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综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综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综述

一、讲授式教学模式

在讲授《植物标本制作》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植物标本,再向学生讲解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对植物标本制作方法的理解。最后,是提问或讨论结合实践验证的方法,即讲授新知识前先提出问题,或是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出结论,教师作总结归纳式的讲授,这样既能加深学生理解,又能活跃课堂。以《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提出有关声音传播的问题,再让学生动手制作土电话,并引导他们尝试探索其原理,教师随后再进行总结,得出最后结论。以上几种是常见的集中变式,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在教学中灵活组合运用各种变式,并且注意在讲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地位和用词遣句的科学性严谨性,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知识。

二、观察式教学模式

观察式教学,就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引导学生作为观察的主题,对过程现象(如实验的操作过程、各种自然现象、动植物生长习性等)进行系统的观察,并从中获得直观认识,进而内化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观察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实验操作,获得实验操作技能,还可以通过观察来了解自然现象和动植物生长规律与习性,增强学习理解能力。在小学科学课的课堂上,观察式教学一般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就是学生到现场去直接观察,例如到实验室、动物园、植物园或是展览馆等地方亲身进行观察;间接观察就是在教师内观看录像或是纪录片。直接观察一般用于时间较短便于观察且较为安全的内容,而间接观察则可用于一些时间较长或是危险性大难以直接观察的内容,以及直接观察条件不足时也可以采用。通常来说,教师首先需要确定观察的对象、制定好观察的计划、选择观察的方式和地点、明确观察的目的。其次,是在观察过程中要做好指导,在学生观察时要对重点难点及时进行点拨和讲解,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后,就是在观察活动结束以后,要做好总结,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体会。以《动植物的观察》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动物园和植物园进行观察,或是在学校范围内对校园内的动植物进行观察,在观察结束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和撰写观察报告,最后进行总结,完成教学任务。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当前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就在于“探究”,它要求教师开展教学时,应当向学生呈现一个实际问题,并提供一定的条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或者是小组讨论提出假设,再根据假设开展实验探究,最终验证假设,发现方法,从中概括出规律与特征,掌握科学原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一般由三个阶段组成,即: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与验证假设、发现概括与讨论。接下来将以《浮与沉》一课为例进行分析。在创设问题情境阶段,教师可以用一些实物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以“浮力”为例,教师可以展示铁块、木块、塑料等物体在水盆中的浮沉状态,然后提出“为何有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有的却上浮?”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待讨论过后,教师再请学生自行想办法找出物体浮沉的真正原因。

在上阶段完成后,就要进入提出与验证假设阶段,提供水盆与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自行试验,学生按照自己的假设开展实验探究,这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究成功时要鼓励他们总结出结论,探究失败时引导他们变换思路重新探究,直至成功。在实验成功过后,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发现概括与讨论,这是学生独立探索事物本质的阶段。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概括出实验得出的结论,再进行总结归纳,将发现的感性认识转化为一般结论,养成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小学科学教师要秉承“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实际条件,适当合理地选择运用合适的教学模式。

作者:陈银吉 单位: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