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中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科学中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科学中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合作能力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目标,并制定合理的观察记录,让学生亲自去观察体验,培养其在观察中所需的耐心、细心的心理品质。观察不是目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总结结论,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在教授《细菌》这一课前,我将鱼和鸡的内脏放在了玻璃瓶中,让学生每天去观察、记录玻璃瓶内所发生的变化。学生对于变化虽然一直在观察并且记录,但多数学生并不知道其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然后在讲了述腐生细菌后学生会兴奋地说“老师,我知道鱼和鸡的内脏哪儿去了。”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了,对实验印象也深刻了许多。除培养学生好的观察能力外,教师还应拓宽实验内容,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小学生好奇心重,他们对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知欲望,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可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准备实验器材等。这样学生便拥有了充分的探究或创新的空间,还能锻炼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这一过程在进行的同时也很好地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鼓励学生质疑,让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必定会产生很多疑问,这些疑问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与理解,而且寓有新意的质疑是学生积极探索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认知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尊重学生个体不同的体验与思考,是激发其发现问题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导体和绝缘体》时,有学生说“绝缘体有时也导电”,随即他便举例说“木头湿了会导电”。其他学生对他的解释感到很惊讶,作为教师我鼓励他继续研究,让他自主发现其中的原因及问题。

三、规范学生的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合作伙伴。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要以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科学探究的机会,可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在科学实验活动中进行探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彭彪(甘肃省张掖市沙井镇中心学校734000)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课堂上,规范学生的动手操作是组织学生实验的必要条件。科学是严谨的,任何一个失误或者纰漏都可能造成实验失败,或者实验结果完全偏离正确的方向。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强调规范操作的重要性,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及应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素养。

四、组织学生进行相互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师一定要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探讨,这种探讨不是无目的、无基础的,它是通过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对探究过程进行相互交流,来明确探究活动中所需注意的问题和涉及到的知识原理,从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避免之后探究或实验时的不规范行为,为以后的学习指明方向。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四种情况成像的变化并从中找出规律,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得出:“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都成实像,焦点以内都成虚像;物体在2倍焦距点以外成缩小的像,在2倍焦距点以内成放大的像;从而概括出‘1焦分虚实,2焦分大小’”的结论。然后教师将此实验再放手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去相互讨论,评价彼此探究的过程和结论。这样将有利于学生的批判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在交流与合作中发现新问题、新方法。

作者:彭彪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沙井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