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创新探索(8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物理实验创新探索(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物理实验创新探索(8篇)

第一篇:高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

创新教育在高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现阶段高中教学的重要内容。创新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模仿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学习,进而孕育创新,这是事物发展的过程,也是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此外,创新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是建立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是事物质变的过程。

一、关注实验教学,夯实创新基础

(一)认识物理实验及其作用。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人们对物理学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反复实验,反复总结。目前,国内的高中生对物理实验普遍具有两种态度:具有强烈的兴奋度和无所谓。一般情况下,高中生对物理实验并没有具体概念,做实验的目的不明确。例如,学生认为彩虹只能在雨后才能看到,但是在物理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三棱镜在实验室中通过色散实验呈现彩虹现象,这种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讨论中形成共识,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物理实验。为了能够使学生真正了解实验的本质,学生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反复实验了解物理现象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在每次物理实验中,学生应当明确实验的目的,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最后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定要培养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做好实验。在高中的物理实验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教材的习惯。在物理实验初始阶段,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养成正确使用课本的习惯,养成尊重科学的品质。但在实际的实验中,学生往往不明确实验的目的,经常因为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要求而出现问题。所以,教师应当在实验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从而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优良品质。

(三)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多做实验。物理实验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所以学生必须通过反复实验,才能获得准确的数据,这也是培养学生善于动手习惯的必然过程。在教师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此外,教师还应当给予学生更多接触实验设备的机会,使学生全面了解实验设备的性能,促进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二、引导学生善于质疑

(一)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当促进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学生对实验中的一些问题往往没能足够重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发现实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准确分析问题的基础。

(二)善于设计问题。在物理实验中,教师应当适当设置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在实验中将问题设置为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

(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物理实验中,教师应当启发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在物理实验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学习物理等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在阅读物理教材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而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三、提高学生创新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物理实验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物理实验具有正确的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在进行深层次探究性实验。教师应当促进学生进行验证性或设计性实验,并在实验中不断促进学生进行专题性试验。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反复使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还应当使学生掌握一些新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基础。此外,学生在实验中不仅要获取新知识,同时还应当对已学知识进行重新回顾,使学生在实验中熟练应用物理知识,这也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例如,学习简单机械的内容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如自行车的轮胎为什么要有花纹,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怎么省力,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应用了几种摩擦力,为什么自行车的轮胎是圆的,自行车中什么位置安装了弹簧,怎样才能降低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发表各自的观点,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作者:赵忠文 单位:庄浪县紫荆中学

第二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摘要:

自从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和普及,许多教学新理念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教学中去,同时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实验教学的部分也有很大的改变。物理一直以来都是一门重视实验的学科,新课标强调应当从方式方法上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要强调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的本质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验培养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从而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一、探索有效实验方式方法

实验相比于枯燥的课堂知识来说,一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但是近些年来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传统实验方式单一,使学生对实验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减弱,许多学生在实验的时候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根本没有从实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没有从实验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其次,教师对实验教学也抱着可有可无的不重视心理,在课堂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不严,对学生的实验结果也不关心,只是为了应付教学任务,使原本应该充满着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实验课题,变成了流于形式的应付课堂任务。因此要想强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首先要教师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有效的实验方式方法,丰富实验教学形式。一直以来,实验教学就存在着学生让老师牵着走的弊端,教师按部就班的演示给学生看,要求学生做,这种在老师监视下的被动的实验常常让学生感到乏味,在压力中也丧失了实验的乐趣。因此教师得明白学生才是实验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是实验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该让学生自己探索书本实验或者自己设计相关实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不是教师充当着绝对的示范者。比如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实验就是高中物理考试经常会考到甚至高考中也会出现的实验,但是学生却屡屡在一些小问题上出错,这都是因为在进行实验学习时,学生没有进行深入自主探索,只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正确地完成了实验,在教师示范下可能不容易显现出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但是缺乏真正的知识掌握。如果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完成“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学生就会考虑很多问题:比如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应该注意什么?实验装置有哪些?木板是否一定要调水平,如果不调平会产生什么影响?小车从什么位置释放以及后面的测量计算判断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研究就会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的理解盲区,从而真正的掌握物理实验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意志力

