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分析(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科学课堂分析(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科学课堂分析(4篇)

第一篇: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探究

一、情境生成

课堂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情境,而在常态课堂中,情境通常是固定的,无论学生提出怎样的疑问,教师都只能按照自己设计的教案来上这一节课,课下再抽时间回答学生的问题。但是小学生的玩性十分重,专注时间也十分有限,课堂上的疑问如果教师不回应,课下学生也不会主动去提问,只会不了了之。因此,在传统课堂中,无论学生出现怎样的反应,最后教师都只会转向固定的情境中,不能兼顾到学生主体的需要。而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该不排斥任何情境,迅速总结和归纳学生疑惑最大的“情境”,然后提出引导性方向的指导,合理控制时间,再循序渐进地把“情境”引入到课题正常的轨道中,课堂的关注点始终落在学生身上,授课时随时根据学生的反应、学习的兴趣点或者吸收力度等调整自身的教学。虽然开放性的情境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太多的不可预测性,但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益才应该是每位老师优先考虑的事情。其实开放性的情境生成非常符合小学科学教学的需要,小学生只要有兴趣,就会有无限的热情和专注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而碍于知识和智力发展的限制,他们所预设的情境往往又非常简单,所以只要教师课前备好课,课间灵活变通,多听取学生的意见,确实遵循“开放性情境生成”策略,就能有效助力教学。

二、活动生成

科学课堂离不开探究活动,因为探究是学生得出知识的源头,不过在常态课堂中,教师通常都倾向于可控活动,因此常常用多媒体模拟实际探究活动生成这个动态过程来节省流程和时间。但是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封闭而且单向的,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试问这样的静态式科学课又怎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呢?探究活动这动态过程所体现的价值不仅在于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更多是学生创造价值的挖掘和学生主体个性化的价值体验。而且,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而探究活动的生成很好地弥补了现今教育所存在的种种不足。例如,在教学小学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观察蚂蚁》时,教师本来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通过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与行为习性,本来通过高清视频和图片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可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益,教师还是准备了干净的瓶子、蚂蚁、筷子、糖水等让同学们进行探究活动。而在进行这个“动态探究活动”时,有学生突然提出了蚂蚁走路这个问题,虽然这个不在教学目标内,但是蚂蚁走路的动作其实也属于蚂蚁生活习性的一部分,所以面对这个突发问题,教师迅速整理思路,试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解决由他们自己提出的科学问题。教师抛出问题:“这是一堂自主的科学探究课,刚才很多同学都对蚂蚁爬行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那下面全班同学可以分为六组,每组合作设计出一个关于‘蚂蚁爬行活动探究’的具体方案出来,让我们来共同找出答案。”接下来每组同学都非常认真地去合作、讨论和动手探究,有人提出可以利用微型摄录机,将其绑在蚂蚁身上,再回放慢镜头;有人提出把蚂蚁放在面粉上爬行,爬行轨迹自然清楚可见;有人提出把蚂蚁的脚沾上墨水,然后放到白纸上……最后教师把各组的方案都在黑板上公示,大家投票选出可行性最高的方案并将其完善。同学们都一致选择了“沾墨水”这个方案,并且对其进行完善,不同的脚涂上不同的墨水,这样在白纸上的爬行轨迹就会变得清晰可辨。通过观察,大家发现,蚂蚁走路时,它的前足、后足和旁边的中足总会形成三角形来保持稳定性,靠着自己的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这节课同学都异常认真和兴奋,科学探究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小学生总是有着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而只有动态生成的科学课堂才能赋予教学这样一个氛围,凸显科学课堂的价值。

