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物理教学探寻(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高效物理课堂学习方式,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教师对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与认识依旧停留在提升学生合作能力,改善学生团队精神方面,对合作学习模式效果的认知较为肤浅。实际上,教师应该站在改变学生学习行为与综合能力的角度上来看待合作学习模式,从而更好的发挥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文章主要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进行探析,以期能为提升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效果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高中物理;合作学习;应用效果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教育领域逐渐推广实施。广大教师与学生将全面开始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经历从陌生到熟悉的全过程。相对于高中其他学科来说,高中物理在学习心中普遍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容易形成畏惧心理。而在高中物理课堂中使用合作学习模式将会形成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缓解学生学习的焦虑程度。相对于独立学习来说,合作学模式更加有助于学习的开展,并且会获得更佳学习效果。
1.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是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而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更加容易使得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深入研究物流规律拓展物理思维。高中物理实验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意识、挖掘到其他学生设计实验与操作实验中的可取之处,并且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弥补[1]。多位学生共同合作同一项实验绝不是因为实验器材短缺,而是因为多位学生同时操作同一项实验可以站在多个角度来进行观察,以不同的思维视角来思考,从而更加有利于凸显问题,形成更多的合作学习的成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不单单可以被合作的学习氛围所感染,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对于独自操作实验更多的经验。例如,在进行游标卡尺读数的实验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游标卡尺结果的读取不甚了解,教师如果直接在课堂上传授如何读取以及读取原理,虽然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但是却难以形成深刻的记忆,十分容易遗忘。而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教授完游标卡尺的基本结构后,通过课堂提问来引导学生探索游标卡尺的原理,并且自我来探索游标卡尺的读取方式,最后开展合作学习,将自己探索得出的结果带入小组合作中,并且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2]。学生会意识到大家对游标卡尺读取原理的理解各有异同。进而在合作学习中开展沟通讨论,并且将沟通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总,开展班级集体交流,在经过进一步的交流沟通后获得最终最为准确的表达。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思维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提升探究能力,发散思维解决问题。而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果不单单是熟练掌握了游标卡尺的读取方式,而是对游标卡尺的原理与设计结构有了新的理解,科学素养与探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合作学习模式建立学生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
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的优势在于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沟通交流,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在高中物理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在合作学习模式中,由于整个小组的学习目标是一致的,其中包括完成实验报告、完成理论推导、完成习题练习等。如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自己独自完成某一项任务难度较大,这就会让学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合作学习中的分工合作将整体分为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小组活动组织者、记录者、操作者等均不能单独存在,其之间存在基尼的依赖关系,每一位组员均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任务,从而使得小组能够在合作学习中完成任务,一同进步,一同学习,让学是能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例如,在“单摆的周期公式”中,教师可以事前准备好充足的实验设备,其中包括铁架台、钢球、塑料球、秒表、刻度尺等,并且明确实验目标:熟悉了解单摆周期公式,在实验过程中获取数据、分析数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讨论,通过使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实验,并且高职在对单摆周期测量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3]。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小组组长需要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并且制定实验计划,选择相关实验器材并且分配实验任务,例如实验器材的安装、实验装置的操作、实验数据的读取、实验设计的检查与记录等。在实验过程中小组中每一位学生都有着在实验中所需要担负的责任与任务,在获得数据后个人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相互对你分析、消除分歧,从而获得最终的讨论结果。在这合作学习模式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信赖建立了可靠的合作方式,让学生拥有了更佳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3.合作学习模式优化学生课堂学习行为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显著的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并且改善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目的的认知正在趋于改变,逐渐优化,这可以充分体现着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兴趣与态度的明显转变。例如,以往学生在碰到有一定难度的物理难题是总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更多的是依赖教师解答,而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转变了以往被动的学习行为,改为在小左合作中积极寻找答案。通过合作学习模式,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行为变得更加积极,愿意主动在高中物理课堂外来进行知识准备与物理知识储备。这些学习行为的改变显著改善了合作学习模式的成绩,小组之间的成员变得更加亲密、更加友善,互帮互助行为更加频繁。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合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建立学生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优化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帮助学生克服在物理学习中形成的障碍,让学生更加愿意学习物理。
作者:代湘辉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郭晓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2):7807+7824.
