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启蒙学生的科学意识为主要教学任务。小学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探究,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把“动手做”和“动脑想”贯穿于科学教育的始终,使小学生能够实现动手、用脑的双结合,实现手和脑共同协调、共同发展,用“做”促进“思考”,用“思考”指导“做”,在“做”中感悟和思考,不断提高科学学习的效率和学习方法。

【关键词】

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科学教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低下,究其原因是低效教学课堂影响了课堂效率,因此有效课堂才是提升有效教学的基础。

一、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含义

所谓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指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不断获得知识、积累知识并不断进步的过程。小学科学教育应始终把让学生有机会亲自探究自然奥妙,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小学科学教师就必须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系统化的策划和调整,以此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二、提高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习探究欲望

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帮助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可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第一,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所有的教学情境要与课堂探究的问题结合对应起来。创设的情境必须是通过学生视角产生的,如果教师用成人化的视角去创设情境,那么学生就无法理解和发现问题。第二,创设情境开放度不要太大,避免有些教师创设的情境与探究活动内容之间缺乏联系,使学生产生太多无法探究或与探究内容不相关的问题。第三,创设符合学生经验水平的情境。有些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使学生缺乏真实感,不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无法引导学生充分发展思维。因此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潜在思维,结合教学内容和所要探究的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在进行《导体与绝缘体》的教学时,可以利用自制的“迷宫电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玩“探路”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什么情况下小电灯会亮,什么情况下小电灯不会亮,从而发现哪些电路是通的,哪些电路是不通的,电路不通的原因又是什么。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哪些材料可以导电、哪些材料是绝缘体了。他们通过游戏的过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因此,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行为来获取知识。

(二)运用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分层次进行提问,首先要提问的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知识点,其次所要提问的是基于这些知识点的扩展和延伸问题。教师通过对课堂基本知识点的提问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所教学的哪些知识点已经被学生吸收和理解,哪些知识点学生还没有掌握。对于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教师一定要及时进行二次教学,直到学生完全掌握为止。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来提问,准确用词,将所要提问的问题表达清楚。例如,在进行《沉与浮》的教学中,如果教师按照教材内容提问“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有哪些”,因为学生不能理解“因素”这个词语的含义,所以就很难理解问题的含义。教师所提的问题要具体、指向明确,不要模棱两可,不可包含太多含义。例如,在教学《溶解》这课时,教师要求学生把盐、沙等物体放入水中慢慢搅拌,然后提问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时候很多学生都会答非所问,因为教师所提的问题没有明确的指向性,这样就浪费了很多课堂时间。如果教师这样提问“仔细观察食盐、沙等物体,看看它们在颗粒大小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时学生就会把观察力和注意力放在物体的颗粒大小上,放在所要探究问题的核心上。教师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所谓启发性也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在认知上使学生产生不同的看法,这样才能启发学生思考。

(三)教学设计充分预设,有效利用教学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意识的教学行为,为了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很多教师会在授课之前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做整体安排。这样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使得所有教学活动都在教师的掌控之内,但是却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久而久之,就会阻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充分的教学准备和预设是教学成功的保证,但是充分的预设并不是教师对教学的完全控制。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不能机械地按照原有的方案确定教学思路,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调整课堂的节奏和内容,不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生成新的教学流程和步骤。但是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预设和生成的节奏,一有课堂“生成”就紧抓不放,随意更改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有的教师甚至把“生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需要教师全面理解“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准确把握教师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建构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完美结合。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全程参与指导,但是要掌握好指导的“度”。教师的指导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操作,而是不断启发学生思考,适时进行点拨。指导的本质是引导,是含而不露,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教师的指导过程不能“急”。当学生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稍微犹豫就对学生脱口而出,告诉学生答案。否则这样的指导就失去了引导的意义,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思考、不断压缩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朝着探究的目标去思考和创新。例如,教师在教学“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内容时,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再将简单的循环过程和循环结果告知学生。而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利用各种形式的图片、文字、箭头等描绘出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然后各个小组再讲出循环的科学合理性。这样每个小组成员都会开动脑筋、发散思维,思考水到底是怎样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向和思考动态,积极地引导学生往正确的循环方向去考虑。最后每个学生都能将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展现在教师面前,只不过有些学生的循环路径是错误且不科学的。这时候教师不要简单地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通过不断引导、不断启发,最终让学生自己明白水在自然界中到底是怎样循环的,从而画出正确的循环图。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既参与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习过程起到了整体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又在监督和引导过程中时时把握合适的“度”,不断鼓励和启发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教学过程才真正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牢牢掌握教学内容,而且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总之,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其培养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探究、不断学习的过程。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科学探究中才能体验、思考和建构问题,才能不断实现自我发展,才能不断完成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而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和关键所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和创新教学方式,灵活掌握有效教学的方法,让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为国家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者:李清华 顾长明 单位:江苏东海县桃林中心小学 江苏连云港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