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寻(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运用虚拟实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就在运用虚拟实验的基础上,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
虚拟实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优越性;策略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进入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提供了便利。网络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虚拟实验,突破了传统实验带来的局限与困难,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示教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与掌握。
一、运用虚拟实验的优越性
初中物理是对物质运动以及原理进行探究的一门学科,进行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物理结论的得出,依靠大量的物理实验,但目前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师不注重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导致做实验以讲实验的方式展开,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不够透彻。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物理教学越来越人文化,在对物理知识进行讲解时,需要教师运用实验,而虚拟实验的出现,打破了仪器老化、实验繁琐的局限,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实验操作与实验内容。虚拟实验完全依赖于计算机来完成,实现了数字化的实验教学,在运用虚拟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开阔学生视野,简单明了地得出实验结论。此外,虚拟实验可以节约实验成本,在空间上进行突破,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二、运用虚拟实验,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1.课堂运用虚拟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物理课堂是对事物规律的一个简要介绍,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事物发展规律,而初中物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对知识点一味的讲解,学生缺乏动手实验的时间与空间,这样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不理解教学内容,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的局面,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解物理知识点时,注意改变教学模式,合理运用虚拟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讲解“汽化和液化”一节时,教师可以运用虚拟实验为学生展示冰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并将画面的播放速度减慢,给学生一个理解与观察的过程,便于学生对汽化与液化特点的掌握,总结汽化与液化的规律,铭记汽化与液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长见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给予学生一个更好更自由的空间学习有关物理的知识,在虚拟实验的教学环境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促进物理实验高效有序地进行。
2.运用模拟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初中物理的学习在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的重点所在,而物理的学习是在探究的基础上总结实验结论,以此得到适应万物的普遍规律。所以,初中物理的学习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例如,在学习“摩擦力”一节时,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讲解摩擦力的基本知识,在对摩擦力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摩擦力的相关实验,在自主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模拟实验的印象,观察实验的每个细节,了解在压力不变的基础上,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这种实验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并安排学生了解控制变量法的特点。初中物理中主要的实验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所以,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是必要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巩固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地位,秉承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3.运用模拟实验,加强师生交流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对教师具有恐惧心理,物理的学习是对理论的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难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对知识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开展。这样的局势,需要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调整教学模式,例如,在讲解“二力平衡”时,教师可以运用模拟实验为学生播放二力平衡的相关实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并鼓励学生互相实验,与教师沟通,感受二力平衡的作用效果,促进初中物理教学。另外,运用模拟实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解“浮力”时,教师可以运用计算机设备为学生播放浮力的实验现象,此外,在进行实物实验,这样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而实物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实验中与教师进行语言交流,解决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物理教学。初中物理实验是对理论的体现,而模拟实验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对实验内容以及实验现象的理解。另外,运用虚拟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作者:姜浩良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秀敏.仿真实验室在初中物理虚拟实验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
[2]李琨.虚拟实验室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6).
