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概念引入的方式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要有一段缓冲的时间,这一缓冲时间就是引入数学概念知识内容的阶段。生动的概念引入可以吸引小学生目光,激发他们学习数学概念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提升教学效率。
1.生活例子的引入
将生活例子引入数学知识概念,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切感,拉近了数学知识内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在进行“直线和线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拿出一些卡片,让学生对卡片的四个角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直线和线段之间的联系。
2.旧知识内容的迁移引入
数学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中高年级的概念教学可以将以前的基础知识引入。例如,在学习“质数和合数”这一知识内容时,学生可以借助回想约数的概念来展开学习,学生研究1、2、3、4、9、10、13、14、16的全部约数,教师再给学生一个分类的条件,进而引出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3.情境设疑引入
小学生的思维生动活泼,对于感兴趣的题目会进行认真思考。抓住这一特质,教师要创设数学情境,再提出疑点、难点,指引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概念知识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比如,教学“体积”概念,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放一杯水,再在杯中投入石子,让学生观察并且思考为什么石头投入杯中会有水溢出来。这样学生对于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有了详细的了解,进而引出“体积”的概念。情境的创设不只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借由观察客观现实提出有意义的、有价值的问题的好习惯。
二、概念构建的方式
数学概念的形成往往包括现实感受、构建表面情况、本质属性三个阶段,教师要积极引导,使小学生的具象思维转换到抽象思维。
1.加强认识
数学教学活动会给学生提供有趣的感性资料来协助他们进行认识。可是,要关注的是要对感受的详细概念和感性材料进行剥离,协助学生剥离出详细概念。比如,教学面积的知识时,教师以方形盒子为例,要使学生真正知道面积这个概念而不是只知道计算方形的面积,要使用不一样的事物来增强学生对于面积这一知识内容的认识。
2.关注客观事物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借助直观的概念知识,使学生构建表面现象,从直观例子中总结抽象的概念。概念明确后先不要着急于归纳,要先让学生认真回想感受一番,然后通过教师的指引进行抽象归纳。
3.揭露本质属性
在学生形成表面认识之后揭露概念的本质属性,把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详细的知识系统。
三、概念巩固的方式
1.增强记忆
对于概念知识内容的学习一定需要学生记忆。小学生的机械记忆水平比较高,可以飞快地记住教材上的概念,可是也很快就会忘记。教师要协助学生把机械记忆上升到理解记忆、掌握记忆,这样能使以及持久,也能够使学生对所记知识灵活使用,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2.使用生活例子
在课堂教学要结束的时候,教师要依据学生对于概念的把握情况,在延伸了概念后使他们自己进行证实,这样可以记忆得更加深刻,可以把学习到的概念知识内容应用到生活中,从而加深了理解。比如,在学生学会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后,教师可以让他们探讨生活中哪些情形使用到了数学知识,这样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增强应用
学生把握好数学概念知识,不仅在于他们可以详细地说出概念的内容,还要会灵活地使用概念。增加使用练习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了解,增强记忆。练习时,一方面要有效使用,教师也要在课堂开始前检查学生对于从前学习过的概念。另一方面,概念的延伸上,教师要让学生依据概念知识内容举些例子,分析例子的对错以及原因,还应出些有难度的应用题进行练习。
4.温故知新
在课堂学习之后,学生必须要反复使用各种方式的训练进行复习。在学生学习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可以协助学生找出概念知识之间的联系,既可以协助学生了解新概念,还可以使学生回忆起从前学习的知识,使其条理清晰。(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四、总结
小学数学的概念知识内容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使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以提升教学水平。
作者:程苗英 单位:河北省沙河市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