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文章首先对科学精神进行了概述,然后从设置问题陷阱,引导批判质疑;实施任务教学,培养探究能力;树立积极榜样,坚定科学理想三方面论述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科学精神是科学工作的本质内核,其内涵随着科学实践的深入发展而不断丰富。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从而为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知识的重要学科,除了要培养学生基础科学知识与技能,也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科学精神概述

2014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作为文化基础的重要方面备受重视,主要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概括为理性思维、批判质疑与勇于探究三个主要方面。《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将科学素养概括为“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可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在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方面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科学精神不仅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必备品质,同时也是学生开展各学科学习应具备的精神。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小学生能够树立理性思想、敢于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顽强的学习毅力及良好的学习能力,从而提升综合素养与核心能力。可见,科学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需要在小学阶段就予以针对性培养。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有效培养策略

(一)设置问题陷阱,引导批判质疑

批判质疑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精神,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批判思维,使其能够独立思考与自主判断,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能够多角度、辩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理性地作出判断[1]。小学生更倾向于听从教师的观点,认为教师说的话就是“真理”,没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同时,当其他多数人持某一观点时,他们从众心理严重,这都是不具备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的表现。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妨给学生挖一个“陷阱”,先引着他们往里面跳,再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发现问题,自我反省。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气候与季节”的时候,在教学导入的部分笔者说道:“12月18日,北京市实验小学的小明与同伴一起去秋游,这天温度38度,大家身穿短袖,头戴遮阳帽,来到香山公园采枫叶、放风筝、看乌龟……真是快乐的一天!大家对气候与季节了解吗?对自己家乡的气候与季节特征熟悉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气候与季节的内容。”大约过了三十秒,见学生依旧没有动静,笔者反过来问道:“大家没有感觉老师刚才说的话有问题吗?”这时有一个学生弱弱地举手了,笔者鼓励她大胆地说出来。她说:“12月18日,已经是冬天了啊,怎么叫秋游……”“真棒,还有别的不对的地方吗?”笔者追问道。“有,”另一个学生站起来,“北京的冬天怎么会有38度,那边是很冷的,从天气预报中我知道那边气温一般在零摄氏度左右,绝对不可能超过30度,更别说38度了!”“太好了,真是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生!”笔者赞叹到。“还有,冬天北京公园的树叶早就掉光了,没有枫叶采了。”“哦哦,小乌龟秋天就会冬眠的,冬天根本不会出来活动!”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第一位学生的启发后,大家都积极质疑、开动脑筋、发现问题。最后笔者总结:“看来,老师说的话也不一定正确哦,对待科学这件事上,我们不能轻信盲从,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主见,科学就是从质疑开始。”以问题陷阱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批评精神和质疑精神,这是激发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

(二)实施任务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课程是一门研究型课程,所有的科学原理、科学发现与科学成果都是经过缜密的科学研究活动取得的[2]。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创设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亲历科学实验过程,在实验中积极思考、克服困难、勇于探索发现,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等方法开展科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必要的科学探究能力,培育其良好的科学精神。比如,四年级上册“热的传递”教学中研究固体的热传递,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开展实验猜想,分别在固体一端加热和在固体中间部位加热的不同热传递情况。这时,学生的意见会存在分歧,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分组的验证性实验。选用便捷的蜡烛作为加热材料,选用金属条作为受热固体材料,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与记录得出实验结果:从一端加热,热从加热端向另一端依次传递;当在中间部位加热时,热从中间向两端传递。通过实证研究,学生懂得合理猜想在实验中的重要性,明白科学实验结论的得出必须经过严密的实验过程获得。在任务驱动的科学实验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与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培养,这是科学精神的能力基础。

(三)树立积极榜样,坚定科学理想

崇尚科学的热情、坚定的科学理想是科学精神的高级价值追求,科学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科学兴趣和热情的培养,使其从小关注科学、热爱科学,树立崇高的科学理想。教师不仅要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教育,更要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其树立热爱科学、投身科学、以科学成果奉献社会的宏伟理想。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科学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辛苦奉献。古往今来,国内外无数的科学家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研究工作,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3]。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相关领域杰出科学家的案例,以激发小学生对科学工作的热爱,树立崇尚科学、投身科学的远大理想。比如,三年级上册“我们都是科学家”这一章节教学中,重点在于激发小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通过科学榜样的树立,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了解科学工作,懂得科学研究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智力活动与付出,懂得科学研究工作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价值,从而树立对科学的热情。教师可以提问:“大家认识的中国和国外的科学家有哪些?他们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有哪些,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请大家借助工具进行相关材料的搜集,然后派代表和大家说说。”有的学生搜集了爱迪生从无数次失败中发现金属钨适合做电灯泡的故事;有的学生搜集了达尔文行遍世界各地寻找生物进化证据的故事;有的学生搜集了竺可桢十年如一日观测气候变化的故事;有的学生找到了最近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在交流中,学生纷纷赞叹于科学家们对科学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惊叹于他们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表示要从小热爱科学、学好科学、用好科学、投身科学,坚定科学理想,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三、结语

科学精神的培养既是实现科学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使命,教师要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为指引,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活动与情境,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科学学习中形成理性思维,敢于批判与质疑,勇于探究,追求真理,形成有益于科学素养培育与综合素养培养的良好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陈华文.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巧设障碍陷阱[J].大众科学(教师版),2010(2):65.

[2]徐海霞.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5(21):182.

[3]陈龙.培养小学生科学精神与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5):55-57.

作者:范眉云 单位: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