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完善(共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1.1“试题实验”和“讲实验”的大量存在
所谓试题实验,就是教师通过编制大量的实验试题给学生,或者直接在网上下载相关资料或者试题,让学生按照书上的内容做好笔答,通过这种方式代替动手做实验。而讲实验,主要是指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实验程序,并通过口述的方式告诉学生物体运动的状态和实验现象。譬如说在学习“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的时候,有的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示意图,并通过理论讲述的方式告诉学生们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当中的电压都有什么特点。这种照本宣科式的实验教学方式,毫无新意可言,也体现了不出物理教学的特征所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不仅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还会极大地磨灭了学生学习物理这门学科的兴趣。
1.2实验模式程序化
现阶段,很多学校的物理实验都是同一个班的同学一起进行,并且对于实验程序的规定也较为固定,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每一个同学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步骤都是趋于一致的,甚至最终得出的实验结论都是一模一样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把每一次动手实验当成走过场,他们在实验室所进行的操作也不过是走个形式,并没有实际意义,因此他们也就不愿意去观察实验现象,也不愿意去记录实验数据,甚至对于每一场实验都敷衍了事。如此一来,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就被完全忽略了,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策略
2.1改革实验模式
初中物理实验室的搭建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提供锻炼自我、提高能力的平台,尤其是在课改之后的物理教材当中,就增加了很多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型实验,譬如说“生活中的透镜”、“眼睛和眼镜”、“汽化和液化”等方面的实验。有了这些应用型实验的存在,学生能够更加贴近生活,他们能够明白物理实验存在的真正意义,从而使其能够有欲望去学好这些知识。物理教师要把握住这一时机,对实验模式进行改革,突出表现实验设计的新颖性和创新性。
2.2探索实验真理
物理实验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探究物理现象的真理所在,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看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所在,然后再告诉他们怎样做才能找到真理。与此同时,还要采用激发式的教学方法,鼓励举一反三。学生还要熟悉并掌握相关器材和仪器的有关知识,譬如说天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最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知道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然后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2.3多媒体在实验教学中的适当运用
多媒体技术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果在物理实验当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一定要适当运用,切不可过于频繁,过多地使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水平。对于物理实验教学当中难以正常进行或者尚且不能够达到一定实际操作效果的内容,可以适当地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力量进行模拟实验,目的在于把物质运动的状态或者事物变化的过程灵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能够清楚地看都物体运动变化的情形。事实上,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很有技巧的,教师要真正做到运用操作游刃有余。
3.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当中的意义所在,进而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也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从而将思维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作者:丁建东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怀文中学
第二篇
一、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应该立足于生活,在平常的生活中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因为物理现象并不是只有在物理实验室里才能看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能够看到很多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物理现象,例如水烧开了水变成水蒸气、天冷了水会结冰、灯泡用久了里面会有一层紫色等等都属于物理现象。所以,中学教师在展开物理实验课之前,应该充分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举一些例子让学生分辨哪些属于物理现象,哪些又属于物理现象,由于课堂的时间很有限,所以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在课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一项长期目标
由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物理教师制定一个可行的长期计划,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带动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在不同的阶段为学生制定不同的观察要求,并要求学生自己总结。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够显著提高中学生在物理实验中观察能力的准确性。而敏锐的观察能力与扎实的实验技能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创造实践的能力。
二、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物理实验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有深度、更加活跃,这就更加凸显的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与掌握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能力。所以,物理教师需要非常重视对中学生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因为有许多物理实验的方法、条件、步骤与结论都是现成的,对学生的思考产生了一定的封闭作用和制约作用,所以教师要设法改善实验无法培养学生创造性这一缺点,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改变物理实验的条件或者实验方法来进行研究;也可以改变物理实验中的一些条件或者实验设备、工具,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方法在某种程度上都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更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开展与实现。物理教师经常开展这种思维训练,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思维的灵活性。
(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实验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并设计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中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物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设计前,应该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熟悉实验用设备、物品、仪器等相关的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为物理实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改变了使用的物品、设备以及条件等,都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结果。教师只需要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之下,鼓励学生创新更多实验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演示实验