[2]贾圣芳.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25):61.
[3]许开明.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5,(09):116.
第二篇:网络环境高中物理教学实践
摘要:
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学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在教学中应用网络技术,实现了资源共享的教学目标,还进一步实现了个性化教学。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而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网络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践应用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网络环境;高中物理;实践
随着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各阶段的教学都进行了新课改,为达到新课改的具体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改革教学理念,尤其是对高中物理课而言更应该如此,鉴于课程的实践性比较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传统的灌输教学形式,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这种新方式的实现还要结合现代的网络技术,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探索了网络教学的实践方式,希望以此能为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一、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随着高中物理教学新课改的颁布,物理教学已经开始走向了规范化的阶段。新课改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从某种程度上看,高中物理课程的逻辑思维很强,教材中关于一些理论和概念知识都表达得比较简洁。因此,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难免会觉得课程比较抽象和难解,这样也就导致学生的整体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此时教学方式再比较单一枯燥的话,最终直接造成教学质量严重不达标,对学生进一步接受教育和学习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虽然现阶段已经有很多教师开始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尽力在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但是因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整体教学质量无法实现最初制定的教学目标,基于此种现状,强化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众所周知,物理和化学等学科整体上课程内容都比较抽象,因此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就比较困难,尤其是对女生而言,很多甚至在提到物理时都有恐惧和厌烦的心理,如何克服这样的教学困境是教学者面临的难题。实践证明,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言非常有利。
2.丰富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高中物理教学应该顺应时展趋势,在教学中融入网络技术,使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增强学生对国内外先进知识的了解,条件允许时还应该通过网络视频技术为学生创造和优秀学校学习的机会,以此开拓学生的物理视野,为今后的发展作好铺垫。
3.能有效提高学生高考成绩。提高高考成绩是高中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改的形式下,虽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但是具体的考试题型已经变得非常灵活,如果还是应用传统的“题海”式的教学方式那将远远不能应对这种题型变化的灵活性的,因此使用网络资源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还能帮助学生发散学习思维。
三、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实践方式
1.人机程序式学习模式。人机程序式学习模式是指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当然前提是教师自身已经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说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就是物理教学的一大改革和创新,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将课堂知识制成课件,在课堂中用多媒体展示,使课堂内容更加直观,就是一种最直接的人机交流形式。
2.人机问题式学习模式。人机问题式学习模式是将网络资源中的知识作为支点,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知识延伸,具体分析如下:比如在网络上明确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m、物体受力F的关系,此时可以让学生组织实验小组,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研究a与F、m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提出相关问题,并在网上进行测试:任务1:为确保砝码桶和砝码桶内砝码两者的总重力与木块运动时的受力近似相同,应保证砝码桶及砝码桶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木块和其上面硅码的总质量(可供选择的有近似于、远大于或者远小于)。任务2:A、B两学生在同一个实验室,每人取一套图示装置放于水平桌面,木块上面都不放置砝码,不考虑平衡摩擦力时,研究a与F的关系。通过上面的问题,加深了学生对a与m、F的关系的探讨。除此之外,通过此种教学模式,不仅能考查学生对此章节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直观地明确实验的原理,同时还能使学生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延伸,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人机互动式学习模式。人机互动式学习模式是一种综合了学生、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的互动教学方式。体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就是学生和教师与计算机的互动。互动模式的具体体现就是课件展示课堂内容,教师讲解,学生学习。但是在这中间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即单一的“教师讲授学生学”这种形式是很不科学的。在课件展示时,教师必须结合章节的重点内容及时进行提问,提问后可让学生单独或者集体回答,在课堂上营造互动的氛围。
综上所示,在教学中可以实践应用人机程序式、问题式以及互动探究式学习模式。所以,要求相关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教学模式的分析和探索,进而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快速提高,进一步为社会提供更专业的物理人才,最终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建设。
作者:尹树刚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世纪中学
参考文献:
[1]温俊霞.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27:135-136