第二篇:初中物理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
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物理课在所有学科中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而实验是物理教学中最基础的,也是物理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众所周知,学习物理知识需要从最基础的观察和实验开始,所以学好物理知识,理解和认识物理现象在初中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一、现阶段初中物理实验中所存在的基本问题
1.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经过近些年来对教育实践的改革,很多学校的实验教学开课率都有了保证,可是随着人们对物理实验课的要求越来越多,有些实验的操作难度在增加,但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限,导致少数学生实验不完全成功甚至失败。
2.在实验课中同时开展实验的学生人数多,老师在指导中经常是一对多辅导,使得学生在操作中产生疑问,不能得到及时的解答。
3.如今还是有部分学校存在着诸多的教学问题,如:实验教学模式公式化;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等。在开展实验课程过程中,各个班级之间没有独立性,没有自己的见解,很多班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都是采用四“同一”的模式进行实验,所谓四“同一”是指:同一实验器材,同一方式方法,同一实验,得出同一结论。采用这一模式,导致诸多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抄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开展趣味性课堂,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从本质上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我们都知道,科学是庄严而神圣的,但在表达上却是多姿多彩的。初中物理教学是以高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这些学生想象力丰富,因此兴趣是学习初中物理知识最好的老师。与此同时,在开展实验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细节以及实验结果展示给学生,从而可以启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加巩固了学生的印象。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目前,很多学校在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依然以理论课程为主,往往对实验课程不够重视。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往往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这种情况下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够全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物理知识的认知上受到制约。因此让学生参加动手实验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全面了解物理实验的现象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动手实验还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的乐趣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开展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动手实验的活动,更要重视每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教师应当组织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实验,让每位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实验中,并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学生还可以利用剩余的时间操作其他高要求的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找学习物理的乐趣。除此之外,在物理教学中实验的表达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完整的物理实验不仅是将实验完美地操作完成,更是需要将实验的步骤、实验结果的预测转化成文字或者语言进行阐述。因此这需要教育者作为表率,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对实验进行演示,还需要对实验进行阐述,并组织学生在实验前先对实验的步骤、经过,对实验结果的预测进行口述。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巩固实验内容。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做一份实验报告和实验方案等。学习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学,自学对每一个人获取知识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人在一生中通过自学获取的知识意义深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中学生需要对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物理理论知识进行认真思考研究,才能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了解物理实验的本质,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实验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一个合理的实验和趣味性的课堂,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合理的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态度对实验的重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若希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领域得到更好的实施,就需要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的共同努力,勤于思索,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充实自己。
作者:杨建伟 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龙薇.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物理教学探讨,2005(9).
第三篇:初中物理实验学生科学素质培养
摘要: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立足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素质;教学现状;培养策略
实验教学是让学生将物理教材内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化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学大纲将物理实验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考察项目之一。但由于物理实验考察只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并未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很多教师便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与科学素质,这导致很多初中生没有严谨的学习态度与动手精神。所以,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着重探讨的问题之一。
一、现今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没有足够的实验器材
初中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范畴之中,因此大多数中学都存在教育经费不足的现象。这便导致大多数中学的体育器材、实验器材不足,多媒体设备不完善,使得大部分实验都是由教师演示完成,初中生很少具有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并且,我国现今虽然要求初中实行小班教学,但一个班的平均人数还是高达40人。这样,座位靠后的学生因为观察不到教师的实验操作,便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扰乱了课堂秩序,使实验课教学效率极低。
2.教师不注重实验操作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实行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如中考、高考,来提高国民素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措施使教师将“以教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教学观念”改变为“以提高升学率为主要目的的教学观念”。因此,很多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写在实验报告上的结论,并没有注意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的顺序、方法。同时,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时,不提前检查好实验器材是否能用,就草率地在课堂上为学生操作,使得实验结果偏差过大,基本与教材内容不符,让演示实验成为课堂上的一种形式,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二、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1.教师在课前设计导入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需要知道学生刚开始上课时,心里大都惦念着他们在休息时没玩完的游戏或者是没聊完的天。如果教师在这时开始讲课很容易使学生错过很多重要知识点或是让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并且物理教材中各个章节的相关性比较强,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步丧失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设计恰当的导入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模拟雨的形成》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在刚上课时说:“同学们,大家都听说过‘六月的天,娃娃的脸’,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在夏天经常下雨吗?”并通过这一生活实例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后进一步为学生详细地讲解雨形成的原理。同时,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
2.教师在讲课时规范课堂用语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专业的用语,物理也不例外。如果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首先要教会学生对物理专业词语的应用。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时刻为学生强调这些词汇的应用,让学生在平时逐步积累,让学生务必与日常用语区分开来,真正做到用语专业化。
3.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
很多经典的物理知识都是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后经过大量的实验总结规律而得出的。因此,在物理实验中,严谨的实验态度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一些教师认为初中生年纪还小,不需要对其进行过于严苛的要求,然而这一想法是错误的。学生在年幼时很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这些习惯在日后的学习中想要改正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教师需要在学生刚开始实验时就对其严格要求,让其形成严谨的实验态度。例如,学生在测量物体的密度时,要先测出物体的体积与密度。因此,教师需要在开始实验前向学生强调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要先将游码归零、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后再进行称量,并且在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等一系列比较容易忘记的问题。同时,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多次称量计算平均值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4.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
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科学素质首先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而物理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结合紧密的学科,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些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或是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授《光的折射,透镜》这一章时,就可以让学生了解人眼的成像原理和凸透镜、凹透镜如何帮助人们矫正视力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初中是孩子们刚开始接触物理,了解简单生活现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素质。让其不只学习教材中的物理知识,还要积极发现、勇于探索他们身边的物理现象。
作者:季华伟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高伟爽.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J].学周刊,2015(23).
