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物理实验探析(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物理实验是以探究为主的学习过程,同学们需要在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中完成探究活动。下面以“探究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为例,深入探究高中物理实验的学习策略。某位老师在开始“探究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一课时,直接拎着一桶水很吃力地图1走进了教室,并向同学们请求帮助:哪两个男生可以帮助拎它出去(最好两只手尽量分开)?做完后请大家分析刚才不同拎法下的受力。同学们作出的受力分析图如图1所示。
1.知识储备
以两个共点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一平行四边形,该两邻边的对角线即表示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不仅与两个力的大小有关,且与两个力的夹角有关。当两个力的大小一定时,其合力的大小将随两个力夹角的改变在两个力之和与两个力之差范围内变化。平行四边形法则不仅是共点力的合成法则,也是一切矢量合成共同遵循的法则。
2.注意事项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第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第二次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一细绳拉橡皮条。为了使两根弹簧秤拉力的作用效果与一根弹簧秤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两次橡皮条伸长的长度相同,且拉到同一个结点;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方向的两点要远些;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先调到零点;拉橡皮条时弹簧的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要一致。
3.深入探究
力合成平行四边形法则也可以说成为力合成三角形法则,如图2.思考:A和B两人在河两岸逆流而上拉船在河中央走,如果A用力方向与大小确定后,B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拉船最节省力气?
4.练一练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E.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3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3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示意图。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3)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4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与F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关于F1、F2与F、θ1和θ2关系正确的有。
作者:张海洋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双沟中学
第二篇:高中生物理实验探索兴趣培养
摘要: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们探索精神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物理试验更能激发学生们的探索精神。本文针对如何能够在高中物理试验课堂上对学生们探索兴趣进行有效的培养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旨在能够给高中物理教师的日常授课中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理实验;探索兴趣
从我国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以来,物理试验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物理试验能够帮助同学们将平时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对加深他们的理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上看,很多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都缺乏对学生探索兴趣的培养,导致很多同学只是将实验局限在了书本的例子中。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结合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例进行简单的阐述。
1转变教师角色
过去我们的教师在进行物理试验授课时经常采用的方式往往都是首先自己做一遍试验,对同学们讲解一下试验中应当注重的问题,要对哪些可能产生的现象进行认真的观察。而学生们也只是单纯的模仿老师的步骤对整个过程进行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丧失了物理试验课程的目的性。所以为了培养学生们对于物理试验的探索兴趣,可以适当的弱化教师们在其中的角色。笔者认为在授课时只需将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简单的阐述,之后就应当让学生们自己动脑动手去做试验。例如笔者在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这堂实验课的时候,笔者在上课的时候只是简单的对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大概叙述,之后我就将实验所需要的工具例如:长木板、小车、纸带等工具分发给了每个小组,让他们仔细想一想如何才能做好这个实验,还要求他们要仔细的对实验的各个环节进行积极思考。之后学生们就开始了实验探究,通过笔者的观察发现,当学生们遇到问题的时候,都没有向我进行询问,而是与本组内其他的同学进行了讨论。尤其是为什么在纸带上打的点为什么不是一条直线的时候,学生们就开始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最终讨论出由于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小车在运动的过程并不是完全的匀速运动。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良好的转变教师的角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实验课程中来。
