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实践反思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实践反思,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实践反思

摘要:数学课堂相对于其他课堂来说,较为沉闷且严肃。但是学好数学对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涯又有着较大的帮助,所以,教师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有着较大的帮助,因此,本文拟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负面情况;必要性;模式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方式,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分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形式,也是课堂效率提升的有效手段。分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学习中交流互动,能够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有效发挥。

1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开展的注意事项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这句话已成为了大多数人的共识。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和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大多数教师已能摆脱“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道尊严”等传统思想的束缚,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所以,为了有效缩学生之间在学习上的差距,促进他们在整体上的共同进步,笔者认为,可以适当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1注意合作带来的一些负面情况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负面的情况。比如成绩好的学生被拖累拖垮的个别现象,优秀学生忙于辅导和帮助学困生,影响了自身更深层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和能力的提高;少数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优秀生产生依赖情绪,由于他们的发现、创造往往滞后于成绩优秀的同学,因此他们的思维火花就容易被淹没,从而使他们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使学习更加被动。小组讨论、交流时,个别学生抢着发言,那些智力发展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是最大的得益者,而对部分没有表演欲望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成为被忽视的弱势群体[1]。

1.2防止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

合作学习没有摆脱知识本位的误区,有的则是为了应付或是趋时,而过多地注重学习的表面形式,在课堂上表演着形式重于内容的合作。这样的合作就仅仅作为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这种在教师的操纵下的合作,为合作而合作的所谓合作不可能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1.3要有一个良好氛围

我们最大的困惑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虽然更新了,但评价体系却依然滞后。学校对老师、家长对学生和学校的评价,依然只有“考试分数”一把尺子,考试依然是最终评价教师教学成果的唯一手段,考试的这根指挥棒使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得不实行“两手抓”,冒合作学习之名,行灌输之实。要实现教师之间的合作,组内教师必须有无私的“团队精神”,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校内部环境。[2]比如有一套合理的评价机制,让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成为“命运共同体”,将他们的教学效果“捆绑”在一起进行评价,不搞组内竞争、“窝里斗”等,让实施合作学习的教师处于一种充分放松的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发挥教师合作的积极性。

2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及其应用必要性

2.1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合作学习正是从这一教育理念中脱颖而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完全契合了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这一精神。“合作学习”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也调动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强调语文课堂教学的那种多边互动,教师在其中仅仅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整体把握,以及分配学习任务、把控教学进程。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能够通力合作、合作分析和探究、解决疑问、完成任务,最终完成知识的获取。

2.2合作学习的应用必要性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进行了广泛且深刻的实践,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诸多富有成效的探索。但总的来说,因为学生基数较大,大部分地区只能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考虑到大班授课的特殊性,要想照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就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因此应运而生。国家教育决策部门也非常重视合作学习教改实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中对学习方式变革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将学习当做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

3分组合作教学的模式

3.1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分组合作讨论

分组合作教学模式一般根据教学实际,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把掌握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分成一组,能够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的发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交流、探讨,使得分组合作教学更加有效。

3.2以主动学习为前提,进行分组合作练习

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后,练习是必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分组合作学习进行练习,可以让学生在问题中交流,在交流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做好小组分工,让学生多一些讨论,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以提升为目的,实施分组合作评价

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中会有不同的表现,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这种评价不但要有教师评价,也要有学生之间的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教师要总结经验,学生要吸取经验,让分组合作学习成为提升教学效率,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

4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4.1课前预习中的小组合作

预习,是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过程,只有做好充足的课前预习,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所以,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与教师进行良好互动。[3]例如,在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预习这一节内容,笔者给他们布置了一个预习任务:结成小组,将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排序,按照座位的顺序进行排序。这样一来,在学习之前,他们便会抽时间进行课前预习,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他们对所学知识将会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即他们明确为什么会有小数的存在,小数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等,这些都可以在预习过程中促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在小组合作的背景下,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关于小数的知识,这对于教师之后的教学有非常大的帮助,也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良好互动。

4.2课堂学习中的小组合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其他同学在学习上的方法等,这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完善他们的学习成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节内容的时候,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几个学习任务: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法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正确理解笔算的算理。在布置完学习任务之后,笔者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笔者再适当地予以指导,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也可以适当地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让他们感受到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4.3课后复习中的小组合作

课堂学习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布置相关的课后习题,让学生完成。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重视课后作业的重要意义,并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完成课后作业。例如,学习完“观察物体(二)”这一节内容之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并将其进行归类,将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形状都总结下来。这个作业完成量较大,因此,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像是教室中的粉笔,在不同方位看,其形状是不同的,有圆形、也有长方形……其他物体也是如此。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同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其总结出来,这样便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会进行良好合作,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之间的情感,还能有效提升完成作业的质量。总而言之,新课程学习还处于起步阶段,合作学习的方式只是做了初步的尝试,配套的措施都还相对滞后。我们期待着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真正达到合作学习所追求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张文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N].发展导报.2019-05-14(019).

[2]张平轩.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J].新课程(小学).2016(9).

[3]金晓华.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A]//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9.

作者:唐达 单位: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碌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