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综合性大学物理实验人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确定大学物理课程在学校发展的思想和方向的重要意义
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同。地方综合性大学,应该立足地方,面向基层,培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用得上、信得过、留得住、素质强的应用型人才。地方综合性大学各学科、各专业以及各门课程的建设,都要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形成合力,才会显示出优势。大学物理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公共基础实验课程,反映了理工科各学科实验的共性和普遍性问题,受教育的学生量大面广。该门课程的教学,不仅应让学生受到严格的、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这
些都是学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因此,物理实验课教学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安排合理的实验方式和体系
为了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我们改革实验课程体系,秉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改革理念,整合优化实验内容,以现有的实验设备为依托,引进现代科学技术,丰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物理实验课程体系适用于专才和精英教育,按照理论课的体系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实验。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言,这样划分使得知识条块分割,内容各自封闭,不利于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我们遵循强化基础,循序渐进,理工融合,突出应用的原则,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打破传统的实验分类法,而采取基础性、提高性、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等实验分类法,教学安排上逐级递进。
三、以理工结合为主线,突出实验内容能提高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培养
物理实验实现理工融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将物理实验与工学之间跨学科知识综合、与各种测试方法和手段综合、与现代科学技术综合,使实验内容更具有综合性和时代气息。大学物理实验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行层次化、模块化,并不断进行完善。按实验性质和实验方法将实验课题主要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验证性和训练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实验强调演示和证明科学内容,注重验证的结果;第二层次,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实验内容涉及多个章节或其他相关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开展综合性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第三层次,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开展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开设了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尽可能地按照力、热、光、电及近代物理等体系开设出各种层次的实验,实现实验内容模块化,按照认识规律实施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四、开拓思维,创新实验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往的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详细地讲解实验原理、方法、步骤、仪器使用、数据记录、数据处理等,甚至还要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把实验从头到尾加以演示,这样就使得有的学生实验数据都测完了还不知道仪器用的是什么原理,就更谈不上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了。
1.采用基础性教学方式。在基础实验阶段,教师详细讲解原理、认真演示操作、课堂精心辅导、深入点评作业,力求通过这个阶段给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牢固掌握基本工具使用、常见仪器操作、实验报告撰写、误差分析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必修实验和其他实验阶段,教师只讲解重点知识、演示特殊仪器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个别难点加以辅导,通过这个阶段,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完成实验能力将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2.采用兴趣性的教学方式。根据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指导教师可在正常实验教学环节之外准备多个备选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现有的条件选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采取完全开放的方式。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后上交实验报告和实验成果,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并在学期综合考核时予以倾斜,这样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也能够提升他们的潜力。
3.采用校企结合的方式。通过学校项目企业用,企业成果学校来的校企紧密结合途径,一方面促进了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学科的最前沿的技术问题和企业中的现实需求,有利于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作者:吴云飞 崔虹云 李祖君 单位: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