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生创新能力下小学科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通过科学事迹讲解,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家的各种发明创造,为社会的飞速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合理、巧妙地利用中外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通过讲解,激起学生的创造兴趣,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志向。例如,教师可讲解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讲解他是怎样发明白炽灯、留声机、电影放映机、摄影机等电器的,使学生明白现在生活中应用且必不可少的电器均离不开爱迪生的发明,让学生从小立志,向科学家学习,逐渐培养学生平时留心观察事物、勤动脑、勤动手创造的良好习惯。
二、通过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勇气
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还未成熟,在学习中没有足够的勇气创新、实践,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被动听讲的学习习惯,但同时小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旺盛,对每一个科学知识都有强烈的探索欲。在这种形势下,科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及不断鼓励,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不良局面,激发学生的创新勇气,使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钻研、敢于实践。以一个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科学故事为例,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怀疑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两个铁球,一个1磅重、一个10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做实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观念是错误的。可见已有的科学知识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研究与实践,也许会发现曾经某个已成定论的科学知识是错误的。因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大胆质疑、猜测,不迷信课本和权威,鼓励学生向教师、家长提问,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由科学的探索者、质疑者渐渐成为发现者或创造者,使学生内心的创新愿望得到满足,迸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教师要注意,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勇气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筛选,让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价值,以节省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科学教学效率。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主要是要求学生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为是这样”等角度对课本内容提出疑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评价,最终筛选出合理、有价值的问题,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探索实践,找寻问题答案。
三、利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及时改变传统说教式科学教学方式,通过科学小实验,使小学生体验到科学的有趣性,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演示的科学实验活动。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准备一些卵石、摆、显微镜、通电线圈等小道具,让学生观察道具、使用道具,并利用这些道具进行科学实验,使其充分感受到科学的神秘性与趣味性。其次,将教学内容与科学实验紧密结合,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充分地应用到科学实验中,在保证实验百分之百安全的情况下,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讨论、去实验,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发现科学概念与规律,不断探索与创新,使学生彻底弄懂实验现象,根据实验实践与实验现象观察,使学生总结出所学内容的重点,并培养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再次,引导学生进行小设计与小发明,以提高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结合科学教学内容,每周开展1次“小制作”、“小设计”、“小发明”等科学实践活动,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合实际的观点与动手能力,使学生将实验创新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四、结语
小学科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合理、有趣、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多观察、多实践、多想象,循序渐进地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作者:刘苏华 单位:沛县杨屯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