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和学习能力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和学习能力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和学习能力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全球范围内对教育的走向更加关注,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改革的进程给予了高度重视,研究开放式的教育教学已经成为热点问题。本文围绕小学开放式教学的内涵、学习能力的内涵、开放式教学与学习能力的关系、在开放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引起教育界同仁的关注与探讨。

1研究背景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此,更多的研究者的研究就着限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根本提高上。广大教育工作者从观念到行为对素质教育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在对中外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教学模式之后,感到问题集中在“封闭”与“开放”上。上百年来捆绑式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将处于发展中的师生的手脚束缚得失去了自由,教师只能根据教材、课本、教参、知识进行传程式的、机械化的灌输,学生只能听命于教师。这种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只能适应社会而不能改造社会,严重影响了社会发展进程。于是围绕“开放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讨新型教学模式、教学专题”的探索就在教育领域内应运而生。从壁垒森严的学科教学中走向开放的现代的多姿多彩的新型教育之花绽放了。

2理论分析

当今,中国在世界将占据什么地位,关键取决于人的素质,即国民的创新精神。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问题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开放式教学是一条较好的途径。

2.1学习能力的内涵。学习能力就是指能胜任学习的主观条件。这里也包含被动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被动学习能力是指外界强迫学习者进行的学习,不是由学习者的主观需要产生的愿望、兴趣、动机而进行的学习,虽然学习者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但就学习能力的产生而言完全是被动的。多年的应试教育、惟书本论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的能力,就是教师、家长长期训练、督促而形成的,学生完全是为完成任务、让他人满意,达到即定目标而学习的,在教师和家长的精心呵护下学生形成了过硬的计算技能、分析、推理、演绎技能,也就是过硬的双基能力(这一点已被世界先进国家认可)。这一能力固然重要,但当今时展之迅速,要求的人才只具备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它要求具备更高、更重要的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终身学习,跟上时展的步伐。主动学习能力就是学习者能自觉进行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过程是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经验积累的过程,是在模仿前人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发现新的知识,学习能力的增长是在不断体验学习成功的过程中实现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是经验的不断积累、不断验证、不断升华的过程。

2.2开放式教学与学习能力的关系。上面分析了开放式教学与学习能力的内涵,二者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笔者认为:1)开放式教学为培养和增长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者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建构自己认知的主人,儿童是在主动接受外界信息。这些观点说明,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的内在条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研究、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使用以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改变一切围着教师、书本转的封闭教学模式,将开放的教学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需要投入学习,能根据他已有的经验解决他关注的问题,对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不受教师的制约,不受校内物质环境的制约,不受预期结果的制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办法,这就是主动学习能力的体现,只有提供这样开放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能力才能得以增长。2)学习能力的增长可以促进开放思维的活跃,促进开放式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丰富开放式教学的内涵。由于开放式的教学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学习自由,使学生充分行使自主学习的权利,因此,他们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大提高,他们思维活跃,占有的信息量丰富,特别是获取知识的渠道新颖、多样,不仅对自身,就是对教师也能提供不可多得的素材,为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提供火花。使教师在开放式的教学中进一步拓宽思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开放式的教学更加富有活力,模式更加独特,更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在科技课上看到地球仪立刻联想到地震、地球上有很多国家,于是教师留了一个开放性作业:回家让爸爸妈妈讲一个关于地震的故事,明天讲给大家听。是学生的信息激发了教师的灵感促使教师教学进一步开放,其结果学生可以从家庭、社会了解更多的信息、拓宽思维,提高能力。

3具体措施

由于在开放式教学中给予了学生发挥主体的自由,学生可以大胆思考、动手实践、合作研究、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走出教室,可以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学习,因而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疑问,萌发奇想,创造就会从这里开始。

