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小学科学教课中老师的主导作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探求小学科学教课中老师的主导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探求小学科学教课中老师的主导作用

一、教师的课堂指导要适时、适度

教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度,留有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观察、质疑、猜想、探究、归纳,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与需要探究的问题之间建立起联系。如果小组探究前或刚开始进行探究活动时,教师就忙于过细地进行指导,往往使学生产生跟随心理,从而限制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教师的引导也变成了代替。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的另一个问题是不能很好把握“度”,有些指导过度强势,无视学生有价值的想法,强行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步骤进行。此类教师同样会给学生发挥想象、表达想法的机会,但是如果学生的观点与教材指定的一致,教师则会给予鼓励;如学生的观点和教材有所偏差时,教师往往会有意识地忽略,不予理睬,甚至呵斥,这种指导虽然可以很顺利地完成教材上的教学,但是学生智慧的火花也不经意地被教师掐灭了。另一类则是相对弱势的指导,过分地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课堂提出问题为例,针对不同的探究主题,学生的问题往往千奇百怪,对此教师应加强指导,要鉴别哪些、哪类问题是有价值的,适合学生层次和本次教学目标的,针对不合适的问题和疑问,教师可以在肯定学生行为的情况下,引导其再行探究。

二、引导学生动脑,发展其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的三维教学目标是通过科学探究让学生了解与掌握科学概念,了解与运用科学方法,最终形成自己的科学能力和科学素养,我们的科学课堂还是由低水平认识活动占据着统治地位。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发现或认识往往是些零星、分散的科学现象,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并未深入思考这些现象的本质。

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动脑,使其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层面,发展其科学思维能力。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一般是先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再进行实验验证,经过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形成概念和规律,然后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其中分析、归纳过程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也是提升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关键,我们要特别注意引导与培养。课堂提问是引发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提问设计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小学科学课堂还是个薄弱环节。通过精心地设计问题,如:你从哪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原因可能是什么?你如何将……与……进行对照?你能够将……图示或概要地说出来吗?类似这些问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其观察、发现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判断思维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交流讨论也是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的方法之一,通过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思考,使每个学有所得的感性认识更加丰富和完整,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从现象到本质,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对科学知识的自我建构。

总之,高效的科学课堂一定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互发挥的完美结合。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理应有目标、有计划地参与指导,并要做到适时、适度,教师的任务不是“告诉”学生各种知识,而应该是一个建材超市的经理,为学生提供各种“建筑材料”,指引他们动脑,启发他们思考,让他们自己动手建造自己的“房子”,形成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作者:薛明星 单位:江苏赣榆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