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行为评价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行为评价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行为评价研究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包括三项内容:第一,归纳信息化环境下物理实验教学行为的特点。通过文献资料查阅、课堂观察记录和教学录像资源分析,利用特定的计算机分析平台,对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按照要素进行分解,并进行归类,为调查问卷编制做准备。第二,信息化环境下物理实验教学行为的质性与量化评价。其中,质性评价包括针对师生实验教学行为的问卷调查(分别由教研员、教师、学生填写),以及物理实验环节评价量表(由专家填写);量化评价是针对实验教学行为要素的统计分析。第三,在质性和量化评价的基础上对物理实验教学行为进行综合评价。

二、评价工具的设计

(一)归理师生物理实验教学行为

1.行为要素分析

教师课堂行为划分为五大类:语言行为、组织行为、操作行为、交往行为、调控行为,分别涵盖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导入、承转、提问、讲授、结束、评价、激励、拓展,板书、演示、实验、制作、指导,交流、讨论、协作,应变、管理等二十小项。学生课堂行为划分为四大类:符号性学习行为、操作性学习行为、交往性学习行为、观察性学习行为,分别涵盖倾听、回答、提问、阅读、写作、计算、汇报、总结、探索,演示、实验、扮演、设计、制作、应用,讨论、交流、合作,观察、考察等二十小项。

2.综合统计分析

在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物理实验教学行为评价前,首先通过观看教学过程录像,截取实验教学视频,分别观察师生的实验教学行为,并使用计算机依照分类进行汇总;其次,将每类实验教学行为的时长、频次进行统计,定量分析师生实验教学行为特征。

(二)制定物理实验教学环节评价量表

不同类型的实验,环节各有差异。课题组依据中学物理实验划分标准,将中学物理实验分为基础型(包含演示型、测量型、测定型)、探究型、验证型、设计型四大类,针对每个类型实验的不同环节制定评价量表,由专家小组根据实验步骤是否完整、每一个步骤的实验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进行质性评判。

(三)编制师生实验行为调查问卷

课题组依据师生物理实验教学行为要素分别编制出教师问卷、学生问卷、教研员(教师同伴)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师生物理实验教学行为进行质性评价

三、案例分析

课题组以咸安教改区某中学九年级信息化环境下的一节物理实验课《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为例,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行为评价的案例分析。

(一)物理实验教学行为要素统计结果

1.教师实验教学行为统计分析

多媒体操作行为所占时间比例最大,说明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较多地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尤其是在模拟实验教学中;其次是巡堂指导;第三是提问和讲解。总体来看,教师的实验教学时间安排合理,能够较合理地利用信息化设备辅助实验教学。教师实验教学各项行为频次统计。在各种行为类型中,提问的频次最多,说明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而理答和评价均只有一次,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行为过少。

2.学生实验学习行为统计分析

学生自主实验时间占学时长近56%,其次是听、看、思考等学习行为,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各项实验行为频次统计。学生听、看、思考的频次最多,其次是集体回答,再次是个人回答,侧面反映出教师的讲解和提问很充分,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发挥。学生回答以个人回答居多,反映出教师对集体提问较少,对个人提问过多。集体提问一般多以回忆性问题和判断性问题为主,问题较为简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个人提问一般多以分析性问题、运用性问题、综合性问题为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实验评价量表分析结果

根据基础型、探究型、验证型、设计型实验评价量表,对本课例涉及的实验进行归类并评价。本课例共涉及1个基础(演示)型实验、2个探究型实验。评价结果如下:(1)实验类型及形式多样。本节课既有演示型实验,也有探究型实验;既有虚拟实验,也有实物实验。(2)实验与信息技术环境实现了有效的融合。教师合理利用了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教学,增加了虚拟实验部分,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3)实验效果显著。从评价等级来看,实验的大部分环节评价为优,少部分环节评价为良,说明本节课实验效果良好,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4)实验安排合理。本节课中,演示型实验以教师对多媒体模拟演示为主,与实物操作相比,不仅便于全班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而且节约了大量的时间;2个探究实验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总体安排合理。(5)部分实验环节缺失,致使实验效果欠佳。

(三)调查问卷评价结果

1.教师—教研员问卷分析

教研员对本节课教师实验行为的评价均为优秀,教师本人对自己实验操作行为评价,除“板书”一项外,其余等级均为“良”,一方面说明本节课的实验教学总体上比较成功,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教研员对教师的行为效果评价等级普遍比教师自评要高,可能是因为教师的反思性意识较强而导致评价过低或是因为教研员的评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此,教师和教研员在评价时要尽量保持客观。

2.学生—教研员问卷分析

在物理课堂中,以实验为代表的学生的操作性学习行为尤为重要。教研员和学生对演示、展示、应用的评价都处于“优”等级;学生对扮演、设计、制作的评价等级为“良”,低于教研员的评价等级;双方对实验操作行为的评价等级均为“良”,这表明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较弱,所以在此方面需对学生多加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综合评价结果

综合师生行为要素、实验环节、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本节课例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从师生实验教学行为要素来看,双方的行为构成丰富,师生互动频繁;其次,从师生实验教学环节来看,环节设置基本完整,实验过程突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最后,从教学主体与观察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三方均认为本节课实验教学是有效的,但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教学反馈、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作者:白婕 白瑞芳 陈实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