3.1在开放式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1)创设开放性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即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它是创造的起点。要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教学中就要为其提供问题情境——问题的源泉。开放式教学首先研究的就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维主动、积极、自主地活跃起来,不受任何限制,没有心理压力。唤起他们产生问题的是各自的生活经历、已有的知识经验、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此教师设计开放性学习内容就成为学生产生问题的基本因素。一位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学习内容:“老师要买一套经济适用房,请你设计一套购房方案,预算一下所需钱数,说明理由,我从中选用一个。看一看哪个方案能中标。”面对这个问题,学生脑中产生的疑问首先是:你有多少钱?要选择什么地方的?希望住什么户型、什么结构的?家里有没有当老师的等等。这时与之伴随的心理状态是急于了解清楚,赶快解决问题。可见这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立即体现在行动上即调查、研究、制定方案上,这样就使问题的解决得以实现。学生在产生疑问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又产生了新的疑问—认为设计的方案还应考虑科学、实用、交通方便、医疗方便等一系列的因素。从一个购物方案使学生产生的若干问题足以窥见其思维的活跃程度,而这种活跃正是当代教育所期望的。2)运用开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位教师在月初时出了这样的学习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调查10户邻居一个月内上、中、下旬的水电用量,制成条形统计图,你能想到什么问题,作出分析,月末完成。这个问题在学习时间上打破了单位时间学习的观念;在学习的空间上打破了只在教室中读书本上以文字方式呈现生活内容的做法,让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书本走向生活,真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削减了学生的思维难度;在学习方式上由师生交互走向学生间合作;在学习结果上从惟一答案,走向多个不同的开放性答案。由于教师改变了传统的就书本论书本的观念,从生活中寻找接近学生学习实际的内容,打破时空界限,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为学生提供了很开放的思考活动,实践空间,因而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动脑分析,产生联想,形成新的思考——新的疑问。久而久之,在这种开放的教学方法指导下,学生的问题意识会日渐加强,问题能力不断提高,主动思维就会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3.2在开放式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开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解决问题、增长能力创造了先决条件。环境是进行教学的客观条件,环境的丰富、充实、舒适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愉悦的物质保障,提供思维的最佳途径。封闭式教学将环境与教学隔离开来,僵死的外部环境窒息着师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她)们的目光只能停留在教室、书本、固定的桌椅、看厌了的教学用具(粉笔、尺规及投影仪)上,严重忽视了环境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在这真实的生活中处处蕴涵着丰富的数学问题这一事实。将数学的学习与教学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学生会惊喜的发现,大量的数学问题就蕴藏在他们身边,用数学的思考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他们会产生极大兴趣及解决问题的愿望,他们能勾画出更加宽松、优美的学习环境,这无疑对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个质的促进。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环境是指允许学生下座位、出教室寻找他们解决问题的材料,允许他们提出各种问题,允许他们借助学校、家庭、社会现有的素材、工具、信息解决问题,将固有的被认为一成不变的环境激活,使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2)设计数学开放性问题,促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大约有以下四类:答案不确定的数学开放题,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数学开放题;条件开放、结论开放、策略开放的数学问题;综合性开放题。在解决这些开放性问题时,学生重在信息的分析、选择、加工、处理,重在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策略上。简言之,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上,而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的分析、辨析、推理、择优等能力得以培养,仅举1例说明:例如,要解决的问题是:学校操场要铺地砖,预算所需经费。这是一道综合性开放题,条件、结论、策略都没有给出,当然结果也就不是惟一的。学生首先要考虑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每块地砖大小、单价、数量,操场大小,其次考虑如何获得所需数据,然后还要考虑解题策略,最后考虑经费的预算宗旨,即是从质量、价格、经济实惠、耐用、美观等哪一方面来思考。由于要解决的问题就在学生身边,并不陌生的问题的开放度较大,因而学生需要借助和综合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在教师、学生共同合作下完成,既不感到困难,又有兴趣,在阐述各自观点时教师就能清晰的看到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也即能力增长的过程。

3.3在开放式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开放式教学中,研究的问题多来自学生的生活和现实世界,其实施大量的依赖素材、教师和校园以外的资源,学生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最后研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各异。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此萌生出来。一位教师在复习几何初步知识时创造性的将平面与立体,几何与应用,测量与计算,数学与生活融合为一体,以“凳子中的数学”为题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挖掘其中数学知识的奥妙,诱发学生的联想,激起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由凳子中包含的数学知识,想到它的制造(用料、油漆、运输),想到重新改造、废物利用、等一系列新奇的问题,这无疑就是创造火花的闪现。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尤其是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关注开放式教学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作者:严佳佳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