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与时俱进,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在传统教学体制下,物理实验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因此,任课教师必须创新思想,不断转变实验教学观念。首先,改变“背实验”的教学理念。传统教学理念指引下,部分物理老师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实验的重要性,造成了部分同学从思想上对实验不重视,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其次,任课教师要强化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把握。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对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和规定,学校应该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新的实验教学理念,教研室要组织起来对实验教材进行研究,对新教材提出新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提升自身的实验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为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奠定重要前提;再次,积极探索实验改革模式。积极探索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建立起从引导到探索,从实验到掌握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物理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突出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物理作为一门对实验要求极高的学科,必须培养学生亲自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水平。首先,优化分组情况。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分组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验教学的效率。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不同进行小组的分配,不断提高实验课的效率;其次,强化老师对学生实验的引导。作为物理实验任课教师,应该利用适当的时间给学生讲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容易出现的故障以及克服措施等内容,引导学生能够及时排除故障。例如:在学习《小灯泡功率的实验》课程中,老师应该先引导学生掌握电压、电流、正负极的基本原理,防止实验故障的出现;再次,强化对学生实验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学生准确处理实验数据,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准确的数据处理方法,比如,在“测量金属电阻率”的实验过程中,要采用平均法,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上不同的三个点进行测量,然后取三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最后得出准确的数据;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实验结束之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强化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强化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牛顿通过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奥斯特在电流中发现了磁场的存在,法拉第在实验中发现了感应电流,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设计实验的重要性,通过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设计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以“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为例,通过高中阶段学习的知识,进行如下的设计性实验,“怎么样才能够更准确的测定某一定值电阻的阻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采取不同的测量方法,可以用伏安法、可以用替代法、可以用欧姆表、也可以用半偏法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方法进行实验,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此同时,在电路和仪器选择方面也应该做到合理,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提升高中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以人为本,强化物理实验的建设和管理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室是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开展、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基本条件。因此,学校必须坚持以学生长远发展为本,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力度,为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提供良好的物质前提。首先,强化对学校物理实验室的物质投入。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数量和要求,确保数量充足的物理实验室,同时还应该保证实验仪器的充足,一旦仪器出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更新,防止影响学生的物理实验进程;其次,积极开发实验资源,不断丰富物理实验内容。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任课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合理开发实验资源,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开发实验资源,这样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再次,灵活对物理实验室的管理,实行开放措施,为高中学生提供自主实验的机会。有时候,单纯利用课堂时间是无法满足学生物理实验需求的,必须灵活对物理实验室的管理,为学生适当开放,允许学生利用更多的课余时间来进行自主实验,提升实验能力和水平,提高对物理知识和概念的掌握程度,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五、总结
加强和改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其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中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们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必须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不断强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升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刘宝 单位:吉林省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职业技术学校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整合
一、当前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整合研究的现状
1.认识深度不够
当前,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已被很多教师提及,也被很多学校鼓励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整合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单纯的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例如,播放多媒体课件、视频等等。没有深入的认识,仅是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这种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多大改观,依然过于生硬枯燥,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长期下去,学生疑惑问题越积越多,甚至会出现厌学的现象。这对于教师有效展开教学造成很大阻力。
2.讨论平台较少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当前很多物理教师在信息与实验教学整合过程中缺少构建给学生交流的广阔平台。学生之间很难有时间进行问题探究及疑惑分析、讨论。例如,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时。教师如果仅通过多媒体通过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将公式推导等复杂的逻辑问题展示给学生,便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通过构建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教师及时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然后将问题统一整合,将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设立小组讨论。同时,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教师要实施个性化辅导。力求最大程度的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措施
