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
1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学生对课堂教学没有亲切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因此,引进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小学数字教学有些不能替代的作用。首先,它能解决传统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的问题,吸引学生们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客观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它又是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们交流互动的桥梁。老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循序渐进的带领学生从具体问题走向抽象问题的解决,从而加深学生对深层次问题的理解。在这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锻炼,以后他们处理类似数学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小学数字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说明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很有必要的。
2电于白板在小学教学课堂中实现交互的原则
2.1创设积极的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环境:
电子白板的基本意义在于它能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上,老师通过电子白班与学生进行问题的交流,在彼此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最终取得良好的数学教学质量。
2.2建立合理的互动机制:
新课标改革希望现行的小学数学教学能突破以往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即老师是主体,老师在讲台上一味的讲授,最多的互动也只是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进行回答。但通过电子白板,老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的结果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展示出来。同时,老师可以把数学教学资源和学生们共享,达到一种既自由平等又充满激情活力的数学教学课堂的目的。
3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践
3.1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能够更全面的进行教学评价:
反馈和评价是任何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环节。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反馈和评价又是极为重要的,它推动着数学教学的发展。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生可以定期的对老师的授课内容给予反馈与评价。因此,他们整体的学习情况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反映出来,老师对此有个全局的把握,进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或者制定一个新的符合学生们的教学计划。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展现了出来,他们既可以参与老师的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得出自己的结论,又可以对老师教学答案给予自己的反馈和评价,这才是一个真正有效互动的数学教学课堂应该展现的一面。
3.2交互式电子白板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老师们也已经开始把现代教育技术投入到自己的教学课堂中来,比如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加深拓展教学内容的阐述,或者利用一些网络上的平台来重构他们的教学资源。这些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也暴露了本身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和不足。即过分注重教学结果的取得,而忽略了教学过程对学生对教学本身的重要影响。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数字教学中正好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交互式电子白板本身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实现师生之间最大化的有效互动。小学数学老师把自己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通过电子白板展示出来,进而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资源的学习和问题的讨论中来。因此,师生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交流,取得教学相长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思维,思考方式的不同,获得属于自己个性的答案,不同的个性的学生使数学教学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反过来,这种交互式电子白板作用下的课堂又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
3.3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一句俗语这样说过,“兴趣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这话的确不错,学生如果没有学学习的兴趣,纵使再好的课堂也不能吸引他们,再好的老师或者教学设备也是无济于事。对于大多数的同学来说,小学数学本身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少部分同学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很有必要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便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们首先打破了往常对数学教学的传统的枯燥的看法,然后逐渐地参进来。同时,交互式电子白板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满足学生的爱好和需求,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活跃他们的数学思维,让他们不再害怕或者厌烦数学内容的教学,让他们从被动的学习转变到主动探究学习中来。他们在这种轻松和谐快乐中学习,一定会培养和形成自己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这样对他们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应该受到老师们的重视,并主动积极的把它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
4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注意
4.1明确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地位:
电子白板对数学教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意识到它只是老师教学的一种辅助性的工具而已。运用它的真正目的是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制造快乐轻松的教学情景,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并会灵活性的运用学习到的知识点。所以,老师在课堂上采取的助学媒体措施并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我们要理性的去看待它,不要过度的去依赖和迷信它。因为不是所有的知识点和教学都适合运用在电子白板中,如果强行的把知识点加入在电子白板的教学中,不但没有提高教学质量,可能还会取得事倍功半的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整合自己教学资源或者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找到它们与电子白板的和谐的连接点,设计一个适合电子白板的教学计划,从而取得一个双线合一的效果。
4.2基于电子白板的教学设训一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科学发展观要求一切以人为中心。因此,课堂教学也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学习到系统的数学知识点,也要在学习数学知识点的过程中培养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做到动手动脑两不误。而教学中老师运用电子白板中内置的资源,如量角器,直尺和交互功能,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教学资源,便能设计出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首先应该以老师的知识点讲解为基础,然后在讨论和思考中,学生再进行独立操作。这样的教学设计的实施,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一定会得到充分的锻炼。
