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综述(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综述(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综述(3篇)

第一篇: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策略

摘要:科学课是以科学实验为基础展开教学的课程。教师要充分开发广袤的农村地区天然的自然、地理优势,从课前、课中、课后、课程教学全程等方面探讨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将科学学习与农村生活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在实验活动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素养,让科学教育生活化。

关键词:科学实验;兴趣;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课最重要的学习方式。”[1]科学素养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因此,要做好农村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工作也有一定的策略,最主要的策略便是开展不同形式的科学实验。

1课前实验准备———教师自身知识准备,实验材料准备

农村小学大多数学校存在专业知识人才缺乏,一名教师身兼数门学科教学的问题。笔者认为,科学课的教学工作有别于小学的一般科目,实践操作性更强,涉及的知识系统很多。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自身在课前要做好丰富的知识准备。现在的互联网科技十分发达,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工具快速搜索到上课所需要的科学知识以及一些周边的知识内容,其次,课前实验材料的准备也要充分,实验材料(实验设计、材料和仪器的配置等)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以及实验教学的效果。于教材中的实验而言,许多材料实验室是没有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本地区的自然、地理优势,开发和运用乡土自然资源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种子发芽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家里动手做实验,并且利用他们熟悉的豆类种子做该实验,这样做既符合慈利地区的乡土自然教学,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获得了直观的知识和成功孕育生命的喜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深刻地理解到科学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不是一门离我们很远的课程。

2课中实验演示———激发学习兴趣,把握学习侧重点

课中实验演示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直观准确地把握科学知识和原理,在理论教学之后实验教学之前明确实验目的可以高效地传达实验研究方向,并进行实验结果的猜想。这样,学生就可以集中精神开展演示实验观察工作。此外,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操作步骤和目的。实验设计的每个步骤都有一定的目的,引导学生明白每个实验步骤的目的,把握所学知识的侧重点。例如,在“消化液实验”一课中,教师在验证唾液有消化作用时这样做:第一,一个加入唾液,一个不加唾液,这一个变量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唾液在实验结果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第二,把稀释的碘酒分别滴进两支试管。在两支试管中进行同样的操作,其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变量的惟一性。第三,实验最后可以看到,两支试管中出现了不同的颜色反应,这个直观的变化所展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在做科学实验时只有控制惟一变量,才能排除其他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课中实验指导———把握总体思路,引导问题解决

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课堂教学准备工作,不仅要熟悉教材知识,还要指导学生操作分组实验。教师应充分构思每一节实验课的总体思路,亲自动手熟悉每节课的实验程序,并找到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在学生分组实验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状况,教师要快速判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改进,继续下一个实验步骤,在小组成员齐心协力下完成科学实验,获得成功感,深化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和热爱。例如,“空中跳动的乒乓球”实验,首先是教师在课前探究这个演示实验的基本步骤,然后,找到实验演示成功的诀窍,最后,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总结和归纳一下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解决预案。在学生操作之前就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将吹风机朝上方,对着乒乓球吹风,你认为乒乓球会被吹走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操作,并让学生各抒己见,从自己和他人的猜想讨论中有所启发,在实验操作中验证猜想。此外,教师要归纳总结,说明猜想的科学理论来源:无论是吹冷风还是吹热风,吹风机均朝上对着乒乓球吹,由于力的平衡作用,上方的乒乓球不会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思考活跃的课堂开发头脑,科学的指导提高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兴趣的目的便能自然而然地实现。

4课后实验重现———巩固提高,深化体验感受

实践操作实验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不同环境不同心境下所做的同一个科学实验所获得的情感、知识体验是不一样的[2]。对于同一个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操作者就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因此,除了课前和课中的科学课的教学工作准备和操作外,教师还要注意课后学生的巩固提高和深化感受。能在家中重现的科学小实验,或者是在农村生活过程中会出现同样原理和相近原理的自然现象,教师要提醒学生动手重现或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找时间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例如,在教“溶解的快与慢”这一课时,教师创设帮助喂药片的情境,教师可对学生提问:怎样才能加快药片的溶解呢?学生会提出方案,此时教师应提醒学生,要想得出结论就要控制相同的条件和惟一变量。而对于这样的实验,学生在家中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那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家里和家长一起重现课堂中教师的演示实验,这样做既深化学生的体验,又让家长参与到家校合作教育的工作中来,这样的实验教学是双赢的局面。最后,教师找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全班性的讨论,每个学生讲讲自己重现实验的步骤、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收获,并提出重做该实验要注意的问题。这样的教学不仅会使学生情绪高涨,提高了科学素养,而且让家长感受到了孩子每一步的成长。

