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快乐体育下小学体育田径教学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田径是小学体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对田径训练的热情不高,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的效果。面对这一现状,融入快乐体育理念,提升田径教学的魅力,已经成为一线体育教师关注的重点。文章主要对当前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然后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优化路径;身体素质
田径运动是一项基础性的运动,也是最为古老的体育运动。与其他运动形式相比,田径运动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但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是锻炼学生体质和意志的最终方式。但在调查中发现,田径训练由于方式单调、教学过程乏味,与天真活泼的小学生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矛盾,致使学生出现了消极训练、逃避训练的现象,难以真正实现田径教育的目的。
一、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现状
(一)学生对田径运动缺乏
兴趣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以篮球、足球为代表的球类运动更受小学生的喜爱,而小学生对田径训练项目的兴趣比较低。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田径运动本身的趣味性比较低,并且运动过程中对学生的体能消耗比较大;小学生本身的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比较弱,在田径训练的时候容易出现厌烦情绪。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小学生对田径运动兴趣低下,甚至出现了厌烦训练、逃避训练等现象。
(二)田径训练模式单一
田径运动属于相对比较简单的运动项目,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开展田径训练教学时,常常忽视教学方法的思考和研究,只是一味地指导学生进行跑、跳等的训练。但是田径训练对学生的体能消耗比较大,学生在漫无目的的训练中,很快就会出现体能下降的现象,进而产生痛苦的心理,以至于制约了田径训练的效果。
(三)田径考评制度不够完善
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中,考评制度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在当前的小学田径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会制定出详细的考评制度,基本上都是采用体育考试的形式进行,认为学生只要达标了就可以。还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实施考评制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考评制度缺乏,或者考评制度不够科学、合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无法真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自己也缺乏反思的动力,久而久之就会使田径教学进入一个恶性循环[1]。
二、融入快乐教育理念,优化小学体育田径教学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制订科学、合理的田径训练计划,是实施快乐田径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以往,体育教师在制订田径训练计划时,由于对田径教学的研究不够全面、深刻,过分突出田径运动的竞技性,忽视了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在制订田径训练计划时,应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最终目标,精准掌握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状况等,结合小学生的自身承受能力等,对训练的内容、任务、重点和强度等进行调整。体育教师还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改进田径训练方法,使学生在田径训练中获得全面发展和整体提升。教师在制订田径训练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坚持“科学、合理、周密、细致”的原则,结合全年的训练任务,对教学计划进行分解和细化,使其成为月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等。此外,为了强化学生的训练效果,体育教师还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田径训练时间,可充分借助早操、课后活动等时间,采用见缝插针的方式进行训练。
(二)融入趣味性内容,关注学生的情感
最新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不只是增强小学生的体育技能,还要关注小学生的情感,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在体育训练中逐渐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阳光的心态等,最终实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教师应秉持快乐体育教育理念,在优化课堂教学时,要全面了解小学生的喜好,重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适当弱化田径教学内容的竞技性,增添趣味性的内容,以便于学生在田径训练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耐力跑训练时,可以结合小学生的需求,增加一些野外生存、户外越野知识,使枯燥的田径训练与求生能力结合起来,如此不仅能够拓展教学内容,也能够提升田径训练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融入一些健康知识,指导小学生结合自身体质,意识到田径训练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融入一些田径运动员的故事,使小学生在榜样的激励下,激发出田径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2]。
(三)营造趣味性的教学环境
环境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是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关键性因素。尤其是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更容易受到教学环境、课堂氛围的影响。基于此,在快乐体育理念的引导下,体育教师在优化田径训练时,应多关注教学环境、课堂氛围的营造。首先,教师应加强和学生的情感沟通,真正关心、爱护和鼓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才能在体育教师的影响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田径训练中,其次,在具体的田径训练中,教师还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需求等,适当融入训练游戏,借助游戏化的训练方式,激活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田径训练中。再次,教师在营造趣味环境的过程中,还应投放一些趣味性的运动材料,使小学生在这些趣味材料的吸引下,主动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在以往的田径运动中,由于训练材料单一,小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因此教师在营造趣味教学环境时,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提供趣味性材料。例如在排球架子上拉起一条铁丝,用学生从家中带来的废弃毛绒玩具进行装饰,引导学生在30米处,利用标枪对毛绒玩具进行“击杀”。如此,通过趣味性的田径运动材料,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欲望就会被迅速激发,还能形成一定的比赛氛围,使小学生开开心心地参与到田径训练中。最后,教师要注意营造竞争性的氛围。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有极强的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在营造趣味田径氛围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刻意创设一个具有竞争性的田径运动氛围,使小学生在表现欲望、竞争意识的趋势下,主动参与到田径运动中。
(四)调整田径教学的难度,实施分层教学
