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解析(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解析(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解析(4篇)

第一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及学生操作能力培养

【摘要】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验证结论,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在实验中培养良好的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继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高中物理时常因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而被许多学生排斥,因此,要注重物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主动动手做实验。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操作能力

引言

众所周知,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物理学习的结论,对于学生学习物理、掌握知识、学会运用具有很大的帮助。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为学生多多创造实验机会,这是因为在物理中有许多难以掌握的抽象知识,学生通过做实验,观察物理现象,就可以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一、为学生缔造探索性实验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其效果与教师的认识和实验条件有关。如果教师的人生有限,实验条件不到位,就可能无法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减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会进行演示实验,长此以往,就会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因此,教师要重视实验操作,为学生缔造探索性实验。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教师会进行课程讲解,启发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相应的概念、规律和定律,不过,如果教师可以换一种思维,重视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就能够做到知识的进一步吸收与消化,减少不会操作、对知识理解不深等问题。

二、创新实验方法

高中物理实验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实验教学的意义在于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更上一层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的实验教学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却不够彻底,也不够全面,在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教师要通过多种实验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探索。学生在开展实验之前,需要了解为什么要进行实验,在充分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需要对知识进行有效运用,这样才能真正消化和掌握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自行设计实验,可以不拘一格,选择多种实验方法,只要可以验证结论,方法合理即可。如果可以结合现有实验条件,就要充分利用资源。比如,在学习电阻测量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多种实验方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开展实验。实验之前,可以列出实验方案,然后再进行实验,验证结论,就可以使学生掌握这些方法。

三、采用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时下非常流行的一种教育方法,主要是教师为学生指定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提升学习效率。在高中物理实验中,任务驱动法是一种灵活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指派的任务进行实验,对问题的答案独立探索,直至找到答案。任务驱动法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具有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还能够将实验与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可谓一举数得。在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教学内容仅凭教师的理论灌输和演示实验,并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如果知识讲不透,还可能会出现理解的偏差。比如,关于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学生可能就会认为其与物体重力的变化有关。对于这种认知上的误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自己体验和验证。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教学任务,结合生活中的资源,验证结论,比如,将装满水的水瓶戳出小孔,让学生进行观察,就会发现水会向下流动,如果是与物体重力变化有关,那么就可以通过自由落体状态下的瓶子和放在电梯里做加速运动的瓶子中水的变化状态来验证结论。除了日常演示实验之外,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性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自己进行验证。通过亲自实验,观察,验证这一系列的过程,学生就能够对知识加以有效区分,对错误进行改进。任务驱动法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找到明确的实验目的,带着问题去思考和观察,通过对物理现象的感知,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重要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还能够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以不断探索的方式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在书本之外无法培养的能力。

四、结语

虽然高中物理学习难度较大,但并不妨碍其以有趣、生动的方式为学生呈现知识,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学生的操作能力可以在实验中获得展现,单一的实验模式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通过多种实验方式进行培养,使学生掌握实验、学习的主动权,才能使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愿意去学习和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王家兴.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4,(33):151.

[2]田凌芳.论物理教育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0(02).

作者:胡芳 单位:沈阳市第二中学

第二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紧张,压力比较大,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而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高中物理课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物理课的实验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应教学的需求。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优化,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本文将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模式;新课改;探索;评价

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人的一生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它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注重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索性学科,实验教学的模式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验过程极具趣味性,如果能够开展好实验教学,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较为被动

物理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高中阶段除了一少部分物理特别好的学生外,普遍认为物理是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学生本身存在很大的畏难情绪,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灵活性、启发性不强,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学习较为被动,学习压力也很大,这样成绩就不会特别突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老师在课堂上往往采取满堂灌的形式,节奏非常紧凑,总是希望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尽可能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同学,希望面面俱到,却忽视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物理学习需要的最重要的能力,也是高中阶段以及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

二、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1.启发式的实验教学模式

物理课的学习中,会遇到许多的物理公式,而这些公式靠死记硬背是毫无意义的,学习应当遵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研究—解决问题”的步骤,采取启发式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应当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当成教学重点,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推导公式的方法,而实验的结果和对公式的理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是在自己参与、理解性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必定不会再苦于记错公式。比如在“牛顿三大定律”的学习中,先让学生思考这三大定律最初是基于怎样的问题而产生的?比如牛顿第一定律中“重力”和万有引力定律是基于牛顿遇到苹果砸在自己头上而去思考“为什么苹果是向下落而不是落到天上?”;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他在参加一次宴会时看到两个人互相推搡时想到的等等。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让学生体会怎样把实际的物理现象提炼成抽象的物理问题。

2.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情境教学模式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也已经势不可挡。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也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多媒体实验教学,展示危险性较强或在学校实验室条件下难以实现的实验过程。比如,在学习电学中“电势差”这一章节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放电”的实验过程,这样能够避免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危险而且能够比较直观。又如,在演示“磁悬浮”实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大规模的磁悬浮实验场景,这样的实验在学校实验室有限的面积和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