5课程教学全程重视乡土自然教学,让科学实验触手可及

科学课程在农村开展的难度还是较大于城市,农村学生接触最新科技讯息的机会少,学生科学启蒙时间落后于城市,学校软件硬件相较于城市存在不足,这些都加大了科学课程在农村开展的难度。但是,教师依然可以充分发挥农村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学生找到一片学习科学的新天地。科学教师要善于化劣势为优势,将科学学习与农村生活结合起来,利用农村的天然教学资源(动植物资源、天然气象等)获得城市学生体会不到的科学观察体验。例如,在教“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一课时,课中先进行理论概念的学习:第一,食物链: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就叫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生产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生产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第二,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然后让学生例举农村田野间看到的食物链,并通过其他学生的补充扩展到食物网,最后布置学生回家后将观察到的更多的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更多的生产者、消费者记录下来,下节课利用5~10min的时间进行全班性的交流。这节课就是运用乡土自然教学资源最典型的例子。学生会对这几个生物概念的理解更深刻,并为之后生物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综上所述,科学课在农村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但是通过一些课堂策略、师生合作、家校合作、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科学实验课教学还是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笔者认为,科学课程是为了让科学生活化,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是生活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张红霞.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刘宣利 单位:慈利县南山坪乡中学

第二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不足及应对措施

摘要:作为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验教学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关系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然而,纵观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仍旧存在一些不足亟待解决。鉴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应对措施与建议,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不足;对策

对小学科学教学来说,实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科学教学的整体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是通过实践操作、实验模拟的方式来进行展示。然而因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各种科学实验的内容非常容易受到制约,实验教学暴露出诸多问题,效果并不理想[1]。因此,对广大小学科学教师来说,如何有效优化实验教学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教学缺乏目的性、计划性

因为小学科学教师过于偏重理论方面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实验教学,导致教师没有针对科学教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进行有效的权衡,实验教学仅仅是按部就班的开展,教学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导致教学过程中过于单调、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2实验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生活

生活化是新课程理念大力提倡的教学理念,其对学生兴趣、能动性的调动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科学源自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与科学之间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反观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生活化理念仅仅是科学课堂中引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仍旧是机械式的演示,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制约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1.3实验教学探究性有所缺乏

实践性、探究性一直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特征,是否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践,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力的发展。然而因为部分教师对于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视不足,实验教学的实践环节都是让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无非就是重复一遍教师的操作,缺乏有效的探究认知,制约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2应对措施与建议

2.1明确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位置,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因此,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来说,广大教师应当意识到自身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深入分析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大纲、学生认知能力,进一步明确实验教学的目标,使得教学设计能够围绕目标来进行全面的设计。具体来说,广大教师应当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放在同样的高度,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落实相关的实验操作内容、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在明确的目标引导下进行学习,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2将生活化理念融入实验教学

新课程改革近年来的不断推行,使得生活化教学逐渐成为各个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对广大教师来说,通过生活化理念的融入,能够让实验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基于生活化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有效调动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在进行“观察温度计”教学的时候,教师在导入环节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温度计,然后提问学生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当学生讨论完成以后,教师再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实验。纵观上述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熟知的温度计来调动学生兴趣,然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讨论,最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整个过程中学生均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并通过自身自主操作,进一步加深对温度计的认识。

2.3给予学生自主实验时间与空间

正如上文所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科学实验本身具有探究性,其能够让学生在提出生活事实的基础上,对照已经构建的原有理念,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然后利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探究性的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2]。对教师来说,在实验教学中应当给予学生充足的实验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此来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对广大小学科学教师来说,应当基于新课改理念、小学生认知水平以及实验教学要求,深入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进行全面的优化调整,以此来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雪端.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探究性问题的生成与教学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6):12.

[2]冯光洲.关注实验探究呵护科学素养——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学生问题生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1):103-104.

作者:杨秋蓉 单位:四川省华蓥市高兴镇小学

第三篇:多媒体在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探究是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手段。针对农村小学实验室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应引进可跨越时间、地域、空间的多媒体技术,与农村小学的科学实验教学有机结合,从提供探究机会、实验操作、结论分析等3个方面来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优化科学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农村

目前,农村小学正逐步重视科学课程,作为科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然而,农村小学实验室条件十分有限,且大部分科学课程由语数教师兼任,导致科学实验探究的学习出现较大的漏洞,一是实验器材紧缺,分组实验改成演示实验,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到实验探究的乐趣;二是教师不专业,不能规范操作各类实验,甚至直接口授实验,学生无法参与探究过程;三是农村小学大多数为留守儿童,学生没有机会到科技馆、展览馆体验科学氛围。因此,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科学实验教学中,用多种途径来解决科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利用多媒体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面对面地教学生完成实验,学习形式是存在了,但是欠缺学习收获,而收获来源于实验探究的过程。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信息的发出者和来源不再局限于教师,可以是视频、音频、图片、Flash动画等,可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模拟学生不能亲历的实验,展示宏观的自然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有意、有序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1]。例如,在“月食和日食”教学中,先播放月食发生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月食,并对其形成原因展开合理的猜测,接着用Flash动画展示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在月食的形成过程中的位置变化,最后利用课件色彩的变化、阴影的显现、位置的移动,学生可从视觉上动态感受月食,并分析出月食形成的原因,也为课后进一步探究模拟日食实验打下基础。

2利用多媒体规范实验操作

在传统科学实验教学中,非专业科学教师实验操作随意、不规范,导致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操作,从而影响实验探究的收获。为此,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助力科学实验的教学。

