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分析(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当前学校的课堂教学面对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课堂上出现“优生食不饱,后进生学不到”的情况。断层现象导致教师难以顾及两头,经常出现教学滞后的情况。笔者近年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探索,把“填鸭”式课堂转变为学生自己知识内化、互动答疑、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做作业的自主课堂。
【关键词】
翻转课堂;课堂改革;科学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各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的兴起,为当前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了契机[1]。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让处于课程教学改革胶着状态的我国教育工作者看到了课堂改革的新希望[2]。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结束时布置家庭作业,第二天才可以检查到学生掌握的情况。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完成知识的学习,并进行相应的练习检测,而在课堂中通过提问、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方式,变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其中正是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支持的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才能使这种依靠网络技术支持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可以实现。“翻转课堂”把课堂改革的着力点聚焦在结构性变革上。课堂结构上的颠倒,促使一贯认可的师生角色换位,也促成课堂以知识传授向问题解决的转变。《科学》这一门课程涉猎面广,趣味性强,动手机会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翻转课堂”的实施,改变当前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培养爱动手、爱动脑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和综合素质,是我们目前最迫切的改革意愿,也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这样的变革,对于改变小学科学课程中讲一讲、做一做、考一考的“无为”现状,构建科学探究、动手实践为主的科学课堂,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景象。我们尝试把40分钟课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0分钟的微课观看及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包”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第二部分:30分钟师生、生生间利用网络互动提问、答疑,同时学生再次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做作业、剩余时间为师生间、生生间进行答疑。
二、实践探索
下面以《八大行星》一课为例,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小学科学教学进行探讨。
(一)“翻转”让上课不再是“填鸭”
笔者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上了一节科学课。上课伊始,教师就让学生自己看平板电脑上的学习资源包。资源包中的微视频《八大行星》如同动画片的播放效果,形象生动地讲述了八大行星的形状、大小、位置等,一幅八大行星的运动动画图,就能把它们的运动相对速度及轨迹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用鼠标点这点那,分别出现不同的信息与画面。视频播放后,出示是几道教师设计的问题,如请把行星的大小排序;地球绕太阳一圈需多少时间?其它行星呢?学生边看边想边做,当遇到不会的问题,又再次回看视频,寻找答案,当找到答案的那一刻,他们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有些学生会因为一个问题展开争论,他们往往会借助视频,在视频中找论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高,学习气氛浓厚。视频的阅读以及同伴间的交流讨论,占用课堂时间的四分之一,大约占十分钟。正式讲课了,教师可以舍弃传统教学模式下,把原本需要由教师讲解的基础知识,转变为教师根据学生网上提问及讨论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有的放矢讲解,把要讲授的基础知识转换为通过学生之间的提问交流形式来进行,尝试让学生根据学习资源包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借助同伴的帮助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把还不明白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并不急于讲解,采用全班交流的形式,让能力强的学生起来作答或补充,最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做引导。如果说以往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知识灌输式教学,那么这节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小学科学课,已经从老师单纯的“讲”转变成了学生的“问”与“说”,一堂课大约2/3的时间是学生自己在阅读视频,自己在提问,在交流,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这就是“翻转课堂”带来的最大变化。接受为主的认知性活动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内涵,学习的过程转变为教师创设学习情景,发现问题——传递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学生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如探究能力、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学习方式已经转变为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协作学习,有别于传统个人的单打独斗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开发者、合作伙伴,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二)“翻转”让学生带着问题到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听,甚至是盲目地听从,他们很少有自己的思考,不善于提出个人的想法,更不会向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学习上缺乏问题,缺乏问题意识。“无问题学生”的出现,一方面是教材、教师权威的慑服,长期以来,教师讲授的都是“无可置疑”的教材知识,教材是专家制定后在全国统一实施的,是课程实施的唯一蓝本,只能遵从复制,不能质疑创新。面对“无可置疑”,学生能有什么问题,敢有什么问题。