[2]丁晓龙.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家教世界.2014.02:127-128
第三篇:高中物理教学学生思想研究
众所周知,高中物理理论知识点抽象性较高,这就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了不小的阻碍。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高中物理的学习效率,可以采用新式的教学方法放飞学生的思想。本文以教研版高中物理教材为例,着重论述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如何放飞学生的思想。
一、发散性物理问题探究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
教师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放飞学生的思想,需要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方面做起。这是因为高中物理理论知识点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走入教学误区,从而不利于自身高中物理知识水平的提高。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发散性的物理问题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这种新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创新地思考物理问题,同时还能够为他们提供解决物理问题的不同角度,从而达到放飞自己思想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探究“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与受外力的关系”这一具体的物理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给定学生几个探究方向:(1)当物理质量保持不变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2)当外力保持不变时,物体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学生根据教师所给定的这两个探究方向进行发散性思考与具体的实验探究,最终得到结论:当质量m保持不变,加速度a与外力F成正比;当外力F保持不变,a与m成反比。学生在多角度探究实际物理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高中物理知识水平,从而为他们之后更高层次的物理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二、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引起学生发散性思考
学生自身物理知识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同时还要求学生自主地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思考,从而达到放飞他们思想的目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减少传统的“说教式”授课,而更多地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引导教学。这种新式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对传统说教式教学方法的疲倦感,从而达到有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在另一方面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相比于干涩的教材知识来讲更具有说服力,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发散性思考,最终达到提高学他们综合物理知识水平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电生磁”这一部分的相关物理知识点的时候,教师抛开传统的说教式讲课,而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拿出通电导线、开关、小磁针、托盘以及电源等物理实验用具,然后给学生演示生活中常见的“电生磁”现象。教师首先将导线、开关与电源链接妥当,并将开关置于断开状态。然后教师将小磁针放在托盘上,并把它放到导线的周围静置。接着教师接通开关,让学生观察小磁针的具体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原本静止的小磁针竟然发生了转动,对此教师随即对学生展开提问:“同学们,刚才我给大家演示的就是我们生活中时常发生的物理现象,那么有哪一位同学可以为大家解释一下具体的原理吗?”学生对此面面相觑,并展开了发散性思考:是因为通电导线产生了磁场吗?还是因为单纯的空气运动?教师趁热打铁地教授学生:“小磁针之所以发生转动,是因为导线通电后在它的周围产生了磁场。”教师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他们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展开发散性思考,最终达到放飞学生物理思想的目的。
三、理科知识相互结合发散提高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学生难以理解的高中物理问题可以利用理科知识相结合的方法达到完美的解决目的。这是因为高中理科虽然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几个大部分,但是其中具体的解题思想与技巧都是互通的。所以教师在教导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时候,可以熟练运用高中理科其他学科的解题技巧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高中物理解题能力。同时这种新式的教学方法也体现了发散创新的思想,有利于学生高中物理思想的放飞。例如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t)”这一部分的相关物理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高中理科数学课程中的图像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教师首先教授学生基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t):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有加速度a的存在,并且这个加速度a为具体定值保持不变,所以v=v0+at。然后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这一物理问题,可以根据数形结合的思想画出具体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t)图像。
四、课余生活中的物理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创新实验能力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作为高中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教育意义重大。教师为了实际提高学生的创新实验实验能力,不仅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的物理实验操作技能指导,同时还可以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引导他们自主完成具体的物理实验探究。所谓的创新实验能力即为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与提供的必要实验器材并结合自身所学习过的高中物理实验知识,完成有趣的课余生活物理创新式实验。例如在学习了打点计时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完成创新物理实验操作。以下为具体的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速度”的实验步骤:1.准备好秒表、直尺、纸带、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等具体的实验器材,并按照要求安装妥当;2.打开电源,让小车自由滑出,并得到留下印记的纸带;3.在步骤(2)的同时利用秒表测量时间,并用直尺测量距离;4.将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带入公式,最终得到小车的速度。教师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发散性问题探究、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理科结合的解题方法以及课余时间的创新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策略,最终达到放飞学生思想,提高他们自身物理知识水平的目的。