2.1观看规范的实验器材使用方法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首次接触各类实验器材,掌握基本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尤其重要。兼职教师对器材的使用操作不规范,学生在模仿过程中可能直接造成实验器材的损坏,也使学生今后难以纠正错误的使用方法。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搜寻相应规范的实验器材使用操作的视频,例如,酒精灯的使用,教师会了解到,使用火柴来点燃酒精灯,熄灭时使用灯罩盖灭,但容易忽略熄灭酒精灯时用灯罩盖灭3s后,再次拿起灯罩再盖上,从而避免灯芯处凝结水汽而在下次使用时无法点燃的情况发生,利用视频编辑可对此处操作添加醒目的强调性文字。

2.2观察中长期模拟实验

中长期观察实验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它着力于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耐心。往往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一个好头,却在自己中长期观察的过程中收到一个烂尾。例如,在验证植物的向水性实验中,从拿到种子到完成对比实验都做得很好,却忘记每天要浇水,几天之后棉条干了,导致实验失败。借助多媒体模拟植物根向水性实验,将实验过程和结果都呈现出来,学生在操作中有意识地想达到相同的实验结果,由此激发了探究欲望,使学生持续对根的生长进行观察,最终看到根的向水性,达到实验的目的。

2.3动态展示空间抽象实验

空间抽象实验是实验教学中的难点,口头讲述过于抽象,受空间限制又无法演示,例如,血液循环,单凭心脏和血管图进行讲解,无法将血液循环过程描述清楚,更不能使学生明白心脏和血管之间的联系。而利用多媒体中血液循环的动态图,能将血液标注成蓝色和红色,心脏收缩,红色血液经血管流向全身;心脏舒张,蓝色血液流回心脏,解决了空间限制问题,让学生“看见”了血液循环的过程。

3利用多媒体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

大部分学生有一个错误认知,那就是实验操作按步骤做完了,实验探究的过程就结束了,而忽略了后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重要环节,没有明确实验的目的。为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协助学生学习后续环节。

3.1放大实验现象

探究实验要想达到实验的目的,必须要对实验现象进行细微的观察,然而学生很容易忽略不明显现象,导致结论偏离。此时,针对一个有误差的结论,可以再收集实验现象,借助多媒体技术,放大实验现象并在变化之处画上红框,再进行实验前后对比,让学生看到细微之处,重新实验,得到正确结论[2]。例如,在岩石的缓慢变化实验中,学生未看到明显的岩石变化,得出了岩石没有变化的错误结论。而利用多媒体可将缓慢变化后的岩石图片放大,对比变化前的岩石,找到细微的变化,重新得出正确的结论。

3.2分解实验现象

科学实验现象往往是动静结合,有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稍纵即逝,难以观察到。因此,可借助多媒体将整个实验现象进行分解,并将每一个阶段的变化进行对比[3]。例如,白糖加热变化,学生的关注点在开始和结束,白色晶体变成了黑色物质,中间固态白糖熔化没有被关注到,从而做出白糖加热只发生化学变化的错误判断。利用多媒体拍摄整个实验过程,能将白糖加热前、加热中、加热后的现象分阶段剪辑出来,加热中又分为熔化、变色两个阶段,从而让学生知道固态白糖熔化到变色之前应该属于物理变化。

3.3动态比对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往往存在大大小小的误差,学生在交流中,无法判定谁的结论较准确。利用多媒体显示仪可动态呈现各个小组的实验结论,进行动态比对,并进行分析,进而找到相对准确的实验结论,也让各实验小组找到造成误差的原因。例如,单摆的研究,摆幅对摆动快慢的影响,一个组测量的是10s内的单摆摆动次数,得到摆动快慢与摆幅无关的结论,另一个组测量的是30s内单摆摆动的次数,得到摆动快慢与摆幅有关的结论,在比对过程中发现实验差异来自测量时间,测量10s内的摆动次数更为准确。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带着疑问再次进行实验,拓展了学生的探究思维。

4确定多媒体应用在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辅助地位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环节,必须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在反复观察实验活动中掌握各种知识技能,应用多媒体确实为科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总归是助力,而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以下两点。

4.1不能替代问题探究能力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应使用多媒体辅助引导问题的发现,而探究实验的设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都必须由学生亲自参与,不可以用多媒体直接出示实验探究的过程,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导致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仍然想不到解决的办法,这与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的宗旨相悖。

4.2不能替代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难点,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利用多媒体演示整个实验过程,并给出现象,得出预设的实验结论,学生根本没有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形成的是一种灌输式的实验操作技能。然而,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问题的产生是动态的,不可能预设好,因此,多媒体仅仅是助力实验操作,而不可代替实验操作。总之,小学科学与其他学科既有相通之处,又有自身的独特特点———实验探究。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合理结合,能发挥多媒体的优点,为创设各类模拟实验提供了工具和资源,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帮助学生层层深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推导结论等多方面的能力,也要谨记科学是源于生活的学科,以多媒体辅助科学实验教学来达到教学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赵云.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浅析[J].逻辑学研究,2002(3):368~370.

[2]韦丽华.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激活[J].教育科学,2002(6):31~32.

[3]侯晓娟.对多媒体辅助科学教学的思考[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4(6):47.

作者:周元燕 单位:临武县万水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