在传统的体育田径训练中,教师基本上按照统一的方案进行训练。但是这种“一刀切”的训练方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身体素质、体育素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一刀切”的训练模式常常导致班级中的学生出现“吃不饱”或“消化不了”的现象。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逐渐丧失田径训练的兴趣。因此,秉持着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师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田径训练的难度进行调整,借助分层教学模式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田径训练之前,应通过多种方式调查和了解小学生的体能、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并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训练内容和强度,确保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可通过田径训练,完成既定的训练目标,找到田径运动的快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尤其要关注运动水平比较差的学生,不仅要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技术指导和帮助,还应引导其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参加田径运动。教师要借助语言或肢体鼓励等方式,坚定学生的田径训练信念,使其顺利地完成田径训练项目。
(五)反思教学方式,实施快乐教学
传统的田径训练模式容易导致小学生在田径训练中进入恶性循环,难以达到既定的训练目标,甚至还会导致小学生在训练中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面对这一现状,在快乐体育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结合具体的训练内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等,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真正提升小学体育田径训练的趣味性。首先,融入趣味性游戏。基于小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体育教师在实施快乐体育训练时,可以结合田径训练的内容,融入一些趣味性的田径游戏,包括穿越封锁线、兔子舞、跳格子等,促使学生在体育游戏的吸引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田径训练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分组接力竞赛等方式,或者让学生模仿兔子跳、鸭子步、蛙跳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田径训练的乐趣,从而很好地完成田径训练目标。其次,融入艺术元素。在田径训练过程中,小学生常常出现身体疲劳等现象。此时,重复的田径训练会增加小学生的心理负担,或导致其产生抗拒心理。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适当融入艺术元素,借助音乐对学生的心情进行调节,使学生在田径与音乐的融合中,放松心理压力,缓解身体疲劳,进而消除对体育训练的畏惧感和厌恶感。再次,融入信息技术。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因此,在快乐体育理念的引导下,小学体育教师在优化田径训练时,也可以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以增添田径训练的趣味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田径比赛的节目,激发学生的田径训练兴趣。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反复呈现田径训练技巧等内容,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增强对田径训练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进行知识延伸和内容拓展,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田径知识。最后,融入趣味示范。与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模式不同,田径学习主要是“学动作、学技巧”,旨在引领学生掌握各种田径运动技能。在具体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示范教学,并在示范过程中对动作技巧进行讲解。以往,教师的示范教学常常是“一板一眼”,十分枯燥,不仅制约了小学生的田径学习兴趣,也难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田径运动的技巧。基于此,在趣味田径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重视示范环节的优化,可融入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加强直观感知,以增强趣味性。教师也可以结合示范动作,融入一些趣味表达方式,使田径示范不再枯燥乏味。
(六)完善自我,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作为田径教育的主要参与者,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学素养,直接决定了田径教学的效果。可以说,专业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在开展趣味田径运动的时候,面临的难度比较小,往往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专业和教学能力较低的教师,在开展趣味田径教学时,常常一筹莫展。调查发现,当前体育教师的体育素养不够全面,在开展趣味田径教学时,容易出现技能不够、课堂掌控力不足等现象,这不仅难以激发小学生的田径参与程度,也容易制约田径教学的质量。面对这一现状,为了切实保障趣味田径的顺利展开,教师的整体素养必须得到有效提升。一方面,各地学校应该完善招聘计划,从专业的体育院校招聘一批年轻的、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给学校的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另一方面,各地学校还应该完善教师的培训机制,使体育教师通过专业培训,对趣味田径教学形成深刻、全面的认识,并掌握相关的教学技能。学校也可以派遣体育教师到其他学校进行观摩学习,或者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使教师在观摩和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满足趣味田径教学的需求。最后,体育教师还应在日常教学之余,灵活借助网络等媒体进行“充电”,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以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
(七)善用教学评价,提升学生参与程度
从教师的层面来说,教学评价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评价的结果,了解小学生的田径训练情况,并据此调整和优化田径训练计划,以便于更好地开展训练教学。从学生的层面来说,教学评价是对体育运动兴趣的激励、唤醒,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能够强化学生的体育学习自信心,使其更好地参与到田径训练中。基于此,在快乐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对传统的田径评价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一方面,基于小学生身体素质、体育素养参差不齐的现状,教师必须拒绝统一的评价标准,而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尤其针对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比较低的学生,教师应适当放低评价标准,以免学生因达不到评价标准而产生放弃的念头。另一方面,教师要以促进小学生的发展为导向,摒弃传统的批评式评价方式,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通过评价树立自信心,使其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田径训练之中。
综上所述,田径训练是小学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意志力的关键。针对当前学生体育训练兴趣低下的现状,教师必须坚持快乐体育的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融入趣味性内容,营造趣味性环境,调整教学难度,实施快乐教学,优化教学评价等,不断提升田径训练的趣味性,以更好地满足小学生的田径训练需求。
作者:王保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