1.创设校园网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设备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很多学校也逐渐加强对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网络知识的好奇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学校可以创建网络平台,将学校内部的教学资源及名师课堂分模块上传。创建学习专区、讨论专区、分享专区、下载专区等等多维度立体框架学习模式。例如学习《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将实验内容及报告上传到校园网络平台,供学生学习参考。然后在下载专区上传教师模拟视频。如何使用砝码及实验设计理念,如何绘制加速度坐标线等等。而实验后的总结,可以鼓励学生上传到讨论专区及分享专区。这样学生就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增强同学之间友谊。
2.基于网络平台与多媒体演示整合、强化专题讨论
“多媒体演示型”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师应用较多的信息技术整合方式,一般多媒体演示的形式多是通过投影仪、显示屏、电脑等等。这种整合对设备的要求简单,操作方便。那么,教师就可以创新地提出借助多媒体演示与网络平台整合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可以将实验方案或者实验目标等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自己的实验操作。然后在课下进行思考,创新实验方案,不断总结实验过程。然后在网络交流平台上上传自己的实验总结及创新方案,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例如学习《研究平抛运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实验的原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实验中要注意哪些要点,可以有效的避免平抛实验的数据误差。待学生思考后,组织实验。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思考,创新实验方案。课下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上传自己的总结成果,互相交流讨论专题。围绕“平抛运动”的专题进行讨论,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面。
三、总结
综上可知,在当前信息技术相对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将信息技术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整合已是当前众多高中物理教师所关注的重点。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信息技术的整合提出了创建多媒体技术与信息平台整合、专题讨论、校园交流平台等教学策略,以此强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点,提升学生实验探索学习的主动性。
作者:张庆 单位:重庆市南开中学
第三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1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精神培养的前提就是要具备创新的思维,所以一定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定要改进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很难有自己的想法,多是教师在进行知识灌输、牵着学生的鼻子进行教学,所以要转化主体为学生,教师只能处于引导的地位,放手给与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驱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思考、设计、动手、解决问题.在此期间,要注意让学生学会合作,相互交流讨论,使得学生的能动性还有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探索知识的欲望加强.所以说一定要营造出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教学环境,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一使学生由“观看”变为“观察”.要实行因材施教,教师对于不同的演示实验根据自己学生的基础以及实力制定不同的程序以及方法,参考学生的本身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有进行实验操作的一些经验,设计对于实验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把本来是只需要“观看”的实验过程变成需要“观察”的实验过程,从而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二使实验中的“验证和测量”变为“探究”.教材中多为验证类还有测量类的实验,然后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大多是教师提前把实验的各步骤安排妥当,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操作就行,非常的被动,有的老师甚至会提前告诉学生实验的结果,这样的实验模式不仅枯燥无味,更是使得学生失去进行实验的兴趣,没有创造性和灵活性,思维方式固定单一,但是如果教师不是这么的呆板的话,而是进行一下变通,使得进行实验的时候可以变得灵活,可以为实验创造出情景,多多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得他们积极的发散自己的思维,自己思考而不是通过教师就直接的得到答案,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观察,然后进行思考想象,探索,自己进行设想,提出方案解决问题,确定最佳答案.这样进行试验,学生不仅会掌握最为基础的实验方法,而且思维的流畅性、创造性还有变通性都会大大提高.三使实验管理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不要只在教室里进行实验,并且只能是教师操作,学生观看,开放学校的实验室出来,使学生可以自己去实验室进行操作,培养出动手能力还有实验的设计能力.
2注重加强学生关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对于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不然难以很好的融入进去,好好的学习,尤其是在学习中,兴趣可以使学生自己充满动力去创新、思考、进行探索,可以说兴趣可以使学生思维发散、促进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它是带动学生进行积极性、创新性学习的一种动力.教师可以向学生多加列举一些科学家实验成功的事例,讲解一下他们为了获得成功做出的努力,让自己的学生懂得科学实验的艰难以及科学家的辛苦,并且分享成功的喜悦,在平时课外的时候能够像他们学习.比如说,在进行物理方面的实验教学的时候穿插介绍布鲁诺为了坚持真理从而自己进行了献身的精神;学习居里夫人的努力刻苦,认真钻研;学习伽利略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思想,勇于怀疑,不屈服于权威的品质.激发学生刻苦努力、勇于质疑,积极探索创新的科学热情,这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实物理实验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把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考虑学生的基础,提出一些问题,来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在进行“测电笔”的使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把测电笔的一些构造、功能等进行介绍并为学生进行演示.之后就可以提出问题了,然后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思考,说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提高学生进行学习的热情,在一系类的问答过程中使得学生掌握知识,同时在应用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
3改进教学模式,注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学校进行实验的教学中,一般只是注重于比较简单的操作,对于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还有表格的设计往往都是按照课本进行,很少会仔细的讲解或者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这就导致很多的学生都是自己照着课本操作,不懂得实验的真正的目的或者是原理,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要改革教学模式,科学的进行实验的教学,最好就是采用教师进行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通过实验的进行找到结果并且掌握.比如说,在进行“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以一个问题开始,让学生通过想象自己猜测一下可能会出现的结果,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会有哪些,然后,当学生自己的猜想压力、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等因素出现后,教师在进行实验,真实的操作,学生会更加认真的进行观察记录,对他们自己提出的猜想进行验证.对于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采用创新的方法要及时的鼓励还有肯定,激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创新,同时实验的最后的结果可以使学生完善自己的思路,增强学生的信心还有勇气.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培养出科学的批判精神.