前面提了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是有时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高中学生面临学业压力,更没有过多的精力浪费在太多的弯路上面,而教师也不可能时刻陪在学生旁边答疑解惑,因此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实验这种需要严谨性和科学性的活动中,更需要取长补短、相互合作、相互学习,成功的教学应该是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堂下甚至生活中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帮助将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也是对学习资源最大化的运用。因此教师在兼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也要注重小组学习,简单一点的实验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复杂的大型的实验可以让分配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结合学生特性,注重取长补短,尤其是小组长人选的确定非常重要,需要很好的耐性和责任心。小组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毫无疑问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对学生生活和以后的各个学科的学习都有借鉴作用。同时部分高中物理实验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意志力,因此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但学生遇到困难要及时加以鼓励,让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力,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索实验学习。

三、强化学生实验能力培养

教育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仅仅是将教科书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科书上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无尽的,因此教育应当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实验中也不例外。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普遍偏弱,因此要想真正解决实验教学的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必须解决学生实验能力的问题。高中物理实验种类很多,主要有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测定性实验、技能训练型实验等等,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特性,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有侧重性的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明确不同实验所要具备的能力,比如技能训练实验主要是训练学生掌握物理仪器,重点是对这些仪器的规范化使用,比如“游标卡尺的使用”、“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等等。这类实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考察的不多,主要是考察学生的细心、耐心和运算能力等等。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应当通过要求学生多做实验,并且对每次实验进行归纳总结反思等,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快速提高。

作者:汪爱玲 单位:上饶市横峰县横峰中学

[参考文献]

[1]夏凡久,浅议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J]青春岁月,2016(09).

[2]阎维波,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6(06).

第三篇:新课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析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压力极大,因此教师应不断地转化教学思维以及教学观念,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下,按照高中生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进而充分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促进对学生逻辑思维以及发散思维的有效培养。一些物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认识不到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重要性,因此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误区。教师要积极利用实验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物理课堂内容变得更为丰富。物理教学是一门着重于以实验为基本条件的学科,物理运行的规律以及发现理论都在实验为前提条件进行的。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中,教师应对实验教学的作用充提高重视程度,新课标的大背景下,物理教学能够进一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实验教学中,并且进行实践探究。教师通过实验教学,能够不断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以及物理技能的全面掌握,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提升物理知识。

一、新课标背景下物理实验教学观念运用

新课改的推行使得传统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高中物理实验应怎样展开教学,是现阶段教师应着重研究的重点内容。教师在新课标的影响之下,应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现传统教学理念与创新教学理念相结合。通常情况下,教材中经常包含着一些具有演示性的实验,例如牛顿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静电系列实验以及分子引力实验教学等。学生在物理课堂中通对这些实验进行相应的观察,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官认识,逐渐建立起相对牢靠的物理知识理论基础,使得学生在认知中不断地形成较为准确性的物理规律以及物理知识。但是在进行实际物理教学中,一些实验现象的结论不是一次两次进行观察就能获得的,学生对实验的观察现象也相对较难,因此,教师应对物理实验进行充分的改进以及创新。例如,高中物理教学中加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等问题。一些需要验证性的物理实验,教师可以将其改为探究式物理实验。例如,对折射定律的有效验证以及对透明性介质的实际测量等,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知识对玻璃板的实际厚度进行合理测量。通过这样的物理教学实验能够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将学生被动式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使得学生对学习的物理知识进行全面的创新,进而在实验中收获学习知识的乐趣。

二、物理实验以启发式为基础进行设计策略

启发式教学是针对各种教学内容进行指导式教学,实验教学的启发性重点在于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进一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充分激发学生较为积极的求学状态,逐渐使得学生进行探求知识以及创新思维模式。通常情况下,高中学校对实验课程的设立相对较少,教学模式较为单调,教师为了能控制学生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完成实验教学,在课堂上运用一定的时间对实验目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这样就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学生做实验的时间所剩不多,只能匆匆将物理实验应付了事,不能对物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现象进行全面了解。新课标大背景下,要求教师应对实验内容进行精讲或者少讲,提高学生对实验的自主学习性,教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针对师生对实验的准备工作应在课前进行,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鼓励学生提出相关的实验质疑,实现进一步探究实验教学。