作者:梁福祥 单位:吉林省磐石市明城镇中心小学校
第二篇: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浅谈
一、模式流程
导学(放在上一节课末)———合作学习———交流反馈———理解巩固———反馈测试———布置作业(这即是下一堂课的第一环节,又是本节课的末环节)。
二、具体操作方法
(一)导学
导学作业中的“导学”指的是教师的工作,主要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导学作业中的“作业”是一项任务。这样完整说来,“导学作业”就可以定义为: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有目的(解决课中时间不够和课中不方便或无法完成的事情)地引导或讲解后留下的家庭作业。这种作业关键的是教师的“导”的设计。导的目标:内容要让学生清楚、有兴趣且具有挑战性;自学的方法学生能掌握;要求的结果还要保证学生基本能实现。这一环节放在上一堂课末,即是本节课的起始环节,又是上一堂课的末环节。
(二)合作学习
这一环节分三步:第一步:每一个组内成员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业,目的是检查是否都完成了作业。第二步:小组评价。小组长简单记录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情况,然后组织组员对组内作业进行批改,做好批改符号,做错了的督促其改正。然后形成小组共同作品,小组共同作品可以是小组内最好的一份,也可以是小组成员共同加工的作品。第三步:设计交流方案进行预演。小组成员设计共同作品的展示方式并进行模拟演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随便观察学生的交流动态,可以上前询问情况,可以是旁听式的了解,更可以是加入到学生的讨论当中为学生出谋划策。
(三)交流反馈
这一环节分三步:第一步:通过竞争,选择一个最好的小组对小组共同作品进行交流、展示。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要认真听。教师要在展示前做好铺垫,让其他小组为展示的小组“挑毛病”。第二步: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质疑和补充。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全班学生对优秀小组作品的一个共同讨论、交流的过程。第三步:教师对学生的双边活动进行评价,并对新知识进行小结。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言和教学内容,做正确的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也许与我们的教学预设不尽相同。我们可以根据备课内容对讨论结果进行补充。
(四)理解巩固
这一环节主要是根据本节课的知识,按题型组织巩固练习。
(五)反馈测试
这一环节主要是进行学习效果测试。
(六)布置作业
这一环节主要是进行下节课的知识学习,内容预告、导引并提出自学要求。
三、自主探究性学习体现的特征
自主探究性教学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观点,想方设法调动和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挖掘自主探究学习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一定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自主探究性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学生学习的参与性
学生是否能够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主动开展学习是课堂教学设置是否合理的重要体现。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谈不上探究性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自主探究性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注重了解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以及生活环境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要多鼓励学生发言,发表个人意见和看法。通过这种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才能放松心态地积极思考、学习。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自主探究式教学的一个特征。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还能降低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使学生能够敢想、敢做。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研究还要注重改变教师形象,从权威的教师形象改变为学生学习的朋友,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要真正走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我们才能与学生逐步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保持平等民主的关系。在生活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想法。尤其是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发言。不管学生说的对错,教师首相应该给予学生敢于发言的肯定性评价。这是对学生思考的肯定和鼓励,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和信任还能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这种作用对于班上的一些差生尤为明显。
(三)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我们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敢疑、敢问、敢想、敢说的良好学习品质,启迪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真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是学生完成某项任务后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积极而愉悦的情绪状态。让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是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也是学习的内隐动力,能促进思维活动。
四、总结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自主探究式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初始阶段,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同等重要。并且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也同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们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我们每一名数学教师都不应再简单地教学生知识,要多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作者:刘琳 单位:河北省昌黎县新集镇崖上完全小学
第三篇:小学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分析
一、帮助学生高效审题
教师要展开有效的应用题教学,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审题是必不可少的。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对题目进行分解,提取其中有用信息,根据题目问题的设置进行需要条件的整理,如此理清整个题目中各条件的对应关系,进而进行解答。如下述一道应用题:小华有46枚邮票,小明的邮票比小华多16枚,小强的邮票等于小华和小明邮票总数的3倍,问小强有多少枚邮票?此题学生理解的难度主要在于三者之间邮票数量的对应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即最终要求的是小强邮票的数量,而小强邮票的数量又与小明和小华的邮票数量之和有关,由此使学生明白必须首先根据已知条件得出小明和小华各自邮票数量,二者对应关系十分明显,学生求解应非难事。这样一来,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创设具体教学情境
进行有效的应用题教学,提高学生解题水平,不能仅靠单方面的题型练习,还应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处在具体的问题环境下,会对学生学习应用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很大帮助。学生只有从心底充满了解决问题的动力,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如在学习物体体积与表面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教室里形似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如粉笔盒与文具盒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计算其表面积与体积,并设置比较二者表面积与体积大小的题目。如此一来,学生进行题目解答的积极性就会大为提高,学习热情也会非常高涨,这对学生应用题的学习十分有利。
