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科学课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小学科学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事物的原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殊性,对外界的事物都比较生疏,对许多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大,而小学科学课的开展就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会大大降低科学课上课的效率。鉴于此,笔者对小学生在科学课学习期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了几点研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学习习惯;观察能力
引言
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异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在科学课教学期间要利用这个有利的机会,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其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而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寻找答案,这样才能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一般小学生的思考能力较弱,不会主动去学习这些知识理论,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积极地去寻找事物的答案。例如,在学习“土壤”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土壤里面有什么结构?土壤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等问题,让学生在书中寻找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自己主动探求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学习科学课的时候,拥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观察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需要学生后天的努力[2]。例如,学生看见了一个事物并不代表着他就发现了这个事物的基本规律,前者只需要眼睛就能够看到了,而后者是需要细致的观察才能得到,如阿基米德就是在洗澡的时候发现了浮力定律,法拉第从偏转的磁针上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牛顿在下落的苹果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他们都是从身边不起眼的事物中有重大的发现,所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一)要保持一种持之以恒的态度
许多重大的发现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被寻找出来的,有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去探索事物。例如,屠呦呦女士在经历了几百次失败的实验,花费了自己几十年的时间才找到能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在观察时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3]。
(二)要实事求是
学生在对事物进行观察时要实事求是,不能贪图快而造假。在观察事物时要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对自己的观察结果负责任,要实话实说,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如实地反映出来。
(三)要有目的地去观察事物
小学生的年龄还小,对所有新奇的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所以会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过去。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找到事物的本质。
(四)要从多个角度对事物进行观察
学生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只从一个角度去观察,这样得到的结果是片面的,没有说服力。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从事物的不同角度去观察,对事物进行全面性的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出不同的结果,然后分析这些结果之间的关联之处。而且,在学生进行观察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感官去感受同一个事物。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科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还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如果学生不进行实践,那么所学到的知识最终只会停留在纸上,而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从而加深对这个知识的理解[4]。但是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事物的思考能力较弱,所以在动手实践的时候往往不能把握住实验的关键,而且在实践时不会对实验仪器进行了解,从而无法真正地了解到实验的意义,进而降低了科学课教学的效果。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和动手的习惯,以提高他们学习科学的能力。例如,在做酒精灯融化白糖的实践中,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在融化白糖的过程中白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白糖在融化时的味道会怎么样?然后让学生一边实践一边观察,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为以后的科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总结反思能力
总结反思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的时候,可能受一些人为或者不可避免的因素的影响,达不到所预想的结果。这时,教师不要批评学生,否则会让学生失去对科学学习的信心,也不要立刻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而是要让学生对自己做的实验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吸取此次实验的教训,避免错误再次发生[5]。例如,在电流电路的学习实验当中,由于学生电路的连接不正确,小灯泡不亮。在这个时候,教师不能直接帮学生找出问题的所在之处,而是要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让学生找出小灯泡不亮的关键原因并且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学生从出现问题,到找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反思了自己在实验时错误的操作,加深了对实验操作的印象。
五、有效地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教学
与其他学科不同,小学科学课学习的知识大部分是在课本上,但科学课的知识是可以在大自然中寻找的,所以教师就要教导学生在自然当中去寻找知识。教师要教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去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如观察从月初到月末月亮的变化,一次性小纸杯可以制作成简易电话,将削了皮的苹果放在空气中会变颜色等身边微小的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去发现有趣味的事情,并从这些事情中获得一些启示,这也是开展科学教育的目标。
六、结语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也是学生在学习时期保留的巨大财富,可以让学生受用终生。为了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育的质量,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反思总结能力和利用周边环境进行学习的能力,增加其对科学这门学科的了解,丰富其知识储备,使其将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到更多方面,为其未来的生活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水霞.新课程下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2]钱伟钢.小学科学课“学习任务单”设计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3]林悦云.基于微课的小学科学课翻转课堂有效管理策略的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6.
[4]于军烨.支架式教学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研究[D].聊城大学,2018.
[5]孙晓辉.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3.
作者:胡祥海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长平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