三、演示实验中简单与实效结合的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阶段,实验教学是物理课堂中将新课引入或者对知识点进行巩固以及理解的有效方法。实验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在于其不单单注重实验的最终结果,并且更加重视实验的体验过程。一个构思合理、具有一定效果的演示性实验是一项较为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使得学生的学习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并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充分地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由此可见,充分组织物理教学课堂演示实验能够进一步提升课堂的高效性,提升物理实验的新颖性,进而提升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以及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之下,物理实验教学占据着较为关键的地位,物理实验教学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新型的教学形式。教师应不断地创新发展,对物理实验知识进行相应探索,进一步扩展物理相关知识,着重于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为基本目标,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一定物理知识素养的、社会上所需要的人才。

作者:何慧 单位:江苏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第四篇:高中物理实验信息技术创新

【摘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普及,已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对教学带来新的突破。物理科目是高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实验教学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借助信息技术,对实验教学进行优化和创新,促进整体教学的发展。笔者针对如何借助信息技术促进高中物理实验创新作探讨,并提出一些适当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物理实验;创新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世纪,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有机整合也是教学活动的时代特色。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关系着理论教学的质量和成败,教师需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实验教学中实现创新,为学生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学习兴趣不减,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一、借助信息技术,模拟物理实验现象

创设教学情境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以实验引入新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并初步了解积极学习的知识内容。高中物理教学中涉及到部分实验很难用肉眼去观察,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模拟物理实验现象,将原本无法看清或看到的实验现象具体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将局部放大或缩小,将瞬间变化由慢动作呈现出来,再配合语音讲解实现实验创新。例如,在“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理解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存在,很难用课堂演示实验或操作实验来体现,这些实验根本无法在现实中进行,学生也缺乏对万有引力定律产生过程的情境认识这种引力他们也无法亲身感受和接触。此时,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太阳与行星在太空中运动的动态视频,将长时间的运动缩短,将巨大的太阳和行星缩小,并标出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让学生观察太阳与行星的运动轨迹。如此,运用信息技术模拟物理试验现象,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知道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因、太阳与行星间存在着引力作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借助信息技术,仿真物理实验环境

高中物理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课程,几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物理规律需要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条件下反复验证。在传统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由于受实验环境条件的局限,导致实验结果与物理理论存在出入,再加上部分规章制度对学生的限制,容易发生意外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而利用信息技术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创新,可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学生利用电脑自由设计和操作实验,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比如,在讲授“电流和电源”时,在实验教学环节通常要用到电流表,教师会告知学生在使用电流表时正负极接线柱不能接错,不能超出电流表的量程,以及电池组不能出现短路现象,而且很多实验条件限制他们的操作,部分学生甚至害怕实验失败或不小心损坏仪器而不敢进行实验。这些规定在无形中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此时,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中的“仿真物理实验室”,虚拟各种电学实验中的仪器,包括电池、电线、灯泡和电流表等。如此,不仅可促使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性实验,保护仪器不受损坏,还可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发展其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掌握新的试验学习方法。

三、借助信息技术,扩大学生探究层面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平台上有着丰富的信息库、资源库和知识库,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成为新时代教育者的基本途径。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为实现实验创新可借助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资源针对性强、易互动、更新快、容量大等特点,丰富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资源,让他们利用网络资源库接触到更多的实验内容,以及其他课件和教案等。且可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沟通,增强学生和他人的互动,实现实验知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举个例子,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时,让他们观看网站上关于该实验的教学视频,该视频主要讲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在这一节内容里引入极限思想的出发点就在于它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用极限的思想介绍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采用这种新颖的方式实施实验教学,与教师讲解相比更具新鲜感和时代特色,让实验内容变得更具趣味性和更加乐于接受,让学生在观看中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和探究。而且网络上对同一实验有多种讲法,学生可自由观看、比较学习。

四、总结

借助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现创新,是新时代的教学需求和必然发展,也是改善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渠道创新教学。

作者:朱长江 单位:江西省乐平中学

参考文献:

[1]韩秋亮.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整合[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2]耿广晓.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设计[J].学周刊,2014,01:204-205.

[3]刘红红.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4,82:148-149.

