吉尼斯挑战赛、个人达标比赛、自己与自己的挑战赛(过程性比赛)、班级达人赛(年级达人赛)。

2.分层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我把学生随机分成2人一组进行学习活动。随机分组后,学生会产生两种学习效果,即学习效果好、学习效果一般或需努力。随机分组后学习效果好的再同质分组,合作学习提高动作学习标准。再次练习后可自主选择拓展知识点的学习,也可自主选择担任小老师,随机巡视指导其他学生。随机分组后学习效果一般或需努力的学生,继续分组巩固动作,达到动作标准。经努力达到优良的小老师主动承担帮助合格学生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达到更高标准。同质分组学习,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争强好胜,喜欢竞争,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同时还可以担任老师的角色,帮助其他同学学习,这种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体育学习不再枯燥。

3.趣味教学实施效果

通过问卷反馈和随机访问得知,学生乐于接受课堂趣味教法。每一节课中,学生投入练习的次数增多,获得学习的乐趣范围更广,班级凝聚力更强。趣味教学各种小比赛的运用,提升了课堂练习的密度与负荷,在精讲多练的原则下提高了体育课堂学习实效。趣味教学游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课堂中把知识点融入游戏开展学习,从学生的主观感觉上降低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游戏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让团队自由发挥,创新开发新的活动方法与形式,提升创造力和团队凝聚力。趣味教学分层教法,有利于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挑战自己;有利于培养小干部的责任心和帮学能力;对学习有困难学生,有利于降低学习中的恐惧,获得成功感;教学的热烈氛围会感染性格内向和自卑的学生,有利于他们主动与同学一起游戏和学习。

作者:李玉霞 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

第四篇:小学体育教学结构优化研究

1、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要实现“通行教材+补充内容”

翻开各种版本的小学体育教材,无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以及其他版本,你会发现,虽然内容编写非常全面,也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较好地体现了学科特色,但是与本地区体育传统与学生个性化需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距离,没有能够紧贴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对此,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完善,要重抓教学内容的补充拓展,形成通行教材加补充内容的黄金搭档组合。在抓好通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体现信息内容的补充,首先要着眼于小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有效增强他们体育学习投入程度。笔者在教学中增加了体育小游戏内容,有动作技巧性游戏,有反映敏捷型游戏,也有一些和体育人物相关的游戏。这些内容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尤其是中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会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吸引力。其次,体育教学内容补充要紧贴小学生身心特点,尤其是补充一些和他们体育锻炼相关的内容,教给学生一些健身操、武术操等内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也是一项非常愉快的事情,因而积极地投入到训练活动之中。另外,体育教学内容补充还要与本地区体育传统体育特色结合起来,特别是有些地区在乒乓球、花样跳绳等项目上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在此背景下将其纳入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2、小学体育教学方式要实现“教师示范+学生揣摩”

较长一段时期以来,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较为陈旧,完全以单向的模式进行,主要方式是教师表演动作示范之后让学生进行模仿。这样的教学模式非常枯燥,难以全面调动学生训练的兴趣,而且训练的效果也不佳。笔者针对这样的状况进行了教学结构的转变,充分体现了教师示范引领、学生自主揣摩与合作探究。在技能动作教学时,教师进行标准动作示范,接下来让学生进行单独训练,按照六人一组的规模编成多个训练小组,每一个小组里面有意识地安排一名动作训练较好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训练,这样的训练模式,既尊重了学生自主地位,让他们能够有效开展动作的揣摩,同时也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大家一起训练时相互指点,帮助纠正动作的不规范之处。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之间更加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笔者在分小组训练之后还进行了竞赛活动,让学生相互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活动,可以在全班营造浓厚的竞争氛围,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3、小学体育教学评价要实现“技能动作+态度情感”

许多教师在对学生体育学习成效进行评价时标准非常单一,即体育动作技能训练状况,按照教材规定的相应标准进行评估,不仅方式单一,而且忽略了学生内在情感因素的激发,不利于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坚持对学生进行技能动作的过关考核,同时还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方面的综合评价,实现技能动作与情感态度评价相结合。首先,在技能动作上也体现因人而异的原则,学生因为身体素质的不同,特别是一些特殊体质的学生,他们依靠自身的努力无法完全相应标准的过关考核,此时教师就要进行目标系数调整,设置一些较低难度的门槛,体现难中易相结合的考核体系,保证每一位学生基本都能依靠努力实现训练目标。在态度情感上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评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度、投入程度,哪怕自身身体素质差一点、运动技能低一点,只要积极地投入、踊跃地训练,教师都应当将其视同为态度积极,要给予较高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是否表现出了顽强拼搏的意识、团结友爱的精神,以这种体育精神要求学生,形成鲜明的导向,确保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品德、锻炼顽强的意志,进一步提升体育综合素养。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笔者发现突破了单纯的技能动作考核,将情感态度因素融入进来,是对学生体育学习的一次全面优化,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引导学生更加积极投入到体育学习与训练之中,有效发挥了情感促进作用。

4、小学体育教学手段要实现“海量信息+形象演示”

