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论文(6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科学课堂论文(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科学课堂论文(6篇)

第一篇: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探究

一、创新科学课堂教学方法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教材内容大多都贴近生活,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出发,努力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如一位教师上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电磁铁》是这样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同学们,我昨天买了一个海豚穿过环的玩具,你们想看吗?”然后,该教师打开电源,让学生看小海豚穿环的动作。这时,就有学生好奇地问:“小海豚是如何刚好钻得进环里面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探究发现只有在通电的情况下,小环才会吸引着小海豚穿过去。这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为什么在通电的情况下小海豚会穿过圆环?教师就能很轻松地引入“探究电磁铁的性质”的知识。

(二)调整教材内容顺序,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使用教材或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养蚕》这一单元时,可以根据农村的养蚕季节和养蚕所需时间来合理安排科学教学内容的相关顺序,如在养蚕季节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认识桑树,到养蚕户家观察蚕的各个生长阶段,从而让学生认识蚕的生活习性、特点,完成“养蚕”这一单元的学习。

(三)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式调整教学方法,确保能按照学生的具体需求来授课。例如,同样是教学《水和空气》这一内容,在较为活跃的班级,我们可以组织辩论赛,让学生通过辩论“空气有没有重量”这一论题,并通过教师的点拨,用天秤、充气球等实验来证实等方法,最终得出“空气是有重量的”这一论点。在较为沉闷的班级,我们就要用“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有什么办法证明?”“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装空气?”“测量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可以用什么仪器进行?”等问题循循诱导,以达到教学目的。

(四)关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

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要想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关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时,教师鼓励学生用鼓、锣、小木棍、笛子和塑料尺等做实验。实验时,要求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发声时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学生通过做实验和观察实验得出:“这些东西没有外力作用时它们不会发出声音,它们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但发出声音时会有振动”的结论,进而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二、充分利用本地教学资源

农村有着丰富的科学课程资源,如农田、草地、山林、池塘、河流都是学生学习科学的自然环境资源。另外,农业新产品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改良,以及农业病虫害的防治等都可以为学生学习科学课提供丰富的人文资源。因此,农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资源,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蜗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把课堂移到田间地头,让学生在田里、小河边寻找蜗牛、田螺、福寿螺等软体动物。等学生找得差不多时,就提出“这些软体动物的生活习性、身体特点、食物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以及教师的解答中了解这些动物,达到教学的目的。最后,引导学生分辨和了解“哪些蜗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田螺和福寿螺有什么区别”“如何消灭对农作物有害的福寿螺”等,并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帮助家长科学种植农作物。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用。

三、合理设置课外活动

科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程的开放性”,科学教学不应仅限于课堂内,还应该把其延伸到课外。科学课不应该把课堂的结束作为教学的结束,而应该把课堂的结尾作为连接课内外的纽带,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引导学生做好课外观察和探索的工作。如“观察种子发芽”这一实验就可以安排学生观察自家的谷子、绿豆、大豆等常见种子的发芽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促进理解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总结

总之,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活用教学资源,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杜庭汇 单位:百色市凌云县伶站瑶族乡中心校

第二篇:课外实践小学科学教学的第二课堂

一、课外实践,科学课堂教学的延续

科学课堂教学中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性合作探究,在观察、实验等操作活动中验证猜想、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但是,有些探究活动由于材料、时间、空间等限制,在课堂上无法组织,这就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实践探究。例如,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我看到了什么》《校园的草木》《水生植物》时,由于空间地理位置的限制,我们无法将一些观察实验材料搬进教室,只能带领学生走到室外、走进自然,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在校园里观察花草树木,组织学生捡树叶,和学生一起到校外的池塘边考察,寻找认识一些水生植物,并采集一些有代表性的水生植物,带进课堂仔细研究它们的结构、生长习性等。再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动物》一单元时,许多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在课外进行,如组织学生课前到野外寻访小动物,捕捉蜗牛、蚂蚁、蚯蚓等小动物用于课堂中的观察、实验等研究活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我还将科学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在课后精心饲养这些小动物,细心观察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它们做朋友。科学教学中有许多探究活动的开展需在课堂外进行,如植物的种植、小动物的饲养、月相的观察、水域的考察等等,这些都得依赖课外活动,因此,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延续。

