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取向实践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取向实践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当前中小学教育质量在实践中存在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僭越、教育质量标准化的迷信和教育质量多元评价的口号化等迷误。对其进行反思,生发出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新取向:就是要实施以“促进人的发展“为评价准则的和谐教育、自由教育和生命教育。其实现的方略是要从更新教育观念入手,明确中小学教育的定位、找准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着力点、正确把握教育的使命,以此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新取向得以可能。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取向;教育观念

教育质量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取向,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界关注的重点,也是各个中小学校进行教育改革实践的焦点。本文拟在反思当前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取向进行实践性思考,希冀能为复杂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工程提供一隅之见。

一、“中小学教育质量”在实践中的迷误

在现代教育理论研究中,人的整体发展已经成为教育质量关注的核心。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对教育质量的理解并没有那么理想和清晰,还存在着重重迷误,主要表现为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僭越、教育质量标准化的迷信和教育质量多元评价的口号化。

1.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僭越

教育目的是关于培养什么样社会属性和质量规格的受教育者的问题,它现实地指导着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全部教育过程的组织,也深刻地影响着教育质量的评价。在我国理论界,当前对中小学的教育目的已经走向兼顾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融合状态。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中小学的教育目的仍被概括为“适应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发展”,并具体化为“走出农村”“、考取好大学”和“找份好工作”等等。以上表述的实质,就是将教育目的归结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这样,学生愈符合社会需求的“标准”,升学率愈高,教育质量就愈高。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1]。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服务社会发展”乃是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定培养学生的规格和组织教育活动。显然,这是将学生的全面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社会意义的发展,尽管也提到了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但这只是教育社会作用的一种折射。事实上,教育目的的确定既要根据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要关注现实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简单的等同,将遮蔽教育的本真目的,也不利于人在内在价值需求和社会价值需求协调发展,导致教育目的意义上的社会需求僭越人本身的发展需求,影响人们对教育质量的判断。

2.教育标准化的迷信

教育具有普适性的特征,这是由人的共同属性所决定的。但凡是人,不论古今中外,也不论文化、种族、制度、信仰、职业、性别、年龄等,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一些共同的、抽象的一般属性。它决定人类有共同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教育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来实施教育活动,以满足人类共同的发展需求。教育还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这是由人的差异性所决定的。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人,又是现实的和具体的,他们在身体特征、文化传统、认知能力、价值观念上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这就意味着教育所有的活动,必须置于这些差异的观照之下,否则就会失去有效性。如此,教育不可能完全超脱现实而以某种标准形态存在。我国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宏观指导,其所隐含的是学校标准化的建设,目的是要在办学条件方面建立一个国家最起码的标准,并创设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中小学的做法似乎陷入“标准化的情结”之中,将“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延伸到“教育的标准化”,如设立标准化培养目标、标准化教学内容、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行为规范等。许多中小学校努力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追逐和模仿已达到成功水平的“示范学校”,有了示范学校的标准,就感觉找到了学校发展“最好的方式”。这就陷入了“教育标准化”的迷信,遮蔽了教育的个性化。事实上,由于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形成了教育的环境差异,这将影响到教育的个性、特色、优势和多样性,教育的发展应该考虑这些方面的客观差异。否则,就会出现“学校是不同的,但学校的教育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学校在他们的管理系统和人际关系上是不同的,但学校教育在任何地方都是大同小异的”[2]。这明显不是教育所提倡的目标,也不是所期望的结果。

3.教育质量多元评价的口号化

“多元化”评价主张采用多种方式对中小学教育质量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的前提,就是认为学生智力是多元的。因此,对学生的发展要从多个角度去衡量,摈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评价观念,强调评价的多样性与应变性。多元评价的核心就是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在可能的条件下,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尽可能地追求个人素质丰富多样的发展。现代教育评价理念已经致力于多元化的评价,并已经以政策的形式注入各中小学校。遗憾的是,这种评价方式并没有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落实,而是存在两种相悖的景观:一是在愿景上追求真空的多元化教育质量评价,体现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中,如学校的校徽、校歌、校风、教风、学风等校园文化的标语中;二是在教育行动上执拗地追逐以分数论质量的教育质量观。体现为教育目标的功利性、教育内容的呆板性、教育模式的程序性及教育评价的机械性等。这种在愿景和行动上的非统一性,使得多元化的评价仍然停留在口号上,教育质量评价仍将陷在“分数至上”“、升学为本”的泥潭中难以自拔。

