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地区农村小学教育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偏远地区农村小学教育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偏远地区农村小学教育分析

摘要:

针对目前西部偏远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自身资源以及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近几年村小学教育教学水平低下,生源流失严重,笔者从学校软硬件条件、教师整体素质以及家长教育观三方面综合分析了西部偏远农村地区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村小学教育质量需要政府、教师和家庭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特别是政府对村小学在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西部偏远地区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随着国家教育部提出“两基”政策的推进和实施,西部偏远地区教育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学生上学难、教师留不住”的问题基本解决,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已凸显出来。不但影响了西部地区人才的培养,而且还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提高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水平是拉动西部经济发展的治本之策。

1西部偏远地区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1.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西部偏远地区小学教育中,办学资金紧张,缺乏完善的教学设施,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使得教育资源匮乏,负债现象较严重,教学设施落后,短缺不足,使用率低,这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优先发展重点、实验小学,而农村偏远地区基本处在满足九年义务教育的阶段[1]。在硬件设施上,例如,计算机、多媒体、体育器材、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劳技工具等严重不足,使得老师的教学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提高,阻了碍教育的发展。因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村小学办学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跟不上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从而出现生源逐渐流失到条件好的中心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2]。

1.2教师队伍人员缺乏,整体素质偏低:

师资力量是受教育环节中的核心力量,起着关键作用。在偏远的农村小学教育中,大多数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严重失衡,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其一,教师年龄偏大,年轻的骨干优秀教师人数少,由于艰苦的工作环境,年轻教师不愿来到偏僻农村教书育人,使教师队伍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老龄化现象严重,导致“青黄不接”,以致难以维持正常教学活动的连贯性、持续性,更不用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其二,教师学历层次良莠不齐,以中师、专科为主,本科较少,普遍缺乏体、音、美、计算机等专业教师,随之所产生的问题是人手紧,教师一专多能,承担课程多,工作量大。其三,由于学校经费的紧张使得老师外出培训的机会减少,自身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陈旧,难以更新,教学模式滞后,不能很好的保质保量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更是严重制约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

1.3家长教育观念淡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

在偏远的农村,一方面由于当地经济水平、思想观念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父母接受的教育水平较低,一般只停留在关注孩子的卷面成绩多少,而对于其他方面的发展不加重视,更是忽视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父母大都忙于外出赚钱养家,留守儿童在学校占相当大一部分的比例,这些孩子缺乏常规性的教育,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一无所知,放学后对孩子实行“放养式”管理,缺少督促,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发挥自身特长,从而导致教育难度加大,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因此,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农村小学提高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路上的绊脚石。

2改善西部偏远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对策思考

2.1各级政府要持续加大对农村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

加大中央、省级和地方财政对偏远地区农村小学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是提高村小学教育的根本途径之一。其一,加强中央政府和地、市一级政府在普及义务教育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规范农村教育体制,树立城乡整体教育观念,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村小学在财政上倾斜,政策上给予放宽,增加对农村教育的财政专项拨款数目,如设立“偏远地区农村小学教育经常性补助专款”。按一定的标准,以专款的形式直接拨给贫困地区的贫困县区村小学,专门用于这些地区改善教学条件、培训师资[3]。其二,当地政府要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化政府对教育的职责,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教育,牢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在资金上优先考虑教育事业,保证教育资金的独立运行,专款专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挪用等现象,充分利用资金来改善西部教育的软硬件设施,美化教学环境,缩小农村教育与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西部农村小学的均衡发展。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在一些偏僻的农村小学由于交通不便,教育经费紧缺,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因此,教师生活、工作条件艰苦,在吃、住、医疗、找对象及精神文化方面都存在挥之不去的苦恼,而且解决无望,导致留不住优秀的骨干青年教师,使当地人才流出严重,流动性大,补充困难。因此,对于到农村支教的教师当地政府应尽量解决他们在这方面的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当地教育事业。同时还可制定特殊的优惠政策留住、吸引年轻的优秀教师来偏远农村支教,想方设法留住优秀人才,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去扎根农村,担负教书育人的重责。例如,根据村小学的偏僻程度、生活环境等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并且发放津贴补贴,比如补助交通费,主要以精神奖励为主,同时注重物质奖励,使教师在经济上得到实惠,在晋升职称方面适当增加指标,在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放宽标准[4]。

2.3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提高他们的思想教育意识:

从孩子坠地那刻起,家庭不仅是孩子温馨的港湾,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深久持远的影响,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所以要使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就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因此,家长要密切配合学校,更多的反馈学生成长信息,使得学校、家长、教师三方相互作用,协调配合。为此,学校应周期性的开展家长会和知识讲座,宣传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家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给孩子多在学习上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督促家长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只有对家庭教育予以有效的指导,学校和家庭才会有统一的教育思想,对孩子的教育上才能够配合得更好,从而促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努力学习。

小结:

要实现全民素质的总体提高和西部经济的发展,重视偏远地区农村小学基础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要彻底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需要国家、政府、学校和老师的全力配合,从而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让农村学生享有与城市同等的教学资源和受教育权,创建书香校园,书香社会,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作者:张悦美 单位: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横渠镇曹梁小学

参考文献

[1]谷宇.关于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4):268.

[2]郭少华,叶媛秀,张梅龙.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状况及其出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7(13):4009-4010.

[3]孙刚成.西部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6(34):46-49.

[4]刘永红.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浅谈[J].科学咨询,2013(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