一个成功的创新演示实验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到相关的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做一组对照实验,在两个透明管中分别放入纸团与羽毛,让学生对比在普通空气与真空之下的实验结果,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变化,在学生思考之后教师在进行详细的解答。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进行课外实验
新课改要求物理实验的教学更加开放,鼓励学生开展各项课外实验活动,这样能够使学生的物理实验环境更加自由,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但是课外实验往往没有一个明确的实验步骤与实验设备,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做实验,在犯错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在现行新课改的要求之下,还需要做出很多的努力来更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来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从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改变实验的条件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物理实验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性思维,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与课堂效率。
作者:王澜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蓬朗中学
第三篇
一、通过探究实验,让物理概念更动态
在“音调”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做实验,在几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倒入不等量的水,再用筷子敲击杯口,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都是装水的容器,为什么声音会不一样呢?再比如,在“电流热效应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中,灯泡接入电路中一段时间后,我让学生自己用手去感觉灯泡和电线的温度,并引发学生大胆猜想:为什么灯炮发热,电线发热却感觉不出来呢?如果将灯泡换成大功率的电炉,电线又会怎么样呢?通过创设情境,鼓励猜想,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挖掘学生巨大的潜力。通过实验,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及经验,根据所得出的物理现象做出合理猜想,这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性,更能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借助演示实验,让物理概念更形象
许多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印象就是“抽象,不易理解”,对物理学习产生恐惧感。而物理实验教学是使物理概念形象化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演示实验作为实验教学活动的基础形式,既是教师突破教学难点、深化物理概念的主要手段,也能使学生在观察中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在实验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记忆,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例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节内容时,第一环节,我在课上演示了三个小实验:手压弹簧、粉笔落地、穿上旱冰鞋后用力推墙,引导学生思考这三个实验中是否存在力,在学生提出合理猜想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列举实例来印证自己的猜想,如用手掌拍打桌子,手掌会感觉到疼痛等,使学生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个初步的印象。
然后第二环节,我又向学生演示了将两只吹足气的气球进行对压和两根弹簧对拉的实验,以及用力推讲桌后,地面上会出现划痕,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所有弹力、摩擦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第三环节,我向学生演示了将两个磁铁分别放在两个小车上,两个小车同时反向运动的实验,以及将下端散开的塑料捆扎绳用干净、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几次,细塑料绳下端炸开的演示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磁体间和电荷间的作用力同样是相互的,并鼓励学生尝试用力的概念进行描述。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演示实验,可以将书本的抽象问题转化为有感知的具体问题,让物理概念变得更形象,加深了学生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概念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获取物理知识、认识物理规律、形成物理概念。
三、运用对比实验,让物理概念更深刻
对比实验是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对不同现象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它以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的方法为基础,在对比分析两个类似现象之间的差异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新知、提高观察能力,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恰到好处的解决了很多教学上的重点或难点,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我让学生利用弹簧测力器记录下木块分别在木板、桌面和毛巾的绒面和线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摩擦力的数据,然后分别在木块上加上1个100克的法码和2个100克的法码后,再次记录下木块分别在木板、桌面和毛巾的绒面和线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摩擦力的数据。对比这些实验数据,学生很容易总结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物体表面粗糙的关系。再比如,学习“压强”时,我让学生把鸡蛋放在手心里用力捏,再与把鸡蛋放在桌角轻轻敲击这二个实验进行对比,以得出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即压强越大。通过对比实验,费时不多,效果明显,可以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不仅能辅助教师进行物理教学,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四、总结
“概念来自实践,科学源于实验”。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概念的重要途径,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通过让学生亲自做一些小实验,诱发学生思考,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认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为学好初中物理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蒋仪 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兴桥初级中学
第四篇
一、现阶段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设施比较欠缺
随着经济的发展,实验室的实验器材也在不断更新,精密性、科学性都在不断加强。但是实验器材反映到初中的物理实验课中,往往限于经济原因而使器材的更新换代过于滞后。尤其是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甚至不具备专门的实验室,实验器材不仅落后而且非常少,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个或者一组同学共用一套实验器材的现象,这样不仅降低了实验的教学效率,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和动手机会。同时,对于实验器材的维护也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很多问题,加速了器材的老化和毁坏程度。物理的实验课程是靠不同的先进的实验器材来支撑的,实验器材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对物理实验课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2.实验课程的安排过于集中