作者:盛春林 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
第四篇:高中物理教学反思日记优化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反思日记不仅对教师有启发作用,对学生也有实用价值。教师利用反思日记归纳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缺点,提出合理化的改进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通过反思日记能够及时发现学习误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高物理学习成绩。
一、帮助学生养成记录反思日记的习惯
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内容繁杂,学习时间紧张,他们会认为没有时间来记录反思日记。如果教师一味地强迫学生去记录,学生则会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情绪,这样不仅学习水平很难提升,甚至给学生造成更大的压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记录反思日记,就要将反思日记的优点展示给学生,然后再教授学生记录反思日记的方法技巧,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记录反思日志的良好习惯。通过反思日记,教师能够把握学生的兴趣所在,因材施教,从而提高高中物理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加速度这一课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按照实验要求,合作完成实验过程。实验结论是:物体的加速度是由外力和自身质量共同决定的。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摩擦力的平衡,实验结论和实验注意事项都是关键的知识点,都需要学生认真思考领悟。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在结束实验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出实验的全过程,这就是反思日记的主要内容。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帮助学生养成了回顾知识点的良好习惯,从而高效完成高中物理的教学任务。
二、创新反思日记的形式
多媒体技术逐渐进入高中课堂,学生面对现代化手段也游刃有余,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反思日记可以寻求现代技术的帮助。可以将反思日记与微信圈、微博等信息平台相结合。学生个体先独立完成自己的反思日记,然后在班级或校级的公众平台上讨论交流。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别人的经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在现代信息手段的帮助下,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反思日记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准确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能够高效利用课余时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同样在加速度这个实验中,学生后期的反思日记中多次提到平衡摩擦力,虽然没有影响到实验结果,但是实验的精确度大打折扣。教师就要在学生反思日记中及时指出,并且给学生解释清楚,详细告诉学生正确的实验顺序和实验步骤。反思日记将教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实验中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深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
三、编写试卷评析反思日记
目前,主要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水平。有的教师面对一份试卷单纯地讲解正误,面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却没有详细的讲解,没有深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对任何一次考试都没有详细的记录。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物理教师,不仅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是什么,还要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经过的每一次考试教师都要详细记录,通过不同次考试对比,总结学生的学习优势和不足,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例如,在物理考试之后,教师首先要记录的是班级的总人数,以及学生错题的分布情况。第五题考查的是电流的基础运算,10个学生出现了错误答案,主要原因是物理水平一般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透彻。第八题考查的是光学知识,6个学生出现错误,究其原因是该知识点容易被忽略。再如,某些知识点出现错误在于知识点本身难度较大,学生理解有困难,属于高难度试题。这样,教师不仅对试卷有深入了解,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水平也做到心里有数,从而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扬长避短,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实现错题解析和反思日记的有效统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错题也是一笔财富,关键是教师和学生如何对待错题。记录反思日志可以发挥错题的实用价值,加深学生对错题的印象,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例如,在物理实验中有的学生在器材选取上出现问题,还有的学生对物理实验中的原理理解不透彻,面对这样的错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要让学生在反思日记中整理错题、解析错题,不仅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要让学生把解题过程详细记录下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将错题和反思日记有效统一,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经常记录反思日记,从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深刻理解物理学科中的重难点知识,充分发挥反思日志的作用。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教师,都要认识反思日记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作者:张文超 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傅月琴.巧借“反思日记”活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J].中学物理,2015(05).
[2]陈爽.巧借反思日记活化物理教学[J].黑河教育,2015(12).