二、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评价取向

沿着破除“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迷误致思,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评价取向逐渐显露,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概括地说,人的发展是内在和外在的统一,内在发展是人自身内在的向往和本能的自然追求,外在的发展是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发展的需求[3]。人的发展有赖于自身具备的先天素质,更是在后天教育的影响中逐渐通达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许多学者对此都有各自精辟的见解:美国学者罗威尔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乎学生能赚得面包,而在乎使他吃起面包来滋味能够特别好”;前北大校长蒋梦麟认为好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变得“有用”,更要让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4]。由此看来,培养拥有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的人是教育应该追求的目标。教育不以社会本位论上的意义代替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是力求解决人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教育不以某种标准加工“产品”,而是营造某种气场让学生走向和谐,成为社会的主体。由此,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评价取向应该体现为和谐的教育、自由的教育和生命的教育。

1.和谐的教育

和谐发展提倡的是人的各种最基本的素质能够实现协调发展,是人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最起码的条件。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人的和谐发展是所有人类文明的崇高理想。黑格尔鲜明地表达了对人的和谐发展的向往:“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5]。夸美纽斯也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只是一种和谐”[6]。裴斯泰洛奇宣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协调地发展构成其人格的才能和素质”[7]。由此看来,追求和谐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和谐发展必须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下才能实现。为了使学生各方面的兴趣、能力和天赋得到和谐发展,就必须实施和谐发展的教育,即在培养人的活动中,要关注中小学生的“理智、情感和健全身体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使他们活在完全的和谐中”[8]。和谐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个人的各种基本的素质得到相对平衡的发展,如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不能缺失,或在真、善、美方面不能失调。如果在某一方面的发展过于低下,一个人的发展就会失衡,甚至会导致畸形状态,既影响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也不利于人的幸福。因此,必须通过和谐的教育使学生在发展上体现出一种和谐之美,这是教育最基本的追求。

2.自由的教育

自由是人的活动状态与境界,是人类追求的最基本、最普世、最核心的价值,也是一切价值的前提和基础。美国的帕特里克•亨利有言“:不自由,毋宁死”。马克思认为:“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本质”“、自由意志是人的天性”[8]。毋庸置疑,自由既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人性向往。“自由教育”根源于人对自由的需求。自由教育是一种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思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已经提出了自由教育思想,他认为要让受教育者享受以自由发展理性为目标的教育,通过获得高深理论知识,达到道德、智慧及身体的和谐发展[9]。历史经验证明,人类的创造性、多元性和丰富性以及人类的活力都是在自由的环境下产生的。如果教育不能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不能唤起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和获取自由的能力,那教育的价值已经不复存在。自由教育并不是赋予学生随心所欲的权利,而是让学生在“掌握蕴含真善美的人类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以不断超越自身局限性和提升自身境界为目标”[10]。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不能以升学为目标而采用压制的方法开展教育活动,也不能以急功近利的欲望迷信标准,而是要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通过学习、认识、发展逐渐摆脱外在的奴役,获得适合自己个性发展和身心解放的条件。

3.生命教育

生命是人类存在的状态,也是人类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以追求某种生命状态为指向:或是自由的生命、或是幸福的生命、或是充实的生命等等。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统一。自然生命表现为人类延续的需求与生理的欲望,彰显生命天然的本能与动机,体现生命原始的任意与放纵。精神的生命是人类将自己的意志和意识渗透于生命活动之中,彰显生命尊严和价值,体现对生命活动反思和评价。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这两种状态不同的协调方式构成了人类各色生命状态。教育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决定了生命教育必然成为教育质量评价的取向。在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获取完善生命的能力[11]。生命教育的价值在于对生命物质和精神维度的整体观照,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增强能力的同时,能够充实精神、树立信仰,在教育中通过学习逐渐形成关注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和敬畏生命的能力和意识。所以,生命教育是要从根本上摒弃以纯粹地追求知识的获取、智能的发展以及学业的成功而忽视引领学生对幸福的感受和生活的体验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也要摆脱对幸福无边界的、任意放纵的迷恋。生命的教育是要实现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和谐统一。