4注重学生的课外实验,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增强创新的意识,可以带领学生关注课外实验,课外的材料会有很多,比如说在进行压力还有压强的关系的讲解的时候,可以用气球接触笔的尖端部位的时候更易破裂来进行说明,并且比起直白的进行讲解更加的生动形象.同时课外实验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的,不要仅仅局限于教学用的课本上面,要课内外相互结合.其实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小发明的,比如说,进行一些天平、压力计的制作,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进行课外实验的时候,教师既要放手给学生自己发挥的机会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能使得学生因为遇到太多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而放弃.而是让学生不断地在错误中进步,发挥创造性,使创新的意识形成,创新的能力也会得以提高.
5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价值观,合理地对于学生实验进行评价
在以前进行实验的操作的时候,对于实验成绩的评价只能是比较片面的通过学生进行实验的结果来判定.在新的注重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中,这个评价方法就会相应的进行改进了.对于学生的造作的准确程度还有熟练程度都应该进入评价,同时还有创新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于问题的解决的方法.即使学生有操作不当的,对他们及时的进行引导,在探索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失败,这个时候教师及时的对于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得他们正确的对待成功与失败,同时帮助他们查找出错误的原因,反而会更加激发他们进行创新的热情.
6教师本身要有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实践以身作则
教师是负责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想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有创造力,才能进行有创造性的教学.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的时候,对于一些有点困难的地方可以进行专题的研究,对于一些已经存在的实验进行一下改进等等.同时要能够与时俱进,博览各方面的书籍,要有创新的思想,并且运用到自己平时的物理教学中,要有努力刻苦,积极创新的精神,给自己的学生做榜样.比如说在物理的交流电一章中,感应电流还有电动势的产生,是通过矩形的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进行匀速转动产生的,从而出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第一个是线圈平面垂直磁场线时,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在经过这个位置的时候感应电流方向会改变一次.线圈平面平行磁场线时,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最大,在经过这个位置的时候一次感应电流方向不会改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如果可以把这两个结论推广到电磁感应一章,就会解决很多很多难题.
7总结
总之,一定要进行创新教育教学物理实验,才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这是一项伟大并且艰巨持久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分析,探索.要注意突出学生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实验,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念,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化的提高.
作者:包建军 单位:江阴市澄西中学
第四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探究
1新课标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建议
1.1在培养目标上
新课标明确指出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丰富自己的实验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物理学知识,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与生产中够获得所必需的物理知识、能力与实验方法,让每一个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物理上获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不同需求.
1.2在教学目标上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三个小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小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习得的知识目标.改变传统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是在教学设计提出来了,并没有真正的运用到实际的课堂中,成了一种写在教案纸上的目标,华而不实的现象.
1.3在课程结构上
新课标设置了选修课和必修课两种结构,照顾到了所有学生的选择.高中物理共设置了12个模块,其中物理1和物理2要求全体学生必须修读,其余十个板块分别从人文特色、物理技术应用、全面物理学三个角度出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潜力以及职业规划的需求自主选择.热爱物理学生,可以在物理探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物理实在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在了解一些物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文史类作为努力的方向.
1.4在课程目标上
新课标鼓励学生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讲究科学探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这与传统课堂相比,是一个具有飞跃性的进步,因为这在理念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并且,在实验教学基础设施良好的学校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传统课堂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偏重于讲解灌输,很容易出现一言堂的局面,老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拿着书在下面认真听,认真记笔记.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对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完全是死记硬背,在题海战术中加强巩固,提高认知能力.很少有小组交流合作,共同探讨的课堂,师生互动较少.(2)在教学内容上,老师只是侧重讲授考试中能用得到的知识点,每一章的每一节在考试大纲上标出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记住物理中的各种定理各种公式,即使是不能被顺利推导出来的公式定理,也要求记住背过会运用.其最终目的就在于能够帮助学生考取高分,提高班级的升学率.(3)实际动手操作实验机会较少.有条件的学校还是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物理器材的,但这只是少数的学校.大多情况下,都是老师拿着实验模型在课堂上演示,学生围在周围观看.甚至有的学校在物理教学中,根本就没有实验模拟课堂,知识的习得完全依赖书本图文的讲解.
2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措施
我们可以看出实验教学是新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高中教学提出的最大的建议.因此,在新课标的影响下要加大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在学生能力范围内,鼓励学生提出大胆的物理设想,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2.1创造条件,加强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
新课程标准附录中对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都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其中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包括65个项目,学生分组实验包括16个项目(必修课有11个项目,选修课有5个项目).因此在一些实验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把一些由教师讲解演示的实验改为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虽然会浪费一点课堂教学时间,但是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在实际动手操作中,体验教学内容的快乐,增进对学科内容的理解.
2.2成立课外实验小组,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新课标中有提到,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七个步骤,分别是:(1)提出问题;(2)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3)制定实验设计的计划;(4)在实验中搜集有效数据;(5)分析数据并作出科学论证;(6)实验评估;(7)交流与合作.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全班同学都积极参加,把成绩落后的学生也按兴趣分配在内,而不是少数优秀生的表演.课外实验不仅要真的利用时间去实践,而且还要认真做好,不能流于形式,或者演变成某个花式的表演.
