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教育出版社发展趋势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数据时代教育出版社发展趋势,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数据时代教育出版社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会议首次提出将大数据技术、AI、互联网以及实体经济进行整合的理念,未来教育出版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围绕这几大主题展开。纵观近年来的发展,知识付费模式逐步成为主流,也从理论朝着实际不断推行,传统的学习方式被先进的数字技术、智能服务以及在线教育所取代。基于大数据技术不断完善的背景,出版社如果可以紧跟时代的步伐,有效掌握学习者的历史消费情况和活动曲线,进而调整经营体系和市场架构,针对不同用户提出合适的产品服务,由此便可以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文章主要针对当前教育出版社在大数据背景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大数据;教育出版;发展趋势

伴随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的不断完善,大数据技术已经逐步同社会生活相融合,每一时刻都会有新的数据出现。根据全球相关数据统计来看,近年来数据总量呈现爆炸增长。尤其是智能服务的逐步应用,让手持终端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拉动数据总量上涨。

一、大数据对于教育出版的意义

根据近期的实际发展来看,出版物产品种类不断扩充,但质量优秀的出版物严重不足,导致供求难以平衡,出版社供给侧问题被不断放大。这不仅是当前教育领域所面对的难题,而是一直以来都无法有效解决的挑战。传统教育体系中,各地区教育资源差异化明显,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学生难以明确自身的认知水平,致使因材施教的理念只能通过教师自身的经验判断和知识储备来完成,但处在教育体系不断改革的今天,这一问题正逐步被解决。目前,随着网络学习体系的构建和三通两平台的落实,国内众多中小学校园已经搭建起班班通等多媒体教学体系并配套先进的教学设施,原本地区之间差异化明显的教育资源配比正逐步被扭转。教育服务APP和校外学习辅导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强了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随着2018年教育部正式下发了信息化行动方案,明确教学模式正式进入到数字化发展阶段。教育出版社本质上是教育资源的供给方,因此要落实好因材施教的观念,为期望获取学习资源的个体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服务。整体来说属于知识的传播过程,但要想确保最终质量满足期望,就需要对应传播学中的“5W理论”进行深入剖析,分别为传播方,即出版社;传播内容,即教育资源和产品服务;传播方式,即经营手段;传播对象,即知识接收方;传播情况,即最终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上述观点的落实需要教育出版社借助网络平台、大数据技术等,有效把控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储备以及生理变化等信息,对应构建起学生专属数据库,由此来为出版社资源调整、架构优化以及方案制定等提供帮助。而这也恰恰是出版社根据当前出版状况和思维理念进行的深入转型,将学生作为服务核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取到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和产品服务。反观出版社来讲,也是从资源供给方朝着综合信息所有者转变的契机,势必会推动教育领域进一步前行。

二、大数据时代教育出版社的发展趋势研究

教育出版社能够借助大数据技术搭建起云平台,有效掌握学习者的专属资料,让出版产品可以更有针对性,同时在市场价格、营销方式和资源把控等环节实现真正的定制服务。不可否认的是,出版产品必须要以优质信息为目标,不管是书籍还是线上服务都是一种表现手段。在新时代中,教育出版社提供的服务不仅仅是传统的纸质书籍,也可以为用户提供线上视频、云端练习等专属资源。

(一)通过用户画像模型,科学解释和描述学习者

从教育出版社的角度来看,学习者不断获取教育资源可以作为大数据技术的支撑点。如何在庞大的数据中去除垃圾资源并删除冗余数据,如何有效分析数据,以及如何将来源繁杂的数据信息共同整合到大数据资料库中,都是当前出版社需要面对的挑战。根据黄升民撰写的《大数据背景下营销体系的解构与重构》可以看出,根据消费者历史的网络活动轨迹,利用大数据技术形成用户专属模型,进而构建起数据画像。基于数据画像可以辅助数据库在庞大的数据信息中去除冗余资源和垃圾信息,并提高数据分析性能。出版社也能够借助数据画像来为用户提供准确的产品服务。实际来看,数据画像是建立在大数据信息之上,针对各个用户完成数据剖析,找出有用资源,从而归总成为该用户独立模型,整合出最贴合用户情况的数据画像。具体分析数据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别法、决策分析、删选滤除等等。数据画像中包含动态模型和静态模型两个方面,其中静态模型包含有用户信息和性格特点,动态模型则包括消费活动、学习情况和社交轨迹。每一类的用户都会存在差异化的目标和活动轨迹,深入剖析群体类别能够进一步判别问题所在,也能为数据画像提供参考依据。基于掌握的用户数据,构建相应的数据模型,针对模型进行类别划分。

(二)结合数据与经验开展选题策划,优化产品结构

当前教育出版社在主题选取方面主要依靠策划编辑长期积累的经验来完成,因此主观程度较为明显且难以把控风险。通常采取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等调研模式,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者很难透露出自身缺陷以及学习兴趣等实际问题,致使调研结果难以同预期目标相匹配。但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出版社应当利用好历史销售数据和学习者历史轨迹来辅助决策,主题确定要逐步从传统的经验判别模式朝着数据参考模式快速发展。出版社应当有效掌握学习群体的共同特点,同时按照个体数据资料合理构建学习者个人模型,进而建立数据画像。将数据画像和知识能力图册有效整合,刻画出学习者的学习轨迹。有助于出版社调整体系架构,提供针对性的产品服务。教育出版社能够借助数据画像,对历史销售记录进行统计,做出合理分析,确定主题时要朝着畅销类别靠拢,规避滞销类别。基于学习者独立的行为活动和消费情况,对未来交易可能性做出预测,由此为出版社制定销售方案和确定生产数量提供帮助,同时获取用户反馈,进一步调整产品内容。教育出版社依靠数据资源和经验积累,不断优化产品内容和线上教育服务,将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数量合理缩放,保证优质产品的供给。利用淘宝、京东、当当等诸多电商平台,扩增销售渠道。

(三)推送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开展营销创新

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的数据画像,出版社营销部门能够准确把控个体差异化需要,将用户期望获取的资源信息经由不同渠道送达至客户手中,实现预计的营销目标。对于纸质书籍来说,能够利用智能分类系统进行删选,如果用户在京东、苏宁、当当等电商平台产生消费或浏览轨迹,系统就会按照相关信息匹配产品推荐,带动潜在的消费需要,降低产品比对范围,让用户更快的做出决策。而对于线上教育服务来说,出版社应当利用学习者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度剖析,通过服务平台,让用户获取满足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源,并提供合适的价格方案和选购模式,推动交易完成。通过大数据技术辅助价格方案确定,可以依照国际学术出版机构的经验。其中施普林格企业搭建的数据平台统计用户每年的数据信息、词条搜索、产品查阅等情况。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结合出版物的具体内容确定相应的版税方案,保证优质资源可以获取充足的商业收益。

三、结语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教育出版社正处在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实现媒体融合的重要阶段。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系统应用能力,有利于教育出版社形成极大的竞争优势,开启新一轮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路本福.大数据时代的小数据——浅谈教育类出版社进行数据价值挖潜的几个切入点[J].科技与出版,2016,No.253(01):21-24.

[2]张小镝.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J].都市家教,2017(12):168-168.

[3]刘德嘉.大数据时代教育技术发展方向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8):196-197.

作者:周瑜 单位:青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