[2]巫如江.自制实验器材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12).
第四篇:新课改初中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
摘要: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应的物理知识,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立足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这一问题。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措施;创新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与推进,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十分不利于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所以本文便对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做出简要分析。
一、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改变传统观念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定理得出结论,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经常抱着“走过场”的态度进行实验教学,更有甚者以“实验设备太差不能进行实验”为由来搪塞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从而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创新能力的现状。这不仅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也十分不利于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达到培养全面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二、积极创造实验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学生缺乏实验机会使得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较为困难,从而导致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为学生积极创造实验机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光现象”的物理实验时,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的方式来为学生创造实验机会。首先让学生找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在其底部打一个小孔,然后将塑料薄膜覆盖在小孔处,然后通过小孔观察点燃的蜡烛,并观察在薄膜上蜡烛的成像。在学生观察完后,可以让学生小组之间相互讨论成像的原理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然后选派代表发言,最后教师对实验原理以及现象总结发言。通过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在加强学生对“光是沿直线传播”这个知识点理解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三、优化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下,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以及实验器材的短缺,出现了许多物理实验不能演示或者成功率较低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教师需要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实验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解决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例如:在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物理实验时,为了应对实验器材短缺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通过小组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探究,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除此之外,小组探究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按部就班地根据书本上的实验操作进行实验演示,有时候会出现实验不成功的现象。针对这样的实验,教师更需要优化教学模式,积极创新和改进实验操作,提升实验的成功率。例如:在进行“声现象”实验演示时,在验证“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时,由于条件限制,教师很难利用抽气泵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取干净形成真空的环境。这时教师应该转换教学模式,将实验演示转换成实例,通过宇航员在航空利用无线电交流的实例让学生充分理解“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结论。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目前传统的考核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其不仅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对于物理知识的考查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动手能力的考查都能客观地反映,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可将成绩分为实验操作以及理论知识两部分,并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计入总成绩。通过这种考核方式,让学生意识到实验操作与理论知识同等重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传统观念,积极为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郭云杰 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呈宝.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学周刊,2015(4).
[2]李宗海.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
第五篇: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思考
摘要:
近年来,初中物理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发生了较大改变,物理学科以实验为主,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愿,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起到积极作用。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式教学
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学科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教学,将物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求知欲望。另外,针对物理实验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可验证物理概念或定律,更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现分析如下:
一、提出问题,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对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正从具体逐渐转变为抽象,在学习物理课程时,大多学生依赖于惯性思维和以往的学习经验,对理论知识的逻辑推理性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做好课堂的引导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例如,在学习“电动机”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设计物理演示实验来体现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在教师进行实验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并且思考通电导体的运动方向能否调换?如何来实现?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观察实验过程,更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学生在观察与思考时,自觉运用已经掌握的物理理论知识,当他们想到奥斯特实验,可知磁场的方向和电流方向有着必然关联,则通过举一反三,假设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也与电流方向有所关联,那么就可以改变通电导体的运动方向。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将实验中使用的导线和电源正负极调换,经观察可知通电导体向反方向运动,证明了假设条件成立。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亲自参与实验,主动探索,掌握了新的物理知识点。
