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问题与对策(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教育问题与对策(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教育问题与对策(3篇)

第一篇:农村小学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摘要:农村小学教育一直是基础教育的短板,由于历史和现实多重原因,一直制约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1、“农村入学儿童减少,学校分布不合理,办学规模萎缩。”2.“农村小学师资不足,待遇低下。”3、“小学办学条件差,城乡差异明显。”4.“家庭教育制约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农村小学的学生接受好的教育,阻断贫困的代系传递,对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对策

1辽西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状况

辽西农村小学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投资相对不足,基础设施不足,条件艰苦,人才吸引力不足,教学水平低下。辽西某乡镇位于辽宁西北,属于农业之乡,乡镇以农业为主,猪、牛养殖业为主。农民就业途径单一,主要是围绕建筑业为主,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2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入学儿童减少,学校分布不合理,农村小学办学规模萎缩”的问题

农村入学儿童减少,学校分布不合理的原因:其一,由于辽宁西部地区为丘陵地区,村较分散,人口不集中。其二,辽宁地区的人民,多为关内移民而来,传统的育儿观念不强。其三,辽西地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执行较好,农村年轻夫妇观念的转变,使得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其四,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工业化迅猛发展,农村户籍制度的松动,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农村的年轻夫妇选择进城。因此,学龄儿童逐年减少,农村小学在校人数日渐萎缩。

2.2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在90年代,几乎每两个自然村就设置一个小学,也逐渐配置一定数量的民办教师充实农村教师队伍,因为国家大学生师范就业政策的改变,一些贫困县长达十几年来,没有新进教师,教师资源相对匮乏。在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下,生源锐减,现在很多村小不足百人,有的只有三四十人,所以学校合并也是目前农村教育的一种现象。

2.3家庭教育制约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失,无助感,被遗弃感,失落感的逐渐产生,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调查访谈发现,他们大都存在相对孤僻、内向、脆弱、自卑、不合群的问题。同时因为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不同程度地表现为不懂得关心人。消极情绪一直困扰着孩子,使他们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为任性、暴躁、极端的性格。有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野蛮、冷漠、内向。

3农村小学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3.1“农村入学儿童减少,学校分布不合理,办学规模萎缩”的解决建议

a、政府应当把农村小学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扶贫先扶智,越是贫困地区越要重视扶贫力度,阻止贫困的代系传递,重点加大教育扶贫资金的投入,引进教师资源,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b、政府合理布置教育资源,逐步做到教育资源整合和偏远教学点的的撤并的两步走,满足周边村落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乡镇中心学校建立学生宿舍,解决学生的食宿问题,和乡村学生住宿补贴的发放,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

3.2农村教师师资力量薄弱解决办法

a、政府应合理审核使用教师编制,加大打击违规占用使用教师编制的现象,积极推进特岗计划的推进,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提供新的血液,调整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做到城市优秀教师轮换制,引进教师人才,为小学培养优秀的师资。b、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做到教师工资要高于同地区公务员的工资,逐步落实“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为乡村教师工作满30年的,颁发荣誉证书,逐步落实乡村教师的一系列工资待遇与福利待遇。c、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国培计划与省培计划相得益彰,远程教育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与德育培养,真正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改革,开设完整素质教育课程,为青年乡村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成长的道路。d、政府应合理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引进社会资源投入基础教育,改善学校环境。

3.3“家庭教育制约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解决建议

a.乡村小学家庭教育的缺失主要是“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关系到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只有各个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政府应加快宜居乡村建设,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给农民工进城创造条件;是加快小城镇建设,重新规划,人口集中居住,集中发展。b.政府应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1、寄宿制学校能填补部分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老师能全方面管控学生,照顾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部分。他们遇见问题,能与老师及时沟通,处理情感问题。孩子们与学生相处,有利于减少孤独感,有利于孩子良好的人格养成。b、政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农村、城市户口,统一于居民户口。农民工可以逐步放宽落户他们打工的城市,可以划片入学,享受城里学生的教育,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让留守儿童待在父母身边,享受美好的童年。c、政府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随时更新,合理的设置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做好每个留守儿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林,青永红等编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2]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3]潘璐,叶静忠.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月第26卷第2期

[4]叶澜著.《“新基础教育”探索性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5]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单学民 单位:辽宁省锦州市义县留龙沟学校

第二篇:小学教育中的家校合作问题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已成为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家校合作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重要主题,是目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而言,只有家校实现真正的合作,才能够确保学生得到身心健康的成长。本文笔者对小学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现状和完善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引起社会、家庭、学校对家校合作教育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小学教育;家校合作;现状;策略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大场所,当学生在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家庭中也得到了良好的熏陶时,才能够确保学生获得健康的成长。但从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状态来看,较多学生和家庭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情况,很难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因此,对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问题进行研究十分的重要,能为学生的健康学习与成长提供有利的基础。