二、课外实践,历练动手能力的基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外实践是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亲自接触、亲身体验,增加感性认识,做到知行统一。课外实践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基地,学生在亲历实践活动中,动手操作,丰富体验。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天气》一单元时,我们开展了许多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锻炼动手实践能力。为了保持学生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培养长期开展科学探究的意志力,笔者发给每个学习小组一支温度计和一张记录单,要求坚持测量记录一个月中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的气温,为了激励他们长期坚持,笔者让各个小组开展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够一次不落地坚持到最后。孩子们在比拼中全部坚持下来,既锻炼了他们测量温度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坚持不懈投身科学研究的精神。在《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的测量》教学时,笔者还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动手制作风向标和雨量器,并引导鼓励他们利用自制的仪器开展实践活动,用风向标测风向和风速,用雨量器测记录降水量。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使双手更加灵巧,在测量实践过程中使眼睛更敏锐,让大脑更灵活,让精神更愉悦。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动手能力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提高科学创新能力的基石。让我们致力于课外实践,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外实践中历练动手能力。

三、课外实践,蕴育创新精神的沃土

课外实践活动的多样性给学生锻炼能力、发展个性提供更多的机遇,也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催生创新意识,在动中求思,思中求新,在动手操作中蕴育创新精神。譬如,在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时,笔者将一些探究活动移到课外开展,如种子发芽的过程较长,需要学生在课外长时间实验观察种子发芽全过程;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条件以及绿豆芽生长条件都需要较长时间。在长期课外实践中,学生除了在知识上有所收获,也会激发创新的灵感,孕育创新意识。为了研究蚯蚓的生活条件,使学生懂得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我让学生在透明的玻璃器皿中饲养蚯蚓,课外坚持观察、比较,在实践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在挖蚯蚓时,不小心将一条蚯蚓挖断了,一分为二,他把这两条断蚯蚓放入容器中饲养,一段时间后发现两条断蚯蚓都成活了,而且长出了新的头或尾。受到启发,他又继续深入研究还有哪些动物也具有这种本领,并将研究发现写成科技小论文。还有一个学生在饲养蚯蚓过程中发现土壤中突然长出了一些菜籽粒大小的乳白色的东西,他通过咨询家长,网上查找资料,知道原来是自己饲养的蚯蚓产卵了,他开心极了,坚持观察研究,两个多星期后孵出了小蚯蚓,他把饲养盒带到班上,并将实践成果和大家分享,并表示将继续饲养观察,争取更多收获。

四、总结

科学的海洋是浩瀚无限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道路是漫长的,让我们课内外结合,开辟课外实践这片新的领域,使之成为科学教学的第二课堂,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添砖加瓦。

作者:范秋香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

第三篇:生本理念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探析

一、实践感受,注重体验过程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紧密结合生活、知识面广、充满活力的科目。因此,不能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来冲淡科学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而是要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多方感受,通过参与实践来主动汲取知识,激发学习热情。

1.丰富感官体验

课堂体验是多向性的,对学生来说,体验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感官进行的,其中包括眼、耳、鼻、舌、身的感知以及心理感悟。丰富的感官视野需要多方位的教学资源对学生形成启发,教师要善用各种现代科技教学手段,尽可能地为学生制造多元体验机会。例如,在学习《我们的生命周期》时,我为学生展示了人在胎儿、幼儿、少年、中年、老年等不同生命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状态的图片,还准备了一段视频《4分钟的人生》,它通过动态变化记录了人从新生到死亡的生命过程。一系列的感官刺激让学生们非常震撼,在这样的状态下,原本抽象的生命主题顺利地被孩子们接受了。

2.加强动手实验

实践离不开动手操作,如果说感官体验是一种激发,那么动手操作所获得的感受体验就是一种渗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结果,它更具有直观的说服力和丰富的思想延伸性。小学科学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只有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他们才能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学习兴趣更浓厚。如《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课,可以由学生按步骤自己操作做实验,按照自己的猜测,逐一验证塑料、木头、金属等在水中的沉浮性。在实验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绪明显高涨,注意力非常集中。

二、探究合作,培养自主意识

科学课的指向性很强,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这其中自主学习的态度是重要条件。怎样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习惯中走出来,将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向更深的层次?合作是必要的形式。探究合作能够让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取长补短,在探究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如《时间在流逝》一课上,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一分钟有多长?有的小组激烈争论,也有小组和谐地表决,紧张而热烈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一分钟就是大概写32个字的时间,一分钟就是爬三层楼的时间,一分钟就是等一个红绿灯的时间……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都发挥出了主观能动性。