三、拓展生成

科学的空间是无限的,教材资源并不是学生习得科学的唯一途径。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这一点,破除学生认为“科学只是单纯一门课程”的狭隘观念,提供更多户外拓展机会给学生,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是无处不在的,只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就能挖掘出科学的无限奥妙。这样能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小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时,教师认为如果仅仅将土壤样品带到教室让同学们观察,同学们只是象征式地摸一下,不会有太大感受,然后课后为了通过考试再简单背诵土壤的基础知识,整个科学教学就变成“死气沉沉”的填鸭式教学。为了让学生们有更好的体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一些课外拓展活动,在课外这个真实的环境中体会土壤的类别和质地,然后拿自身的实地观察记录与文中的描述对比,相信学生们会有更深的体验和共鸣。在这次课外拓展活动中,学生们通过看、摸、挖和嗅等各种实践方式,对黑土、黄土,干土、湿土,蚯蚓、小虫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记录和比较,发现了许多自然界中的奥妙,真切地感受到土壤中蕴含着无数生命信息这一客观现实。而回到教室后,教师再讲授土壤的成分,土壤腐殖质的来源,土壤的特性等知识点,学生都能发表自身的理解,整个课堂的互动交流气氛非常好,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也显得更加浓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课堂要变得高效,学生们的能力、素养和兴趣都必须得到相应的提高,而通过课外拓展教学学生观察、分析和类比等能力就是提高科学课堂效率最好的方法。而且在课外拓展这种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学生更易形成日常爱观察、爱学习的良好科学学习的习惯。

四、总结

总而言之,动态生成的科学课堂更致力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快乐学习、主动探究,符合现时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上述提到的三大策略都尝试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大前提下,将课堂效益最大化,从而有效地构建一个动态生成的小学高效科学课堂。

作者:薛明星 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小学

第二篇:小学科学课堂培养学生提出科学问题能力初探

一、大胆猜想,提出问题

以《做框架》一课时为例,对三角形结构是否稳定,学生们有自己的看法。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哪个是稳定的呢?

(一)三角形内有对角线吗?提出问题,了解一下,看一看,观察观察。以不等边三角形为例,它的三条边各不相等,边长不变,形状就不会变?给三角框架施加外力,三脚框架会稳定吗?

(二)平行四边形、四边、梯形、形有对角线吗?当给四边形框架施加外力时框架会发生变化吗?四边形有几个对角线呢?如果加固,只牵制住一条对角线,是不是就不变型啦?如果两条对角线都加固,四边形框架是不是就更稳固了?

(三)在实验过程中四边形加一条对角线就变成了两个三角形,假设三角形的三个边任意一头儿受力,另两条边都能起到支撑的作用,真的是这样吗?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三角形框架结构三条边相互牵制,所以结构稳固.....到这里孩子想的和做的都非常好,但是对三角形受力,三条边分别起到推和拉的作用认识不深,也正是因为认识不够深,所以还需要下有进一步的探究过程。教师语言的诱导是一门艺术,也是形成教师教学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诱导学生提出问题才能够有研究的对象,若能诱导学生提出科学问题这需要教师的智慧。

二、科学学习的主题多样,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主题活动,深入探究。

(一)鼓励学生动手做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动手的过程中勤思考,学会“自问”这是为什么。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设置了一些知识拓展的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每逢做演示实验时,我们往往会配合课堂教学内容,布置学生用在家庭中能够找到材料,独立设计完成相应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并要求每一位学生,把所完成的实验项目、日期、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等详细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注重问题从哪里来,你是怎样解决的经验积累。

(二)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水的污染”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湖里的水清澈吗?”为什么会这样清澈?如果水质是浑浊的,也要问问是水里的泥沙太多造成的吗?还是水质被污染了?为什么水被污染了?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学习“能源知识”时,课后布置学生带着问题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为什么是这样的标志,如果你设计一个标志会是什么样的呢?总之,督促学生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多问几个问什么,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构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三)科学实验动手做,学生课上收获多。给学生体提供多种多样的动手锻炼和思维发展的机会,这里包括:做实验、做发明、做模型、和其他小制作、做调查,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学”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善于发现身边的“为什么”,形成提出科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总结

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要指导学生自己去实验,自己去观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讨论,自己去得出结论,不但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要让学生真正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科学的秘密.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课堂高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董兴伟 单位:长春市朝阳区教师进修学校

