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

摘要:在小学课程体系中,数学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方式亟待改进。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为数学的教学提供了异常丰富而又便捷的教学手段。本文从小学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新课改的要求,阐释了如何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达到丰富课堂、创新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模式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采取的教学方法大多是灌输式的讲解。课程目标往往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内容也常常与生活脱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免忽视评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还有很多地区的教师墨守成规,不会利用便捷的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效果。这些现象无不对新课改的具体实施和提高当代小学数学教育水平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对此,本文立足于小学教学实际,提出了几点关于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思考

一、创设新颖的导入情境,出奇制胜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换句话说,也同样容易被吸引。因此,在课程内容开始之前设计新奇有趣的导入环节可以带动整节课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整节课的学习效果。所以说,一个新奇的课堂导入环节是实现整节课高效率教学的重要条件。但是,很多地方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太关注课堂氛围,也不善于活跃学生思维,这其实是不利于教学的,并且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对这门学科逐渐失去兴趣,学习的求知欲逐渐下降,思维的扩展也会受到相应的牵制。对此,教师应首先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给课堂教学注入创新的活力。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小节《认识厘米和米》这一课时,课堂导入可以利用一段有趣的动画调动整节课的学习氛围。因为动画不同于平面物体,它具有三维特征,而且结合了图像和声音,更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动画中,学生们每天都要用到的筷子也会跳起舞来,接下来给学生提问:“有谁知道我的身高吗?”;写字的铅笔这时候也出现在画面中,要和筷子比一比高低;就连学生的床也参与进来,着急地问学生:“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见面,有谁知道我的长度呢?”动画播放完以后,学生还兴致高涨,并且对长度这个概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也会随着动画的引导开始思考如何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这时候,老师可以抓住学生当下的求知欲,顺利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必然会对如何利用厘米和米来计量物体的长度有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

二、改变课堂的教学主体,学会学习

在很多刻板的传统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和主导,重知识讲解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且掌握着课堂教学的绝对权威。而如今,新课改要求改变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为此,新课改指出,小学生应该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充分发展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简单来说,自主学习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独立地运用感知、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层次的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目标;合作学习是指通过有明确的责任和分工的互助性学习,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学任务;探究学习的含义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相应的科学理论指导下,使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探索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并且锻炼实践能力。以合作学习为例,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小节《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安排4人的学习小组,给他们提供本年级各个班级的男女生人数数据,让学生们根据班级、性别和人数绘制一份复式条形统计图。在分组之前,教师还要给每个小组成员安排合理、明确的任务。比如,一位同学负责统计、整理和核对数据;一位同学负责绘图;一位同学负责评价所绘的图是否正确、清晰;最后一位同学负责修改和展示。整个过程中四位同学的任务不是孤立的,而应该在讨论的基础上相互协调、积极改进。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这一课时的学习中去,且小组中不同知识和理解层次的同学能够互相帮助,有利于促进每个个体的学习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成绩的效果。

三、设计多样的评价方式,及时反馈

从课程的视角来看,“教—学—评”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共同服务于课堂教学,倡导在教学活动中,把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学习的评价融为一个整体,使评价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最终达到“教学评一体化”。由此看来,评价作为一个完整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应当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使其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有效地了解教学效果,并据之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和进度,来提高学习目标的完成度。一般来说,评价分为两大类,一是过程性评价,二是结果性评价。“教学评一体化”中的“评”多指过程性评价,它不是教或者学之后一个独立的环节,而应该镶嵌于教学的全过程中。但是,至今仍然有很多教师忽视评价在教学中的地位,且大多数注重结果性评价,往往忽视形成性评价,也不会操作形成性评价。具体说来,形成性评价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某种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采取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而教师的评价内容则是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能解决哪些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效果如何,教师再根据这些获得的信息重新审查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能够正确地确定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设计和开展能有效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活动,是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评价纳入教学活动中,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四、应用合理的信息技术,提高效率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学会使用信息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给课堂教学的各方各面都带来极大的便利。由于教育的不均衡发展,虽然各地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但大多数老师还没有利用信息技术批改作业的意识和经验。在小学教育中,数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课程内容多、教学任务重,往往就伴随着有课后作业多的问题。因此,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设计和布置作业,并且乘着信息技术这艘便利的大船来进行作业的批改不仅可以减少传统批改作业所需要花费的大量时间,减轻批改负担,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平台统计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从而更直观、具体地了解到学生学习情况,并在之后的教学中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一般来说,线上批改作业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系统批改、学生互批、教师批改。针对不同的题型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也要学会采用不同的批改方式。例如,在学完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之后,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布置相应的计算题,要求学生完成后提交作业,等到所有学生提交完成之后,教师安排学生互批。这样一来,首先学生可以感知到在做分数除法时其他同学容易出错的地方,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别人做题时的思路和步骤,从而可以结合自己做题的经验,找到自己遗漏或不足之处,完善答题技巧、巩固已学知识。

五、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积极拓展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同时也十分宝贵,常常有教师觉得知识点讲不完,或者面向一个班教学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大化的进步和提高,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很大,对于特定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也大不相同。因此,教师要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科知识进行相应的拓展和补充。微课就是一种十分优秀的手段,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观看相应的微课视频,对要学习的知识点有个初步的了解;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补充与内容相关的知识,便于学生复习和巩固。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补充相关的知识链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制作各种各样的微课,例如在课前预习的微课,在课中的微课,在家庭作业中让学生观看微课。总之,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不足之处,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师生利用微课这个媒介,多方面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把学生作业中的易错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从错题资源中吸取“教训”,微课的使用,扩大了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加高涨。

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与时俱进,学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要紧紧跟着形势,创设情境,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课,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真正的发生,这样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教与学实现了“无缝对接”,也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作者:卢丽雅 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