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本、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实践教学是教学环节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也是学生将所学的专业价值理念与知识方法内化的过程。其中,项目教学法是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笔者以逻辑模式为导向,主要研究在《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教学中项目教学法应用问题。

关键词:逻辑模式;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教学法

笔者所在的院校属于本科独立学院,学校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指导等各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实践更须要贴近实际,以实务课题为依托,进行产学研合作,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笔者曾教授多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如《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并且在不同课程中使用不同的符合课程特点的实践教学方法,如案例情景演绎、识人训练、模拟小组、影像沙龙、课外调研与实操、项目教学法等等。经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得出,以逻辑模式为导向下项目教学法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中成效明显,学生实践能力等到提升的同时,在项目策划、实施与管理方面也很有收获。本文中,笔者主要对逻辑模式导向下的项目教学法在《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析。

一项目教学法简介

逻辑模式是方案活动及其预期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图示,包含了项目基本内容和预期成果,为利益相关人提供一张逻辑路径图,连结需求与预期成效之间相关的内容,将项目具体化并有助于说明人力、资源、财务等投入如何达至预期的目标,进而改善项目方案。逻辑模式是一种“系统模式”,显示构成系统、互相依赖的组件之间的连结。之所以以逻辑模式为导向开展项目教学法,是因为该模式运用合理性的因果关系,审视项目各环节之间的是否合逻辑,从而判断项目存在的价值,它使项目策划与管理的方法变得清晰明了,可以帮助初学者学习并应用,并且能够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动态评估项目的成效并及时调整。逻辑模式还是一个简单的分析图形,它通过一个基本的逻辑框架图,将复杂的项目简单化,投入与产出清晰可见。

二逻辑模式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逻辑模式项目教学法可以帮助使用者找出方案理论或逻辑的“缺失”并加以解决,对方案的内容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建立共识,将管理的注意力集中于行动与成效之间最重要的连接点,明确各阶段计划的核心,有助于数据的收集和计划的改善,可以更加清楚地向利益相关者解释和说明项目的概念和方法。笔者教授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并掌握逻辑模式导向下的项目管理方法,为日后课外实践、实习以及工作打下了基础,充分提升了学生实践技能,同时也提升了项目管理能力。部分学生在学习此方法后,参与了各类组织开展的项目创投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深受主办方的好评。

三逻辑模式项目教学法具体运用

(一)确定项目主题

首先,教师要对有关青少年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介绍。再用大约两节课的时间讲解逻辑模式导向下的项目管理方法方面的知识。如果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实践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其次,根据教学大纲设计不同类型的主题,学生可以在诸如“青少年与家庭”“青少年与学校”“青少年与社区”“青少年与朋辈”“青少年与暴力”“青少年与性”等主题中选择。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在课后对相关的服务对象进行走访和需求评估,制定项目的目标并根据服务对象的真实的需求设计相应的服务内容。这整一个过程需要教师悉心指导,参与的学生会有很大的进步与提升。笔者曾在课程未开始前的暑假便与本市尤其是学校周边大约五六家社工机构进行对接与协调,希望它们能提供相应的“真实场域”。这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也为机构提供了优质的项目服务方案,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服务对象——青少年们能真正从中获益。教师要为此付出大量辛勤的劳动,进行沟通协调,要使学校、社会工作机构、学生三方面互相配合,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在已有的教学成果中,学生曾开展过有关青少年性安全预防教育、预防手机依赖、预防校园暴力、情绪困扰、人格危机、学业危机、网络成瘾、人际交往、抗逆力提升、校园与居家安全预防等项目,受到了服务对象、机构与校方的一致好评,参与实践的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但对他们的专业成长非常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二)学生分组

项目小组的规模要适中,小组人数不建议过多,容易产生“搭便车”或意见分歧等问题,8人一组的效果比较好,还要注意男女比例。具体还需要根据实际的学生人数来定,笔者曾试过有一个年级学生人数过多,分了15人一组,当然教学效果有所减弱。另外,组员之间配合要默契,组长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以及合理分工的能力,同时项目内容的设计也要能发挥组员各自的特长和优势。