一、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现状分析

1、合作能力不足,效果不佳目

前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家校合作还处于初步实践阶段,并没有足够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因而存在着家校合作能力不足的情况,很难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影响,且家校合作仅停留在学校的单方面灌输中,学校总是以自己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指定家长辅助孩子执行相关计划,家长只能被动的接受学校的安排并进行一定的配合,这样被动式的合作形式很难发挥家校合作的积极作用。这是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家校合作中存在最明显的问题,也是家校合作效果不显著的关键因素。

2、合作范围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现状来看,仅停留于对学生成绩方面的合作中,对于学生心理素质、品质素质、成长教育及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都存在着严重不足的情况。为了确保学生拿到高成绩,学校和家长将全部的合作时间都放到了学生成绩的提升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机械的学习,不具备为人处世、与人相处的能力、素养、品质等,这对于孩子而言会构成心灵上的致命伤害。

3、合作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家长指导教育

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家校合作中,严重存在缺乏实际经验的情况,因而合作方式仅停留在单一的层面中,使得家长引导教育的作用并未发挥出来。目前合作方式一般停留在“家长会、家长联系薄”方式中,借助的都是国外的家校合作经验,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并不相符,这样一味模仿不去分析我国的教育实情,很难取得良好的家校合作效果,这也是导致我国小学教育家校合作问题重重的原因之一。同时就目前实施的家长会及家长联系薄等单一方式而言,也不具备科学的规则与制度,成员间并没有相互沟通的意识及习惯,学校和家长之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出现也不会去积极联系,使得现有的机构并不能发挥出应用的作用。

二、小学教育中增强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分析

1、增强共育意识,明确家校责任

为了确保家校合作的实效性,必须要让学校和家长都具有充分的共育意识,让双方都明确自己对学生成长及教育中需要担负哪些责任,这样双方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互动与配合,毕竟学校和家长有共同教育目标,那就是让每个学生都真正的成才。因此,要让家长和学校都明确意识到合作的必要性,这样在双方意识的引导下才能够确保家校合作的顺利推进。而想要达到点,需要学校及老师改变自己高高在上的态度,要充分的尊重家长,明白家长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确保教育的统一性。同时,老师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从生活、学校两个角度着手来开展教育;而对于家长方面,则需要意识到自己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影响,要善用积极的言传身教来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合理利用多方力量,提高家校合作能力与效率

家校合作并不是只需要家长进行学习,还需要学校方面的积极配合与参与,确保家校合作方式的科学性。因此,学校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来帮助家长完成对孩子的教育,比如:家长讲座,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帮助家长搜集不同阶段孩子容易出现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确保学生的快乐成长。同时,教育机构应该积极对家长进行指导与资金支持,使家长对孩子的指导更具针对性。此外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家长热线,一来能更好的支持家长的教育,二来能对教育知识进行更好的宣传,让家长更透彻的了解孩子的心理,引导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相信通过这样良性的循环之后,家校合作的教育作用会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3、加强对多元化联系渠道的运用

针对目前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随意性强的弊端,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模式来增强家校的沟通,分析学生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家校可以互换学生在家中及学校中具体表现的记录,有利于家校更具针对性的纠正学生生活及学习中处在的问题。同时,现代社会中各种网络交流手段非常频繁,家校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方式来对某些问题进行及时讨论,及时制定合理的教育方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总结: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理论知识、实践经验都比较匮乏,需要从增强共育意识,明确家校责任,合理利用多方力量,提高家校合作能力与效率,加强对多元化联系渠道的运用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家校合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新燕.教师视野下的小学家校合作教育现状分析[J].思想战线.2013(S2)

[2]杨洁.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家长教育的对策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01)

作者:陈林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桥头学区

第三篇: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问题与对策

摘要:目前,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着实习内容单一、实践教学课时偏少、缺乏稳定的实践基地、缺少有效的激励制度、师范生主体意识淡化及投入资金不足等问题。为此,要提升对小学教育专业重要性的认识,丰富教育实习内容。加强技能类课程改革,教育实习要全程化并努力探索三级管理体系,建立实习保障制度。

关键词:小学教育;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1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1.1实习内容单一

由于实习内容过于单一,流于形式,因此离教育实习的本质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并没有达到全面锻炼师范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与实习生普遍只注重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而忽略了其他诸多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如科研能力、实践指导、课外活动的组织、师生之间的交流等。而且,在理论知识运用的指导上,指导教师与实习生的观点不大一致:实习生希望指导教师能指导例如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与实践如何相结合等问题,而指导教师往往只关注教学理论的指导,对实习生科研能力几乎没有太多的指导。包括实习学校本身对学生的科研能力也不够重视,往往只是形式化地布置任务,而没有安排具体的时间与内容来让实习生完成科研项目。

