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德育教育与学生主体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
人类追寻自我的主体性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深化。中国传统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先秦时期以六艺教学为主,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小学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成年之后以“五经”为主。自宋明以来教学以“四书”“五经”为主。“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为《诗经》、《尚书》、《礼》、《周易》、《春秋》。以八股科举考试为最终目标,教育以做官为目的,而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要求。科举考试,是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隋朝以前采用的是世袭制和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这些制度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隋朝开始改为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新中国成立以来,则以应试教育为主,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知识可以改变,是那个时代的口号。这种教学方式,把学生固定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无边无际,最终导致某些学生厌学、逃学、打架、网游等。中国传统的教学教学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自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坚持以学生为本。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更关注人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更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二)
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应以趣味化、生活化、实践化的教学方法为主。《庄子》中鲁侯养海鸟的寓言告诉我们,要尊重客观主体的主体性,不可以把人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人或物,小学德育教育应该从学生的主体性和实际情况出发,制订教学方案,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也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不竭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小学生的好奇特性,运用各种方式和方法鼓励学生发问,并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解决自己、老师、同学提出的题,鼓励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习兴趣,更培养思维能力。中国先秦时期,处于人类的童年时期,人们无法用缜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则通过趣味化的故事表现不可言谈的哲理。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曰:“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③“朝三暮四”、“庄周梦蝶”在如此有趣的故事中展开,如此难懂的哲理融于浅显的故事中。教育即生活。现代教育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朋友的交往中修养自我,在家庭生活感受爱的温暖,在社会生活中熏陶自己。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以活动课程为主,受教育者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德育教育教学生活化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感悟德行道德的能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蕴含深刻的哲理与德性。“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如儒家经典所言,格物致知,意诚心必须从生活中参悟而来,把德育教育融入现实生活中,才能事半功倍。诗性的生活化的人生,其中蕴含人性的本真追求。德育教育,在于与人为善,修身养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谓德育生活化的完美阐释。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言传身教,并能做到因材施教,不失为一种上佳的教学方式。体验化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以身体之,以心察之。好的教育不仅应该让受教育者获得知识,而且应该使受教育者感受到辛勤耕耘的过程和收获时的成就感。“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庄子讲不言之教,直至本心,化教育于无形。德育教育教学,重在教育主体的主动参与,心灵的自觉。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④内心生机巧之心,则不能归之于真善美。德育教育重在内心的体验,这是无法用理论和多媒体手段阐释的,这需要用心感悟体验。我们应该回归传统,改变语言灌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感悟或冥想的方式体验到人生和哲理。总之,人的主体性自觉在历史上有一个漫长而不断深化的过程。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根本理念,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坚持德育教育教学的趣味化、生活化和体验化。
作者:王文静 单位:胶州市胶莱镇胶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