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已成为一种要求,这种要求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过程,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数学学习习惯、加强数学课堂的实践教学、准备错题本等方式,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服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侧重于思维性、逻辑性和规律性的概括,平时我们通常以数学思维习惯、数学意识和数学行为等来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过程,因此,要遵循数学学科的规律特点,要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基础,不仅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要通过运用和内化这些方法不断地强化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能力不断得到完善,最终达到自身素养的提升。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就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我有以下体会,现分享给大家。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
在数学的学习中会涉及灵感的问题,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一道数学题苦思冥想也做不出来,在这个时候不如先放一放这道题,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说不定什么时候这题的答案会突然出现在你的脑海中,我把这个柳暗花明叫灵感。其实,灵感还是源于对于知识的积累,当数学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这样的反映。这就像有人对于数学天生的敏感,他在解决问题时好像有直觉带着他走下去,这就是数学意识的表现。当然,数学意识是可以培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进行观察,用数学知识去解释客观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虽然有很多的运算,但实际上只要学生入门了,那就会学得很有意义。以10-20以内的两位数乘法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告诉学生普通的乘法算法,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去寻找新的思路,可以先告诉学生算法技巧,然后再让学生去实践。以计算13×14为例,可以告诉学生计算的口诀:被乘数加乘数的尾数,尾数乘尾数。然后让学生去计算,再与普通的运算结果进行对比,逐渐形成数感。这样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可以训练学生的数学意识。说到底数学意识还是学生对数字运算的敏锐感受力和适应性,当学生反复进行这样的训练后,就能够形成科学的直觉,可以解决许多潜在的数学问题,从而将数学运算的特征掌握清楚,使学生的数学意识得到增强。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个人的学习习惯很重要,小学数学的学习更是这样,并且小学阶段也正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时期,教师要抓好这关键的几步。学习习惯可以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质疑能力等方面入手进行培养。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集中精力听课、课后反思等好习惯需要一个过程,这需要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好习惯的养成也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面对众多的学生,教师并不是说把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了,还要看学生的消化吸收程度,这就是传统的备课过程中的备学生。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很重要,有备无患,只有教师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才能知道这些学生的核心素养情况,才能有目的地进行改善和提高。对学生的了解是多方面的,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和兴趣爱好等。有的教师认为这些内容与教学无关,而不去深入地了解。殊不知,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就有会有隔膜,其实,教师的教书育人是先教学生做人,而后才是知识。因此,备学生要用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教师只有融入情感才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田,进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境界。在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来进行评价,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实现因材施教。在数学的学习中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去进行知识的探究和探索,这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也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基础。
三、加强数学课堂的实践教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还要应用于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重视实践教学,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学生也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和锻炼,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在实践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下任务,其余的活动基本上是学生自己进行,这里面既考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的知识、才干和能力的提高。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例如对时、分、秒时间的学习,很多学生都停留在单位换算的层次,具体到5分钟有多长,学生没有这个概念。为了让学生体会时间的长短,我让学生在操场上进行5分钟步行、5分钟跑步比较,使学生对时间的概念和长度的概念都有一个了解。户外活动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所有学生都参与进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对于知识有了新的认识。
四、让学生准备错题本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就是要有错题本。实际上错题本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录几个易错的题目,而是锻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对错题本上题目的整理和分类,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提高。而数学学习中归纳总结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一种体现,错题本记录的是错题,更是学生的一些小毛病,这样记录在案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在整理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经历了几次整理的过程以后,就会养成独立思考、归纳总结、积极创新的学习精神。
参考文献:
[1]余慧娟.统筹推进立德树人工作———教育部基教二司司长郑富芝就全面深化课改答记者问[J].人民教育,2014(10).
[2]周德昌.简明教育辞典[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作者:刘菊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国泰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