二是教师教学的遏制。灌输式教学,教教材,教教案,奉行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模式,把学生视为承载知识的容器。三是应试教育的误区。“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刚开始上课,教师就列出了一连串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水星为什么没有水?地球自转为什么比金星快230倍?等来自于学生的问题。还没上课学生咋就提问题了?这些都是学生观看视频后,在网上与同学讨论后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同伴交流后还是不明白,不能自行寻求到答案,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着重解决。于是小组讨论、操作摆弄实验器材(各行星与太阳)等等,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参与积极学习。过去都是课堂教师讲解,学生回家做题,现在是课前自主学习,完成作业,提出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可在同伴的帮助下解决。翻转课堂就是这样把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前置,让学生自主、互助地在网络上学习。学生由于已经提前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在课堂上以解决问题为主,学生在课堂不再只是“听”,而是提出自己弄不懂的问题与同学和老师讨论,并思考问题的不同解答方法。如“水星为什么没有水?”这一问题,学生经过分组讨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想法。甚至还有同学摆出了水的蒸发温度来说明水不存在的原因。这样的课堂,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加强了学生的交流,时时训练着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与意识。课堂更具针对性与互动性,包括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同时,由于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展开深入的交流,解答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对每位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3]。
(三)“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由于人的发展的差异性,一个班的学生水平自然参差不齐,有的非常优秀、表现突出,有的普普通通,有的对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感到困难。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出现的重要困难就是教学不能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而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就能做到无论是从教师、学生还是从课堂结构、教学内容来看,都注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首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如“八大行星”一课中,学生需要独立的学习机会,他们更希望在他们遇到问题时教师能给他们一对一的帮助,对于本课的学习,学生早已在视频当中学习了相关知识,但每个学生掌握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教师的作用应该发挥在关注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当中去,为有疑惑的学生进行解答与帮助,这样就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学习。其次,在翻转教学中,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暂停和回放教学内容,这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掌握在学生的手中。每一节科学课学生需要学量的知识,通常情况下教师希望学生理解他们的讲解。然而,即使再好的教师或讲授者都有学习上跟不上的学生,他们不能理解或学习所要求的知识。对有的同学而言,教师的讲授进度可能太快,而对其他学生而言却太慢。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理解快,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却要花更多时间才能跟上。因此在课堂中不可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切换幻灯片时,小部分学生会发出尖叫并要求回到前一张。但在这节“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八大行星”科学课,学生手中掌握有“遥控器”——平板电脑,那些学习进度相对慢的学生使用回放功能实现反复听讲,如果他们这样仍然不能理解,在课堂里教师可以一对一辅导或以小组来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学习进度快的学生也可以按照适合他们的进度学习,有部分学得快的学生就会省下很多时间,或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或学习其他内容和思考其他问题。这种做法相对于传统课堂里教师主导教学内容和进度而言是一种真正的创新和突破。
三、结束语
按照“翻转课堂”的模式,将会是学生可在家里观看授课教师的教学视频,网络交流互助、完成作业,第二天再到课堂上交流、探索。从而最终实现学生的学习知识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把课堂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课外时间,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接受新知识;而课堂将成为知识内化、互动答疑、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做作业的场所。这种由学生来主导的课堂,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学生自然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传统课堂,教师铺好路让孩子走;翻转课堂,教师在孩子前进的道路上扫清障碍[4]。
作者:黄文华 单位:中山市西区沙朗小学
参考文献:
[1]陈丽霞.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创新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常生龙.由“翻转课堂”看课程改革——“翻转课堂”为何备受关注?[J].信息教研周刊,2012,(15):4-4.
[3]曲芳,王利强.翻转课堂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旬刊,2016,(8).
[4]苏春芳.渗透翻转课堂理念深化科学课程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2):58-59.
第二篇:小学科学学生课堂发言意识培养