第三篇:小学科学课堂激发学生去发现策略

一、将内容“生活化”,寻求突破的问题

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反映了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但不知道那些现象怎么解释。如果在教学中能将内容从生活中找到实例,那么学生的认知就离抽象的科学道理不那么远了,同时可以让大多数人都经历现实版的思考,容易产生深刻的印象。如,《浮力》单元的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想到游泳中的问题:为什么步入深水处会越来越站不稳脚步?为什么用救生圈能让身体浮游自如?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沉?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浮?……在探究实验中揣摩:铁船为什么会浮?做“水浮子”的小瓶为什么会上浮和下沉?等,有了这些问题,再对照实验的验证,学生就会逐步明白影响浮力的各个因素,最终明白浮力跟排开水量或不同液体的关系。又如,《运动和力》的教学中,为什么在光滑的表面容易滑,粗糙的不容易滑?为什么往后喷气的物体反而向相反方向运动?……总之,在这些生活化的问题的刺激下,学生的讨论都是有感而发的,在各自抒发的疑惑中,科学的潜观念就会烙在脑海中。因此,在科学课堂中努力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再通过探究捕获知识将是收益无穷的。

二、将实验“展览式”,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分组实验教学中,各小组往往各做各的,实验过程或结果会有所不同,而汇报只重视数据,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匆匆带过。因此,有必要将导致结果有出入的疑点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如,《斜面》的教学中,有必要展示两种斜面:一是高度相同,长度不同的几个斜面;二是长度相同,高度不同的几个斜面;再引出斜面坡度的概念。这样学生对坡度的理解会比较透彻,就是陡峭的程度,哪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大小就是坡度的大小。实际上,不仅对于多个证明实验要展示,重要的是对于突破一个教学要点的实验也要分步展览,办法是让学生中的个别组进行演示,以引起全体的关注与认同。这些等于给学生在课堂中搭建了发现的平台,如果产生了看法或正确的共鸣,也会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受,效果十分明显。

三、将发现的“方法”强化,指导实践中运用

让学生去发现有一定的方法,如,直觉法、图表法、数据分析法等。

1.直觉法就是让学生用感官去接触,用看、摸、闻的方式去发现科学问题。

如,《岩石》的教学中体现最明显,要组织学生拿着看岩石的颜色、纹路,敲打知道脆还是硬,摸摸光滑程度,闻出什么气味……还有是对简单现象的直接感知,如,用天平称物体时知道哪个重或轻;验证物体导电性看出结果等。直觉法是最原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发现法,对于实验的现象往往都是从直觉开始的。所以,加强直觉的培养是提升发现的重要基础。

2.图表法常用的有统计表、控制表、韦恩图、气泡图、柱状图等。

在探究型的验证中,图表法是经常使用的,其好处就是能根据表中的各个项目记录,清楚地知道各项实验内容,对于综合性的问题或要推测的科学结论帮助最大。

3.数据分析法。对于验证性的科学道理,教材都有详细的数据记录表。

那是实验操作的结果,是可以通过比较得出科学道理的,或验证实验前推测的。如果数据有差别,就会导致结果的偏离,因此针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结果是比较可靠的。如,教学《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一课时,针对大中小石块在空气和水中的重力比较,学生容易得出下沉的物体也都受到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还跟排开的水量有关:排水量多,受到的浮力就大,反之就小……采集数据的实验过程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发现在于对数据的分析。只有不断地强化各种发现方法,才会让学生的发现道路越走越宽广。

四、总结

总之,让学生去发现的教学手段还有很多,经常去开发学生在科学课中的发现热情是我们科学教师必备的理念。教科版的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不断调整了以学生为主线的环节,把前人许多的发现都由浅入深地编排组合了,有利于教学操作。但贯彻落实的决定因素还在于学生的接受与否。如果我们能挖掘和引导学生那种原始的发现欲望,让各小组在实验中都能想到那种科学带来的疑惑并为之主动探究,那必将给科学的课堂萌发无限的生机。