三、思维创造,促进个性发展

科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创造性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越有活力,越能丰富想象,就越善于举一反三。思维的活跃程度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息息相关,科学课不是去死记硬背知识点,需要用智慧来拓展创新,因此,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出其中的思维灵感和创新精神。例如《用纸造一座桥》的教学中,我不设任何限制,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进行一场造桥大赛。学生兴致很高,他们奇思妙想的结果也让我大开眼界,有学生仅用一张纸做出了“最简单的桥”;有学生用纸包住直尺做桥面造出了“最有分量的桥”;还有学生在色彩上下工夫,出炉了“最美观的桥”。在这场比赛和品评中,学生展示出了多样的个性,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

四、总结

小学科学课带给学生一个神秘多彩的世界,对大自然的疑问、对生活的改造、对生命的思考,都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得以升华。生本理念是对学生由心而识的科学促进和由念而学的科学牵引,教师要引领学生大胆展示、快乐探索,激发出学生的思维活力,让新、奇、趣充满课堂。

作者:杨志霞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

第四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初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的动力。所以在导入课题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的热情。因此,挖掘学生的兴趣作为导题的引点十分有效。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情境,恰当地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如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形式、饶有趣味的竞猜形式、设有悬念的实验演示、新颖生动的导语、灵活巧妙的设问等都可以作为导入新课的情境创设方法。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尚有许多环节可用到情境的创设、兴趣的激发,只要我们处处留心都可以做得到的。

二、引导质疑,提出问题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以解决问题的动力,推动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更能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自己发现或提出的问题最感兴趣。让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优良的学习情境,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善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发问,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乐于问、敢于问、善于问,从而诱导学生投入到科学探究中去。众多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才会高。

三、大胆猜想,形成假设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明。”《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这样指出:“要让学生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能根据假想答案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因此,在科学课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教师应进一步让学生大胆猜测问题的大致结果与探究方向,并形成假设。如,教学《测量摆的快慢》,在指导学生研究摆得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时,教师让学生分组实验,数一数在规定的时间里,自己小组的摆来回摆动了多少次。通过交流,学生发现在相同的时间里,各小组的摆摆动的次数都不一样,这说明了什么呢?那么摆动的快慢到底和什么有关系呢?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想象,大胆猜测,提出假设:可能是因为摆锤轻重不同,可能是用力的大小不同,可能是跟摆绳的长短有关……在这儿教师应注意发挥导向作用,使学生的猜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目的性、合理性。

四、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根据实验资料作出对科学现象的解释和验证,教师就要教会学生怎样去观察、测量、实验、调查、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只有通过这些方法去获得第一手资料,才能做好解释与验证工作———实验。同时,教师还可指导学生从教学材料、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得更多的资料与信息,使他们更好地完成探究学习。如,教学《测量摆的快慢》,在研究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时学生提出了多种假设后,谁的假设才是正确的?学生争论不休。这时教师就应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实验来验证各自的假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在组织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探究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足够使用的材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因为“时间是成功的保证”。教师应该让学生尝试着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而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究活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从而真正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组织研讨,重视评价

教师不应把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作为一堂课的终点。实验完成后,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研讨,交流实验研究情况,最后才能形成结论。此外,在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评价的正确与否将影响着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效,正确评价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会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如,学生在自行探究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见解,这正是学生创造性意识的体现,不管是否正确,教师都应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从而保护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评价还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富有启发性的评价。

作者:林美霞 单位:福建省南安市阳光小学

第五篇:探究导学模式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一、主体自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探究性活动的显著特点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创新,它往往以小组形式展开,通过小组成员的协同合作,共同完成小课题,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主人公意识,为将来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打好扎实的心理基础。在教学时,笔者注意转换教师角色,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在教学《测量》时,笔者要求学生测量太阳的高度。可是,有的学生测量的太阳高度是70度,有的学生测量的太阳高度是65度。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答案呢?笔者趁机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进行自主探究:“请各小组成员共同找出导致太阳高度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太阳光通过十字形孔后的阴影没有重合吗?是地势不平引起的吗?还是没有调节好太阳高度测量仪的底部微调旋钮?……学生们在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无形中掌握了测量的技巧。一些复杂的实验需要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如操作员、观察员、记录员等。这样的分工,不仅使学生更加顺利地完成实验,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明白在担任某一角色的时候,必须认真完成任务。如在用温度计测量热水降温过程中各级时间点的水温实验中,笔者给每一位学生发了一份实验记录,让他们明确实验要求,在实验小组内分工合作,以完成实验记录的质量和速度来记分。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形成了科学的概念,得出了科学的结论,还培养了探究兴趣、科学态度、合作精神、动手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空气的性质》的实验时,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首先,笔者举起一个干净的空烧杯,杯口向下竖直按入装有适量水的水槽中,让学生猜想:“水会进入杯子内吗?”然后,笔者竖直拿出杯子,请一名学生亲自来检测杯子内是湿的还是干的。学生检测后,说:“杯内是干的。”接下来,笔者把倒立的杯竖直按到水里后慢慢倾斜,让学生观察会产生的现象。学生观察到有气泡从杯子内冒出来,水槽内的水进入杯子里。此时,笔者问学生:“有气泡跑出杯子,水就能进入杯子内;没有气泡跑出杯子,水就不能进入杯子内,证明杯子里面装满了一种东西,它是什么呢?”学生很容易得出“是空气”的结论,笔者趁机总结:“杯里装满的东西是空气,即证明了空气的存在。”最后,笔者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自主探求、验证这个结论的正误。通过小组成员的努力,实验探索成功了。这时,笔者又说:“需要杯子、水槽等几种仪器,再加上水,这个实验才算成功。如果缺少其中一种仪器或者水,这个实验能成功吗?”学生经过讨论,总结出:“要互相配合,才容易成功。”当学生意识到“只能合作,才能成功”,就为以后的积极探究、加强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基础。