2学生参与其中
目前从我国的物理教学实践上来看,都不具备将课本所有的试验都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去做的条件,很多实验都是靠演示试验而进行的。但是这种方式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但是还是不利于学生们的知识加深。所以笔者认为可以适当的在演示试验中也让学生们参与其中。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也深深的意识到了这点,所以在进行一些演示性的试验的时候,也积极的发动所有同学都参与到其中。例如在探究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这本身只是一堂演示实验课,通过教师的演示,将每次得到的数据都记录在黑板上,再由学生们根据得到的数据总结出两者的关系。笔者首先就以这种传统的方式在第一个班级进行了授课,虽然最后也得到了两者直接呈现的是一种正比例的线性关系,但是通过对学生们的观察发现,他们对于这个公式的由来并不是十分理解。尤其是这个实验之中应当注意哪些事项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在第二个班级进行讲课的时候我就转变了教学方式,首先我将这个实验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讲解,之后通过提问发现他们对于这个实验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并将有这个问题的同学记在心里。之后当我做的步骤涉及到他们的疑问的时候,我都会让他们亲自走上讲台,自己动手做实验。比如一个同学对弹簧下的物体的大小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刚好的正方体进行试验。这时我就为他提供了2个物体,一个质量很大,一个质量很小,然后让他亲自进行试验。当悬吊大的重物时该名同学告诉我质量大的物体产生的力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而质量小的物体在纸上打下的坐标点又十分密集,可能会对数据结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两个班级学生们的反应上来看,笔者意识到解决学生们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们切身实地的参与到实验中来,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与生活相结合
学习的最初阶段是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进行理解,但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当生活中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一定的方便,所以对于想要从根本上将学生们的物理试验探索兴趣培养起来,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笔者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就非常注意将一些物理试验与一些生活中的现象相互结合。在对一些简单的传感器进行介绍的实验课上,如果只是简单的将一些传感器介绍给他们的话,并不会给他们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所以在上课之前,我就告诉学生们在生活中用心去观察,什么东西中可能存在着传感器,并要求他们将这些可能采用了传感器的产品的工作原理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通过收集上来的作业上看,很多学生都发现了生活中的传感器,也对他们的工作原理理解的非常好,比如温度计就是简单的利用了热传递的效应,电子秤利用的就是重力传感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又比如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时候,课本上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向同学们介绍了物体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但是由于实验的理论性比较强,学生们的理解都不是很到位。所以我就告诉同学们可以适当的联系生活,看看我们的身边哪些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存在着机械能守恒。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同学们告诉我比如汽车在刹车的过程中,就是动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其是就是重力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化。通过这种将实验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们对于实验原理的掌握。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能够发现如果能够良好的采用一些方式方法的话,对高中生们的物理实验探索兴趣的培养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从培养高中学生物理实验探索兴趣的角度出发,结合了相关的教学实例,介绍了弱化教师在物理实验课上的角色、鼓励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来以及将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与相应的物理原理相结合这三种方法,相信如果高中物理教师能够良好的采用这三种方式的话,将会对学生们物力实验探索兴趣的培养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正明.高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高中生优秀作文.2016(02)
[2]薛福成.谈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J].中学物理.2017(02)
[3]刘俊峰,张伟.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找到物理———开展家庭物理实验的必要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2).
作者:吴学富 单位:四川省巴中中学
第三篇:高中物理实验问题的自我解读
【摘要】众所周知,高中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导致众多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时往往采用“题海战术”,却忽略对学习要点的分析和应用,进而造成同学认为高中物理实验内容难度较大,甚至是产生厌学的情况,最终影响到自身的物理成绩。本篇论文将对高中物理实验问题进行自我解读。