言语交流是师生或生生交流沟通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课堂发言状况反映了师生互动的深度与广度,学生踊跃发言是有效教学的标志之一。综观当前小学科学课堂中存在如此现象: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喋喋不休,学生沉默寡言,师生缺乏积极的互动交流,学生较少举手发言,即便个别学生被老师点名回答,也是语无伦次,或者干脆缄默不语。主动发言是学生的一项基本学习素养,踊跃发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笔者在多年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十分关注学生的课堂发言,努力培养学生踊跃发言的意识。
一、创设趣味情境,萌发学生发言欲望
讲授式的科学教学给人一种枯燥、单调的感觉,若将科学知识融于丰富的趣味情境中,迎合学生的心理,吸引他们主动捕捉信息、发现问题,从而让学生产生表达的冲动,萌发发言的欲望。每个人都具有表达的愿望,学生无话可说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令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因而,我们首先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融科学问题于趣味情境之中,给学生提供感兴趣的科学话题。因此,在教学导入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炎热的夏天突然乌云密布,眨眼间就下起了大雨,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操场上出现了一幕奇观,一条条蚯蚓在水泥操场上扭来扭去,甚是有趣。在学生欣赏完视频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猜一猜,操场上的蚯蚓是从哪儿来的?”“是从泥土里钻出来的。”孩子们纷纷猜测。“看来蚯蚓的家是在土壤里,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还有哪些小动物的家可能也建在土壤里呢?”我继续引导学生猜想。“小蚂蚁的家也在土壤里。”“蜗牛的家也在土壤里。”孩子们一个个亮开了嗓门猜想道。“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土壤中还有些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土壤中有什么。”接着,孩子们揣着猜想,拿着小锹来到校园的树底下,一起动手挖一挖、找一找、看看土壤里究竟有些什么。有趣的情境给学生创设了猜想的语境,为学生提供了讨论的科学话题,萌发了学生发言的欲望,引导学生在交流中猜测,在表达中探究。
二、因人设计提问,激发学生发言兴趣
“当一个人无话可说时,一定说得十分拙劣。”多数学生在课堂中不敢举手发言,是因为缺少发言的勇气,多次的发言出错或者语无伦次的表达,导致他们的心理阴影,因为害怕差错后遭受老师和同学的笑话,因而造成自卑心理,逐渐丢失发言的自信。在科学课堂中,我们要唤醒羞于发言学生的信心,激发他们踊跃发言的意识,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设计提问,降低问题难度,让他们跳一跳能答对,要巧妙引导,让他们有话可说,给他们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发言的兴趣,提高发言胆量,树立发言自信。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蚕的生命周期》一课的安排旨在让学生根据前期养蚕的亲身经历过程,通过表达、交流观察结果,了解蚕的一生。在教学中,一些活泼的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可是有少数性格比较内向、平时胆子较小的学生还是不敢主动表达自己观察中的发现。想到每个孩子前一阶段都参与了养蚕,应该都会有所发现与收获,我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培养他们发言的主动性,于是我采用点将法让平时寡言少语的学生发言,我问道:“你养的蚕结茧了吗?”“我养的蚕结茧了。”他边说边自豪地给大家展示自己的胜利果实,“你的蚕茧好大呦,你给你的蚕儿喂了什么好东西?”我用赞赏的语气慢慢激励他表达。“我也没有给蚕儿喂什么好东西,就是给它不停地喂桑叶。”孩子的语调比刚才高出了许多。“在喂桑叶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吗?”我引导他说下去,“我发现蚕在吃得饱饱的之后就会一动不动,还会脱一层薄薄的皮,然后继续吃桑叶。”“你一共看到蚕蜕了几次皮?”我继续耐心地引导他表达。“我的蚕儿一共蜕了四次皮。”孩子愉快地与大家分享中自己的养蚕发现。孩子在我的诱导下,在简单而有趣的问题中激发了发言兴趣,以往寡言少语的学生也变得有话可说,打开了话匣子,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表达的自信。
三、引入竞争机制,诱发学生发言激情
研究表明,造成学生发言意识淡薄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师在课堂中喧宾夺主,剥夺了学生的发言权,封闭了学生的嘴,减少了学生表达锻炼的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当把发言权交给学生,教师少说,让学生多说,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时间。学生天生具有比拼心理,争强好胜不服输是孩子们的天性,我在科学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激励学生果敢发言,诱发学生发言激情,提高发言的踊跃性。例如,在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减少对土地的侵蚀》一课中,为了使学生在丰富的交流中感知到减少土地侵蚀的重要性,形成对土壤保护的自觉行为,我通过竞争比赛,引导学生在激烈的发言竞争中提高学生保护土壤的意识。在组织学生辩论了“人类的这些活动会侵蚀土壤吗?应该怎样做才对?”之后,我提出“我们应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的讨论主题。看到没有几个学生发言,我挑逗他们说:“人类如果这样无休止地破坏土壤,不久的将来,土壤将不复存在,我们就没有吃和穿,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保护土壤。”孩子们大声回应,“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我们能为她做些什么呢?下面就请大家开动脑经,请各个小组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主意多、点子好!”“我们要植树造林。”“我们不能乱扔垃圾。”“我们要叫大人们合理使用农药。”孩子们人人不甘示弱,个个踊跃发言,表达着自己的观点。竞争机制的介入点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比拼意识,诱发了学生发言激情,使得科学探究不断深化。“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表达使人明智。那么,就让我们在科学教学中激励学生踊跃发言,在表达中启迪科学智慧,涵养科学素养吧。
作者:黄小梅 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南苑小学
第三篇:小学科学课堂师生交往实践
摘要:
科学课堂离不开师生交往,交往如同架设在师生中间的一座桥,是实现教与学的一条通道,真实的师生交往是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师生交往应当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互动,需要师生双方积极主动交流,真心实意沟通,让我们在科学课堂中用“互动、活动、触动”来催化师生“真心、真情、真诚”交往,拨动学生的心灵,推动学生的思维,驱动师生共鸣。
关键词:
科学探究;交往;真效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我们给儿童提供机会,让他们跟同学和教师交流自己的知识时,这会使他们欢欣鼓舞,使课上得生动活泼。”科学课堂离不开师生交往,交往如同架设在师生中间的一座桥,是实现教与学的一条通道,真效的师生交往是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综观当今小学科学课堂,师生交往多缺乏真效性,存在如下三种误区:交往不足,课堂中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缺少适量适度的互动交流;交往过盛,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师生之间的交往过于频繁;交往低效,交往中教师过于主动,学生缺乏主动性,师生交往不够深入,教学目标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科学课堂交往的真效性具体表现在师生关系的和谐度、互动的深入度、合作的亲密度、感情的融合度等方面,真效交往应当具有“三真”,即真心、真诚、真情,笔者在多年的小学科学教学中,致力于师生交往真效性实践研究,从形式低效的师生交往围城中突围,重构出一套真效交往的策略,用“三动”为科学教学提质增效。
一、真心互动———有效交往的基石
师生交往是一种双边互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往来交流,科学课堂不是教师的个人表演舞台,需要学生的参与交流,如果只有教师一方的单向输出,那样的交往算不上互动。科学课堂中呼唤真效互动,学生能积极动起来,主动与教师交往,踊跃参与到各种交往活动之中,是每位科学教师的殷切希望。真心互动是真实交往的前提,更是有效交往的基石。我在教学中动用教学智慧,创设趣味的问题情境,营造一种乐于交往的氛围,使学生心中产生疑惑,用问题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调动内在探究欲望,从而主动与教师良好互动,碰撞思维、交流思想。例如,在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光和影》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了皮影戏和手影戏的视频,学生瞪大眼睛入迷地观看结束后,我对学生说:“真好玩,你们想玩一玩手影戏的表演吗?”我挑逗学生说。“想!”学生兴奋地回答。“你们觉得要产生影子,你们觉得需要哪些条件?谁说对了,我们就来玩!”我故设悬念,“我觉得需要电灯。”“也可以用手电筒。”“在太阳光下也可以产生影子。”“还要有墙。”“布帘也可以。”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敞开心扉地和我真心交流,将自己所思所想吐全部露出来。“看来有了光就有影子,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研究光和影。”我在与学生的快乐交流中顺其自然地揭示了课题。我用有趣的问题情境拨动了学生交往的心弦,促使他们积极互动。真心互动呼唤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与学生民主对话、平等交往;真心互动呼唤师生零距离接触,学生对教师没有畏惧感疏远感,能够开心热情地和教师互动,将自己的内心想法毫无保留的予以展示交流。
二、真诚活动———真效交往的支柱
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教学的“支柱产业”,科学课中离不开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活动中师生交往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探究活动的质效。为了有效开展好各项科学探究活,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组织、启发和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等活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能够主动询问或提出质疑,主动展示交流自己的实验成果和观点,与老师共同探讨有关疑难问题,这样的活动交往才有实效。有活动就有交往,科学活动是联通师生交往的桥梁。针对当前科学课堂中那种流于形式、隔靴挠痒式的肤浅交往现象,我关注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开展,提高活动的质效,促进师生在活动中亲密合作、深度交往互动,培养师生交往意识和能力。为了提高学生活动时交往的效度,我主动与学生合作,以小伙伴的身份加入学生活动小组,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与他们热情交流、共同商讨,与此同时引导和促进学生真诚活动,在交流中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例如,我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声音的变化》一课时,我设计安排了两组实验活动,一组是拨动钢尺活动,另一组是弹拨橡皮筋活动,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我一会儿融入这一小组,一会儿又投入那一小组,像个孩子似的和学生一起动手弹拨钢尺和皮筋,仔细观察现象,细心聆听声音,引导他们一起推测声音的变化规律,合作伙伴关系促使学生真诚和我交往,助推了学生对声音的强弱、高低变化情况的认识和理解。“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师生真诚合作是一种高效交往。我们要避免教师在学生活动时当甩手掌柜,任由学生自由活动,对学生不闻不问。我们要把合作当作促进师生交往的契机,真诚地与学生一起观察、共同实验,在其乐融融的合作中交往。
三、真情触动———增强交往的利器
真效的师生交往是一种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流,我在科学课堂中不仅关注师生外在操作层面的交往,更加注重师生内在心理层面的交往,通过真情触动,撼动学生心灵,煽动学生情绪,增强师生真意交往,实现外在活动与内在心理活动的深度融合,提高师生交往的品质和境界。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要想使一个人更好的发展,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每个学生内心都有渴望得到老师表扬的期盼,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科学课堂中利用赏识性评价作为增强学生交往的利器,激励学生真心真意地与教师交往互动。例如,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寻访小动物》一课中,我在组织学生寻访小动物后,让学生汇报交流在校园中寻访小动物的经历。学生甲说:“我看到一只小蚂蚁断了一条腿,走起路来真可怜。”“你的心地真善良,是呀,小蚂蚁很脆弱,我们要保护它。”学生乙说:“小动物的个儿很小,不容易被我们发现,我们走路要小心,不能伤到小动物。”“你是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而且你的建议非常好,我们平时走路要注意自己的脚下,以免踩踏到小动物。”我的表扬让她心里美滋滋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尽情分享发现,我和孩子们在交流中都流露出对小动物的同情之心,心中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为了真效触动学生的交往激情,我力求评价真情真意,不虚伪、不空泛、不呆板,通过恰如其分的评价煽动学生交往的正面情绪,在赏识性评价中触动学生心弦,激励着学生毫无保留地展示内心。古语有云:“来而无往非礼也。”师生交往应当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互动,需要师生双方积极主动交流,真心实意沟通,让我们在科学课堂中用“互动、活动、触动”来催化师生“真心、真情、真诚”交往,拨动学生的心灵,推动学生的思维,驱动师生共鸣。
作者:屠利峰 单位: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小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
[3]喻伯军主编.从小亲近科学与人文[M].宁波出版社,2002(09).
