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数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数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要:

问题意识对数学教学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生有了问题,思维才会有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仍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意识;数学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一般是从问题开始,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学生有了问题,思维才会有方向、有动力,才能驱使学生主动解决学习当中的疑惑。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但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问题的质量,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还有待于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实践。

一什么是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遇到的,难以用已学知识解决所遇问题而产生的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问题意识的驱使下,学生能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自己的主动求知欲。

二学生缺少问题意识的根本原因

就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来看,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本就不是很高,更谈不上提问题了。笔者曾多次深入课堂听课,对其中100节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进行了统计记录,发现问题的提出大多是由教师引导,且都是备课时设计好的,能留给学生自主提问的时间少之又少。虽然有部分学生能提出问题,但问题缺乏可探究性,最后也是不了了之。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当前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等仍是阻碍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因素。1.当前的教育观念让学生只能当“好学生”。好学生的重要标准就是要听老师的话,反过来说就是不能对老师提问。不让提问其实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教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且一切过程都应该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提问题的学生多了,提的问题太偏了,这都可能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的教学任务就可能完成不了。久而久之,学生的心里就容易滋生出“唯书至上”的错误观念。在这样的观念作用下,想要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就几乎不可能了。2.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敢且不会提问。首先,教师的权威从小就在学生的头脑里根植并发展成习惯,也使学生逐渐养成依赖心理。因此,学生不想也不敢向教师提问,只是一味地接受。其次,在教学设计之初,教师就已经把可能产生的问题都策划好了,学生只能在这些设计好的问题中打转,即使偶尔跳出框内,教师也会很快把学生重新拉进来。这种教学方法基本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学生也就放弃了思考与探究,最终导致学生不会提问。

三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是转变教学观念

小学数学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想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堂的主体归还给学生。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了,教师一方面需要释放学生本性来参与课堂但又不能让课堂失控,另一方面需要继续树立教学威严来确保教学质量。只有不断平衡这两个方面,才能打消学生顾虑,才能让学生做回课堂的小主人。此外,教师更多需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正确面对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质疑,保护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与好奇心[1]。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保证是创设问题情境

当学生有了会提问的能力、敢提问的精神,教师还需给学生提供能提问的平台,也就是要在教学中多创设问题情境。但问题情境不仅仅是提问环节,而是将学生的提问、思考与解答融合到一起的动态教学过程。比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中,笔者融入生活情境,把课堂设计成以下几个步骤:①让学生观察生活周围的各种实物图形,并找出其中认为具有三角形特征的图形;②进一步观察三角形实物图形,提出问题:三角形的意义是什么?③为学生提供长短不一的细铁丝,让学生自己搭建三角形;④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探讨,解决课始提出的问题;⑤学生继续进行思考,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学生思考后,抛出关键词:稳定性、内角和);⑥学生反问教师环节。通过这种学生提出问题、探索新知、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有效保证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核心是鼓励质疑

质疑是学生思维的开端。教师要大胆地给学生质疑的空间,提供质疑的机会,让每一种可能性都蹦出火花[2]。首先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思想包袱,比如解决不了问题就会受批评等,要注重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放下高高在上的身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如果课堂氛围仍如传统课堂般沉闷压抑,学生是不可能敢大胆提问质疑的。其次是要为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类“拦路虎”。即使他们的提问质疑与教学主题不相符,教师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勇气和大胆猜测,要对他们的积极思维进行表扬,之后再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主题中。再次就是要启发学生不断提问题,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先让学生说出一些0除以一个数的例子,有的说0÷2=0、有的说0÷5=0这时,有个学生说0÷0=0,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质疑“你说得不对,0÷0也可以等于1,因为,根据“商×除数=被除数”,0和1相乘也得0。”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笔者趁机让学生围绕0÷0=?这道题展开讨论,最后,同学们发现,当0作除数时,0除以0找不到一个确定的答案。因此,最后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从细节入手,从最基础的培养着手。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来带动学生积极质疑,因为小学生获取新知的最直接途径就是模仿。教师通过展示自己教学过程中的的思维过程,有意识地为学生做示范,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提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逐步明确学生在哪儿提问质疑,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找问题,从数学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阐述中找问题,从解题的过程与方法中找问题,从动手操作的实践中找问题等。此外,为了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教师还可以搜罗一些开放性的习题供学生探究[3]。这类题目能够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比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之后,布置这样的习题:如何画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学生经过尝试,随意长度的边长组合成的三角形怎么也凑不到12平方厘米。突然有学生就提出通过面积公式可以正确画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三角形,然后其他学生恍然觉悟,把12能够通过以下算式得出:3×8÷2=12、4×6÷2=12,于是一个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就画出来了。总而言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绝非朝夕,教师也可从教学其他方面来加以努力。但不管采用怎样的方式方法,归根结底还是要遵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质疑而质疑,要让学生乐在其中,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张莉莉.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9).

[2]杜国保.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J].学周刊,2016,(32).

[3]郑国清.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6,(12).

作者:陈英 单位:湖南省常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崇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