【关键字】高中物理;物理实验;自我解读
1.影响高中物理实验学习的主要因素
高中物理实验自身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性。第一,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的难度系数较大。高中物理不仅仅是对一些基本物理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更主要的是对一些物理问题进行定性的研究以及定量的运算,在做物理实验时总会遇到以下内容:物体受力情况与自身运动的联系、动能的计算、电磁效应的产生情况以及核能问题等等。第二,所涵盖的物理知识面较广。高中物理实验主要是针对理论基础进行扩充,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扩大学生所掌握知识的范围,进而加深同学的理解能力、在进行物理实验时经常会遇见众多初中从未见到的新知识,举例而言:在小铁块运动的过程中,对力进行合理的合成和分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如何在实际的实验当中展现的;动量守恒定理的实验验证环节以及光谱仪的实现等等。第三,高中物理实验可以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高中不单单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具有运用物理相关内容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是要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物理实验的动手能力,通过反复做实验,摸索出物理魅力的同时还要掌握相应的物理研究途径。根据笔者对高中物理实验的理解,发现其与初中物理实验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知识点的数量整体增多,物理语言的抽象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在实际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思维方法也要求更加理性化,所以一些综合能力较为薄弱的同学便很难习惯。与此同时,许多同学的物理学习习惯也和高中的学习要求存在差异,高中物理实验当中的抽象概念更多、逻辑思维更严谨、数学计算要求更精准、实验操作要求更科学。所以不难看出,在对高中物理实验进行学习或是实际操作时,即使是一些十分用功的同学,其最终落在试卷上的分数也不一定十分理想。
2.高中物理实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对高中物理实验的理解不够
虽然目前多数同学都愿意应用科学有效的物理实验学习方法,然而一些同学受到自身智力情况以及理解能力不足的问题最终往往影响到自身物理实验的成绩,在对物理实验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不协调的问题。而且班级里大多数成绩不高或是对物理不感兴趣的同学在未有效掌握物理实验的正确学习方法时,就开始进行实验,并带着一颗“随便玩玩”的心态进行操作,不仅没有认真去筛选本次实验应使用的物理仪器以及设备,也没有仔细阅读该物理实验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所以导致在实际的实验环节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且更有甚者不关心实际实验中数据的变化情况现象,不去做实验记录,更谈不到自主去研究实验结果,这种问题在高中物理实验当中十分普遍,不但自身实验能力没有得到提升,还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
2.2缺乏对高中物理实验操作的学习
高中生在应用物理实验学习策略时很少请教过相关教师,只有在马上考试的时候才会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然后再寻求教师的讲解和指导,由于在日常的物理实验中,学生自身没有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在这短短的教师回答环节中学生也很难有效掌握问题的根源。由于大多数学生实际上都没有真正掌握高中物理实验的学习策略,导致自身很难有效了解物理实验的目的及意义,在操作过程中也会频繁出现问题,对实验仪器的选择也会存在偏差,最终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物理实验。
3.针对高中物理实验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3.1高中物理实验操作环节的策略
高中物理实验操作环节的策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理实验设备应用的策略,根据相应的设备应用说明书,我们必须掌握设备的物理框架、构成环节、精密程度、注意事项;随后了解设备的应用步骤以及方法,根据物理实验测量的要求和目的进行操作。第二,书写物理实验报告的基本策略,我们必须要养成书写物理实验报告的习惯,实验报告主要记录实验目的、准则、设备、工作流程、现象以及主要数据、误差分析等等,这样做可以为以后的实验奠定基础。
3.2高中物理实验总结过程的策略
物理实验完成之后,必须对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于更好的提升我们自身的逻辑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从而达到自主研究、设计物理实验的目标。高中物理实验总结的方式主要包含:放大法、替代法以及比较法。使用放大法的实验例子有:观察微小形变实验,使用毛细管中的液体柱来侧面反映出手对玻璃或其他材料造成的形变情况。著名物理学家卡文迪曾使用放大法测量出引力常量。比较法主要指的是将被测量物体和已知的标准量进行比对,从而获得实验测量数据。使用替代法的主要原因是众多物理量自身具有各种属性,所以很难直接通过物理设备进行测量,因此将相应的测量量转变成其他物理值,进而简化实验难度。
4.结论
高中物理实验的学习策略是高中生必须关注的内容,学生借助科学的物理实验策略可以有效的将传统书本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进而被自身更好的吸收和消化,通过物理实验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自身对物理的兴趣,还能够确保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最终大幅度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郭以天,刘芬.浅析高中物理实验的学习策略[J].读与写杂志,2016(13).
[2]张亦弛.高中物理实验学习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15(9).
[3]赵兰霞.浅谈高中物理难学的原因和对策[J].学理论,2016(24).