[4]刘忠学.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的情境引入[J].科学课,2004(11)
第四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质量,增进学生的思考动力,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更深刻地掌握知识,提升自我。但是,如何打造合理的课堂提问内容,由此让课堂提问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需要我们展开进一步的思考。下面,我便围绕教学经验谈谈相关看法及建议,继而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堂提问;提问方法;提问策略
传统小学科学教学局限性强,虽然部分教师也会融入问题机制,但是发挥的成效并不理想。之所以出现这样情况,主要是经验、方法等不足,导致问题的方法过于随意、形式化。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应该建立在“为什么”之上,而不是“对不对、是不是”。基于上述,分析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构建行之有效的提问机制,让学生在接受提问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思维培养,这无疑是我们所要思考的重点。我认为,科学合理的提问应该在内容、形式和时间三个方面有所控制。比如:在内容上必须直接交代当前教学的重点,突出其难点。在形式上必须多姿多样,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持续保持探究的热情。最后,提问并非随意性的,而是要严格把握课堂的时间,在最合适的时间内提出最合适的问题,往往可以让课堂教学一石激起千层浪。
1让课堂提问灵动生趣,点燃学生思考热情
课堂提问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点燃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所以,在设计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确保提问方式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活动制作。我认为,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角度着手展开论述:
1.1让提问生动有趣,激发热情
小学生生性活泼,而且对神秘的、未知的事物充满了浓厚的好奇心。如果我们在提问的过程中将语言变得趣味化,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但是,小学生受到自身能力的制约,我们在提问的过程中还要遵循他们的能力现状。以“运动着的世界”为例: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对运动的概念,可以举出生活中有关运动的案例。但是,由于运动是一种宏观性、概念性强的词汇,所以大部分小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并不能真正地体会运动。对此,我利用电子白板向学生出示了一些视频案例,如:日升月落、歌舞升平、运动会上运动员激烈争逐、学生学习和城市交通等。在视频的牵引下,小学生的兴趣瞬间被激发了出来。随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画面,它们都具备哪些共同点?”当然,为了帮助学生联系到对运动的思考,我还点拨提问:“哪些画面是静止的?如果它们都不是静止的,它们的这种行为属于什么?”当学生听我如此疑问时,纷纷指出画面都是运动着的。随后再联系之前的问题,由此让学生懂得“运动”无处不在的道理,并间接帮助他们建立对运动概念的认知。
1.2让提问形象逼真,提高效率
俗话说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生活的角度着手构建问题,让问题变得形象、逼真,可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提问的效果和质量。但是,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能力特征及现状,在具体的提问中,我们有必要对难度进行适当的控制。以“生态系统”的教学为例,我为学生构建了这样的问题情境:首先,我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生物图片,随后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看一下电子白板上的图画,相信同学们对公园都不陌生,而且在公园中也经常看到这些小生物,如青草、小鸟、鲜花、蚯蚓、毛毛虫等,那么同学们是否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这些物种中突然消失了一种,那么是否会给环境造成影响呢?”该问题悬念性很强,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有的学生说不会,有的学生说会。但是当我问到“为什么”时,却很少有学生做出回答。看到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神情,我顺势导入生态系统的知识点,由此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随后,根据课堂内容,我们还可以继续渗透提问,比如:“假如世界上的鸟类物种增多,或者是犬科物种减少,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哪些影响呢?”该题开放性和延伸性很强,可以很好地启发学生思考。
2让课堂提问审时度势,点拨学生体验科学
提问不单单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更是一门艺术,如何确保课堂提问的行之有效,这不仅是对我们的一项考验,更是需要我们在平日的教学和备课中给予深入性思考的重点。我认为,最有效的提问方法应该在时间、方向上有所控制,也即是具备足够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2.1让提问及时性强,灵活奏效
课堂提问并非盲目性的,我们在提问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时间,只有做到了提问的及时、准时,才能更好地发挥提问的功能,凸显其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算是及时、准时呢?以“检测酸雨”为例:在教学期间,考虑到小学生普遍缺乏谈及热情,所以我在教学之前卖了一个关子:“相信同学们对雨都不陌生,那么同学们是否听过酸雨?”酸雨这个词汇对于小学生而言相对陌生,所以他们纷纷摇头,但也有学生向我反问“什么是酸雨”。对于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认为酸雨就是“酸的雨”。当然,这样回答不无道理,但是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呢?所以,我们便可以在学生生出好奇心的同时及时发问“酸雨的形成原因?”,从而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再一次高涨。由此,教学便可以快速过渡到对酸雨形成因素的讲解中。在讲解期间,我还向学生阐述了酸雨的危害,当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了酸雨之后,有的学生询问我该如何预防酸雨。针对上述,我并未急于回答,而是反问:“如果想要预防酸雨,首先要学会如何检测酸雨,同学们想知道如何检测酸雨吗?”这时,学生的好奇心更浓了,于是课堂气氛变得如火如荼起来。
2.2让提问针对性强,明确主旨
课堂提问不但要把握时间,更要做到针对性强,直指教学重点。此外,在渗透提问期间,也要做好分层处理,确保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思考的机会。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让全体学生共同进步,而且还能让课堂提问更具价值。比如在教学“沙洲的形成”时: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我先是为学生导出了生态进化与环境变迁方面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完成一次良好的热身。随后,根据不同学情学生的能力需求,我分别设计了以下三点问题:(1)如何理解沙洲?哪种地域最容易形成沙洲?(2)沙洲的存在对人类而言是否具有价值和意义?(3)是否拥有哪些办法和对策遏制或促进沙洲的形成?上述三点问题在难度上呈现出了递增趋势,而且分别符合不同学情学生的能力需求。但是,考虑到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征,学生显然无法立即做出正确的回答。而我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点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投入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寻处正确的解答方法。由此一来,当学生完成了对问题的解答之后,也便完成了对本节课的学习。而且,在问题的牵引下,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会更加扎实。
3让课堂提问贴近生活,延伸学生探索空间
从生活的角度着手学习知识、观察知识,这是小学科学课堂的永恒主题。围绕生活打造课堂提问,让提问内容紧扣生活元素,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问题的代入感,同时还能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而让学生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多的知识,并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原理给予认知。
3.1让提问关联实验,综合培养
课堂实验是提高科学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加深学生对知识认知和理解的主要方法。将实验和提问进行关联,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的科学技能,达成理想中的高效教学。因此,在开展课堂提问的同时导入趣味性强的课堂小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的牵引下去思考问题,可以达成更加优越的效果。另外,对实验的观察,也能帮助学生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并促进他们的动手欲望,从而提升他们的操作技巧。以“生锈”为例: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金属的变化规律,所以围绕生锈这个主题,我利用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了生锈的变化过程。期间,在学生观看的同时我要求学生尝试分析“影响金属生锈的原因,分析金属生锈的原理”,当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我又要求他们思考“如何防止金属生锈?如何控制金属生锈的速度?”,由此,在问题的牵引下,学生通过对视频内容的回顾,可以瞬间点燃自身的智慧,从而在逆向和发散性思维的带动下体会到不同的知识,得到更加全面的能力训练。但是,考虑到小学生的能力现状,我们在提问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合理的指导与点拨。