我国的中学实验课程中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实验课程的安排由学校统一制定,不仅课程的安排由学校教师来制定,对于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报告的设计也是由老师进行统一安排。这种实验教学方式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过于集中的实验课程有时仅仅是为了应付实验考试来安排的,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实验操作不仅无法了解实验的本质,同时由于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的规范制定,学生更无从进行创新的实验操作,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物理实验课程改革措施
1.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
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措施的实施,只有完善的素质教育体制真正确立起来,相关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最终得以实施。初中物理实验课的展开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只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制度限制,初中的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才能得到深化改革,相关的素质培养措施才能得到真正落实。
2.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实验课程的开展要靠教师的实际操作才能最终落实在学生的手里,教师的实际课程设计对学生物理实验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实验课程时,不仅要结合物理理论知识的限定,同时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要充分考虑,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的动手机会,对于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的讲述也要注重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然后才能提升学生动手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实验的实际操作过程,在安全的基础上,要允许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对于实验报告的制定,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不要仅仅以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实验报告的优劣。
3.加强实验器材的投入
实验课程要以优良的实验器材作为支撑,只有投入足量的先进的实验器材,才能保证实验课程的有效进行,才能最终保证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实验的操作得以展现,因此学校要加强实验设备的投入,同时对于实验室的开设管理也要进一步规范化,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个合理健康的培养场所。
三、总结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对现阶段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了解,在教学理念、课程设计以及实验设备的投入上仍然有很多的问题存在,应该通过课程设计以及物质投入等方面的不断努力来解决这些影响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效率提升的实际问题。另外针对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本文也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建议,对加强未来的初中物理实验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会有一定的实际作用。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能促进未来初中实验课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于恩坤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第五篇
一、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部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静态地看待问题,把知识看成是封闭的、孤立的,错误地认为死记硬背是“强化记忆”、机械重复是“巩固练习”,忽视了知识点之间的贯通和迁移。教师利用日常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从而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从多方面、多途径解决问题,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二、物理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适度性原则
教师创设的问题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要符合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
2.发展性原则
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提问不是简单地寻求问题的答案,而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能切中要害,发人深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方法,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熟悉性原则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为落脚点,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入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进而产生不一样的见解,通过交流、讨论、争辩直至解决困惑,交流互动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借助现象掌握物理规律,探索问题的本质。
4.发散性原则
教师问题的设计要以教学重难点、关键处知识为切入点,要以此为中心,逐层递进,层层深入,引发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和创造性。
三、利用生活现象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
1.抓住有效时机
教师不能将问题随意地抛给学生,而是要选择恰当的时机。(1)导入时发问。教师在导入时恰当的提问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轻易打开学生灵感的突破口,引发学生自主探究。(2)关键处发问。教师要在学生处于困惑处、疑难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迸发灵感的火花。如在“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学中,教师呈现地震爆发前夕,动物引颈倾听并四处逃散的图片,学生百思而不得其解,“画面中的动物到底听到了什么?我们人类怎么可能听不到?”为了消除学生的疑虑,教者播放了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蜜蜂和蝴蝶上下飞舞的视频,并提出问题:“我们可以见到蜜蜂翅膀振动的嗡嗡声,但为什么听不到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声音?”学生顿时来了兴趣,再次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3)结课时发问。教师在结课时或拓展延伸,展望未来,提出运用物理知识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或有意识地在结课时设疑,抛出问题,为下节课的授课埋下伏笔。
2.引发学生猜想
猜想不是天马行空的瞎想,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是针对某一现象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如在学生分析力、振幅、响度的关系时,教者创设问题情境如下: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另一端,改变力的大小,观察所发出的声音不同。再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用不同的力敲鼓时,通过鼓所发出声音的不同,观察碎纸屑振动的高度。通过实验,给学生的猜测指明了方向,学生顿时豁然开朗,原来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响,力只是决定声音响度的外因。
3.诱发创新动机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联系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并运用物理知识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如在“杠杆”教学中,学生在了解杠杆及其原理后,教者提出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工具都是杠杆,而它们的作用各有不同,有省力、有费力,还有等臂的,你能举例说明吗?”有学生指出:“天平是等臂杠杆”,有学生指出“指甲钳、开瓶器、扳手、撬棍等都是省力杠杆”,还有学生指出:“费力杠杆有筷子、镊子、火钳、剪子。”这时有学生提出:“园艺师傅的剪刀不是省力杠杆吗?“”剪头师傅的剪子是费力杠杆!”学生们各抒己见,经过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剪刀的动力臂、阴力臂的长短进行分析,不难得出结论:既有省力的剪子,也有费力的剪子。长口的剪子费力,短口的剪子省力。