第五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合作学习应用

摘要:

物理实验属于高中物理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开展高中物理实验课程,是提升物理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具备诸多优点,在高中物理实验课中应用能够帮助物理实验课程取得较好的效果.文章对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教学中合作教学的应用实践结合具体事例给以了细致分析.旨在提供一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合理应用的合作学习方式的理论参考,帮助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

关键词:

合作学习;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进程不断推进,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逐渐在全国的各个高校中被广泛接受,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以及综合素质的符合国家素质教学要求的学习方式,值得在教学中充分使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是增加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实践性理解和提升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将合作学习的方式应用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文章围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合作教学的应用与实践,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教师演示实验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实践分析

教师演示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会通过观察教师进行物理实验,以及教师的讲解学习物理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开展合作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教师实验时,彼此之间也展开分析探讨,交流彼此之间的观察心得,实现物理知识和实验认知的沟通,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1.不讲先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最佳方式,带着兴趣去学习会更为主动和愿意去深入探究,在教师演示实验中教师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采用不讲先做的方式,勾起学生自身的探究欲望.例如,在进行《超重和失重》教学时,在进行课程讲授之前,我带了一瓶水但瓶子中下部有一小孔,我就让学生讨论在竖直放置且不倒立的情况下水是否会流出来的方法,学生七嘴八舌,接着我就让瓶子自由落体运动,水没有从小孔流出来.学生就会思考:“什么原因水没有流下来?”,然后让学生彼此之间相互谈论,分析其原因.这种课前趣味性的实验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实验本身又携带教学的知识内容,加之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领悟到一部分教学的内容,实现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

2.边讲边做,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

合作教学旨在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来实现知识的传递,而实验教学又是一种沟通性质极强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中,可以充分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一边做一边讲.例如,在《洛伦兹力》的教学中,教师如果知识通过单一的演示来进行相应的教学,枯燥的方式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不利于实验教学的模式构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合作完成演示实验来实现知识的讲授.比如教师可以让两名学生上台,彼此都拿一根条形磁铁,教师让一名学生将N极靠近阴极射线管,让另一学生将S极靠近阴极射线管.观察两个阴极射线的偏转方向,同时教师在一旁对这现象进行相应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动手,彼此合作,观察实验现象,加之教师的实时讲解,进而充分理解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采用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同学之间彼此合作、师生之间彼此合作,突破传统的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而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增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掌握效率.

二、学生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实践分析

高中物理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模式创建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利用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教学的学生主体化,让学生在自己实践和彼此合作中实现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学生实验中,学生可能会对实验仪器使用不清楚,同时对于分子直径测量的实验感到不能理解,在这个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增加学生之间合作,同时加之教师的引导,完成实验.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并提出正确的实验模式,让学生彼此合作进行实验.例如告诉学生可以使用量筒测出油的体积,然后在水中测出油膜面积,进而算出油分子的直径.然后让学生去进行合作实验,得出答案,在各组得出答案之后再安排组间讨论,交流实验经验以及领悟到的实验原理,最后教师对学生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以及提出修改意见.

综上所述,将合作学习有效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能够满足国家对于素质教学的学生本体的要求,同时还可有效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在教师演示实验中,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可以采用不讲先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边讲边做,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另外在学生实验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需要充分体现学生本位开展教学,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提升学习效率.

作者:张文燕 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淑蓉.依托教学实验实践合作学习———谈高中物理合作学习的实验教学策略[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5,33(5):23-24.

[2]高钰.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6,10(10):103-104.

[3]赵仁煜.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6,21(15):131.

第六篇:高中物理实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摘要: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培养学生物理实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物理实验作为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包含操作、观察与思考三种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认知过程。因此,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中学生物理实验实践能力普遍较弱,部分学校物理常规实验仪器设备设施尚不齐全,高考物理试题只是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即使出现实验考题,只是以理论分析为主,缺乏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核。因此,加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与观察水平,培养创新型应用性的综合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与实验为基础的理科类学科,教学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与实验,加深其对所学教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因此,对于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那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如何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有效地提高学生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动手实践能力呢?下面主要从问题出发分析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方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实验观念