二、深入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知识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在解决新问题时会应用原有知识点,这就对学生掌握系统性的物理知识提出了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更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真正理解物理的内在本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测、敢于创新,做好实验记录,认真收集实验中有用的数据或信息。另外,学生在观察或参与实验学习之后,还应总结物理实验的科学结论,反思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例如,在做“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时,教师先调整天平的平衡度,再测量各种不同规则的石头,由学生记录石头的质量;随后,教师带领学生继续测量水的体积,首先在玻璃杯中装满水,测量玻璃杯的体积;然后用绳子绑住石头扔进水中;最后测量水的体积。通过密度公式即可算出石头的密度。在这种常规性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再向学生提出创新性的问题: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现在你只有一个量筒或者一个天平设备,怎样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呢?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各小组在合作模式下共同设计实验,小组内的成员发挥想象力与创新力,反复实验,最终获得结论。
三、自主实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物理实验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物理知识,自主设计或制作实验,加强对实验过程的探究,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实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能只由教师演示,而是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到实验的乐趣;在选择课外实验内容时,要注意具有探究价值和实践意义,可选择学生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物品,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例如,学习“长度与测量”的相关内容后,要求学生能区分“错误”和“误差”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根据教材的内容测量物体,但是这种演示性实验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应在课后让学生自己设计测量物体的实验,并做好测量记录,在课堂中统计学生实验的数据。通过学生课下自己测量可发现,每个人选择的测量方法不同、读数方法不同,都可能造成测量中的误差,通过这一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精神,自觉在测量中避免失误。
总之,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新力,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与科学的探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目标。
作者:季守峰 单位:界首市舒庄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安.从验证性实验到探究性实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9):154-159.
[2]佟思远.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究性与动态生成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2):63-64.
第六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提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日益广泛,使得教育领域飞跃式发展及全面的变革。而虚拟实验就是时代的标志产物之一,其就是利用计算机的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来模拟实验全过程,实现了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达到了实验教学的数字化。虚拟实验的运用突破了传统实验的种种限制与困难,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完成所有实验,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学生实验教学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虚拟实验;实验教学;教学效率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知识的产生、定理的形成都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实验在整个物理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因此,实验是物理教学活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虚拟实验是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下教育信息化的产物,是深化物理教学改革的必要趋势,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虚拟实验常见的两种形式
(一)动画演示课件
动画演示是科学技术用于教育体系最初级的表现形式,是科学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目前,很多老师都是采用这种形式和方法。老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者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较为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Flash、几何画板、Authorware等软件,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将实验过程或现象设计成模拟真实情况的演示文稿和多媒体课件,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动态形象地展示理论模型和实验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从而实现常规教学无法实现的教学功能。
(二)虚拟仿真实验
虚拟仿真实验是利用计算机创建一个可视化的实验操作环境,其中的任何一个仿真物体都代表着一种实验仪器或设备,学生通过鼠标点击或者拖曳动作,来操作这些虚拟的实验仪器或设备,即可进行各种实验,从而达到与真实实验一致的教学要求和目的。虚拟仿真实验是虚拟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专业理论知识多方面结合的结晶。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自由、无顾虑地随时通过虚拟实验来操作仪器进行各种实验,为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条件及技术支持。
二、虚拟实验的优势
(一)降低实验成本,保证人身安全
传统的物理实验需要借助一定的实验器材来完成,大部分实验器材费用高,数量需求大,使用频率强,仪器损坏率高,造成采购与维修都需要很多的资金。但虚拟实验是通过仿真系统实现的,实现了实验器材的数字化,可以说是一次性投入,并不存在上述问题,并且可以反复同时供多人使用,这使得教学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一些实验危险系数较高,如果操作失误会对操作者带来危害,抑或是一些实验本身就具有危险性,在现实条件下无法完成,这些在传统实验教学中不能完成。虚拟实验可以避免因操作失误所带来的危害,并且完成所有的实验,更加具有安全性。
(二)激发学习兴趣,实现快乐教学
想要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氛围枯燥,对于大部分实验是通过老师口述或者书本完成,异常单调枯燥,以至于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活跃。即便一些实验可以真实实践,也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虚拟实验以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将学生带入全新的仿真系统中,唯美的画面、绚丽的色彩、鲜艳的文字、动听的音乐,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使得实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得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机械灌输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参与,从而向有效的实验教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实现各种实验,引导学生探索
物理实验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主要的研究方法与学习手段。但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并不能完成所有的实验,不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但通过虚拟实验可以有效弥补这些不足。如,在教学“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教师可以通过抽掉合在一起的两个马德堡半球里面的空气后无法拉开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学生对此并没有概念。为此,教师可以运用虚拟实验,向学生真实地再现300多年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边的马匹由3匹增加到6匹、12匹、24匹,并配以相应的背景音乐,直至将两个半球分开。通过这样声情并茂的模拟实验,将学生带入真实的实验场景之中,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与巨大。此时对马德堡半球实验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剖析与讲解,这样使得学生对于大气压强这一节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从而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这正是传统实验教学所难以取得的效果。
作者:武奇志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新村镇天棚中学
参考文献:
李琨.虚拟实验室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6).
