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有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时效性的讨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离不开语言表达。小学数学的语言,不易理解,较为抽象,但有其科学依据,有准确的答案。但是,课堂教学中并不能完全符合这种要求。例如,有人用“没有”解释“0”。但是教学有其阶段性,以后的学习中,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同时“0”还可以表示界限。准确的表达是:一个东西也没有才是“0”。还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是分数的上面和下面。数学课上这类的科学术语很多,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偏差,误导学生。有些数学老师不留意教学语言,造成讲课思路模糊,学生不易理解。
2、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资源一方面来源于精心的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中也能自然生成。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小学生越来越聪明。现代媒体设备的普及应用,现在小学生所接触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一年级小朋友在做7+6+3时,一位学生几次举手示意想说出自己独特的计算方法,但每次老师都装作看不见,他索性自己站起身来。老师无奈,只能让她发言。原来他的做题顺序是7+3=10然后再用10+6=16。老师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你的结果也是对的。这位学生充满激情的小脸上瞬间布满失望的神色,静静地坐到了位置上。那节课上,她再也没有回答任何问题。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却让这个老师轻易的放过了。
3、注重个体差异。
课堂属于课堂上的每个学生。能够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而不是几个人的舞台,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想问题,举手回答问题,每个学生都是舞台的主角。若能真做到这些,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根据我的课堂经验是:不同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存在差异,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同学来回答。如“你能再读一遍这个问题的题目吗?”“你知道这个问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请说出来好吗?”“请说说你对刚刚这个同学的方法的理解好吗?”这些题目比较适合容易在课堂走神的同学;“谁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谁可以帮帮他?”“大家还有别的办法吗?”这些问题比较适合学习中等或中上的同学;如果提出了一个问题,没有人答应,那么则要转向学习较好的同学了,可以说:“可以说说你达到想法吗?”或者一个问题有的同学理解但是还有的同学没能理解,那么就需要成绩较好同学来说,“谁能替他解释一下”。总而言之,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角,每个人都有他所在层次的问题和任务,每个人都要完成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诚然,这样的目标和任务是多层次的,逐渐变化的。
二、高效课堂练习的设计
1.阶段性。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规定:“数学教育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阶段性是对这一理念很好的诠释,同样,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也要求逐渐加深的练习坡度与难度。
2.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讲授完新知识时一节课也即将结束,这时候学生已经消耗了很大精力,身体上也较为疲惫,这时候趣味性的问题相对来说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3.多样性。
动笔算、动口说、动手做也是很重要的练习形式。比如,学习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参与制作一个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再如,让学生去银行做个小调查之后再学习利息和利率,可能更便于他们理解接受。
作者:孙彦波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杏南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