二、形式不拘——注重活动的实效性

探究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突破常规思维,寻求更新、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实的科学态度。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信息技术知识可以延伸、综合、重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反过来又可以拓展信息技术。在教学“怎样搭配食物”时,笔者尝试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笔者把学生分成三个组:第一组学生查找食品,如蔬菜、水果等知识;第二组学生了解食物的来源,第三组学生了解食品的营养。在自由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去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有些学生到学校网络教室上网查资料,有些学生向教师询问……学生们的劲头十足,“玩”得不亦乐乎。一节课过去了,学生们都收获了累累硕果。“老师,我们是上网查到的资料,知道了水果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多吃水果身体有益。但是,有些水果多吃了,却对身体有害,如荔枝,吃多了会上火……我想把这些资料做成网页的形式,这样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知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展示他们的收获,笔者适时地表扬了他们:“你们发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共同完成了这次活动,搜集到许多有用的资料。学到这些知识以后,我们可以把它们运用到生活中,改善自己的饮食,让自己长得更壮实。下面,就请你们汇总资料,然后想想用什么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顿时,课堂上又热闹起来了,有的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装订成册,有些学生把资料做成图册,有些学生把它做成网页形式……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两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可是他们好像有点意犹未尽。在玩中,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盎然,既体验了学习的喜悦,又获得了成功的满足感。

三、时空开放——强调科学教学的生活性

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把科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途,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启发他们思考,并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生活实际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空气也是生命之源》时,笔者组织学生观察附近的工厂污染空气的情况,使学生更多地接触、了解社会和大自然,获得了更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和激发了学生对自然课的浓厚兴趣。

四、总结

探究导学是今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它能使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学习的探究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答的方法等,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

