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综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体验科学魅力
如“杠杆”这一课,教材中呈现一幅撬石头的图,直接给出力点、支点和重点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些抽象,尤其对“力点和重点”这些科学术语不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现象转化成科学问题:大家知道小贩怎样卖菜呢?今天我们学习了杠杆,大家就可以做一个简易的秤,来判断商贩卖给妈妈的菜是不是短斤少两?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议论纷纷,一下子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了。接着教师用自己制作的杆秤演示给学生看,在引导学生用杠杆解密后,用自制杆秤来秤橡皮、教科书、削笔器等,学生心服口服。这个事例是学生常见的生活情景,拉近了科学与生活的距离,学生感到很亲切,使科学不再“神秘”。通过对生活化事例的分析、解释,使学生确信科学既有趣又有用,学习科学的兴趣稳定持久,学习的主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把青少年‘拴’在你的思路上,引领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知识,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重要特征。”良好的新课引入能唤起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科学学科本身就洋溢着诱人的魅力,只要巧妙引入,精心设计、组织,营造各种情境,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问题设境、实物设境、游戏设境、多媒体设境等,采用教学导入生活化、教学过程情境化、课堂思维生活化的方法,力争一上课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今天的教学内容感兴趣。如“:声音的产生”这一课,可以先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的一些声音,如风声、雨声、雷声、鸟鸣声等,然后再利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如纸、直尺、桌子、鼓、玻璃瓶、皮筋等,让他们产生一些音响,由此引出新课,声音究竟怎么产生的?科学教学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导入新课,不仅可一下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问的习惯和问题意识,增强课程的感染力,而且很好地贯彻了新课程“由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理念。
三、探究活动生活化,亲历学习过程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于外界的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并且科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身边的物品、学生周围的环境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来挖掘生活中的科学素材,设计“生活化”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提问、猜想、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资料、表达与交流等方式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如在教学“小车的运动”这一课时,学生经常玩玩具车,从他们的日常经验出发,会认为:小车的运动靠推和拉,他们只知道推力和拉力有大小,却不知道推力和拉力还有方向。针对学生的这种认知情况,教师设计这样的探究活动:教师先演示一个让小车钻山洞的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学生看到:沿着直线拉小车,小车就钻过山洞了,实验验证了他们的经验是对的,他们有点“沾沾自喜”了。教师再演示一个让小车过桥的实验,没有沿直线拉小车,小车就过不去了,学生诧异了。两次实验结果发生了“碰撞”,此时,教师紧追一个“为什么”,通过两次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就会发现原来的认识不全面: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向拉小车,小车才能过桥。最终得出结论:推力和拉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又如:教学《土壤里有什么》时,充分发挥农村地区的优势,让学生从田里、沟边、渠坡、荒滩等地取来各种土壤,做好充分的准备,自主设计,分组探究。每个学生都能进入角色,他们或闻、或用手捏、或直接观察、或用放大镜观察、或做记录,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活动(学习、探究、操作、实验等)去感受、发现和总结经验,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科学的方法、能力、习惯、态度和精神。教师应尽量设计生活化的探究活动,以生活素材为背景,不仅让每个学生都能亲历科学探究活动,体会探究活动的乐趣,取得探究活动的成功,把学好科学变成自觉行动,而且也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学生完全可以在课后进行类似探究活动,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发展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素养,这样的探究才有价值。
四、实践活动生活化,科学回归生活
在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中,如查阅型活动、实验型活动、调查型活动、科学小制作、种植饲养活动、参观访问、社区及家庭科技活动等,学生体验到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处处用科学;体验到了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逐步养成带着问题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如《弹簧里的学问》一课教学完成后,指导学生制作《鸡蛋保护装置》,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弹簧、泡沫塑料、食品袋、棉花、废纸、毛线、纸盒等)进行制作,有的把鸡蛋用厚厚的棉花包上,放入纸盒;有的在纸盒下面安上弹簧,上面吊上食品袋;……制作完成后,学生把装着生鸡蛋的保护装置从二楼扔到地上,鸡蛋没有摔烂,实验成功!这样学生不仅知道鸡蛋摔不破,还能把这种装置应用于其它方面。又如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中的每一册都安排两个“研究与实践”的专题课,教师每学期利用1-2次活动课的时间,按照教学要求,认真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其教学效果会出人意料。如在五年级下册中有这样一个典型的科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调查家乡的种植业”,要求学生自己确定研究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确定如下问题:家乡的农作物主要有哪些?家乡的农作物是怎样种植和管理的?家乡的农作物主要有哪些用途?家乡的种植业存在哪些问题?家乡的种植技术有什么新发展?……种植和饲养是小学生乐于从事的实践性活动,尤其适合农村地区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开展的小型种植饲养活动。这样的应用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不同的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且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真正感受到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价值所在,真正实现了“学科学用科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也会觉得内容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科学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学生的文化,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还必须思考学生的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教学的资源,哪些活动情景可已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体验等,并能以此为桥梁,将“生活原型”与“科学模型”有机整合,从而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真正将隐性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显性的教学行为,实现科学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作者:宋俊 单位:石嘴山市惠农区礼和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