3.学生参与主导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传统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下,许多实验是由老师来完成,学生主要是观察老师的实验过程,然后模拟老师的实验步骤,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这样的实验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能动性是非常不利的,实验成了一种走马观花、照猫画虎的形式,失去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就是在实验室中,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前期的引导,然后学生自己完成分组或者独立的完成实验。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操控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三、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评价

新课程改革对“对于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评价”也是有要求的。课程设计与开展的好坏不能单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准,而应该采取综合评价的方式,除了学生的成绩外,还应当对教师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进行评价,多方位的来评价一节课的好坏,更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总结展望

物理教学跟物理课程的开展过程一样,需要教师不断的反思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勇于实践,勇于创新,让物理课程充满探索性,思考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杜小娅.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

[2]朱兆坚.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评价研究.高考:综合版.2015

作者:赵忠文 单位:甘肃省庄浪县紫荆中学

第三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思考

【摘要】新课程教育的实施,新高考制度的改变,对教师的教学影响深远,物理教师在改革的浪潮中,不能忽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实验是一个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全方位结合的过程,通过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思维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意志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学;反思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伽利略被称之为“近代物理学之父”,就是因为他把实验带入了力学的研究,并把实验和数学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视实验,是回归物理学本质的一种体现,对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有着巨大的帮助。然而现在很多学校由于实验器材的短缺、应试教育的片面追求,忽视了物理实验。简单的介绍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然后用大量的习题进行填充,从而保证学生“掌握”知识,考取高分。这种教学模式太过于功利性,并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容易让学生丧失对物理的喜爱。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曾经说过:“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一些理论的东西,往往是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便分明。”这是对物理实验的实际性做出了阐述。杨振宁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这是对我们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过于重视学生成绩的一句相当有批判性的讲话。

一、实验的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的演示实验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环节。对于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尤其需要注意课程开始的那几分钟。教师在课程内容内,有意的设计几个有趣的演示实验,对发挥学生的兴趣导向、问题导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笔者在鲁科版必修一第六章的《超重与失重》这节课中,利用一个矿泉水瓶子,在瓶子内装一些红墨水,瓶子中下部开一个小孔。在课程开始时让学生观察水从小孔中流出,然后从高处再释放瓶子,提醒学生观察下落过程,小孔是否还有水流出。重复几次实验后,有的学生就会观察到下落过程中水是不会流出的。这样一个“常理认识”之外的现象,就调动了很多学生的求知欲。

2.验证物理现象

物理现象的验证是学习物理的一个关键。高中物理实验大部分都是分组验证性实验,可是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都忽视这部分的验证,直接教授公式、规律,然后用习题加深公式的应用,这些都是追求分数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下,学生对现象的理解,就是靠简单的几道例题来认识,例题做了什么,就记什么,考查的更多的是学生的记忆力。比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如果不平衡木板的摩擦,那绳子拉力和物体加速度还会成正比吗?放手让学生实验下,很容易就能发现这其中的问题。

3.探究物理问题

有些物理情景的问题,单靠老师讲解,学生很难接受。就算接受了,也很大一部分是靠背的方法接受的。比如学生在研究“传送带问题”时,经常困惑于摩擦力的方向。这种问题有时教师会觉得学生水平太差。其实可以设想下,霍金的天体理论在我们看来也是很乱、很玄的一套理论,但在他们那个层面的学者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对未知事物的困惑应该是值得原谅的。其实对于摩擦力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传送带的实验。为了突出实验效果,放上去的物理接触面最好涂上一些有颜色的粉末等,帮助标记摩擦与相对运动。学生做一做实验,研究下划痕产生,自然对理解摩擦力方面有很大帮助。

4.加深知识理解

有些知识过于抽象,或者偏门,学生平时没有接触到这部分知识,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就很容易存在问题。比如对于电场等势面问题,学生在理解电场这一类“虚无缥缈”的内容时,就很头大。但是,如果通过实验的方式,把抽象的知识用一些能看得到的现象来帮助理解,对学生的直观感受就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实验的几点策略

1.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学生的参与

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因此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至关重要,学生在研究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建立上帮助很大。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进实验过程,也可以让学生自我体验实验,因为学生在实验时,通常会出现很多“意外”,这些教师意料不到的事情,也是我们分析学生知识特点的一个契机。例如自由落体中的“反应尺”实验,就可以让多一些学生上台和老师一起配合,顺便计算下各人的反应时间。再如在超失重教学上,用弹簧测力计挂几个勾码进行竖直面加减速运动时观察到示数的变大变小。这是让学生分组实验,班上就有同学提出,为什么两个勾码做出来的效果没有三个勾码的效果好。这一问题的得出,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性与自主性。

2.加强课堂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能力

在鲁科版选修3-1的电场中,有一个静电屏蔽的知识,其实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先做一做这个实验,认识到怎样材料的外壳才能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再动员学生去讨论,或者找资料来解释这一现象。这样有助于学生将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机融合。再比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学生在尝试用图像法分析时,会发现有些点离直线偏离较远,这些点有些是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有些是因为实验方法错误引起的,这些问题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3.开发身边的易得资源来进行实验