过去小学体育教学手段匮乏,教师手中也没有先进的手段,导致教学信息量较少。特别是室内课教学中,有些教师一到体育室内课教学时,往往所讲解的内容信息量少,也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低下。笔者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教学手段的运用,将近年来得到广泛普及的信息化手段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取得了明显效果,既拓展了教材信息量,使其更加丰富丰满,同时也增强了教学演示的形象直观程度,使体育教学更为学生所喜爱。首先,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为体育教学注入了海量的信息,在教学设计环节运用网络搜集学生身心阶段特点的资料,使教学设计更具针对性;搜集与体育项目、体育训练相关的技巧,帮助学生提高掌握效果;搜集体育趣味知识,对学生进行视野的拓宽,这些信息量使体育教学活动拥有了更多的知识面,教师手中可用资源更加丰富,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学的生动性。另一方面,笔者在形象演示上下功夫,让多媒体的影音演示帮助体育课堂教学增添活力。例如教师可用选取世锦赛、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奋勇夺取金牌的精彩瞬间,播放他们胸挂金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全场的感人场景,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还可以就一些连贯性的动作进行多媒体慢节奏演示,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提高直观观察效果,结合室外课进行揣摩,有助于更快地把握动作技术要领。

5、小学体育教学空间要实现“课堂之内+校园之外”

体育教学工作既要抓住课堂,也要注重课外资源的发挥。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帮助。在抓好体育课堂训练的同时,教师要重视校园之外各种资源的整合。首先,教师要动员家庭参与学生体育能力培养,鼓励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坚持锻炼、强健体魄,向孩子们传授一些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效果。其次,教师要发挥信息网络媒体的作用,鼓励学生上网了解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了解体育健儿的事迹,观看一些精彩的比赛,让他们在体育节目欣赏中增长知识、拓宽知识面。另外,教师对于体育有特长的学生还要量身定做培养计划,结合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针对性训练,向上级体育学校输送人才。对于一些体育兴趣浓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兴趣小组等方式进行拓展延伸,抓住了课堂、巩固了课外,将各种有利的资源整合起来,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能够对体育教学工作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6、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面临教学的新形势、新要求、新目标、新任务,要以结构优化为抓手致力于推动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作者:洪爱华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川港小学

第五篇:素质拓展训练下的小学体育教学

1、素质拓展训练的内涵

素质拓展训练起源于英国,是由二战期间的军事训练转化而来的一种新兴的教育培训方式。现代的素质拓展训练打破了传统概念的束缚,其训练目标涉及体能、心理、性格、交际等方方面面,在西方国家广泛流行。素质拓展训练具有互动式、体验式的特点,通过特定的情景教学,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个人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拓展训练之所以广泛流行,究其原因在于:第一,能够训练参与者的体能,强健自身的体魄;第二,能够训练参与者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执行力;第三,能够训练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增强自身的意志力。

2、素质拓展训练的教育功能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之所以呈现出如此多的弊端,就是因为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不了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而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将体育竞技融入到趣味性的活动中,能够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禁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寓乐于学,学生不仅能够得到体能上的锻炼,还能增强其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其毅力、意志力。比如,目前深受学生喜爱的孤岛求生项目,通过特定的生活场景和简单的道具装扮,必将刺激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胜欲。通过小组赛的比赛规格,小学生们既能学习到体育比赛规格的严苛,又能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素质拓展训练不仅能够满足体育教学的目标要求,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中,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得到的是体育运动知识以及运动技能的强化,而能否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则不是体育课程所关注的重点。但是,在新一轮的体育教学改革中,却明确提出体育教学不光要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提高其心理素质。素质拓展训练中,学生必须亲身体验,去挑战和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与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认知感受。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开始逐渐了解自己并完善自己,达到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探索发现的能力,抵御挫折的能力,为团队利益甘于奉献的精神等。因此,素质拓展训练依靠其自身独具的优点,可以被率先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来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如空中断桥项目,学生若想完成该项挑战,必须具备不怕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此类项目,让学生在探索尝试中发现自身的缺点,并逐步进行克服,激发自身潜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2.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传统的体育类游戏和竞赛中,学生往往形成好胜斗勇的片面价值观,而忽略了团队合作,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而素质拓展训练可以通过设置小组赛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和了解。比如,在三足竞走的项目中,需要将两名学生的腿绑在一起,看两人如何配合快速走到目的地。因此这两名同学需要在行动前协调好各自的步伐,否则很难通过比赛。通过类似的项目,学生可以培养倾听他人意见,处理不能意见的能力,以及如何陈述自己的意见,如何处理自己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等。小学生得到的这些训练,必将促进其社会技能的整体提高。

2.4、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将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智造。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转换,必须要有大批的创新人才作为动力支撑。为此必须加强学生的素质锻炼,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众多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比如孤岛求生等,没有确定的答案来评价学生是否完成了项目。学生依靠的是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聪明才智,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项目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起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这些项目的训练,必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3、运用素质拓展训练的方法