对于高中生来说,无论其以后是进入大学进行深造,还是参加工作,动手实践能力都是其必不可少的一种技能,因而在高中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与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贵知贱行”、“贵耳贱手”、“高分低能”、“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大部分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教育“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强行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削弱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物理实验实践能力,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在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置于实验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将自己放在监督、引导、示范、纠正的客体地位。通过直观形象、科学正确的讲解与演示,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进而让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动探索精神,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真正做回学习的主人。唯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实验教学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掌握科学实验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对物理学科而言,精密和准确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建立在假设与直觉的研究和严谨的推理过程上的,它是以理论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与分析的过程,通过收集、分析与设计到最后得出结论的实验过程。为了做到“进一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调整态度,本着引导、严谨、民主的科学态度,绝对不允许有“大概”、“可能”、“应该”、“或许”、“差不多”等词语出现在物理实验的整个过程中,更加不允许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心不在焉、马马虎虎、粗枝大叶,致使整个实验操作付之东流,出现未能按照实验要求,也能得出实验结果的现象,甚者可能摔坏实验器材,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情况。因此,在实验的观察与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让学生知晓科学探究并非一成不变,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鼓励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今后的生活中都要积极勇敢地面对失败。在不断尝试过程中培养学生反复分析、反复实验的学习习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教学基本目标,通过确定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只要学生能做到让科学的分析、思维和行事变成自己的实验风格,就会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物理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础学科,教材中涉及的许多生动有趣的物理现象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将所学习、研究与实验的物理现象同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加以考察、验证与实验,就能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这些现象的存在与发生发展,感受到物理的无处不在,从而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物理课外实验是对高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说明与补充,也是课堂物理实验教学的深化、发展与延伸。在教材中,有的设计性课外实验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往往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自制电笔”、“自制电池”、“自制杠杆”等,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生活用品、废旧物品或者玩具设计实验。如“海狮顶球”、“不倒翁”,用塑料瓶显示热膨胀,用易拉罐、纸盒和放大镜制造照相机。由于这些实验都是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只要教师合理引导,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实验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培养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需要高中物理教师不懈努力,切实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共同探索教学规律并总结反思归纳经验。希望广大教育者都能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为学生物理学习与长远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与可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与发展,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

作者:王亚洲 单位: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琪.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米洋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4.

[3]姜金龙.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4]徐春晓.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D].鲁东大学,2012.

第七篇:高中物理实验仪器读数方法

摘要: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大纲中明确学生需要掌握基本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诸如,弹簧秤、刻度尺、电压表等等,也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考的热门考试内容。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实验仪器的读数方法,但是读数的方式却较为复杂。在高中教材中却并没有过多介绍实验仪器的读数方法,同时也没有给予统一化的读数标准,这就为学生物理学习带来了非常大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仪器;读数方法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并没有给予物理实验仪器准确的读数方法,这就为学生备考造成了困扰,学生在物理实验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实验仪器读数问题。物理实验仪器的最小分度直接体现出测量绝对误差,这就需要根据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值来有效确定读数误差。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需要具备实验仪器,诸如,弹簧测力计、天平、温度计、秒表、刻度尺等实验仪器的读数方法,这就需要学生具备数字概念,通过有效数字显示直接测量结果,但是对于间接测量数字的读数却并没有提出准确的要求。

一、高中物理实验仪器读数方法

电阻箱、秒表以及游标卡等不需要进行估读,由于其量值变化具有跳跃性、不连续性,因此并不需要进行估读。

(一)刻度尺、弹簧秤、电压表等读数方法

对于最小分度值为1的物理实验仪器,一般测量的误差主要出现在下一位,也就是下一位按照0.1的方式来进行估读,对于最小分度值为1的物理实验仪器,如果最小的刻度尺为1mm,那么测量的误差也就是十分之几毫米;对于最小刻度值为2或者是5的物理实验仪器,在最小刻度值的计算过程中,无法看到下一位,因此无法进行估读,因此,在读数的过程中只需要读到最小一位,误差主要出现在同一位上面。以电流表读数为例,电流表0.6A,那么最小的分度则是0.02A,那么出现误差的部分处于安培值的百分位,也就是在读数时只需要读到刻度值的百分位,在估读过程中为半小格,如果不能够达到半小格就可以舍去;如果超过了半小格,那么就可以按照半小格的数量来进行估读。当安培最为读数单位时,那么百分位上面的数字可能是0到9之间。电流表量是15V,最小的刻度值为0.5V,那么造成的测量误差主要出现在十分位上面,因此在读书时也只是需要读到十分位,估读时可以估读为五分之几的小格,当以电压作为单位进行读数时,十分位上面的数字为0到9之间。