(三)完成项目策划书

各个小组选择相应的项目,并初步提交项目计划书。同时,各个小组要在全体同学面前介绍自己设计的项目,由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也要审核各个小组的项目是否具备可行性,并给出相应修改意见。这个过程是模拟“项目创投”的过程,也为学生日后参加各类项目创投比赛打下基础。各个小组的项目通过之后,形成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包括项目介绍、项目背景、项目目标、理论框架、项目逻辑模式图、项目执行时间表、人员分工、具体活动实践计划书、项目评估方法、项目预算表、预计困难和解决方案等,并实行项目小组负责人制,各个项目小组的组长负责协调小组内部的分工和合作,并和教师保持定期联系,汇报项目组的进展情况和所遇到的问题。逻辑模式导向下的项目策划书基本包括以下的内容:人口及环境描述,包括社区环境及服务对象特性的介绍。社区环境指服务对象的处境或外在因素,属于客观存在但对服务对象产生深远影响,要进行分析,例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社区因素等。理论及假设,包括重要概念和理论框架。这部分关注的是项目的意义何在、理论假设和实施框架等,是支撑一个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最重要部分,但注意不要堆砌理论,一定要建立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寻找可以支撑项目内容与方法的理论框架。介入手法描述,包括达成手段、阶段性目标及期望。达成手段指的是方案可投入执行工作的人力、财务、组织及社区资源,也包括为达成目标利用资源所做的事情,即依照方案的目的而刻意采取的程序、工具、事件、技术及行动,它们是用于带来方案所欲达成的改变或成效。输出的是方案、直接产品或服务,包括方案应履行的服务种类、水准及目标。成效描述,即评估达成的指标是什么。服务成效是指某一项目通过资源的投放以及活动与服务的开展,为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和机构所带来的益处或转变,是检验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同时评估内容也包括方案参与人的行为、知识、技能、地位及功能水准的具体改变,短期成效应可于一至三年达成,而长期则应于四至六年达成。由于学生们处于学习阶段,在项目策划的成效描述方面,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项目实施阶段

在完成项目策划书之后,小组就进入项目的具体的实施阶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给学生提供实时的督导与资源链接,同时协调学生与机构之间的合作。在该课程中,学生按照自己的项目主题,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比如个案工作、家庭辅导、小组活动、历奇辅导、情景模拟、班会课等。通过这种项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学生的能力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五)项目总结与反思

在整个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要定期地进行过程评估,各个小组负责人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并提交已实施的项目内容的评估报告。其他小组之间对该组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讨论,并提出建议和意见。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建议,该小组汲取有效的方法并寻求应对措施。阶段性评估有利于各个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也是一个互相监督的过程,从而促进项目质量的提升。最后,教师结合学生自评、小组内的互评和教师评价,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学生的项目成绩给出一个合理的评定。该课程分三个层面考核第一层是由教师对各个项目小组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定,这个评价内容主要是项目任务书的完成情况、项目策划的针对性和创新性、项目小组的协作性以及项目过程的组织实施情况和成果展示效果情况。第二层是由项目小组成员根据各组员对项目完成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互评,考核小组成员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努力情况。第三层是由学生本人进行自评,主要考察实践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感悟和反思,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情况。YogiBerra曾说过,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又将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到达。那么,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又将如何懂得去改进和提升服务。逻辑模式项目教学法不仅仅是一个方案规划、评估的模式,更是一个过程,一个框架。可以促进有效的方案规划与评估,帮助学习和使用者更好地使服务方案的分析和评估得以相辅相成。以逻辑模式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在《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中的应用和成效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的教与学,必须从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出发,离不开理论框架的指导,更离不开实践。教师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效利用产学研基地建设等平台,结合课程与社会资源,更好地带领学生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陆士祯.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陈锦棠.香港社会服务评估与审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吴蓓蓓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