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德育工作路径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德育工作的关键时期。学校、家庭是小学生德育的两大场所。开展“家校一体”的小学德育工作,应以学校为主导,定期召开家长会,如开展座谈会、家长沙龙等活动来交流德育心得;建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德育培训,开展多元化德育;建立信息互动机制,增强家校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家校结合,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三管齐下,提升小学德育工作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小学德育;家校一体;工作路径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德育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对周围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人际关系和基本道德有了自我感知,因而德育也是小学教育的核心。小学德育工作关系到小学生道德启蒙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更关系到其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伴随着我国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已经由传统的以书本为主的教育模式逐渐向多元化的德育模式转变,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和丰富的思想品德案例为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众多素材。学校、家庭是小学生德育的两大主体,构建家庭、学校协同联动的小学德育网络,既是社会的呼唤,也是提升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迫切需要。[1]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座谈会、家长沙龙活动,交流德育心得;建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德育培训,开展多元化德育;建立信息互动机制,增强家校间的沟通交流,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以提高家校互动效果,提升小学德育工作效率与质量。
二、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座谈会、家长沙龙活动,交流德育心得
家长会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家校互动形式。家长会的主导方是学校,校方将家长集中起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进行讨论、沟通,从学校和家庭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成长状态,以便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学校开展的家长会既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家长们传达学校的相关政策,又能够对学生的在校情况进行统一的讨论,因而是一种效率高、覆盖面广的“家校一体”德育路径。但是,在平时的家长会活动实践中,许多学校的家长会往往会沦为成绩报告会。由于班主任或者课任教师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的学校在家长会上甚至还会公布学生在班级、年级的成绩排名,并针对具体学生进行点名表扬、提出意见等,使家长会失去了德育的部分职能。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和部分家长可能会对家长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并对教师召开家长会的动机产生逆反情绪。这不仅不利于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还会给学生、家长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为进一步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更好地发挥家长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学校应定期召开旨在促进沟通的家长会。家长会作为学校与家庭进行沟通的重要形式,应当注重实效,应充分发挥其联动作用。如通过座谈会、家长沙龙、德育分享等形式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座谈会不同于以评价学生成绩为主的会议,而是成为家校充分互动的平台。一方面,教师通过数据、案例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思想动态以及学校在德育方面的相关措施,介绍小学德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引导家长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以开放的姿态征求家长对学校德育方面的意见,回答家长在德育方面的相关疑问,促进两方的教育沟通。家长沙龙、德育分享等活动则主要是家长之间展开教育经验分享,给家长创设宽松自主的环境与机会,将家庭生活中学生的表现和案例向其他家长展示,有心得一起分享、有困惑一起解决,共同探讨有效的家庭德育路径。[2]
三、建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德育培训,开展多元化德育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快节奏时代,学生家长也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生活压力,可能存在教育经验、教育时间不足的问题。家长之间在知识水平、教育能力等方面也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会影响学生的性格、行为和习惯。因此,为了提高家长在家庭德育上的能力,使家长们能够更加合理地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建立家长学校是一种有效提升小学德育工作的路径。家长学校是指通过培训、宣讲、交流等形式,促进家长在教育理念、道德实践、教育咨询、教育互动等方面获得更多认识,从而提升学生家庭德育效果的一种形式。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地方都成立了家长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家长学习家庭德育的有关理论、特点和方法。首先,家长学校可以通过学校的专业化平台,向家长传达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为家长在家庭教育策略、家庭教育实践中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如山东昌乐县实验小学自成立家长学校以来,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家长来学校参加3~4次的德育讲座。该校精心邀请领域内专家学者来给家长们讲课。专家讲座不但形式极为多样,而且内容也十分的丰富,每次讲座的内容都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典型性问题,且在讲座环节的最后还留有专家、家长“问答”互动时间,以解决家长在家庭德育中遇到的具体问题。[3]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们提高了家庭德育的效率,也保障了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与互动。其次,学校在德育方面拥有丰富的素材,可以向家长进行教育素材传播,再让家长把素材渗透到家庭德育实践之中,能够产生更有针对性的德育效果。通过家长学校的培训过程,家长也能够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对学校进行反馈,在学校教师和其他家长们的分析和建议下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措施。如部分家长在教育上存在浮躁、粗鲁的倾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于生硬,会对孩子身心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们提供相关的案例素材,让家长以更为委婉和理性的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过程更为和谐。再次,在小学普遍以村镇或社区为单位集中招生的背景下,家长学校还可以积极将村镇或社区作为全新的教育参与者,让家庭和学校能够在村镇或社区的支持下开展更为广泛和高效的德育活动。
四、建立信息互动机制:增强家校间的沟通交流,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起跑线,是孩子永远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永远不卸任的老师,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最可依靠的同盟军!“家校一体”的德育工作离不开家长和教师的充分互动,而建立信息互动机制是增强家长和教师交流的关键。作为学校一方,应当积极考虑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习惯,建立涵盖网络通信、家校互访、家长委员会等形式的信息互动机制,从而保障家庭和学校两方在小学生德育方面的充分沟通。
(一)使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互动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应当积极将网络通信方式作为家长和学校、教师进行即时互动的新形式,通过QQ、微信、邮箱等工具,建立起以班级为基础的家长QQ群、微信群——网络群组能够实现信息的即时互动,可拉近家长与教师的距离。
(二)家校互访,增强沟通交流
家校互访是由学校主导的一种个性化互动形式,其一般以教师家访、家校联合活动等形式开展。一方面,教师到学生家中进行拜访,能够直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家庭成员结构,了解更多关于学生的行为表现,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湖南长沙育英西垅小学的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便经常走进学生家庭,去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及学生在家的生活、学习、思想状况等;同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状况,解释、解答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教师通过持续、深入的家访,切实加强了教师和家长、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交流,也赢得了学生家庭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配合、支持,营造了共同关爱、教育学生的家校一体化德育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联合活动,可借鉴山东莱州第三实验小学的“品味书香,传承美德”亲子共成长活动。学校通过搜集各类适合小学生德育的素材(如动画片、绘本、短视频、广播剧等),有针对性地制订“亲子共读,践行体验”计划表,通过亲子共读、亲子践行体验实现德育渗透,做到知行合一,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三)建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在家校互动工作比较成熟的学校所开展的新型互动实践。家长委员会由家长组建,代表广大学生家长与学校开展正式或非正式沟通,共同探讨合适的教育策略,与学校一道开展德育工作。家长委员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多样化的家校互动机制,能够使家长与学校充分沟通,既能够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又有利于家庭德育的进行,是提升小学德育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
五、结语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儿童的德育工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深远的影响,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家长与学校能够实现联动,就可以形成“1+1>2”的教育合力。因此,学校与家长都应当以“大德育”理念引领小学生的德育工作,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来帮助小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观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小学德育的基本规范,构建“家校一体”的德育工作模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为国家建设输送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郑凤,丁可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德育的路径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7):26-30.
[2]雷顺妮.雅行教育: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路径[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版),2010(4):169-171.
[3]顾越华.浅谈德育过程中采取家校合作方式的意义[J].教育探索,2002(3):90-91.
[4]刘彦.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教育探索[J].理论导报,2006(10):42,43.
[5]董颖春.试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D].烟台:鲁东大学,2013.
[6]俞玉恒.校、家、社联手,构建一体化德育模式[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4(3):17.
作者:李利斌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西垅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