第七篇:新课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堂探索
摘要:
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初中物理教学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但是通过对以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中存在一些不良问题,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成效,对于学生的发展也造成一定限制。对新课改指导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进行探索,希望对相关教育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学习兴趣
物理课程是初中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很多学生对于物理课程学习兴趣不高,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导致课堂教学成效较差。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科学地对实验教学进行组织,从而将学生对初中物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保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成效,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新课改指导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堂组织形式进行探索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以学生为主,提升对科学探究的重视程度
物理新课标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验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了解科学探究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从而满足素质教育对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述与大气压强有关的教学内容时,在以往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先对学生进行实验展示,使得学生可以了解到大气压强的存在,从而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阐述。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充分尊重,学生被动接收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不仅不能牢固记忆,对知识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表面层次,教学成效并不理想。所以初中物理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得学生可以亲身经历知识形成和产生的过程,从而将学生对物理课程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初中物理教师应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以往教师实验演示转变成学生实验探究。教师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或者到图书馆进行相关的资料收集,对生活中有关大气压强的现象进行观察,并且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详细记录。学生在实验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实验活动,此阶段教师需要维护课堂秩序以及保障学生的实验安全,但是不能对学生的实验活动进行过多干扰,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对大气压强有初步了解。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要求学生就自己的实验心得与体会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和分享。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初中物理学习的乐趣所在,同时还能强化学生对大气压强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通过假设、实验、论证等环节,不仅逐渐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积极影响。
二、加强生活与物理教学的联系,从物理课堂走向社会
物理新课标中要求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考虑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不断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可以明确学习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加强生活与物理教学之间的联系,不仅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呈现,同时还能使学生将目光集中到课堂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欲望。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在对气化和液化的物理知识进行讲述时,就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这样进行讲述:同学们,在炎热的季节中,冰镇可乐是你们的最爱。你们有没有发现,将冰镇可乐放在桌子上,没过多久可乐瓶身周围就会存在大量水滴,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教师还可以带一瓶冰镇可乐要求学生观察。这样的物理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发现物理知识就在他们周围,物理世界是多么的神秘、有趣。
三、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
物理新课标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初中物理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教学活动中去,并且在教师实验的过程中大胆质疑,强化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物理教师在对实验进行组织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保证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保证物理实验教学取得良好成效,促进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对新课改要求有深入了解,以学生为主,加强生活与物理实验教学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这样才能保证实验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成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冷家香 单位: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巴彬,贾之兰.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3):15-17.
[2]孙慧强.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2015(4):102-103.
