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文化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科学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为学生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说到“科学”,人们自然想到的是西方文明。这一点我们不可否认,毕竟四次工业革命都源于西方。我们可以学习西方现代科学技术,但不可丢掉传统文化的学习。一个国家、民族,只有继承、维护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守护民族的“根”和“魂”,才会得到生存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她不仅仅是礼乐教化、易经八卦,更蕴含着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哲理。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但可以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更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既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又增添了科学的人文之美。
一、巧用传统文化,润物无声地创设科学情境
中央电视台创办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两档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赏中华语境、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热潮。人们在分享语境之美,感受诗词之趣的同时发现很多成语、诗句还包含了深奥的的科学知识。成语和诗词是学生熟知的,它们蕴含的语境之意是学生理解的,它们包含的科学知识是学生要探究的,将它们结合起来教学,就是将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与自然科学的直观形象结合起来,往往能起到不俗的效果。例如在承教《七色光》一课时,我用课件呈现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对于五年级学生耳熟能详,我就通过一系列问题“彩云是什么意思?”“你能画出诗人笔下的彩云是什么样的吗?”“自然界中的彩云究竟是什么样的?”逐步将学生从品味经典诗句的意境中引导到对自然现象的探究中。如在承教《怎样移动重物》(认识杠杆)一课,开课伊始,我就播放了一段太极拳的片段,引导学生说出太极拳“以柔克刚”“四两拔千斤”的特点,然后设疑“四两之力如何能拨动千金之物呢”,从学生熟悉的传统文化入手,迁移到课堂要学习的科学知识,自然而顺畅。
二、巧用传统文化,深入浅出地解释科学现象
科学探究有其完整的流程,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其中“解释与结论”是学生科学思维训练,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环节。有的科学探究中,面对实验中获取的数据及现象,学生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等概括出的结论比较抽象,很难理解,例如在《一切都在运动中》一课时,在解释“参照物”时,“谁是参照物,谁动谁静”学生有时分不清楚,我就引入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图文并茂,让学生品味诗句中相对于青山,河水是运动的,相对于青山、太阳,船是运动的。再如在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点时,学生就一脸茫然,此时我用“孤掌难鸣”这一成语,让学生体验、感悟。学生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再如在讲解空气的流动性时,由于空气无法用肉眼看到,它的运动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这时我就引用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来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的理解到由于空气的流动,将梅花的花香带到诗人的面前,诗人才闻香识花。将富含哲理和科学规律的诗句与理解自然科学结合起来,既有诗情画意,又浅显易懂,科学探究也成一件浪漫的事!
三、巧用传统文化,画龙点睛般概括科学规律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可以借助传统文化的言简意赅的特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规律,构建科学概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承教《太阳和影子》一课时用“立竿见影”来总结太阳与影子的位置关系;在承教《光的传播》时,用“坐井观天所见甚少”来认识光的直线传播;在承教《照镜子》《研究透镜》时,引入对联“水底日为天上日;眼中人为面前人”,告诉学生前者为平面镜成像,后者为凸透镜成像,并对照讲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在本单元结束时,再引入高骈的《山亭夏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诗句中“浓阴”是光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无光区域;而“倒影”则是光反射时的成像现象。再如《声音的产生》一课小结时,东林书院的那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无疑是绝佳的选择。上完新课后,我们可以用此对联来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可以尝试让学生来解释对联的上阙中包含的声学知识(风声、雨声、读书声分别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振动发声,同时也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一个成语、一句诗词,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深邃的科学思想,以经典的诗词名句来加深学生对自然科学规律的理解,必将引人深入,妙趣横生。在科学素养、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并称为现代公民三大基本素养的时代背景之下,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科学知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既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又使科学课堂充满文化气息,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也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