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不只是简单提高学生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是极有必要的。对于具体的应用题,学生仅仅会机械地根据其条件进行运算,只是掌握了解答应用题的皮毛。不能根据已知的条件展开发散,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学习就还处在低级阶段,因此教师要格外注重学生学习应用题时发散思维的培养。如下列这个问题:张经理为去现场观看世界杯比赛,计划每月存钱1080元,这样11个月可以存够,现在他想提前2个月存够,他每月至少应该存多少元?学生仅仅知道存钱总额的计算以及存钱时期缩短为九个月时每月的存钱数额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条件的补充以及问题的重新设置如若提前2个月存够,每月应比以前平均多存多少钱,以此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小结
总之,当前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出来。在具体的应用题解答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有效锻炼,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水平,优化应用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高效教学。
作者:李菊芝 单位: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镇中心小学校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实践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性的重要作用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国家培育全面发展型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不管是处于什么年龄何等阶段的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数学教师无法摆脱传统的程序化教学模式,一味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完全不顾学生是否真正的接受和领会了知识的要点,那么不仅不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极大的打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和实施者,如果学生不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学好数学,教师使用任何教学方法都不会得到明显的教学效果,因此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是当前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才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且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和策略
1.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生涩难懂的知识,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遇到困难首先会退缩,而且还会产生厌学心理,此时如果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仅不会起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反而会让学生更加畏惧数学课。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的进行课堂氛围的营造。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小笑话或者脑筋急转弯,调节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回归课堂,在这种轻松自在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更愿意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枯燥那么无聊,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始终要保持精神饱满,富有激情,教师是课堂的主要实施者,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呆板,没有活力,只会让课堂显得死气沉沉,学生有昏昏欲睡的感觉,何谈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呢?事实证明,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的最佳环境,也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
2.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生正处于对事物的认识和学习阶段,对于很多新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设置各式各样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快的融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有利于教师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通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设置各种问题情境,不仅能将学生的思维快速的引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上,而且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想要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时要贯穿数学课堂始终,从新课导入到课堂讲解到课堂结束通过各种问题的穿插,使学生的思路始终跟随这教师的思路,让学生始终处于思考的状态,激发学生想要弄懂数学知识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转换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并存的教学模式,避免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禁锢,打破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学生只是在下面被动的听讲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根本不能完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久而久之,学生渐渐的产生厌学心理,对数学提不起来兴趣,缺乏热情。因此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变换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适当的引入各式各样的教具,组织各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将抽象的知识通过教具或游戏等等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如影随形,从而激发学生“想要”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学习热情。通过变换多彩的教学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勤动脑思考,勤动手操作,能够更加快捷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也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好奇,进而去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三.总结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只有懂得了知识点才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者:郑文沁 单位: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
第五篇: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讨
一、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中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
1.重形式,轻实践
虽然信息化教学已经开始在各个阶段的学校开始应用,但是还是会出现不重视的现象,一些教师只在上公开课的时候或进行利用多媒体所展开的教学比赛中才注重开发信息化资源,而在平时的课堂上则对信息化教学中的资源开发利用不够重视,往往趋于形式化。尽管如此,在公开课信息化教学的使用上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首先,教师虽然在课堂上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但是由于对信息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不够,使得整个课堂在信息化操作的时候趋于形式化,这就不能使信息化教学服务于小学课堂。其次,小学教师认为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过度的使用多媒体器材,脱离了黑板、教材以及与学生的互动,这样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是不能发挥出其特有的教学优势的。目前小学信息化教学重形式,轻实践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许多学校为了顺应信息化技术时代的发展,强制教师使用多媒体器材进行辅助教学,教师迫于压力而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类强制的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规定,导致教师在使用时出现“为使用而使用”的现象。第二,在课件的制作上,许多教师重视课件的技术操作,不关注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样的信息化教学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主体性的发展。