1.2实践教学课时过于少

目前教育实习时间安排通常在第七个学期,共8周,在校准备1周。回校总结1周,在小学6周,平均每位学生上4~6节课。学生往往刚刚进入状态.上课刚有点感觉,实践就结束了,我感觉实践教学成为了理论课程的点缀。实践效果可想而知。包括我在内的多数实习生认为,实习时间太短。

1.3缺乏稳定的实践基地

我发现因为缺少稳定的亲身实践基地,大学教育与小学教育方式严重脱节,使校和校之间的学术活动、教研活动、专家讲座等很难共享。虽然有些大学与小学之间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一些实践基地,但大多流于形式,协议缺少行政的约束力。包括各位指导教师的指导因有自身教学任务的限制,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指导实习工作中去。指导教师的态度总体不够积极也是可以理解的。

1.4缺少有效的激励制度

我觉得缺少有效的激励制度是当前小学教师指导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师范生进小学教育实习,小学指导教师不仅要开放课堂给实习生听示范课或随堂听课,而且还要指导教学、班级管理及科研活动,在校在职教师的压力和工作量就增加了许多。他们承担了自己日常教学工作以外的指导实习生的任务,同时,又担心放手让实习生上课、管理班级会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多数小学教师对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指导的积极性不高,接受任务只是出于学校的压力。所以,指导工作往往是走形式,不敢放手给实习生工作,也会严重影响师范生的实习效果。

1.5师范生主体意识淡化

我看到部分实习生对实习工作的关键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担当的角色(教师)以及对这一角色的意义和应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对实习在自己今后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所以,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就表现得漫不经心。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备课,不认真去了解学生。有的实习生不遵守实习纪律,随便请假,不虚心求教。

1.6投入资金不足

资金的保障对于开展正常的教育实践活动十分重要。师范生实习期间实习学校提供的住宿、水电费、正常的办公开销、交通费以及教师的指导费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出。而这些开支通常要由高校给予支持。但实际上高校用于实践教学的经费十分有限,所以给予的实习指导费往往只是象征性的.小学可能还要为教育实习贴钱!所以导致见习学校接受实习任务的积极性不高,能推辞就推辞也属正常。

2针对小学教育实习的应对策略

2.1提升对小学教育专业重要性的认识

个人认为师范院校应加强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态度的引导,抓理论学习的同时,要更多的关注师范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从教意愿的培养。根据本次实习的实际情况反映,实习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不足关键在于对实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更甚者是对自身专业重要性的认识不正确。因此,院校应该让师范生充分认识到小学教育对全民素质提高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的作用,以及感受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所要承担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使师范生树立稳固的专业思想,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2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

从目前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情况来看,教学工作与班主任工作这两大块内容是教育实习中师范院校特别注重的,往往也是唯一落实较好的。一方面。安排实习生进行课堂教学,熟悉教学的全过程。可以使之初步掌握从事课堂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为今后从事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让实习生担任实习班主任,了解班主任的作用和任务,提高工作的知识和能力。为达到独立地从事班主任工作打下基础。事实上.作为实习生的我们本身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去关注其他能力的锻炼。但由于实习内容与目标的制定偏向于这两大块内容,也就只能按照要求来完成实习内容。我觉得实习是一个实践性的教学过程,不仅小学教育专业所在高校本身要制定明确而全面的实习目标,每个实习生也应该给每个过程都赋予实际性的意义。实习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不足,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个人目标。要制订个人实习计划和个人努力的目标,再用这些目标的达成来验证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程度,以有针对性地继续努力。

2.3教育实习全程化

我认为有效的延长实习时间,扩大实习范围,采取连续性、阶段性结合的教育实习模式。学生真正用来上课和实践的时间不多,并且往往是多个实习生集中在一个班级开展实践活动。不利于熟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和把握教学原则.极少独立地、刨造性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很难达到教育实习的根本目的。因此,实习时间可在总量上加以延长,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我大胆的设想可以在在校生就读大一和大二时安排适当的时间到小学听课实习;在大三时将微课教学指导与听课相结合,并组织在校生到实习基地了解当地学校教学与学生情况,以便有效减少实习生适应的时间。希望各高校在校生在教育实习的政策不断完善提高的今天,有了夯实的基础经验后,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为小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回报社会,不负众望。

参考文献

[1]许志清.论师范生素质的培养.抚州师专学报.

[2]郭黎岩.发达国家小学教师培养的经验研究.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王维 单位: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苇子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