三、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取向何以可能

在分析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评价取向之后,一个关键问题便迎面而来:中小学教育质量新取向何以可能?这里从观念的维度入手进行分析,因为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通过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确立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育评价观,方能落实教育质量新取向。

1.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明确中小学教育定位

谈及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评价,首先要解决一个质量观的问题,离开了教育质量观谈教育质量就缺乏依据。教育观念事关教育的信念、教育的价值走向和价值追求,也深刻地影响着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行为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式,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近年来,人们对于“何为教育质量”仍然备受争议。“质量……是个必须小心处理的概念。难以处理是因为这个字意义多变,对不同的人而言指的是不同的事。”[12]人们也尝试去找寻一种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直至今日,所有国家的教育,并没有一套严格意义上的质量标准。事实上,教育质量并非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种意识和价值判断。而这种意识和价值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教育观念之中。因此,在探讨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取向时,必须要从认识和分析相关教育主体的教育质量观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比单纯争论教育质量高低更有利于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的实践。教育质量观与人们对中小学教育的定位有直接的联系。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谐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的?自由教育、生命教育何以体现?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有质量的教育?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明确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取向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没法从正面给出教育质量的概念,但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发展状况去判断教育质量的高低。如学生综合能力的和谐性、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身心的健康性等。这些方面的发展虽无绝对和特定的标准,但是,无论人们对教育质量的理解有多么的不同,教育对人的发展观照的立场永远需要坚守。

2.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找准教育质量的着力点

课程与学校教育共生共在,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还是教育质量的提高,都涉及到课程问题。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所有的培养目标,都是通过一定的课程来实现的。要正确把握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取向,就必须抓住课程建设这个着力点。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是课程创设的根本依据,因为课程是一种特殊的“人的自我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它是为学生的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专门创造的[13]。课程的创设还蕴含着人们的“预期结果”,也现实地印刻着人们的教育理想和目的。所以,体现学生生命存在和发展需要的“和谐教育”、“生命教育”等教育理念应渗透到课程的创设和计划,并以此来发掘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进而促进学生完整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课程的规划、建设和实施建立在一定选择的基础之上。选择何种内容、如何定位目标、采取哪种实施路径则取决于个人意愿和环境需要。一般来说,个人意愿体现了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认识水平,环境需要则是指不同时代环境对课程有不同要求。而这些因素将作为一个整体反映在人的课程观念上,进而影响课程的设计、建设、实施和组织等环节上。鉴于此,在当前中小学的教育中,必须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以实现现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

3.确立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评价观,正确把握教育使命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和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教育评价之所以不可或缺,在于它对教育的发展方向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对教育教学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有强大的促进作用。教育评价受教育目的的制约,每一个国家根据其特殊的背景所制定的教育目的必然决定其评价的方向。教育评价也受教育主体价值选择的影响,教育评价主体对教育评价的理解直接影响教育实践行为。可以说,教育评价在教育质量提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育评价就是要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教育关注学生的发展,在教育活动中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学生是多元化的个体,不同学生的发展轨迹各不相同,同时,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要求人才类型的多样性,这就决定了教育使命的多元性和教育评价的多维度性。在当前深受“分数定乾坤”评价观念影响的时代,要落实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评价方式,不仅需要人们反思现有的评价观念,也需要努力探索评价的新途径。教育质量的评价依据是什么?如何定位教育质量评价的取向?事实上,价值观是影响教育评价中最根本的因素。也就是说,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观,就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方能引导教育质量走向科学的取向。正确的价值观在于如何正确把握教育的使命。中小学教育的使命不仅仅是要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解放人的心灵,培养人发展的能力,并通过人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发展。这一使命赋予了教育评价以高度和灵魂:以学生发展为导向。

作者:蒋珍莲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古德莱德著.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M].苏智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2005(5).

[4]智效民.大学之魂:民国老校长[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5]黑格尔.美学(第1卷)[C].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克里希那穆提著.教育就是解放心灵[M].张春城,唐朝权,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8]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杨影.论自由教育视域下的蒙台梭利课程及其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

[10]曾文婕.学习通达自由———对学习领域自由问题的新阐释[J].教育研究,2008(6).

[11]肖川,陈黎明.生命教育:内涵与旨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4).

[12]EdwardSallis.全面质量教育[M].何瑞薇,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