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科学素养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新时期下,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科学素养已经成为当前各科教学的最终目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树立科学素养教育观念,全面剖析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相对应的教学改革策略,全面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科学素养;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引言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与德育、美育、智育紧密关联。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导致体育教学不被重视,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1]。在新时期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积极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全面地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
一、科学素养对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新时期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的新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立足科学素养的背景,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这就需要教师全面了解科学素养对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第一,在科学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锻炼,同时也要保证运动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进行,让学生掌握几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课堂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简单易行、效果良好的运动项目,也可以组成相应的体育项目小组,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比赛、运动会,让体育教学充满生机。第二,在科学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体育课堂及课外锻炼的作用,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锻炼时间,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持续提高小学生的耐力、速度、力量等各项身体素质,降低营养不良、肥胖等情况的发生率。第三,小学体育教师还需要立足于科学素养,将体育与健康的基本观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的体育习惯与学习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不断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良好体育品格,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运动的结合,全面丰富体育课堂,使学生掌握更多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满足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
二、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阻碍了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改革目标不清晰
小学体育课程是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的全过程,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要与国家教育改革的整体要求紧密关联[2]。从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来看,还存在教学改革目标不清晰的问题。有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虽然整体方向无误,根据教学大纲开展教学,但却错误地将教学大纲看作改革的主要目标,导致在课堂上只能呆板地将课程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对体育教学改革缺乏系统的认知
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也获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在新一轮体育改革中还存在宣传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不知道哪些经验值得宣扬,哪些需要改革,从而产生了误解。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师仍受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考试考什么内容,教师就在课堂上教学生什么内容,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体育学科丧失了本身的教育价值。
(三)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重视基础学科教育,忽视体育教育的情况,加上当前小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考试负担比较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难以按照相应的规定开展教学,也无法保证学生的锻炼时间。同时,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没有着重对学生的专项技能进行培训,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实践演示,然后让学生自由运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只能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命令,无法主动探索体育知识、体育技巧,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
(四)忽视个性化教育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忽视个性化教育的情况,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结合学生的年龄、性别、个体需求等特点采取个性化教学模式,依然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法,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造成教学机制僵硬。同时,在体育课程设置上,教师大多按照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没有结合当地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这必然会造成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不高,身体素质难以提升,影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三、科学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准确定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目标
素质教育的实施与体育教育联系十分紧密,体育教学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3]。在实际教学中,要想更好地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明确改革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身体是学习的基础,只有保证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发育,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将体育教育看作一种手段,它是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目标,对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锻炼,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体育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全面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合理构建小学体育课程
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应结合科学素养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区分重点内容及非重点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材,以学生为核心,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体育运动的本质,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注意,不仅要引导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进行体育锻炼,而且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保持体育锻炼,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在科学素养下,小学体育课程的构建必须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主轴,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都要为学生提供科学、健康、正确的锻炼方法,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三)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
在新时期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构建相应的体育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入探索体育知识。例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投掷”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废旧的报纸,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将废旧报纸向远方投掷,给予投掷最远的学生一定的奖励。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思考投得远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投掷的相关知识、动作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演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游戏是小学生普遍喜欢的学习方式,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例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接力跑”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展游戏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个小组的学生纵队排列。前方50m的跑道上设置各种障碍物,在终点处放置一根接力棒。教师说出开始命令后,每个小组的第一位学生奋力向前跑,穿过各种障碍物拿到接力棒,原路返回,将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位学生,然后第二位学生开始跑向终点,并原路返回,传递给第三位学生,直至各组学生全部跑完,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这样的教学活动,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参加接力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同时学生在跨越跑道上的障碍物时,还提升了自身克服困难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大有帮助。
(四)注重个性化教育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学习体育知识、技巧上也可能有所不同。为了满足每位学生的综合发展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法。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足球运动时,对于体育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其学习足球的基础技巧,如控球、传球、接球等。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耐力进行训练,体育基础一般的学生,在足球运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手段进行纠错,如二对二练习、小组合作纠正错误等,让学生在合作中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更新自身的教学思维,采取现代化、科学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提升,同时要将体育教育与德育、美育、智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11):62.
[2]卢文广,潘国良.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01):114.
[3]雷化冰.全面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28):152.
作者:白丽丽 单位:浙江省萧山区回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