作者:刘景维 单位:哈尔滨市松雷中学
第四篇:高中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研究
【摘要】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纵观高考,实验题是高中学生学习中的难题,特别是创新实验题,学生很难获得高分;并且学生的实验技能及素养不高。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任重而道远。设计创新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实验效果。本文就如何创新设计高中物理实验作扼要阐述。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创新设计;多媒体;教学情境
一、高中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及意义
教育者必须具有创新精神!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部分教师认识不够,实施教学时把学生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课堂演示实验变成了理论教学,没有认真组织学生探究实验,并且实验教学手段单一,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而学生在实验课中,探究过程马虎、懒动手、不动脑,被动性强,主动性弱,实验意识不强!因此,围绕实验目标设计合理的实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二、如何进行创新性的实验设计
创新需要丰富的创造力,教师要不断的学习,认真研究课本,提高自身知识储量和创新思维能力,掌握实验创新设计的方法。现从三个方面着重谈创新设计高中物理实验的方法。
(一)为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而创设实验
根据实验特点和目标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点,有目的去创设实验,帮助学生解惑,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中,如图甲实验装置:教材设计的实验中,细绳对车的拉力认为等于配重(即钩码)的重力,而钩码是做加速运动的,因此,两力并不相等,会造成系统误差。为减小误差,此实验的条件是:钩码的质量要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相信教师当时也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推导出这个条件,但效果不理想,学生在处理与这个条件相关的问题时,还是易混淆、出错。如图乙,如果在细线和小车之间接一个力的传感器,此时,实验还需要这个条件吗?明显不需要,因为从力的传感器上可以直接读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因此,根据实验不足和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设计合理的过程,帮助学生解惑、克服困难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解决措施:如果我们同时把这两个装置的实验设计在实验过程上,让学生分3-5小组分别探究完成,然后小组间交流讨论,教师再总结强调上述的条件,通过这样灵活设计实验,协助学生突破了学习难点,从而达到我们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二)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功能创设实验
受客观、主观等条件的限制,高中物理实验效果往往不够理想,特别是单一的演示实验或纯粹的实物操作实验,而利用多媒体设计动画、录入声音等元素,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实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由于两物体下落时间极短,学生难以观察到两物理是否同时到达地面。如果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物体的下落过程,然后通过多媒体再展示给学生观看,同时可控制画面的播放与暂停、快和慢,学生就很清楚的看到物体的运动过程,记住物体自由下落的特点:同时到达地面。又如: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学生通过探究,用描点法作出物体的运动轨迹,然后按效果找到它水平、竖直方向的两个分运动,用化曲为直的理念研究它的两个分运动,从而得到物体作平抛运动的特点及两个推论。然而,学生在这里会遇到两个困难:水平、竖直分运动的等时性理解及物体运动到某点时竖直分速度的求解。如果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这个实验时,配以电脑制作的flash课件,把两个分运动与合运动的等时性展示给学生,课堂实验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三)围绕创设最佳教学环境设计实验
环境造就人才,良好的学习、教学环境,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验探究目标创设最佳的教学环境。如:《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是一节典型的科学探究课,通过探究,学生不但能掌握操作技能,还能使学生更加重视实验中的科学思想的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计算功?怎样确定小车速度?如图装置:如何创设实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创设最佳的实验环境来展开教学:(1)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情境:课前给每位学生发两根相同的橡皮筋,要求他们自制纸质弹丸,分别用一根、两根橡皮筋做实验,体验弹丸的飞行速度跟什么有关?(2)设计合理的问题创设情境:问:.研究对象是什么?.是否要平衡摩擦力?如何调节?.怎样计算功?怎样确定小车的速度?每次实验时橡皮筋是否应拉到同一位置?利用记录的数据作w-v图像,判断两者的关系?实验的主要误差在哪里?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带着问题去探究;(3)创设师生互动的活动情境:实验小组分别交流讨论,分享实验的心得体会;(4)设置开放性问题:依据记录的数据,作w-v图像,问:图像是直线吗?两者有什么关系?又如何寻求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体现课堂探究实验的科学性,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由上述可见,物理实验的创新并不难,关键是要有勇气,要敢于扭转思路,利用学校的资源,灵活选材、巧妙设计,将它们有机地融入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只有这样,我们的物理实验教学才有活力,教学效果才会有更大程度的提高。
三、创新设计实验要注意的事项
创新设计的方法、途径很多,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善于整合数据,设计合理的实验,总之,创新的思路是无穷无尽的。但是,要考虑设计是否合理、恰当,避免盲目的、毫无意义的设计,应在安全性、新颖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上设计实验,使教学目标得到很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张进.《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84-85
[2]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3]贾丽芳.《物理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作者:李月东 单位:浦北县浦北中学
第五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学生只有具备分析和探究问题的基本意识,才能有效展开实验,才能透过实验的过程、现象归纳总结出实验的结果,进而推理出相应的知识要点.