2.信息化教学中资源利用水平低
教师在使用信息化教学的时候,只是注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他们所制作的课件大多数是通过从网上下载直接使用或自制课件,这些课件多是作为演示工具或几何画板等软件工具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对于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的使用则是少之甚少,这就反映出了我国信息化教学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水平较低。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升学压力使得教师不得不将教学的重心放在试题的讲解和训练上,从而忽视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其次,教师对远程教学这种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认识不足,他们认为进行远程教学和网络教学没有实际的作用,不仅会影响课程的进度,还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这种错误的认识就阻碍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总体来看,小学信息化教学主要是缺乏信息化的教学设备、学校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度不高、教师缺信息技术的培训,这些都是阻碍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以青岛版本为例,探讨优化小学信息化教学中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措施
1.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新课程要求教师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在小学阶段进行信息化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学生营造一个“人机互动”的学习环境。此外,在课件的制作上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目标的要求,来辅助学生的学习。课件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旧知识的复习、例题的讲解再到习题的巩固练习,每一个步骤都能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设置,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学习。以青岛版本中的小学三年数学的“时分秒的认识”为例,教师在上这一课的时候,不能一个劲的给学生将理论知识,而是要借助信息化进行教学。如教师可以在导入的时候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让学生联系生活来读取表上的点数,并将自己认表的方法教给其他学生。在学生认识表之后,教师可以在这个时候放一段有时间变化的动画,学生在看动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等到钟表认识完了以后,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来总结出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最后再展示习题,让学生自己做练习加以巩固。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尽量的避免“为作业而作业”的现象,教师应该布置一些现实生活贴切的作业,如回家教弟弟妹妹认识钟表,或为自己制定一个学习时间计划表等,让学生通过做作业继续巩固所学内容。
三、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认识到了信息化教学中对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到的是信息化教学并不是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其共同发挥出作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更好地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学校通过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教师更加灵活的使用信息化教学,同时还要开展信息化技术竞赛,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通过相互学习,提高自身水平。其次,教师还要加大对信息化教学中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对其教学资源进行研究,选取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学资源,并将其运用到信息化教学中去,而不是简单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一来既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四、总结
对于现代教育来说,信息化教学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所以说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重视资源的开发利用,使课堂真正的做到为学生服务。此外,教育者也要积极学习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对资源的开发更好的掌握这种辅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推动课程改革发展的进程。
作者:翟慎峰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中心学校
第六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
一、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更新教育观念,正确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个完整的认知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因此,只有使数学与生活之间实现双向构建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是为了可以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以便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小学数学老师对教学生活化理解不当,往往会在教学中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这就会导致教学生活化十分牵强与刻意,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使数学课堂变成单纯的讲故事、做游戏等。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小学数学老师应该要更新对教学生活化的认识,正确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使自身认识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施生活化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相联系,而是将生活情境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个切入点,最终是希望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情境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自我的活动和思考,内化数学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加深数学理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可以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丰富多样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具体而言:一是鼓励孩子自主与主动学习,使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探索数学知识,进而也可以更好地消化与掌握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要尽可能地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去观察,去动手,例如:在教学比例尺时,老师让学生先观察校园布局,再自己绘制校园的平面图,并对平面图进行评比,这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学以致用,使孩子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大有作用;二是小学生童心未泯,活泼好动,但又对未知充满了好奇。