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情感渗透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德育教育情感渗透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德育教育情感渗透策略

【摘要】在我国文化和教育水平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对现阶段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文化大国,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学不仅彰显了文化大国的风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在小学的德育教育中有效开展情感渗透,对于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和提升有重要作用。以此为研究背景,通过具体分析德育教育中情感渗透的重要性,并结合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现状。对于新时期如何落实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并且充分渗透情感提出了科学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德育教育;情感渗透;发展现状;教学对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教育部门在教学大纲和教学体系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关注,并加大了教育投入的力度。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人修养,同时对于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只有科学提高的德育教育的认识,科学开展情感渗透,才能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情感渗透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与其他科目存在很大不同,其实际内容相对复杂,涉及到对学生思想政治以及道德水平等方面的诸多教育。德育教育作为新时期教学的主要部分,还在不断探索阶段,而小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普遍较低,不能充分理解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其重要性,也缺乏对德育教育的学习兴趣。因此,就需要教师开展有效的情感渗透,进一步拉近师生的关系和距离,有效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实际需求。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借助有效的情感渗透,帮助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和观念,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养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科学的情感渗透,在小学生的初级学习阶段为实现人文修养和个人素质水平的提升。其对于学生以后的人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现阶段情感渗透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情感渗透的现状

(一)教师和学生缺乏对德育教育科学的认识

德育教育在教育体系改革过程中不断完善,并得到重视。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对德育教育正确的认识。没有充分明确其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人格发展的意义,导致在实际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甚至我国部分地区还有很多小学都没有根据教学要求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现阶段我国整体的德育教育以及情感的有效渗透,还都停留在主观认识的层面上,严重影响了现阶段我国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科学实施,对于新时期青少年德育教育的科学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滞后

根据相关数据的调查显示,我国现阶段小学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还保持着自身的教学主体地位。注重对文化学科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应式化教育,甚至存在很多占用德育教育时间,进行课程教学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严重影响了现阶段学生的素质教育。除此之外,教师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实际学习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守陈旧的德育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小学生的实际需求,也不能顺应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对青少年的培养计划。

(三)缺乏专业化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德育教育内容相对复杂,也没有系统完善的教材作指导,这对德育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的德育教育实施现状来看,无论是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是其理论水平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很多教师都缺乏德育教育的经验,无法充分了解德育教育的实质和内涵。并且很多教师都无法实现对小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有效的情感渗透,对于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与学生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阶段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以及情感教育的科学实施。教师是学生人格培养以及理论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缺乏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现阶段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及人才的科学培养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四)家长对于德育教育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

新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在保证孩子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对于孩子也给予了更多的溺爱。尤其现阶段很多小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孩子更是集于所有家人的宠爱与一身,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不重视孩子的心理变化,过分的宠爱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忽视了对孩子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平的应有关注。除此之外,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工作中配合也不紧密,存在一定的教育和管理漏洞,无法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健全的成长环境。家长和学校作为孩子重要的培养对象,如果无法实现紧密的配合,达成一致的教学认同,对于孩子的德育教育工作将很难开展和实施。

三、小学德育教育中情感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新时期国家和社会都在密切关注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施。教师作为小学德育教育的关键因素,要积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德育教育中渗透情感,进一步加强和落实德育教育工作。针对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制定健全和完善的德育教育规划,科学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定期开展对学校学生的个人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测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要积极给予学生一定的人文关怀,尤其是一些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更要积极利用情感给予学生应有的关注,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对于整体德育教育的开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创新教育方式,进一步增加情感渗透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增加学生的沟通,拉近实际的师生心理距离,及其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通过心灵上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要积极增加与学生的有效互动,通过自身的能力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发展途径,明确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除此之外,教师要进一步提高整体学习氛围,创造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环境,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的气氛。比如,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关爱孤独老人以及社会弱势群体,完善学生的情感建设,让学生认识和分辨美与丑,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和同情心的人,学会为他人着想。同时,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如母亲节、重阳节或教师节等,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渗透,引导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情感的渗透和指导,更容易帮助学生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进一步优化现有的教师队伍

在德育教育被社会各界广泛重视的今天,学校要做到与时俱进。首先,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一个高素质具有专业性的教师队伍,积极为现有德育教师提供一个不断学习和培训交流的平台,帮助现有教师继续汲取科学的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德育教育实践。其次,学校也要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的教学人员,激发教师创新性的教学思维。通过有效的人才补给,为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注入新的教学活力。最后,学校也要加强对在职教学人员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整体测评,鼓励教师创新和提高,为21世纪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人才的科学培养提供保证。

(四)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铸育人新环境

在现阶段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校要积极正视家长在育人中的重要性,近一步加上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引导家长在课外积极对学生实施情感渗透,以身作则,做好德育榜样作用,打造一个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学校可以自己建立一个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例如,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以及学校邮箱等,获取小学生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做到学校和家长的学生信息资源共享。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都规避了学校与家长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同时对于现阶段提升德育教育教学效率和水平都具有重要的帮助。学校家长作为孩子成长和学习的重要引导者,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在家长和学校的高度配合下,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健全的学习环境,才能帮助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德育教育对于现阶段人才培养的作用

(一)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我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文化大国,德育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孔子时期就注重对学生道德和品格的培养,而新时期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我国悠久的育人文化内涵,又效彰显了我国大国的气度和人文修养。德育教育工作在当代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关注,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是我国整体人文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帮助。

(二)提升人才在社会上的竞争优势

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环境的日益复杂,我国现阶段社会岗位人才竞争也日趋激烈,面对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这不断提升自身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在众多的人员中脱颖而出。新时期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未来的人才需求也更加侧重于人文修养和个人素质。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在学生人格养成的初期,行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表现出自身的品格和素质优势。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全文的有效论述,不仅客观揭示了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不足。同时,对于新时期,德育教育工作中情感的有效渗透也提出了科学的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德育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教学大纲改革和优化的过程中。德育教育和情感渗透提升,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新时期人才的培养,要综合理论素质等多个方面开展教育工作。这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我国教学任务改革的要求,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晶晶.课堂教学中消极师生情感互动的分析与建议[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

[2]王姣姣.有效与和谐———师生互动行为的本真追求及其构建路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葛俭.教学实践中的教师情绪工作[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

[4]张秀春,何佳芮.新时期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1).

作者:王成凯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东风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