一、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类很有意思的实验类型,便是课外的实践活动,通常我们将其称为科学实验.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其实十分充分,尤其是进入到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后,学生的知识体系越来越完善,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课外活动包括社会调查、生活实验、科技制作、科普讲座等形式,不少内容都可以成为实验教学的题材.例如,了解风电、水电等新能源,培养绿色生态家园的意识;听通信技术、航天技术的讲座,拓展视野,感受新知识给人类带来的便利;通过沙摆、细微水滴的运动、气悬球与水顶球、气压保温瓶等家庭实验活动,激发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结合课本中已有的知识点设计探究实验让学生完成.例如,在讲“动量”时,增设“用自来水观察反冲运动”;在讲“电场”时,增设了“静电屏蔽现象的观察”;在讲“光的色散”时,增设“室内彩虹形成”等小实验.教师要把一些课外小实验编成序列,按教材的特点分阶段以各个课外实验兴趣小组为中心组织实施,每个小实验尽量要求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课外科学实验其实是对于课内实验教学的一种补充.这种教学形式,既能激发学生对于学科的探究欲望与热情,又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对于问题的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二、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探究实验教学,要收获理想的效果,一个重要的根基便是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具备一定趣味的实验素材,有助于达成这样的目标.例如,在讲“动量定理”后,我设计了一个课后小实验,要求学生将1个生鸡蛋从5楼落下而不破裂,所使用的辅助设备重量必须低于1个鸡蛋的重量.学生积极思考,想出了各种办法.有的学生用报纸折成帽子形状将鸡蛋放置其中后扔下,有的学生将降落伞安装在鸡蛋上,底部以塑料泡沫作为缓冲工具,有的学生甚至借助了氢气球.尽管其中的做法各不相同,但学生都明白需要遵循动量定理展开探索,核心在于要减小落地时鸡蛋的动量,并延长作用时间,才能减少地面对鸡蛋的冲力.可见,只有在实践中探究,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究实验的趣味性非常重要.这是让学生产生参与的欲望与热情,并且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根本.很多融入生活元素的实验都非常生动有趣,教师可以挖掘与利用生活化的素材,将其引入实验课堂,提高探究实验教学效果.虽说体现探究实验的趣味性很重要,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还需要把握一个度.实验要在具有趣味性的同时,有一定的思想性与实践性,要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提供平台.这样的实验教学素材才具有价值,也是适合在课堂上展开的教学内容.
三、改良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探究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对于一些常规实验进行合理改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这是值得尝试的实验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将一些“验证”型、“测量”型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转化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例如,在讲“恒定电流”时,我结合学生以往所学电阻知识,将“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改成以下设计性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请根据以下所提供的3种不同测量电阻实验的分套器材,设计不同的测量电阻的实验,同时比较采用哪种方法测出来的电阻值精确度最高,并分析其原因.共用器材主要是待测电阻R(10Ω,0.5A)、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源、电键.①特表1个,安培表1个,共用器材.②伏特表1个,电阻箱1个,共用器材.③安培表1个,电阻箱1个,共用器材.改进后的探究性实验,减少了实验的难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知识,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上面的实验案例取得了理想效果.鉴于原始实验并不复杂,且学生对改良的条件、工具也易于操作,因此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创新思维.当学生看到自己改良的实验成功后,就自然会产生成功的喜悦感,从而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发散自身的教学思维,让自己的教学思想中融入更多创新性元素,将更多趣味化、富有思想性且有实践价值的素材引入课堂,让实验教学变得丰富多样,从多个不同的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养.