针对孩子这个玩与好奇的天性,在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游戏教学等教学方式,让孩子可以在快乐、自由中学习,例如:在讲“相遇应用题”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前后通过表演理解相向而行、背向而行等行程问题;三是为了可以使生活化教学方式更加深入孩子们的心中,更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日常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这就可以使孩子们更加容易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大大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效果与效率。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促进数学体验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教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由于小学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身心的发育阶段,加上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因此,很多小学生都不太喜欢学习数学,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为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将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也就是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这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更可以引起学生兴趣,使孩子们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时,为了可以使孩子们更加清楚地理解三角形,老师在上课前可以先要孩子们想象下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形状像三角形,这就会极大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明白了三角形的形状后,为了可以进一步使孩子了解三角形的各方面的特点,就可以将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讲述给孩子们听。由于这些例子都是源于生活,就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当然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并非易事,小学数学老师要想创设出一个好的生活化情境,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生活化情境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必须要体现数学知识。生活化情境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创设的,因此在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时必须包含丰富的数学知识;二是生活化情境要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设置生活化情境时,不仅要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更要注重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三是生活化情境应该源自真实生活情境,而不是老师刻意创设的、不真实的情境,这就需要老师立足真实生活,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孩子们都知道的生活情境。
作者:陈菲菲 单位: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
第七篇: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1建立起始数学概念运用多媒体技术
小学数学起始概念是指教学概念的初级识别阶段,是认识概念的最低层次,是指对数学概念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它指的是什么,并能识别它,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能用实物、实例说出它指的是什么就可以了。小学生掌握某种概念和原理,相应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匮乏,形成有关的表象和想像的过程无法体现,掌握不了有关的词语和概念,运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突破点,例如第一次讲述乘法、除法、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次讲述建立面积、面积单位等概念。例如教学“角的认识”,多媒体课件演示:红领巾、三角板、折扇,当小学生找到它们的角后,动画光点闪动实物上的角的形状,接着,去掉实物的图象,留下图形的轮廓,变具体为形象,形成几何角的概念;随后依次闪动顶点和两条边,让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把两条边延长、缩短,观察角的大小有没有改变;固定一条边,移动另一条边,形成大小不同的角,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这样动态显示,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动起来,化静为动,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2理解较难的数学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
教学实践证明,教材上的难点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必须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突破难点,优化课堂教学。因此,教学某些较难的数学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演示,搭桥铺路、分散难点,以缓解教学坡度。例如教学相遇问题,用速度乘以两人同时行走的时间,求相距距离极为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多媒体课件演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分钟相遇的画面;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闪烁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它们合并一条小线段,就是速度和。走了5分钟,有5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不用更多的语言,传递了教学信息,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如此传递是那么有吸引力、富有启发性,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的障碍,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教学“用简便方法计算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十数”,受思维能力的限制,理解算理有一定的困难,多加了没有减去,多减了没有加上。多媒体技术演示购物情景:小刚超市里买了一件96元的上衣,付了100元钱,售货员找给小明4元钱……观看之后描述这一过程,思考“你从中了解了什么?”多媒体技术创设的生活情境,唤醒了已有的生活经验,激活了思维,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是深深地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
3推导抽象的公式和法则运用多媒体技术
学习时,学生对公式、法背的熟练,实际的运用中常常出错,无从下手,因为学生对所学公式、法则不理解。多媒体课件把数学课本上抽象的文字描绘和静止的图像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动态过程,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便捷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规律。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难以理解。多媒体课件演示:将一个圆2等分,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扇形,小扇形一个个从圆中“飞出来”,剩下一个虚线圆,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接着进行16、32……的方法割补,通过对比,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再通过移动演示,建立圆半径、圆周长的一半和所拼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化静为动,留下了“化圆为方”的表象,实现由感知表象抽象心理转化的效果。
4计算教学与练习运用多媒体技术