四、总结
总之,物理教学要走出传统教学中“满堂问”而忽视引导的误区,要从身边的生活现象入手,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和质疑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健康地发展。
作者:梁国平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巨初级中学
第六篇
一、白板技术的功能优势
1.灵活的拖动和记录功能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拖曳功能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主要运用于一些游戏,如单词和图片的配对,还有就是运用拖曳、声音链接功能学习相应知识,用拖拉功能排列实验顺序等。交互式电子白板强大的记录功能可以实现对物理实验重复或者保存的功能,在遇到重点和难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记录和画线功能让学生予以重视。当学生在实验之后还存在疑问时可以将之前保存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反复回放和记录,从而使得学生对实验过程保持不断的练习和加深知识的熟记程度。
2.形象的特效和图库功能
电子白板技术的特效功能包括遮罩、聚光灯的使用、放大效果等。这些效果的运用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光”的实验时便可以将光照反射过程通过放大或者缓慢的功能详细地展示给学生看;同时,电子白板技术中拥有强大的图库资料,通过事先的资料的储存或者链接便可实现在课堂中随时拓展知识或进行深入研究。
二、利用电子白板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的学习世界通常都是伴随着兴趣而来的。基于初中物理的特点,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教师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强大的显示功能将语言激趣、实物激趣、图像激趣、声像激趣等兴趣基点充分运用起来,吸引学生注意,从而达到深入学习的状态。
2.搭建探究学习互动平台
在物理实验课堂中,需要教师有效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和研究学习,通过分类指导、充分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互动空间,在动手实验的形式之下培养其良好的思考习惯。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甚至延伸问题,从多方面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运用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学习、角色扮演等各种学习形式,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互动和交流。
3.增强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利用电子白板技术的各项功能,诸如拖动、区域放大、探照灯、照相、隐藏、拉幕、放大镜、直尺等功能的运用,将初中物理实验中需要学生引起重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强调和突出,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实验学习。同时,电子白板技术提供的大量学科素材和丰富的物理元件仪器图,都方便了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和知识学习。
三、运用电子白板技术时应注意的事项
合理科学的运用电子白板技术。电子白板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的本意是提高教学质量,加大师生之间的互动。但是如果把电子白板当成一种哗众取宠的工具,或者只是为了运用而运用,便难以达到电子白板的设计意图,无法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使用电子白板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只忙于操作电子白板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的培养,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不能用模拟实验来代替动手实验。因为长此以往,学生便会丧失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降低学生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总之,电子白板技术与初中物理实验的不断整合为今后的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电子白板技术的运用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极大增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让学生在电子白板的辅助教学之下学会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王勇 单位:海门市教育装备站
第七篇
一、在生活中发现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物理新课标中提倡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现象或者人事物作为课堂导入,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到课堂上来,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进而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从这条线索出发,我们再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周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拉近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关心国家的科学情感。
例如,在讲授《汽化和液化》教学初期,我们应该先避免让学生去学习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繁琐的物态变化,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着手,如晒衣服,洗后的衣服本是湿答答的,但是在阳光的照晒和风吹下,衣服上的水珠逐渐蒸发,衣服慢慢就干了,这是什么原因?通过解释原理,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了解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学习物理知识,应该以实际生活的事物为出发点,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周围,我们在生活中学到物理知识,而利用物理知识也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问题,物理学习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二、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鼓励学生在参与物理教学实验的过程中大胆质疑,深刻体验对研究科学的感受,督促自身积极思考,寻找物理探索中的奥秘。在日常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重视物理教材的知识,还要结合学生的成长状况、兴趣爱好、学校实际情况等,开展各种有益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物理实验探究活动中激发其求知欲,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一课时后,学生的疑问很多“,海市蜃楼的现象该怎么解释?”、“早上出来的太阳和下午日落的太阳到底是在地平线上面还是下面?”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及时给予表扬,并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解释去探索,让学生体验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三、引导学生做好分组探究实验
在以往的物理实验活动中,教师会提前告知学生实验的目的、注意事项、操作流程、实验原理、实验结论,学生只要按照流程反复操作即可,这样的学习太过于被动,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印象并不深刻,甚至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显得手足无措。在新课改指导下,对物理实验提出了要求,学生要通过自己实现的预习工作,提出问题,并进行假设和猜想,寻找相关的资料,在实验的过程中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也可以在实验中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而教师在组织实验活动前,自己要先将演示实验做到熟练,全面考虑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在学生实验中做好指导工作。
不论是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还是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实验后的报告总结,都经过学生自己积极思考,这样的实验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作者:蒋明超 单位:重庆市南川第一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