作者:戴海泉 单位:江苏省射阳中学
第六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面临着改革.当代的高中物理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进行掌握,也需要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进行一些实验.不论简单的物理实验,还是复杂的物理实验,都需要从实验目标的确定、一些器材的准备、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等复杂的实验过程到最后的实验结果的总结和讨论分析.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参与整个实验的设计与操作,促使他们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实验态度去对待实验.因此,物理实验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方法、独立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过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高中物理不容易掌握.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开展互动性教学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注重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教师陷入误区将物理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混为一谈,一般采用的教学方式就是边讲解边自己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照搬老师的实验方法,没有完全投入到实验中去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而新课程强调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这样的教学方式,充满智慧、有行动、有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觉得物理实验学习过程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开展互动性的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物理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二、抛弃陈旧的实验教学观念,让实验成为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
课程标准、教学方法都会对物理实验产生影响.新课程要求教师抛弃传统的观念意识,让实验教学深入到物理教学中.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有时甚至不进行演示实验或者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只是简单地利用一些PPT对实验进行演示.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白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能只是简单地重视分数,而是要从长远上看待学生的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要建实验室,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操作一些实验,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教师可以将物理课本上的实验和生活联系起来,提取一个有意义的实验话题,让学生展开实验思考,探讨实验过程,并引导学生操作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潜移默化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一些观点和一些有意义的设想,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猜想设计成实验.只有经过大脑思考的实验,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实验,仔细观察,总结结论,从而验证猜想.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能随意地否定学生的猜想,而要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分析,引导他们知道自己的想法的误区和亮点.只有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才能使学生在面对难题的时候及时地对问题做出反应并进行解决.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的大脑得到开发.高中是一个人的重要阶段,各种思维能力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教师可以介绍一些科学探索的书籍,让学生去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知识得到量的突破.只有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此外,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外实验.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基础,并结合相关学科知识,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转换为实验猜想,让学生做一些课外实验.在课外实验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实验现象,还可以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学生不会受老师的指导的约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消化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要学会多方位、多角度观察、思考、探索、想象.只有经过这样的思维训练过程,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总之,只有引起学生兴趣的实验,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实现教育功能的多样化,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还能使学生多方面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培养.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改变.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开展互动性教学,让实验成为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作者:杨君 单位: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第七篇:传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研究
摘要: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高中学生能否成为综合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该教学方式所起到的具体效果,在2015年3月我们对11所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中学校做了详细的调查。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下有关“传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效果的调查与启示”的详细内容。
关键词:传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效果;调查与启示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采用实验教学法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获得更好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培养高中生自身的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帮助他们发散思维从而对高中物理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实现自主学习物理知识有效提高其物理成绩。其对高中学生能否成为综合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传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效果具体数据如何,本文针对几个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具体效果做了详细调查,并进行了分析总结,针对其调查结果分析提出了对应的启示与改革的建议。
1传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效果的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为了了解传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效果具体数据,我们在2015年3月对我国某地区的十一所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中学校的高一与高二的学生做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其中高一学生有两千九百名,高二的学生有三千六百名。同时我们借助电话、QQ等通讯工具对这些学校的物理老师也做了详细的采访调查,从而对最终传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效果数据做了补充。本文所有调查结果数据都是综合性数据,具备可信度以及普遍性,其具体调查结果与启示如下。
2传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效果的调查结果分析与启示
有关“物理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其产生的兴趣程度调查结果”如下表表1所示。由表1可知,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对在物理课程上采用实验教学法有兴趣,该调查结果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特征,这些学生本身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物理实现进行亲身参与能够有利于学生更直观的体会抽象的物理知识。有关“物理实验对高中学生各能力产生的影响程度调查结果”如下表表2所示。由表2可知,物理课程上采用实验教学法对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处理问题能力可以实现进一步提高,其中高二学生能力的提升幅度比高一学生要高。不过需要主要的是,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仅有百分之三十左右,而观察能力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培养观察能力环节缺失从侧面指出,某些物理实验没有获得预期效果,其原因包括实验条件因素,也包括物理老师的实验教学方法等因素。有关“传统高中物理实验课上学生采用的方式调查数据结果”如下表表3所示。由表3可知,虽然大多数的高中生在物理课程上能够亲自动手参与到实验操作过程中,但是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学生是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按部就班”进行操作的。掌握实验物理原理、流程后再进行,试着在原有实验基础上改善方法的学生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物理老师没有对实验教学产生足够的重视程度,没有在物理实验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整个过程的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让学生仅仅是模仿并记笔记。这样就无法致使物理实验获得预期效果。
3结语
本篇文章针对“传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效果的调查与启示”相关内容,为大家简单讲解了其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同时针对其调查结果做了详细统计分析与启示,如:传统高中物理实验对学生各能力产生的影响程度调查;高中物理实验过程中学生产生的兴趣程度;传统高中物理实验课上学生采用的方式;是否有必要开放物理实验室调查数据等等。同时针对上述调查结果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1]成锦平.打造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以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基地建设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0:48-51.
[2]毛中峰.高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和科学探究精神———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培养科学探究精神[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2:44.
[3]李晓芬,刘俊娟,许力强.内地西藏班(校)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以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西藏高中班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2:63-64.
作者:韩庆公 宋学成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