作者:朱世硕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郭巨学校

第四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策略

一、教学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以“真实”的生活促进真实的学习

(一)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体活动

生活融于课堂,教学也来源于生活。科学课程中会涉及许多生活实际问题。《科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是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要创造学习科学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从以上意义上来说,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生活中的“科学意义”,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也就是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情景和社会环境作为教学的起点,以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起点,合理选择贴近生活、积极向上、意义深刻的教学活动内容,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做到延伸生活,体现开放的教学活动内容,从而担负起培养学生科学观念、指导学生科学行为的根本任务,将有效的课程理念贯彻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二)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性,体现教育过程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回归孩子的真实生活经验,在将教学过程变成孩子自己学习、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活动及其差异,关注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一些问题,小学生的理解易出现偏差,而教师只靠单一的理论知识灌输和空洞的讲授是不能奏效的。为了达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梯度的活动设计,有层次开展活动,关注学生差异性,引导学生学教材明道理,联系实际找差距,确保全体参与,同时要给予学生较多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更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一个积极、宽松的学习情境,通过自己的辨析得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可见,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差异性,教师有效组织教学,使得学生在交流中能相互学习不同的体验,从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只有尊重学生的真实心理,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选取适合于学生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乐于自主参与活动,主体性才得以凸现,从而感受、体验情感,提升认知水平。

二、合理选择切合主题的教学活动内容

(一)创设学习情境,以真实的认知过程展开教学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直观地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其背景,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理论为实际,可以将理性的东西感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生活是学生学习情境的丰富源泉,运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引发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切实抓住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素材,明确目标,找准落脚点,以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结合学生的生活事例来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同时活动的设计要做到有儿童意识,尽量形式多样,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考虑学生的需要、活动能力及认知水平。通过讨论、演示、交流、情景模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和延续学生学习兴趣,真正体现学科特点,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使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从而内化心理品格,外显行为习惯。

(二)选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及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设计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凸显其有效性,教师更应“因材施教”,采用适合于其自身的方式方法,从而将多种课堂学习组织形式有效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教学的组织形式包括集体的、个人的及小组合作三种。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虽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但却是科学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交流可以在同桌、小组中进行,也可以在师生、生生、集体中进行,使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情感得以升华,思想得以交融,实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表达观点等教学目的,而非固守于形式、环境、人文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才能激发起学生真正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才能真正体现合作学习对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进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合作学习不仅限于课堂上,也包括学生在课后根据教师布置的专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探究活动。

三、充分发挥教师有效的主体活动指导作用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从这个意义来说,学生可以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通过自己的内化变为自己的一部分,而最后这个过程并不是由单独的教或学所完成,人的获得所依靠的是有效地教与学。在学生主体活动中,教师作用的有效发挥则是确保学生主体活动取得实效的保障。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

科学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实验探究,而教师引导示范作用在此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探究活动,能否有效的获得科学知识,也就关系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生成化。因此,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获取知识。所以,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身教”对学生的影响,确实给学生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无论在知识传授环节,还是实验演示阶段,或是学生分组实验指导环节中,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求教师要有严谨、科学、认真的治学态度。显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必须坚决不做,做到言行一致。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如果“身教”做得好,有时无须进行“言传”,也会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学以导行

科学课堂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感悟科学的真谛,领悟、处理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提高科学意识,逐渐形成科学地生活态度和学习习惯,而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如果说,通过课堂教学,解决了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知”与“不知”的问题,那么,“用”与“不用”的问题,则是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得以体现出来的。而一个人良好科学态度形成,不是简单地凭一堂或几堂科学课就能一蹴而就的。科学课的动手实践性决定了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能否在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得以验证、应用,通过不断的巩固、提升,逐渐转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而有时候学生的行为是无意识的,所以,科学教师如果只满足于课堂教学活动显然是不够的,要防止课堂内外脱节,认知与现实分离。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好科学知识,更要注重在生活实践中及时引导学生自主判断,自我反思,自觉的学科学,用科学,自主地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推理、判断,独立地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用行动去验证书本知识,督促其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科学教育真正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

(三)注重客观全面的、相机的教师评价

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过程,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相互交织在一起。评价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地位。积极有效、恰如其分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护自尊心,增强自信心,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全面发展。课程标准也指出,评价要“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功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由此,教师的评价尽量要客观全面、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其发展变化情况,并总结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学会了什么”“提高了什么”等,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也就是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活动意识、情感态度,相机给予引导性的评价,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体验情感、感悟生活、改善行为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肯定或表扬。

四、总结

总之,让科学真正融入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学习中发展、发展中提升,引导学生了解科学、认识科学、参与科学,这是科学的根基所在,也是科学课有效教学追求的最终目的。

作者:罗继红 单位: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