3.1、改变教师的思想意识

教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禁锢,很多体育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愿意做出创新,来寻求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体育老师自身思想意识的滞后,创新思想的不足,导致了素质拓展训练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开展。为此,学校及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力度,既鼓励在校体育老师及时转变思想,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来,还应鼓励刚毕业的体育老师到地方小学任教,将新思想、新理论融入到当地的教学任务中。只有经历过素质拓展训练,能够胜任素质拓展训练的体育老师,才能将素质拓展训练的精髓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将素质拓展训练的方法和小学体育教学有机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

3.2、设计新的体育教学课程

为了更加有效的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必须对目前存在的滞后的体育课程进行设计开发,最大程度的满足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要求。素质拓展训练通常是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但是,目前的小学体育课程只是把体育运动知识及运动技能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忽略了小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在重新开发、设计小学体育课程时,一定要本着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等目的为宗旨,开发一些既有体育竞技色彩,又带有趣味性的个人及团队项目,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4、总结

通过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去,不仅能够实现传统体育教学要求小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及体育技能的目标,还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创新创造。同时,也必须加强小学体育老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体育课程的改革力度,才能将素质拓展训练的优点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郑新远 单位:西安市曲江南湖小学

第六篇:小学体育教学学生运动兴趣培养探究

1、运动兴趣的概念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倾向,对丰富知识、开发智力有着重要意义,它是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趋向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运动兴趣则是指人们积极认识和从事某项体育运动的生理心理倾向,其更重视运动本身的锻炼效果,对运动动机的锻炼培育具有一定的指向强化作用。通过多种实践证明检验,如果对学习内容具有强烈兴趣,学生会从被动学习转化为自觉主动学习,兴趣就逐渐转变成一种爱好或习惯。

2、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小学生大多处在6-12岁年龄段之间,这个时间中,身体各项器官都处在生长发育的高速时期,骨骼迅速生长、胸骨横径增宽,肌肉也伴随骨骼不断发展而逐渐发达。这一时期内,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使骨骼发育健壮结实,如果缺乏必要的体育活动,会导致骨骼与肌肉发育软弱,但不恰当的体育活动则常可能引起运动损伤。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注意避免进行过分剧烈和耐久性过大练习活动。小学阶段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记忆方面仍以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头脑及思维不断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情绪控制趋于稳定,自我尊重及获得他人尊重观念不断增强,但其自制力不强,意志力也较差,仍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要方式,需要教师激发引导其学习兴趣。

3、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制约运动兴趣发展主要因素

3.1、传统体育教育观念的影响

我国传统教育以应试为主,这就导致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理论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了体育运动能力优劣及运动锻炼的强弱对促进小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这导致当今社会越开越多学校及家长因受应试教育方式影响,过度强调理论课程学习进而忽略能够促进孩子实践能力提高的体育运动锻炼,误导学生产生体育运动的课程并不重要,使学生普遍认为参加体育运动浪费时间的错误观念,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就变成了空谈。

3.2、不同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本身所存在的制约因素的影响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认真备课,进行课堂教学教法的创新之外,学校中客观现实的运动场地器材优劣也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的优良水平也是直接促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学校综合教学实力的体现。另外,某些小学体育方面教职工人员缺乏且运动项目的专项技能较差,也是导致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低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3.3、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因素的因素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的特征也对教学过程中运动兴趣培养有相当大的影响。某些小学生由于自身条件制约,无法完成教师要求掌握的动作,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自尊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引起对体育课的厌烦心理。再加之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较多,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抗挫折能力较差,体育教师更要充满耐心,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因素,才能与学生相互信任理解,从而更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3.4、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形式落后,教法身缺乏选择探究和趣味创新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体育课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它在“为什么教”、“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在那教”等方面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而,如果教师不去积极创新教学的方法形式,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缺乏自主选择,就会影响其运动兴趣的培养与提高。

4、在体育教与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方法策略

4.1、建立新观念,教学目标简要明确

在初中阶段女生因生理等因素,一部分不喜爱体育运动,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特别是体育课改的今天,此类问题更加突出。对于此类问题,体育教师可以创新观念、集思广益、收集材料、在积累更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引入与女生生理心理特点相符合的体育游戏到课堂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2、增加体育运动知识的普及,提升学生对体育的认知

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白体育的定义,及高水平的体育锻炼对增强进身体健康、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到运动的幸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3、增强学生毅力,勇于挑战,通过成功的获得,激发运动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成功体验的获得有助于激起学生运动兴趣,通过教学,教师对学生的优秀和成绩给与肯定,用信任激励方式与学生相处,能使学生更加自信。

4.4、体育教学引入游戏与竞赛教学激励学运动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体育游戏来强化动作练习,创造轻松协调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4.5、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学生

宽容式激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遇到教师与学生产生矛盾的情景,教师应怀着宽容之心与学生耐心沟通,在和谐的氛围中解决矛盾,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影响式激励,作为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期望式激励,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恰当的鼓励学生为主进行课堂教学。

5、结语

影响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发展的因素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端正教学思想、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们意识到健康与我们学习生活方面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要拥有健康强壮的身心状态必须从小开始进行体育运动的锻炼,从而启发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及运动习惯,使学生心理上喜爱认同体育运动对我们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在运动锻炼过程中,通过轻快愉悦的锻炼学习所需知识与技术能力,树立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健康的成长。

作者:黄玲淋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