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小学科学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牧区小学科学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牧区小学科学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摘要:目前的科学教材内容有很多地方并不适应偏远牧区的学生。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可对单元内容进行分块教学,在教学中细化个人环节,充分发挥作自然资源,把单元内容进行重组,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与经验,帮助学生求得新的发现。同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探索科学的秘密。

关键词:牧区小学科学教材创造性使用

我是一名偏远牧区学校科学学科兼职教师,但是目前的科学教材内容有很多地方并不适应偏远牧区的学生,其有以下不足:一是教材内容太多,学生负担重,繁重的语数英学习,课后学生已经没有时间再查阅有关科学知识的资料,不能对实验做一些细致地观察记录,太多的教学内容和观察实验,使教学过程肤浅而毛躁,使学生不能扎实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以及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二是有些教材内容离实际生活太远,没有与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活习惯相结合,从多媒体信息中也得不到准确的信息与感受,教材内容没有让地域特色自然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三是教材内容繁多杂乱,观察与实验多,耗时太长,学生课后进行一些观察、搜集、记录,受学习环境和时间限制,再加上没有电脑网络和外出不安全家长不允许而不能有效完成。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充分利用和拓宽教材内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科学教材教学内容创造性使用的研究与探索。

一、分块单元内容,细化落实过程

教学中,认真研究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大胆创新教学内容结构,把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块,如科学常识、实验、调查、主题研究,让学生在来源于生活的科学常识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和假设,在有计划有分工的实验中观察、制作、整理数据信息、思考结论、表达交流,在多角度的调查中整理、筛选、归纳,在明确的主题研究中提出科学问题、学习科学猜测、制定研究计划、实验并做好科学记录、整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拓展延伸后再提出科学问题。这样使教学中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化、实验具体化、调查多样化、主题研究鲜明化。每学期的科学教学以基础知识为中心,主题研究与发现规律为主线,实验和调查为活动阵地,努力创造积极的心理环境和良好情感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

二、享用当地资源,实现教材重组

为了在科学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应该让地域特色、当地自然资源充分发挥作用,把单元内容进行重组,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与经验,引导学生思考与体验,帮助学生求得新的发现。例如,教学新修订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时,本单元主要是围绕植物“新生命”的诞生来指导学生认识新生命产生的相应器官及相对较长的、微细的新生命诞生的变化过程,从中知道新生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懂得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因此繁殖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但看起来层层深入的教学内容,却有许多地方并不适合偏远牧区的学生,主要原因是这里因为高寒气候的特点,在我教学本单元时,当地油菜花没有开放,只有杏花、迎春花、蒲公英等一些简单的花木,并不是花团锦簇的春天;涉及本单元的花的变化、果实的生长、种子发芽的变化、卵的孵化、青蛙卵孵化过程等五项观察项目时间长、难度大,落到实处并非易事;教材中要进行“花的观察”报告会,从图片中的桌面上摆放的花来看,也不利于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如何落实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呢?我把本单元教材内容分成四个层次教学:实地观察各种花→利用多媒体认识种子的传播→实验种子的萌发→调查认识动物的卵和繁殖活动。教学这四部分时,第一部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在教师引导下实地观察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第二部分运用多媒体认识种子的传播,巩固有关花的基础知识;第三部分在有计划有步骤的实验中认识种子的萌发;第四部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利用学校局域网络,收集动物的卵和繁殖活动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总结动物产生新生命的方式。

三、突出单元学习方式,培养科学创新精神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特别是大力倡导有利于掌握科学方法、孕育创新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是我们教学的目标之一。如在教学新修订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时,四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各有侧重。第一单元《电》的教学,以课内实验为主;第二单元《新的生命》的教学,以实地观察与多媒体结合为主;第三单元《食物》的教学,把牧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与科学饮食相结合;第四单元《岩石和矿产》的教学以观察实物为主。由于每单元根据教材内容突出了一个主题的研究,主题研究中应在明确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学会选择、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让学生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注的问题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巧用多媒体,拓宽延伸教材内容

在课堂上多媒体技术与科学知识有效整合,将微观、宏观、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学习信息集成化。如利用校园网络指导主题研究,展示种子的传播和青蛙卵孵化过程,这样既缩短了观察时间,减少了观察难度,克服了学生观察形式化的倾向,使手段为内容和目的服务,为学生的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服务。总之,作为偏远牧区一线的科学教师,我们的主阵地是在课堂、在实际的操作层面,我们必须将科学基础知识与概念、实验、调查、主题研究具体化,变成操作性很强的具体指导,让科学本质教育扎根于实际的课堂中,落实到实际探究活动的指导上,并且细化渗透到探究活动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指导上。

参考文献:

[1]金伟平.小学科学教师参与式研训的实践探索[J].浙江教育科学,2010(1).

[2]王祝兰.小学科学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发展,2010(7).

[3]苏正军.小学科学教材处理点滴[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2)

作者:王卫国 单位: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