3.2让提问回归生活,深化认知
围绕生活的角度创建课堂提问内容,让知识还原于生活,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代入感,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了解更多生活案例的原理,从而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但是受到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制约,如何将提问内容和生活进行连接,并发挥实效,这需要我们做出深入性的思考。例如上述几点教学案例:围绕“沙洲的形成”的知识点和教学重点,我们在提问的同时可以为学生渗透沙洲的优点,以及沙洲在世界上的分布特征,由此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对其产生规律给予把握;在教学“生态系统”时,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一副各个物种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导图的牵引下加深对物种的记忆。而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要求学生围绕导图中出示的内容分析如何控制各个物种之间的发展平衡,由此渗透到对生态保护的探究中,延伸学生的探究范围。总之,有关科学知识的生活案例不胜枚举,只要我们可以善加利用,合理打造提问内容,必然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质量。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认知课本,真正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学的技巧和能力。因此,以教材作为蓝本,以课堂作为平台,在平台中为学生构建合理的问题,然后通过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去解答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触摸知识,并在反复的操作和思考中掌握知识的真谛及学习的要领。当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我们也要在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上做出持续性的研究,只有这样方能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得到延伸和持续。
作者:高国爱 单位:唐山市路北区河北路小学
参考文献
[1]张海光.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提问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4.
[2]房小龙.小学科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讨[J].小学科学,2012(11).
[3]薛琴.探讨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J].亚太教育,2015(12).
[4]焦安恺.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提问技巧[J].黑河教育,2013(9).
第五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研究
摘要:
小学阶段作为我国当下的教育的一个启蒙阶段,作为启蒙教学阶段,在笔者看来授课侧重点就应该放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培养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方面。本文通过论述在课堂当中创设情景来培养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创造力这一情况作出阐述和方法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课堂教学;创设情景
兴趣是孩子们学习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爱好作为铺垫,那么小学的教学方法是很难有所提高和。而在课堂当中创设情景就刚刚弥补了这一空白,所谓的课堂情景在现,起目的就是为了听过情景在线的这种模式来增加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逐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一、课堂创设情景的优势
在小学课堂当中开展创设情景的好处,所带来的优势和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里,笔者就根据现实当中教学所表现出的优势作出总结。
(一)带动课堂气氛
在课堂当中创设情景最直接的优势就是能够快速的提高孩子们对于问题的思考和学习,为什么这么说呢,依据笔者在实际当中的教学中发现,小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兴趣爱好占据了他们的大脑和思想,那么他们学习的动力其实就是以兴趣爱好为基础,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作为教师能够通过调动整个课堂的气氛来带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孩子们的整个学习能动性就会通过这种创设情景的方法给调动起来,学习的的效率会大大增强,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增加师生互动交流
在课堂当中创设情景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其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在于这种创设情景的方式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关系。小学教育最为一个启蒙教育不仅仅是学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启蒙阶段更是培养个人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启蒙阶段,在课堂当中采取创设情景的模式刚好能填补这一空白,在课堂当中采取情景创设的交流模式,再这个过程中整个的课堂主角其实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一种情况。为什么这么说呢,课堂当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其实就是一个引路指导的作用,那么这样以来学生从课堂一开始就成为了问题的发现者,问题的研究者问题,问题的解决者,教师通过这一措施的转型就瞬间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从而师生之间的关系迅速得到提升,师生的关系的拉近使得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二、创设情境的策略方法
在课堂当中笔者认为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在这里笔者以平时上课当中常用的方法为例,作出论述
(一)通过设置疑问创设情境
每个人在上小学的时候其实是好奇心最强的时候,在这里教师只需要利用好这一点将学生们的好奇心给激发出来就行了,在这里笔者以科学当中的万有引力为例,笔者在上关于地球的引力的这一节当中,就实现在课下准备了一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人们生活在一个球体的地球当中,生活在地球的另一面的人头的方向是下边但是为什么不会掉出去。2.为什么人们从高出跳下去方向总是朝着地面的方向等等,笔者将这两个问题一抛出去就立马在课堂上引起的学生们的一阵惊呼,于是笔者就趁着学生们这股好奇劲迅速的将本节的内容总结之后,在不断的引导学生们之后,学生们迅速的对本节课的内容做出思考和研究,之后在学生们的研究和笔者的引导之后,本节课程内容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二)实际出发从身边的小问题出发
在这里笔者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关于身边的小问题是指紧贴学生们现实的问题,那么笔者认为开展课堂的情境再现其实完全可以从身边的问题出发去创设情境来进行教学,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与其对学生们讲解一些高难度的问题倒不如先从现实的实际问题出发,因为作为小学生来说,难度问题较高的一些科学现象在对学生们进行创设情境的时候,学生们会感到难度压力有些较大,久而久之就会对课堂当中的情境创设失去兴趣,导致课堂的效率下降,比如说身边的小问题有很多,就比如说遇到雷雨天,在雷雨天的时候笔教师可以这样去提问学生,在雷雨天人们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打雷声,这个问题在现在看来很简单,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实这个问题是个很好的启蒙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很快的让学生们进入学习的局面。
(三)有趣的科学实验创设情境
其实科学的课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利用有趣的科学现象来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这里笔者就曾经制作了一个手摇发动机在课堂上演示发电,本来是一节很枯燥的电科学课在笔者的实验之下,瞬间就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给激发了出来,这只是笔者亲身授课当中的一个小例子,其实在现实的授课当中,笔者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科学课程,只要是能够将和课程有关的实验有机的结合,那么通过创设情境所带来的效率是十分的有效的。
(四)多引导,多鼓励
如何在情境创设的课堂当中产生更高的教学效率,所谓的引导就是指先让学生们自主去思考,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这是第一步骤,第二步骤就是教师的引导提问,教师们在给足了学生们的讨论时间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聆听学生们的想法,这是第二步骤,最后教师在结合学生们讨论出来的思想对学生们进行引导和提问。在这一步骤上面,教师们要多问学生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对于那些考虑有偏差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对于那些回答优秀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按照这个引导鼓励的方式去开展情境创设性的课堂教学效率会大大的提升。
