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情境创设浅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科学情境创设浅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科学情境创设浅述

摘要:新课改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强调重视学习情境创设,这样有利于给学生营造利于其学习和探究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去体会和收获,这符合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要求,也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科学;情境创设

新课改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强调务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使学生们在积极的体验中来感知和收获。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应用这一学生们认可和喜欢的情境式教学,从培养学生们的学科素养出发来进行预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强调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从学情出发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学习的内驱力,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学习兴趣更容易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自我学习的良性发展。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方法缺乏变化,教学内容就是对教材的简单重复,这无疑会影响学生上课的兴趣。小学科学中很多内容实际上充满趣味性,特别是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和学生们的生活有一定联系,我们就可以把学生们感兴趣的交给学生去做,使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逐渐清楚科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这比教师单纯的说教要有效得多。同时,我们要注意尊重学生个性。学生个体差异是客观现实,这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对此,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的学生因为性格因素、家庭因素和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个体上的明显差异。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从现实出发,也就是从学生的差异现状出发来进行教学。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并且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教师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从学生现实出发鼓励学生个性的张扬,但是要遵循教育原则和教育规律,特别是要注意因材施教和分层次教学,使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进步,这才是教育的实效性。

二、创设民主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环境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成长联系非常密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们被动参与而思维被束缚。要想使学生们参与课堂,就要给学生们提供有利于其参与的氛围,特别是需要学生们体验和探究的内容,一定要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不要担心出现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成长的机会。一些学习内容是需要学生们去观察和感受的,我们就可以把时间交给学生,学生们在体验中会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也能够更接近科学学科的本质。

三、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及时疏导,适时点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科学这一词汇可能会使学生们感觉充满神秘甚至和自己有很大的距离,这样的畏难心理很容易使学生在科学学科学习中兴趣度、积极性降低。对此,我们要根据建构主义原理,注重感性知识的引导,特别是学生们有一定印象和感觉到的生活中的现实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仅能够降低知识学习和理解的难度,也能够使学生们知晓科学学科的价值所在。学生身体成长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结合学生的成长经历,帮助学生认识进入青春期时自己身体和心理可能会出现的变化,怎样正确对待和处理在这一时期可能会出现的疑惑和问题;帮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正确的行动体验成长的快乐。学生认识自己身体发生的主要变化,就能利用这些信息判断自己的人体发育处在哪个时期,只有科学地认识青春期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各种变化,才能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现在和未来的生活。社会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这也是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学生们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能够深化对于科学地理解,这无形中实现了对于学生的全面教育,符合新课改的新要求。当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情境式教学创设情境的方式还有很多,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形式重要而实效更重要,要把形式和内容二者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以新颁布的学科课程标准为指南,科学推进,稳步落实,注重实效。特别是要切实落实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把知识学习、方法引导、能力培养和情感认识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把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落到实处,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劭翊.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情境[J].小学科学(教师),2010(10).

[2]姚志明.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的探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

[3]刘忠学.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的情境引入[J].科学课,2004(11).

作者:张全安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杨各庄镇玄新庄初级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