2.3在实验中教给学生科学的系统的观察方法
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启发实验思想、引导操作过程、示范难点重点,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在实验中观察能力.常用的实验方法有放大法、转换法、比较法、对比法、代替法、模型法和平衡法等.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交给学生观察方法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方法,我们可以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时候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对实验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创新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都知道,重大的物理发现都是通过实验证明得来的.实验是物理学科发展的基石,也是其发展的特色,物理课堂教学离不开实验.但是不是所有的物理实验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很多的实验发明与创造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比如瓦特的蒸汽机!因此,在试验中鼓励学生多从生活角度出发,把学到的物理知识理论同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做一个有创新意识的生活小物理家.学校可以开办一些物理竞赛,除了物理知识的比拼,还有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这么一个例子,只用一只气压计,测量一栋大楼的高度.有个哥本哈根大学的学生分别从自由落体定理,等量换算、气压差、单摆运动、长度比例给出了五种物理学的解答方案.我想这就是新标题给我们高中物理教学提出的最宝贵的建议的最终目的.
4总结
总之,学习物理不仅只是为了考得多么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验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与生产中能够获得所必需的物理知识、能力与实验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结实的基础.
作者:王笃华 单位: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第五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析
一、加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教学主要是依赖实验教学与理论知识教学来实施的。一直以来,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是在机械、被动地学习理论知识,只明白理论并不能完整、牢固、彻底地掌握物理知识。他们需要将学到的理论进行实际操作,真正消化。因此,物理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的物理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保障物理学科教学的完整性。需要注意的是,过多的学习理论知识,学生会产生厌倦心理,教师也无法很好地调控教学效果,而且会导致物理教学极端化。因此,物理教师要适当的平衡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运用理论知识来进行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用处,也可以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同样的道理,如果教师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验,却缺少足够的理论指导,他们也会觉得物理实验是乏味、枯燥的。所以,物理教师还需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与理论知识教学间寻找平衡点,从两方面出发,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物理实验教学要给予每位学生均等的动手操作机会,让每位学生的实验都得到保障。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充分融入到教学中来,思想更加活跃,从而确保了物理教学的整体性。对于那些相对复杂的实验,则需要学生间的合作,通过共同努力来完成任务。就要求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要分工明确,有理有序,互帮互助。如此,学生才能顺利完成物理实验。
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挖掘其创造潜能
传统的物理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力能力,但却不益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被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他们的想象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师需创造机会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如此一来,不但学生的能动性得到了激发,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想象力也得到了锻炼与培养。“想象力是一股强大的创造力量,它能够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这是康德的说法。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从两位伟人的言语中,不难看出,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丰富的想象力是前提。对于个人创造力的培养,阿瑞提(S.Arieti)也有其独道见解,他提出:与集体生活互为补充的“单独性”,与紧张学习工作状态相对应的“闲散状态”,与理性思维相反的“幻想”,以及摆脱禁锢的“自由思维”都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创设这样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如独立性、主动索取性、变通性、求异性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与自由,使其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其创造潜能。
三、教师精心设计与筹划,提高分组实验的实效性
分组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其获得深刻体悟的重要途径和渠道。进行分组实验时,教师千万不可“画地为牢”,捆绑学生的手脚,束缚学生的想象与行为,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要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案,利用不同的实验器材去完成同一实验任务,让学生在“混乱”与“纠结”中去体验、去创新,进而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现以实验——落体运动加速度研究为例。此实验要求利用频闪相研究小钢球下落的加速度,实验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频闪技术的运用即可,而测什么,如何进行测量则需要学生去思考、去研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四、重视课外实验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
(一)家庭物理实验
为了使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好地服务物理教学,教师可以将实验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为进行实验创造条件。例如,将日常物品应用于实验,自制简单的实验仪器与零部件,个人动手独立或者与他人合作完成小实验等。
(二)开放校内实验室
学校要开放实验室,便于教师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并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实验方案进行重组与创新,安装实验仪器并完成实验。
(三)课外活动小组
之于较为复杂的物理实验,教师需组织课外活动小组,让学生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实验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三点:(1)实验选题具有趣味性与科学性,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2)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3)教师指导要适时到位,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操作;(4)教师通过报告会、竞赛评比等形式及时总结,不断深化、丰富实验成果。
五、总结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物理在高中阶段是一门基础性的实验学科。在教学与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各种手段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并提高其创新思维,增强其动手与实际操作的能力,激发其实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学生便能够更好地发现生活和物理的联系,提高对物理学习和物理实验的兴趣,从中保证物理教学效果的提高。
作者:甄炳辉 单位:河北省平乡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