三、结语
归根到底,创设情境教学在实际当中授课当中就是要以多交流为主,多谈论为主,如果仅仅是靠老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那么授课的效率是得不到提升的,唯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多交流,加上教师的合理引导和提问,那么学生的语文成绩才会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作者:徐平宏 单位: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谦宁街小学校
参考文献:
[1]陈燕.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模式构建———职前数学教师的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16.
[2]《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总目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
[3]彬彬.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第六篇:新课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优化
摘要:
科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对于学生分析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逐渐成了目前科学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那么在新课程的教育背景与教学理念下,如何优化小学科学教学呢?作者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经验,提出了进行科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希望能为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教学实践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社会发展对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优化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必然教学趋势,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要结合科学课程的特点,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从而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与氛围中充分地发散思维,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基础上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保证。下面我就分享教学实践。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的模式是目前课堂教学中颇受教师青睐的一种模式,在恰当的情境中,小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有效的发散,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积极性也会有极大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科学知识中思考探索。在充满学习兴趣的状态下,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会有所提高,从而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在“好学”的基础上达到“乐学”,并享受学习的过程。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彩虹”这一节的内容时,我便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雨后美丽的彩虹的图片,学生看到清新美丽的彩虹,十分欢快活跃,课堂氛围也变得热烈浓厚。我又为学生出示了太阳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的。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太阳,在画图时大部分学生将太阳画成红色的,他们更想要一探究竟,想要知道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我为学生分发了一些实验探究材料,让学生分组研究阳光的色彩。经过之前的情境渲染,学生在实验探究中都十分积极活跃,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二、引导合作,鼓励探究
合作学习是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与交流得到问题的答案,并且,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能力,在思考与探究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学了“运动和力”这一章的内容后,为了检验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便为学生组织了一场竞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赛车。为了让学生在设计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与科学性,我便先为学生出示了一些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车都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各有什么样的优势与作用,然后我着重为学生介绍赛车,并让学生通过交流与讨论出示设计方案,我再根据学生的不同设计意图对各个小组制作赛车的方案进行指导。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既发挥了主体作用,应用了所学的科学知识,又对教学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与热情,从而为课堂的有效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有效互动,营造氛围
科学是一门逻辑性与科学性都十分强的学科,对于形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师生的有效互动会让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讲解,从而更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为学生营造出轻松融洽的氛围,从而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状态中积极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教学“动滑轮和定滑轮”时,我就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早上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学校的旗手是往上拉绳子还是往下拉绳子的呢?”学生的答案难以统一,我便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升国旗的过程,学生看到后都恍然大悟,确实是在往下拉绳子。然后我又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升国旗的时候旗手是在往下拉绳子,国旗却是在向上走呢?”学生听到这个问题,他们都纷纷地讨论起来,使得课堂学习氛围十分浓厚。接下来我便趁势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时都津津有味,使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
四、质疑求异,发散思维
科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提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的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信心,我在教学时会偶尔设计一些陷阱,或是故意将一些知识点说错,并多次重复,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我会若无其事地继续讲课,直到有学生发现问题,我便让学生说出看法,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某些学生模糊的知识点可以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了“水的变化与热的传递”这一节的内容后,我便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其中一个题目是:“热总会从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高的一端,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大部分学生在做题时为了求快,往往会粗略地阅读题干而直接做题,而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在阅读题干时会发现问题,就会提出疑问,对于这些同学,我会给予表扬,并让其他同学以此为榜样,也养成认真阅读学习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并且,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更深刻,真正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找到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其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而为其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吴桂芹 单位:长春高新第二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卢国浩.科学引导设计探究计划,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效率[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5).