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可是,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比较枯燥、不感兴趣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技术集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创设故事情景、设置有趣的游戏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思考、操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事半功倍。例如教学“同样多,多些,少些”,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三个猪兄弟》,三头小猪分别有草房子、木头房子、砖房子。一天,一只大灰狼把大哥的草房子和二哥的木头房子都推倒了,他俩跑到猪小弟家中避难,齐心协力赶跑了大灰狼。在小白兔、大象伯伯等帮助下建设新房子。这时,教师提问:画面中有几头小猪?几座房子?还有什么?有多少?从而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激发了学生参与意识,情趣交融。总之,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儿童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恰当、合理地运用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赵丽影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双城堡镇中心小学校
第八篇:小学数学教学转化思想应用
一、化新为旧,寻找合适生长点
任何一个新知识,总是原有知识发展和转化的结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感到生疏的问题转化成比较熟悉的问题,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加以解决,促使其快速高效地学习新知,而已有的知识就是这个新知的生长点。如空间与图形中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它们均是在学生认识了这些图形,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的,是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中能较明显体现转化思想的内容之一。教学这些内容,一般是将要学习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会的图形,再引导学生比较后得出将要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当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迫切要求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需要时,可以将“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直接抛向学生,让学生独立自由地思考。这个完全陌生的问题,需学生调动所有的相关知识及经验储备,寻找可能的方法,解决问题。当学生将没有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确两个方面:一是在转化的过程中,把平行四边形剪一剪、拼一拼,最后得到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即等积转化)。在这个前提之下,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底乘高。二是在转化完成之后,应提醒学生反思“为什么要转化成长方形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先前已经会计算了,所以,将不会的生疏的知识转化成了已经会了的、可以解决的知识,从而解决了新问题。在此过程中转化的思想也就随之潜入学生的心中。其他图形的教学亦是如此。又如,我们教给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策略后,给学生出这样的题:一种自行车新轮胎,安装在前轮可以行5000千米,安装在后轮可以行3000千米,如果交换前后,同时报废,这辆自行车最多可以行多少千米?开始学生读题后,受交换的限制,无从下手。教师要让学生将这种题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工程问题:(1+1)÷(1/5000+1/3000)=3750(千米)。做这道题后,学生很快就会做下一题:妈妈带的钱可以买甲种布2米,或乙种布3米,或丙种布6米,现在三种布要买同样多的米数,所带的钱最多可以各买几米?1÷(1/2+1/3+1/6)=1(米)。
二、化繁为简,优化解题策略
在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运算或数量关系非常复杂的问题。这时,教师不妨转化一下解题策略,化繁为简。反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出示一个不规则的铁块,让学生求出它的体积。学生们顿时议论纷纷,认为不能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直接计算。但不久就有学生提出,可以利用转化思想来计算出它的体积。通过小组讨论后,学生们的答案可谓精彩纷呈。方法一:把这个铁块放到一个装有水的长方体的水槽内,浸没在水中,看看水面上升了多少,拿水槽内底面的长、宽与水面上升的高度相乘得到铁块的体积。方法二:把铁块放到一个装满水的量杯内,使之淹没,然后拿出来,看看水少了多少毫升,这个铁块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又如,1200米长的公路,工程队6天修了3/8,还要几天才可以修完?这道题如果按一般应用题常规的解法,1200×(1-3/8)÷(1200×3/8÷6)会很繁琐,而换一个角度思考,把它转化为工程问题则非常容易,6÷3×(8-3)或6÷3/8-6。这样,学生在转化思想的影响下,茅塞顿开,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形象又有创意地解决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就犹如有了一位“隐形”的教师,从根本上说就是获得了自己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化曲为直,突破空间障碍
“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是小学数学曲面图形面积学习的主要思想方法。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向更宽更广的层次,形成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圆面积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请学生把圆16等分以后,请他们动手拼成近似的平面图形,即用转化思想,通过“化曲为直”来达到化未知为已知。学生兴趣盎然,通过剪、摆、拼以及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把圆平均分成两份,把其中的每一份再平均分成16份后,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面积公式:S=πr2。当学生得出圆面积公式后,教师可以再创设一个情境:将圆平均分成64、128、256、512、1024……要学生想象,拼出的图形是否越来越接近标准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学生在这种“有限割拼,无限想象”的学习中,初步感受到了“化曲为直”转化思想的教育,也体会到了数学的简洁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学习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奠定了感性的基础。又如,在求环形圆的面积时,知道大圆的周长、小圆的周长和大圆与小圆的半径差,学生通常都是用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得到环形圆的面积。在这里也可以让学生沿半径剪开,将环形拉直得到一个梯形,小圆的周长是梯形的上底,大圆的周长是梯形的下底,半径差是梯形的高,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算出环形圆的面积。
四、化数为形,突破思维障碍
当学生的思维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时,一个小小的转化策略——化数为形,便使他们顺利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彼岸。如:计算1/2+1/4+1/8+1/16+1/32+1/64,不妨把这道题用图形表示出来,用一个正方形表示单位“1”,然后在图上标出1/2,1/4,1/8,1/16,1/32,1/64。这样,求1/2+1/4+1/8+1/16+1/32+1/64的和就转化为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而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1”减去空白部分的面积,所以:1/2+1/4+1/8+1/16+1/32+1/64=1-1/64=63/64。如果继续拓展,计算1/2+1/4+1/8+1/16+1/32+1/64+1/128+1/256,就直接用1-1/256=255/256。
五、总结
总之,“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数学教学内容始终反映着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这两个方面,没有脱离数学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没有不包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教学转化思想。通过精心设计的学习情境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领会蕴含在其中的转化思想方法,揭示它们的本质与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知识体系。此外,让学生了解、掌握和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开发智力,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还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未来发展乃至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盛杨梅 单位:重庆市垫江县长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