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互联网+形势下物理实验设计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要求从三维目标变成了核心素养,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又包括了四个维度:物理观念与应用、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态度与责任。这要求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平时的课堂教育,还需要很多其他形式的教学方式来融合。“互联网+”就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平台,我们要合理的、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一平台帮助我们的物理实验教学。就本人所在的中学而言,对物理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工作重心为应对高考,而实验也是为考试而做,因此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较难实施,也较难得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互联网+”平台的合理使用能促进教育行业的发展,对物理实验教学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将其它平台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的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1)能降低教育成本。对于一些价值较大的实验仪器或是某些物理现象的直接观察,就可以利用网络或是科技馆、影像这些技术来辅助教学,学校不需要花大量资金来购置实验物品,而学生能观测到实验现象。若资源允许,学校还可以模拟3D情形,这样能够带来较大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探究欲。(2)丰富了教学资源。随着网络的普及,资源共享也是越来越普及,学生获取实验方法的渠道不仅仅是教师传授,还可以进行网上搜索,再加以改进网上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探究,这样的实验能够给学生带来较为深刻的印象,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去了解一个实验的的实验原理。(3)丰富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案或是利用不同的教育平台来辅助自己的教学工作。综上,对于现代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融合现如今已经有很多地方开始进行研究与实施,我们需要把握好各平台与物理实验教学的关系,,并将这些优势点发展好、利用好,使之更好地的辅助我们的实验教学。
2.学校实验教学现状
由于多年的应试教育影响下,为了保证升学率,学校的实验教学主要以高考考试内容为重点,能不进实验室的就争取不进实验室,因为实验课的效果很不明显,学生仍是通过大量的做题来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基本思路。能够两个实验压缩在一起解决的就尽量一起解决;基本不实行探究式教学,这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很明显的不行的,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或是一起交流讨论获取知识的权利。除实验课外,学生基本不再进行动手操作,所以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不强。另外,实验室中的器材皆为比较老旧的器材,实验器材更新换代慢,学生操作效果差。通常而言,一节实验课的流程如下:教师事先准备好相应的实验资料供学学生阅读学习,或是教师讲解学习。然后再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最后再下发相应的实验习题进行实验知识巩固,以应对考试为主。
3.其他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融合的基本情况
本人根据所查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对于其他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二十一世纪初期所兴起的DISLab实验。DISLab运用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相较于传统的物理演示实验而言具有很多优势,利用DISLab进行实验操作简单、高效,结果也相对准确、直观,通过DISLab的定量分析能促进实验的可观性和可信度。(2)一些教育公司自行设计开发的针对某些实验的软件。比如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软件、超重与失重的演示实验仪等等。这些实验软件能够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演示实验,方便教师及时的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让演示实验更具有说服力。(3)教师通过网络途径所获取的相关教学资源,或是科技馆、个人等提供的实验视频、实验仪器等等。这些途径帮助学校节省了教育经费,并得到想要的实验教学效果。
4.其他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融合时的改进措施
“互联网+”形势下的教育模式多种多样,而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如何将其他技术或是网络平台妥善的融合于我们的物理实验教学,我有如下建议:(1)不过分的依赖其它技术。实验以数据说服人,而其它技术上直接给出的实验数据与自己动手所得到的实验数据相比较,很明显的后者的说服力更强。(2)无须将某一技术和教育严格的区分开来。要让其融合,我们就应把它作为一体来处理,让技术时刻的融在物理实验学习中,实现技术与教育无缝衔接。(3)其他技术要形成有利的条件刺激。对于课堂这种只靠讲解的实验学习,学生会觉得乏味,艰涩难懂,条件刺激性不强。而其它技术要不断的强化刺激,使学生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所学习的知识得以巩固。其它技术加入的实验会为我们的数据采集提供很大的方便,也减小了误差,放在物理课堂上使用这一实验方式来进行某一规律的探究或是验证,大大缩短了实验的时间,实验结果也是清晰明了的。但是传统实验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上都会优于很多数字实验。因此,每一种新的实验方法都会为我们的实验做出很大程度上的改进,我们要善于去发现,找到不足,从各个方面去进一步的完善,学会综合各种实验方法的优点,然后对其系统的整理得到一个最适合学生的实验方案,也可以将实验的不足之处暴露出来,让学生思考怎样改进实验,促进学生的成长。
作者:刘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