利用身边的常见资源来进行实验,不仅可以解决有些学校实验器材短缺的问题,更会使得学生感觉实验“亲切”,让学生对身边事物保持好奇心,促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验证“合力的大小与角度有关”的实验中,利用木条钉成平行四边形,再用一条直尺钉在四边形的对角线上的一个起点位置,改变四边形的夹角,就可以通过直尺读数来解决大小问题。同样的,自感现象的实验中,可以当众拆个日光灯的镇流器出来做实验,也可以为后期日光灯的学习做下铺垫。

4.学会分析实验,掌握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他们从实验中掌握相应的技能才是实验的目的。对于实验的观察和前后知识的联系,是对能否得出实验结论的一大因素。实验结果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实验过程也可能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学生在不断重复、改进的过程中,培养出了耐心和意志力。从实验促进知识体系的理解和建立,是我们教师应该要引导的方面。在当前教学、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勇于创新、勇于改革,更要落实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基础地位,重视实验,发挥实验的教学作用,“不忘初心”,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能力上的提升,挖掘学生潜力,提升学生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就是我们作为教师的用心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娜.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的改进[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6):156

[2]王玮.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0):223

作者:陈翠霞 陈晖 单位:宁德市高级中学

第四篇:高中物理实验学习策略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物理课堂对实验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导致物理实验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以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物理实验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物理实验;学习;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物理学科的学习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同时也要增强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一门手脑并用的学科,物理实验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应试教育体系的局限,物理实验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如何打破这种僵局,提高物理实验学习的效果,是老师和同学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1学习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和家庭对于学生的要求极为苛刻,但是也仅限于对应试成绩的关注。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片面的注重了知识点的教授和题海的练习。在这样的教育下,导致了学生逐渐失去动手能力,对物理实验的兴致不高。教材内要求的物理实验教学,老师也往往课堂演示一边,浅尝辄止,我们根本没有机会亲自去操作。

1.2学习方法所导致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在课堂教学内推广,但是学生对此没有深刻的认识。仍然沿用之前传统落后的学习方法,一味的听取和借鉴了“老教师”的学习经验,对于课堂中实验的环节过分轻视,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在学习过程中,用于启发我们思考和培养创新的实验环节,往往敷衍了事走马观花。长此以往,高中物理实验的效果难以体现,那么实验学习也就难以进行。除了上述两点,同学们学习兴趣和态度也是影响物理实验开展的重要因素。在高中物理实验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学习兴趣不高,重理论知识轻实际操作的现象也是物理实验学习中常见的问题。

2建议和策略

2.1把握实验的机会

要想在物理实验中学习提高,首先我们要把握住为数不多的实验机会。鉴于课程安排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高中物理实验次数是有限的。而我们又正处于求知欲和探索欲旺盛的时期,同学们都希望能参与到实验的具体操作中,但是由于课堂时间问题许多同学都没能操作完实验流程。因此,在进行实验前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预习课堂内容和实验流程,当堂实验时能够顺利的完成实验充分理解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通过实验一方面,激发了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启发了思考和创新精神。

2.2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

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角色,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实验的机会和相应的指导,我们也要积极配合。当在课堂上开展物理实验的时候,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切身的体会科学知识发现的过程,跟着实验思路一起思考,与巨人们精神对话。在新的学习方式中,我们要建立起“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和谐关系,在老师的适当帮助下,自己去探索发现,通过实验印证所得。在不断的实验过程中获得成功时,能极大的增强学习信心,也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2.3课外拓展

就目前课程安排而言,语数外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和学习资源。我们在校期间物理课时本就不多,要想充分的进行物理实验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在物理实验的学习过程中,课外的拓展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我们应该积极的做课外拓展训练,一些简易的实验均可以在课外进行,而实验器材的获取何以通过向老师申请获得。除此之外,建立物理学习会或者兴趣小组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手段。学习会可以定期的组织安排物理实验,在没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开展一些简单规模小的实验。许多优秀的科学家都是在私下个人的不断探索中才逐渐得到的真知,因此,对于物理学科感兴趣的同学不妨利用课余时间多强化巩固。

3结语

总而言之,物理实验的学习效果不佳老师和学生都有责任。要想彻底改变这样的学习现状,就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一方面,老师结合课程改革的精神不断的对教学方式加以改进,将物理实验同教学经验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学生也要回应素质教育对自身综合能力的要求,积极地参与实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双管齐下。在这样长期的实验教学环境濡染下,学生的知识层面和科学素养都能得到极大的提高,学校也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本人学识有限,对物理实验的学习的看法还不够全面,所提出的策略也局限于自己的角色身份。所以,在高中物理实验的学习实践中还需要师生们共同总结,不断的丰富完善。

参考文献:

[1]韩艳华.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学习策略[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

[2]卫艳冰.在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实施学习策略教学的实践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01).

作者:熊敉冬 单位:长沙市长郡培粹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