(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式

螺旋测微器上面的螺旋实际上有50个等分的刻度,每次转一圈,螺杆都会向前或者是向后移动0.5毫米,因此,刻度值精度控制在0.01毫米左右。在读数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螺杆上的刻度数、螺旋可读数等进行估读,在螺旋检验的过程中可以用毫米的单位条件下保留三位的小数。在读数过程中,首先可以根据可动刻度作为基准线,在左侧固定刻度读取毫米和半毫米,之后再看基准线与可动刻度之间是否对齐,这样就可以结合数字来乘以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这样就能够得出较为准确的读数。

(三)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在进行游标卡尺的读数教学时,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十分度、二十分度以及五十分度的详细介绍,学生在读数分析过程中需要牢记1毫米的同时,还需要除以相应分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记忆角度来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由于学生对于1毫米理解方面存在着不足,但是由于游标尺十分度、二十分度以及五十分度的实际长度为9毫米、19毫米以及49毫米,主尺的刻度则是为10毫米、20毫米、50毫米,相差1毫米,这样就能够得出较为准确的读数,对于后面的数字也不需要进行估读。但是学生在实际读数过程中可能无法找到游标尺0毫米刻度,这就使得学生在读数方面存在着问题,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的提醒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检验,诸如,以毫米为单位的小数位数需要与精度保持一致性,这样才能够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来转换单位。

(四)物理仪器读数方法分析

根据考试大纲的实际要求来看,学生需要掌握有效数字概念,同时也能够利用有效数字来直接显示测量结果,但是对于测量数字并没有提出要求。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需要进行数字测量,特别是最后一位并不确定的数字,能够直接准确读出的数据则为可靠性数字,直接读出需要根据刻度来进行阅读,而对于估读得出来的数字则是属于存疑数字,实际的测量结果能够体现测量数据,带有存疑数字的全部数字都是属于有效数字。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物理实验仪器读数方式的估读方式分成了十分、五分以及二分估读法,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学习内容,物理世界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测量工具方面的差异性直接的影响实际的估读方式以及估读方法,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认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测量也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例如,人们在生病服药时也会应用到估读方式,也就是物理仪器读数方式与人们日常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对人们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影响。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现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有效结合,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

二、结语

物理实验仪器读数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考对于物理实验仪器的读数内容考察频率也非常的高。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物理实验仪器读数训练,促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理论,进而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复习效果,为提升学生物理成绩提供保障。总之,在高中物理实验仪器读数过程中,在进行估读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验仪器最小度值来进行估读,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验对于精度的要求来进行灵活性、有效性处理,提升学生物理实验仪器读数能力,提升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张前疆 单位:临汾市教学仪器站

[参考文献]

[1]任才生,姜胜.高中物理仪器读数问题分析[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6,34(6).

[2]沈祖荣.基于高考要求谈基本仪器的读数规则———以2015年高考物理题为例[J].物理之友,2016(6):21-21.

[3]王亚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浅析[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1):105-105.

第八篇:高中物理实验学生有效学习策略

摘要: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物理实验的作用非常大,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而实践教学中步骤常常是:实验展示或操作、现象研究、理论展示这三个重要的环节,但是往往不重视以学生当做主体感受以及参与。这样使实验活动的作用几乎没有,学生很难取得有效的影响。文章就如何发挥实验活动有效性为起点,对高中物理实验进行了有关的研究以及实践,同时对高中物理实验活动的有效学习给出几点措施建议。

关键词:

高中物理;物理实验;实验思维

一、实验中感受实验风采

怎样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呢?首先,不可以使物理实验太过古板,有趣的物理实验活动会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实验本身就有先天的优势,因为学生都会被实验中各种现象产生好奇心,而试验中很多的实验现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常识产生很大的反差。这使得学生感受到矛盾、冲突,使学生真切感受实验活动的乐趣,从而使学生体会物理实验风采。例如:在“内接法和外接法测电阻”课程学习中,首先物理老师要给学生准备一部分阻值偏大的电阻,来引导学生们用内接法和外接法检测电阻的大小。可以先让学生们在检测电阻大小之前去猜想内接法和外接法的测试结果,通常来说学生都会觉得因为电阻相同,相应的测试结果必然是一样的。可是最后的实验结果却与之前的猜想大相径庭,两种接法不同但是差距实在太大,这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疑惑。“使用小电阻测试,会不会结果也是这样呢?”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就会出现了。从而就会使学生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好奇心、求知欲使其在积极探索中得以体现。最后会把内接法和外接法这个知识点通过自己探知的方式得以了解,也使得知识掌握的更扎实。

二、实验中发掘实验实质

围绕学生的思维拓展来分析实验,在课堂实验中,根据学生的思维拓展对设备、实验机理与步骤实行严谨周到的了解和研究,积极引导学生对实验活动的探究,不断地解决问题、找出问题,推进学生循环式发展,让学生发掘实验的本质,从而加强学生对最新知识理论的把握、应用和了解。例如:在“内接法和外接法测电阻”课程学习中,首先物理老师要给学生准备一部分阻值偏大的电阻,来引导学生们用内接法和外接法检测电阻的大小。可以先让学生们在检测电阻大小之前去猜想内接法和外接法的测试结果,学生通常会认为是相同的电阻,从而也就认为测试结果也会相同。可是实验结果与学生猜测却是不同,学生的心理上一下受到冲击,都感觉不可思议,学生都要求重新做测试,可结果都是与之前猜测不同。这样大大引导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热情的态度,他们心中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相同的电阻结果却截然不同呢?若用小电阻那,会不会也会有此差距呢?学生们都积极的开始进行实验测试与解析,进行探究,在好奇心以及求知欲的双面影响下使学生们积极探索,最后在自己或老师的帮助下将实验分析彻底,了解了知识所表达的内容。

三、实验中引导实验思维

在教学中,课堂上出现意外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意外情况可能会影响到本教师来的课程规划,这可能是教师难以预料到的问题。可是从另一方面说,教学意外情况出现也是好事可以作为“讲课的素材”。教师要理性面对这种情况,正确引导学生从错误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能够帮助学生们意识到其中的种种问题,从而可以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模式,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成必要的程度。例如:在“变压器线圈两边的电压和匝数之间的联系”课程学习中,学生选用200匝副线圈的变压装置,并用一个40瓦灯泡与之相接,学生观察到这个灯泡只发出非常微弱的光,灯丝仅仅是微微变红,接着换上了800匝的线圈,观察到灯泡可以发出正常的亮度。此时,学生顺手利用将一个小灯泡和200匝的变压装置相连,小灯泡可以发出正常的亮度,但当小灯泡与800匝的变压装置相连时,小灯泡却没有如料想中那样发光。这种意外的情况使学生的心中会出现疑惑,“是变压器的副线圈匝数以及电压是不是不成比例的呢?”可是小灯泡还是不亮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此时物理老师就应该亲自引导学生们,让学生自己去测验没有连接小灯泡的电压数值,用这样的方式匝数和电压之间是正比例的,无疑将会激发出学生更进一步的思考,从而线圈电阻的大小是可以受到影响的,之后可以使线圈的电阻逐渐变大随之电阻也逐渐变大,但是,虽然小灯泡电阻小,相对来说得到电压会少很多,最后学生会彻底能理解“理想线圈”这个知识点所说的意义。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文章对高中物理实验进行了有关的研究以及实践进行了客观的评判,物理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去了解实验所能体现的真实意义。物理教师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感受并且物理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前的策划和实验后的总结当中。这样可以为学生端正实验的态度、拓宽思维方式、树立出科学的实验精神帮助学生们学好物理这一学科。

作者:林士涵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乐善,赵文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05,25(3):60-61.

[2]陈慧等.物理化学教学中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0,16(6):90-91.

[3]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66-68.

[4]王祖浩,王磊.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04:44-48.

[5]阮源萍.提升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软实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01(01):8-10.

[6]冯洪明.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新课程研究,2009(137):130-131.

[7]刘冬梅,盛继文.案例教学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01(0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