[2]李君.精心策划,促进有效交流———小学科学教学中交流有效性模式构建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5).
[3]丁倩影.小学生科学课程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D].渤海大学,2016.
第七篇: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方法探微
摘要: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小学科学的高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能力和理论素质,并通过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运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素质教育
由于小学科学担负着对学生的科学教育的任务,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积极响应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重视小学生对世界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熟练掌握和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贴近学生生活的科学课程,最终实现小学科学的高效课堂教学。
一、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进行小学科学的教学,教师应当立足教材,在对教材进行充分理解和剖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科学设计。针对这一点,教师在备课时应当认真地对教材进行研读,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向,进而对教学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并对每项科学活动实现再思考。对于立足教材的科学教学,教师应当将知识的教学和学生的能力培养进行有机地结合。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在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和性格态度有着或多或少的区别,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实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均可以在自己原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获得能力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应当将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相结合,通过对部分探究活动进行合理的调整,让每个学生的实验探究都能根据个人的能力实现有效开展。另外,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案设计时,教师还应当尽量充分发挥每个探究方案的研究价值,做到没有探究意义的实验不设计,实现难度过高的活动不组织。
二、恰当地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由于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影音展现和技术处理功能,因此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有机地运用到小学科学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热情和兴趣。另外,多媒体营造的浓郁科学气氛,能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视频和声音中,获得视觉和听觉的多重刺激,从而让科学知识的理解更加容易,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比如在《关心天气》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晴天、下雨和降雪画面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天气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时运用生动形象的动画了解这些天气形成的原因。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极端的天气现象,比如龙卷风、沙尘暴和雷暴的视频,让学生在感官的震撼中理解这些天气能够造成的破坏和防范方式。通过真实的视频,学生可以快速掌握关于天气的知识,也增加了对科学的深入认识,并且这种身临其境的场景效果,也让他们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提高。
三、利用有效教学过程打造高效课堂
如果说高质量的备课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前提,那么依照备课内容实施教学就是实现备课价值,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最重要方式。所以,教师必须充分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让高效课堂变成现实。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创设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科学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自行提出和解答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掌握。举例而言,在进行《简单电路》的课程教学时,笔者出示了一个自制的直流电台灯,同时将其点亮。这时,学生们的注意力被这个造型奇特的台灯集中到了一起。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对台灯的点亮原因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教室的气氛很快地活跃起来。尽管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回答正确,但是对台灯变亮的方式却不清楚。笔者借此机会及时引入新课,一起探索“让台灯变亮的问题”。由于学生的积极性被带动了起来,教学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除了教学情境的创设,科学课程还需要教师充分培养学生的自行探究能力。这是因为通过情境的创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时,教师就应当提供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的方式,用具体、可行的实验进行知识的探究,从而让学生在自行探究中获得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进行《研究磁铁》的教学时,学生应当通过切实可行的实验探究获得“磁铁吸引的物体都是铁或铁制品”以及“磁铁阻隔着物体也能达到吸铁的结果”这两个结论。由于此实验的伸缩性很大,实验材料多少均可。因此教师为了让学生利用实验得出有效结论,除了为学生提供必需的结构材料,比如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和圆形磁铁,可以被磁铁吸引的铁制品,诸如铁钉、铁块和别针等,还需要准备无法被磁铁吸引的非铁质物体,比如石头、铝条、纸片、塑料泡沫和木块等。之后,教师根据实验的要求,将材料名称通过制表打印在A4纸张上,同时预留出空白的部分,让实验速度较快的小组或学生个人在实验完表格中物品后,还可用自己手边的其他物体当作材料进行试验并填入空白处,比如硬币、铅笔和塑料纽扣等。实验时,教师将表格分发给各小组或学生个人,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这种实验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且可以获得很好的实验效果,从而获得正确结论,实现高效教学。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师应当坚持不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学习时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同时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认真负责的指导,一定可以让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获得提升,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
作者:赵果红 单位: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教科局
参考文献:
[1]李德慧.如何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考试周刊.2013.97
[2]周志强.当前如何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初探.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2
[3]李晓波.如何运用多媒体设备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好家长.20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