第八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摘要:
物理教学物理教学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这既是物理学习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加大物里课堂教学实验的力度,都是更好地培养学生全方面的综合能力,教师一定要转变旧观念、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实验过程,让学生手脑并用去实验,同时,多在生活中去感悟和实践,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最佳途径。
关键词:
初中物理;物理实验;实践与思考;并重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更是物理课堂教学的核心。我们的物理教师必须改变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老方法,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最佳途径。因此,我结合个人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以在实践中的所思所得,作出如下归纳:
一、教师与学生——共同转变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美国当代学者罗迦•费•因格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观点在物理学中最应该提倡。在教学中我们知道,如果实验的器材、环境等条件稍有不同,其结果就会千差万别,因此我们在课堂物理教学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勇于探索,不能盲目的总结实验规律。对于物理结论和实验结果来说没有一成不变的,即使是书本上的结论和教师给出的答案,都不能一味的去盲从,其结果和结论的不同之处也正是发现的闪光、发明的契机。让学生铭记:勇于探索,实事求是,接近真理,就是最好的实验效果。
二、知识与能力——共同提升
实验教学事务里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如果物理课堂上没有的实验,那么和政治课堂就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是、勇于探索的实验态度。因此,新的课程标准也突出了这一目的,加大了实验的数量,实验的取材和内容也更加贴近生活,变得生动有趣而新颖活泼,更强调了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显而易见,新教材更加注重了知识与能力的并重。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参与实验过程,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比如,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例如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组实验中,学生们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动手点蜡烛,有的测量,有的列表记录,大家一起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新课程改革的学习理念得以体现,学生们的各方面能力得以展现和提高。
三、放手与指导——共同进行
教师在讲台上的实验,因有备而做,操作熟练,而学生只是观众,往往不易发现问题。只有真正放手让学生实际操作,才有可能真正发现问题,进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是这种千百次的失误才最终走向了成功,这也正是探究真理的过程。所以,只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大胆操作,当然,教师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从器材利用、实验方向等各个方面一定要有个核心的指导思想,如若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像一只无头的苍蝇,那么实验就失去了目的,对于刚接触物理实验的学生,的主导作用必不可少,教师一定要发挥,引领作用,适时点拨。如在做“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学生们发现从平面镜中看到了两个几乎重合的虚像,不明白什么原因,教师就要及时指导思考或指点。
四、过程与结果——共同看重
《课程标准》提出了“为了加强实验教学,应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考核。”我们中考中就有考察物理实验操作的,是计入中考总分的。这也就是说,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只重结论,不重视实验过程。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将实验探究的结果当成重点,而对于物理实验发生的过程重视不足,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又积极地向正确答案靠拢,这在无形的过程中泯灭了学生的创造天性。所以,我们要高度的重视实验的过程。如探究“影响电阻的因素”实验中,有的学生就发现,当实验次数增多,电阻温度高了,也对实验结论有影响。这一结论虽然初中教材中没有涉及到,但这却是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出来的。学生们在探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用于发现的精神,教师必须大力表扬。
五、教学与生活
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为生活服务的,所以要把物理实验教学引向生活,引向社会,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引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物理实验中的课外小实验往往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善于发现物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课堂导入或是课外延伸中,多指导学生把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初中物理小实验中,有很多都是神奇而不可思议的,以“纸锅烧水”的小实验为例。很多学生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我便组织学生在课下自己求证。学生经过动手实践之后,发现纸锅果然能烧水,同是也对沸腾有了更好、更深的了解。期间,学生不免会遇到迷惑,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解惑,讲明道理。
总之,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明确了实验的重要性,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逐步掌握物理的实验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物理实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顺应时代的潮流,继续探索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让孩子们在物理学习中多受益。
作者:蔡帅 单位:渤海大学数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施友桐、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2]张耀鹏、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10.
[3]李昭伟、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
[4]况忠荣、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咨询;2013.
[5]于恩坤、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4.