作者:陆芳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小学

第六篇:小学科学课堂自主探究学习

一、创设情境,强化自主探究的问题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扮演“激励者”的角色,在科学课堂中要善于创设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质疑问难,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好奇心,导入新课的学习。如教学《浮力》一课,教师用一个“小魔术”导入新课的学习,先是展示两个装有液体的透明水杯,分别为1号杯和2号杯,再展示一个新鲜的鸡蛋,同时让学生预测:鸡蛋如果投入1号水杯中沉浮与否?接着教师把那个鸡蛋投入1号的水杯中,学生清楚地看到鸡蛋沉到了杯底,然后教师把鸡蛋从1号水杯取出擦干,让学生再预测:鸡蛋如果投入2号水杯中沉浮与否?接着教师把那个鸡蛋投到2号水杯中,此时学生惊讶地看到鸡蛋浮在2号水杯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猜测:1号杯中的液体是清水,鸡蛋在清水中会沉在水里;2号杯中的液体是盐水,鸡蛋在盐水中会浮起来。此时,教师就追问学生:看来同学们都一致认为是盐水使鸡蛋浮起来,那究竟在一杯水中要加入多少盐鸡蛋才会浮起来呢?又如教学《照镜子》一课,教师让每个学生从家中带来一面大平面镜,首先开展一个“激光打靶”的科技小游戏,让学生想办法用镜子把窗外的阳光射中教室墙上的靶标,这一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当学生们通过合作,顺利地将阳光射中教室墙上的靶标,同学们开心极了。接着教师追问学生:“为什么窗外的阳光会被你射中教室墙上的靶标”、“对于镜子,你还想知道它什么?”学生纷纷提出:“是镜子的反射作用”、“我想知道镜子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我想知道镜子中的物品和生活中的物品有什么关系?”等一系列探究性的问题,为下面的自主探究打下基础。教学中,教师寓问题于情境中,使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解疑,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引导学生设计自主探究的实验方案是探究发现的第一步。实验方案是学生自主探究得以继续进行的基础。小学科学课课堂中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根据探究性的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测,设计可能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实验方案。前面提及的《浮力》一课,接着教师就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发现:“往水里加盐可以使沉在水里的鸡蛋浮起来”,设计小组实验方案“怎样使沉在水里的鸡蛋浮起来”,由此学生的讨论以“往水杯中加多少勺的盐,鸡蛋才能浮起来?”的探究性问题为导向而展开,活跃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思想,引导制定自主探究的实验方案。又如在教学《探测暗盒里的电路》一课时,教师先出示一个密闭纸盒,在纸盒的底面上有A、B、C、D四个点,点上分别旋着一个螺丝钉。接着教师告诉学生,纸盒里用一个灯泡、一节电池和一些导线,组装成几条不同的电路,电路的外连接点分别是A、B、C、D四个点。然后提问:“不打开纸盒,如果你想要知道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要怎样检测?”学生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猜测:可以另外用一个灯泡、一节电池和三根导线组成电路检测器检测,每次夹住纸盒面上的两个点,观察灯泡的亮度,来判断两点间的电路。当电路中连的是一节电池,电路检测器的灯泡会变得更亮;当电路中连的是一个小灯泡,电路检测器的灯泡的亮光会变暗一点;当电路中只连一根导线,电路检测器的灯泡的亮光不变;当电路检测器的小灯泡不亮时,可能是断路。然后教师告诉学生:“每组实验用的暗盒里的电路情况不相同,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猜测,设计适合本组暗盒探究的实验方案。”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认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暗盒里的电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三、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

实验活动是自主探究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根据已设计的实验方案,认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前面提及的《浮力》一课,学生设计了“怎样使沉在水里的鸡蛋浮起来”的小组实验方案,就可以动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学生非常认真地一勺、一勺地数着往水杯中加盐,当他们看到盐加到预计的数量,再经过搅拌,原来沉在水里的鸡蛋终于浮起来时,小伙伴们都高兴地拍起手来!因此,笔者认为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探究环境,小学中年级科学课的实验探究活动要注意体现玩中学、学中玩;小学高年级科学课的探究实验教学要体现想中学、做中学。例如前面提及的《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发现: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当暗盒的电路中连的是一节电池时,正向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电路检测器的灯泡会变得更亮;反向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灯泡不会亮。当暗盒的电路中连的是一根导线时,电路检测器的灯泡的亮光不变;交换两个连接点,灯泡亮度还是不变。当暗盒的电路中连的是一个小灯泡时,电路检测器的灯泡的亮光会变暗;交换两个连接点,灯泡亮度也一样变暗。所以判断A、B、C、D每两点间的线路都要正反测试两次。通过实验,学生对简单电路有了进一步了解。笔者认为学生在自主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给与适当的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探究思路,寻找最佳方法。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甚至可以手把手地帮助他,让他顺利完成实验。这样的做法,并不违背自主性原则。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四、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互动交流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积极互动、能力提升、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活动后,教师要引导他们把动手做和动脑想的过程中的所有感想和感受都说出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汇报与交流、质疑与评价,反思自己的预设,得出结论,从而实现实验探究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前面提及的《照镜子》一课,学生通过玩镜子的探究活动,体验到“当两面镜子的夹角不断变小,镜子里像的个数就会不断变多。”但是在全班汇报交流时,笔者发现有的小组说:“夹角呈90度时,是3个像;60度时,是5个像。”有的小组说:“夹角呈90度时,是4个像;60度时,是6个像。”数据不一样。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交流,学生马上发现:坐在夹角正前方观察到的图像个数比坐在夹角左右两边观察到的少一个。说结论前应该说清观察的方位,正确结论可以说:“坐在两面镜子夹角的正前方观察,夹角呈90度时,是3个像;60度时,是5个像。夹角越小,像的个数越多。”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有了进一步理解,他们很快就体会到,像的个数变多是由于两面镜子相互映射的结果。

四、总结

在整个汇报交流中,学生不仅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都表达出来,而且要学会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不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错误的结论。因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头脑会形成一个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也许会为别人的发言感到惊讶或赞赏,学生彼此的思想不断碰撞会激起更多的浪花。总之,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以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积极开展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张秀升 单位:福建省闽侯县甘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