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正确地使用实验仪器、实验过程规范化的培养。重视操作中技能技巧的培养,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但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加以指导,指点迷津;遵守实验的安全规程;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测量,并及时记下所取得的数据和实验现象,要尊重客观事实,决不允许根据标准值而改动观察结果来凑数据,然后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归纳、推理,得出自己的实验结论;要根据一定的要求写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要对仪器进行整理等。实验过程中和完成实验后,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实验效果,及时反馈,以便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行为,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二、在教师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中一种最重要的方法。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演示讲解,学生的观察思考获得新知识。演示教学教师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中的重点内容,明确实验的整个步骤,了解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规则,为学生分组实验奠定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把大多数的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学生分组实验,并且严格要求学生正确规范的使用各种实验仪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举两得。
如在演示“平面镜成像”这一实验时,在演示实验之前,我先出示各种器材,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使用方法,然后教师讲解实验的过程和步骤。这样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就成为了一个学生分组实验,不仅使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有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激昂,能体验到自我学习的快乐。同时,学生在实验中也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科学课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只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巧妙设计,把演示实验转化成分组实验,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学习效果也特别好。
三、在课外小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因为物理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有许多教材里“想想做做“”想想议议”“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小实验、小制作根本无法在课堂上完成。但这些内容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比较接近社会生活,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物理实验教学不仅只局限于课堂,课堂外提供了更大的实验空间,教师更应该在课后加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课前可以安排预习性实验,让学生动手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还充实了课堂内容,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课后作业要涉及动手实验题,选题要考虑器材容易找、趣味性强、操作简单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中完成作业;教师课后可以组织物理实验兴趣学习小组,结合课堂知识开展动手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并在课堂上展示物理实验成果,不仅拓宽了动手渠道、动手空间,还增强了学生积极动手做实验的激情。
例如教材在“汽化和液化”一节中,安排了一个有趣的“想想做做”实验———“纸锅烧水”,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就把这个实验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没想到大部分学生课后动手去做了,还向老师请教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纸锅为什么能烧水,深刻地理解了水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的物理规律;在物理实验兴趣小组活动中,学生用木板和平面镜做出了潜望镜,用输液瓶和塑料瓶制作成了潜水艇,用易拉罐、塑料膜、橡皮筋做成了“针孔相机”等。课本中的所有小实验小制作都被我的学生制成了精美完美的作品。
四、总结
总之,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巧妙设计,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会大大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会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会有所提升。
作者:赵双永 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