第九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探析
摘要: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中学生来说,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物理实验形象、直观,可以通过显性的物理现象将隐性的物理规律表现出来,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形式,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物理教学。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很多弊病,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本文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对策作分析。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教学探究
一、初中物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部分教师观念落后。部分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物理实验,认为物理实验是一项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对物理实验存在偏见,缺少足够的积极性,或者担心学生在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浪费时间或者损坏器材等,导致物理实验难以落实。部分教师重视物理定律的推导过程,不重视实验过程;在日常讲解过程中只通过口述的方法描述实验,告知学生的实验结果,不给予学生求证和探索的空间,导致学生对于物理实验过程比较生疏或者不了解,还有一些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代替实验操作,如通过播放视频展现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这种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不利于学生对实验获得科学的认识。
(二)物理条件不完善。近年来虽然我国初中物理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部分学校中依然存在物理条件不完善、物理器材落后等现象,影响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部分学校没有及时跟随新教材的需要,按照教学要求配备实验仪器在实践中调查发现一些硬件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也存在实验器材不完善的地方,在物理实验中发现学校对于一些易耗品和易碎品的投入不够,或者实验经费有限等。
(三)实验课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效率低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实验教学,很多教师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校实际情况组织实验教学,但从实验教学的效果看,没有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探究原因是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学生探究性实验有走过场的情形。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原理》实验探究活动中,课前进行合理分组,学生的分工协作、实验过程很热烈,课堂气氛活跃,但深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只是按照教师要求的步骤进行了实验验证,甚至学生还没有做完实验,但将实验的结果已经填好,这样的实验教学形同虚设,毫无价值。
二、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青少年好奇善动的心理特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转化成学生积极求知的驱动力。学生通过对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情境(现象或材料)的观察和分析,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的答案形成猜想与假设。
(二)设置问题,注重学生的过程体验。教师要根据实验课程和学生思维的发展设置实验探究问题。在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体验前,提出准确的问题,再将问题转化为实验,要力求简单,重点突出,现象明显。要让学生设计好实验方案(不一定是完整的书面形式),教师要设置好思考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情感、知觉、思维、注意等一系列心理功能共同主动参与到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思索、归纳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动脑、动手探究实验的能力。如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中,学生制作出电磁铁后,继续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在这个开放式探究性实验中,能力强的小组能根据书本的提示进行多角度探究,能力一般的小组或许只能探究其中一个因素。
(三)加强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实验数据是学生试验后得出的结果,是他们学习动机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实验数据的处理尤为重要。首先,这是对学生实验成果的肯定;其次,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能够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从而达到实验的目的。在实验数据的统计中,很多学生发现自己的数据跟别人或教材上面的数据差距太大,为了方便就直接把教材上的数据抄上,或者直接推算得出数据。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应该对此类学生提出严肃的批评,并要求他们重做实验。并且对他们原来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只要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步骤上的错误或错误的操作,就应该告诉他们要尊重事实,做实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拓展策略。拓展策略是由于课时限制、课程标准或教学设备的限制,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有很多新想法、感兴趣的知识或超出初中课程标准标要求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无法一一解决、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把实验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探究,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发展各个层次的学生实践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强化物理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由于学生需求不同,不同类型的实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目标的指向不同,不同的教学工具提供不同的可能性,因此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实验教学环境的最优教学策略。教师需要开动脑筋,不断地学习创新,探索出更多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实验教学策略。
(五)对实验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实验方法。教材中有些实验控制的条件很严格,在通常条件下是不能实现的。这样的实验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演示给学生看,而不是让学生动手做。对于阿基米德原理这样的实操性非常强的实验是可以让学生做的。还有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测量教材每一页纸的厚度,头发的直径等则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师带着教具,与学生一起做实验。如小孔成像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根据理解在家里自制成像工具,带到课堂里供同学们分享。
(六)总结实验得失,升华理论和实验成果。实验的及时总结和评价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失时机地点评实验的得失可加深学生对实验结论的理解和掌握。必要时,教师还应采用更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寻找实验数据间的联系。在评定实验结果时,图像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用图像法描述物理过程具有形象、直观等特点,通过图像的比较,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这种直观印象有时能透过事物的本质,诱使人们做更深入的探讨,利用图像法可使物理问题简化明了,起到一般计算法不能起到的作用,可使物理概念进一步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学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认真分析实验教学的现状,并采取有效策略,确实抓好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配套措施,紧紧围绕课标提出的实验教学要求,大胆探究,努力实践,这必将实现实验教学的预期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石荣霞 单位:孟州市南庄中心学校
第十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要】
现如今,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初中教学不再是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转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次,实验教学也渐渐走进初中教学课堂,尤其是在物理课堂中,实验教学已成为课堂的主要模式。实验教学不仅使得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也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更深刻。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虽然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有效性却得不到实施。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物理实验是课堂的基础教学,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有效的物理实验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和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素质,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对于我们初中教师而言,怎样使得物理课堂更加合理、更加高效是每一个物理教师应该思考总结的。
一、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
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存在这较大的弊端。首先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即使教师有着较大的热情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那么学生的课堂的学习效率便会降低。一方面,现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学生多而实验教材少,仪器少,实验中往往出现五、六个学生共同使用一个实验器材的现象。个别学生会有消极的态度不参与到课堂实验中来。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要边讲课边实验,注意力放在实验操作上,没有多余的精力管理班级纪律等等,所以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因此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模式,通过新颖的上课模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完全可以改变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合理。首先,因为实验器材的限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如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做实验时让学生两两做对比实验。一组先做另一组找出其中的不足,另一组在接着同时第一组仔细观察发现其中的不足。这样在对比着的情况下两组同学互相进步,也不会出现因为实验器材不足出现部分学生不参与的现象。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一边做实验一边讲解。教师可以在边上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及时指出和改正,也可以强调其中的注意点。这样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配合,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知识点更透彻。最重要的是分组实验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研读学生,巧妙地进行课堂引导
众所周知,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我们物理教师若不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那么学生的物理成绩便得不到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也会有所下降。所以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认为首先要做的是正确地指导学生做实验,在试验中让学生轻松的掌握物理知识。我们教师在做实验时要充分做好课前笔记,为实验做好充分准备。例如,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把准确无误的把实验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耐心的讲解展现到学生的面前,另外教师还要将物理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最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通过演算、推导、总结得出物理结论或物理公式。所以教师一定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尤其是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做到仔细认真、态度严谨。如需要注意的实验程序有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考验着一个教师的科学实验素养。事项。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有些同学往往会错误的使用温度计,导致测不出真实的温度,或者有些同学损坏了温度计,造成实验的终端。又或者在使用酒精灯时,教师做实验前未将酒精灯的如何使用告诉学生,造成部分学生不会正确使用酒精灯加热。所以在做物理实验前教师要事先像学生介绍部分仪器的使用规则,对于重要的仪器教师要反复的讲解强调。如,在使用酒精灯加热时强调合理调节石棉瓦的高度;酒精灯加热时强调应用外焰加热;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教师应告诉学生持续的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等等。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边做实验边观察总结。
三、结合实际情况,延伸物理实验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的物理实验虽然能够很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都是如果教师能够将课堂上讲授课程与实际生活密切的联系,那么会更加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物理课堂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关联很深切。因此,高中物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就要注重课堂学习内容的整合梳理,尽量的让现在学习的知识能够和以往所学的或者是学生的生活经历挂钩。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些物理现象,水的三种心态的变化,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都可以和生活有着实际的联系。通过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来借助实际案例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物理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在课堂实验中教师不能仅仅做实验而忽略了题目,所以老师在进行课堂物理实验的时候应该选取几道典型的难题,最好是学生不能够很好理解的难题。首先在做试验前让学生进行思考。接着让学生将题目带进实验操作,这样随着实验的深入学生便会找到答案,同时也能沟更加深入的理解。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解体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学生今后解决其他的物理题目的时候提供一些解题思路。例如在教授“物体之间的平衡力”的课题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二力平衡的原理,还要让学生们明白共点力,通过详细地讲解和深入引导来让学生们深刻的认识。
四、结语
初中物理实验逐渐成为了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实验教学能够带来许多便利,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也使得学生对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更加容易理解。尤其是对于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是的不言而喻的,同时在落实素质教育方面也起到了非凡的效果。因此,作为物理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找到好的措施,耐心地讲解实验操作步骤,一步步推进实验的进行。
作者:章小锋 单位:张家港市护漕港中学
【参考文献】
[1]胡炳元.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廖伯琴,张大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