第五篇:高中物理教学信息技术研究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是传播知识的媒介,不但可以用信息技术去展示课本内容、图片、视频,更可以去储存、加工物理教学所需要的东西,因此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相融合已经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相融合来实现更好地去教学,已经成为老师去探讨的重要内容。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含义
信息技术教学有两点含义:第一点,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说是实现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学。第二点,从教学方式和手段来说是老师运用信息技术来教学。简单来说,信息技术教学就是老师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来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向、教学素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另外,信息技术教学的途径是多样的,不仅可以运用到课堂上,还可以运用到课外、家庭、远程教学等方面,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和高中物理教学相融合,是正确的方向。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相融合的现状
1.容易忽略物理基本知识、概念
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教学固然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如果老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教学,在整堂课中只采用信息技术来下载讲课的课题、布置的任务,整堂课老师都用鼠标点来点去的讲解,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摸不到头脑,学习知识混乱,学习思路不明确。像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会给学生讲解一下高中物理的知识、概念和公式的来源,使学生能够深刻记忆掌握知识点,但现在老师这种教学态度是必须要改善的。所以老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时要把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相融合,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2.教师分不清楚主次,掩盖了教学真实内容
在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时,老师已经忘记了“辅”的意义,并不是要让信息技术成为主体,而现在老师在备课时,只想着利用信息技术去活跃教学氛围,去设计一些有趣的课件制作,但事实上学生只看到了漂亮的课件设计,增加了教学情趣,好比学生在看搞笑的视频一样,当时看到了笑点,但看完却不知道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所以学生根本没有学到知识,因此物理老师在教学中要分清楚主次,“主”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次”是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不要掩盖了真实的教学内容。
3.教师上课主要靠“读”,缺乏师生交流
物理老师教学更多的是实践,如果在讲课时只利用信息技术去给学生用“读”传播知识,那么长时间下来,学生会感觉了无生趣,老师上课好比念经一样。课堂上只能听到老师的声音,却看不到人,老师学生之间缺乏沟通的课堂又怎么能成为课堂,所以老师一定要高度重视教学的方式了。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相融合的方式
1.运用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
运用信息技术便是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需要把教学的知识点、概念与实践相结合,要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探究,在课堂上学生掌握了物理的理论概念,就要进行有效的练习,重点和难点要引导学生去使用信息技术去查阅学生所需要的资料,然后带入课堂中和学生分享学得的成果,能够引导学生都自主地去探讨、交流,更好地去实践物理科目,另外也能够带领其他学生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如在学到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老师要组织学生在全班展开活动,让学生推举代表去讲台用信息技术来展示这个实验的过程,然后去发现问题,得出结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创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长时间下来,学生会自主地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体,主动去探究。
2.运用信息技术增加学习的实践量
把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相融合的目的便是让学生学好高中物理科目,所以老师要融合信息技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课外教学实践时间,去锻炼实践的能力。比如:如右侧,将质量为m的匀质细铁链圈套在一个表面光滑的圆锥上,圆锥顶角为,设圆锥底面水平,铁链圈平衡时在一平面上,该面与圆锥底面平行,则铁链内的张力大小为。这一道题,老师要用电教先展示一下右图的图片,让学生分析清楚图片的已知关系,然后在审清楚题意,在实践中找到铁链内张力的大小是多少。然后老师再根据全班物理生的学习基础,在电教信息技术中找大量适合学生练习的题,让学生一起在愉悦的氛围中一起去练习,这样不仅运用信息技术增加了学生的实践量,也使学生复习巩固了课本知识,优化了教学质量与效率。
总之,用信息技术来辅助物理教学有太多的优点,老师要好好把握优点多去研究,要和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方式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高中物理教学呈现健康、积极的教学理念。
作者:曾钰辉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
第六篇: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思考
【摘要】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源于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不断打磨和反思,有效的教学必然注入了教师更多的心血,包含对教学资源和物理学史的充分挖掘,包含对课堂的反思与总结等等。
【关键词】
高中物理;物理学史;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效性”成为了当下课堂教学的最高追求!那么,对于高中物理学科而言,有效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意味着让我们教师的课堂不必要的消耗减少,最终实现教得轻松、学得幸福。如何做到呢?
一、发掘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的物理教学课,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应该将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更多地挖掘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探索历史,从中提炼方法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价值,让学生体验科研探索中的艰辛和乐趣,从而学习理想化建模和类比思维的科学方法。例如,《库仑定律》安排在人教版物理教材选修3-1的第一章第二节,其核心内容就是库仑定律,这是电磁学理论的基础性内容,阐述了带电体之间最基本的规律,同时也是衔接电磁学与力学的桥梁,为学生整个电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奠定基础。在教学处理上,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掘库仑探究相关规律的历史过程,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理想模型法和类比法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知识习得的同时,感受科学思想的洗礼。学生通过学习,有如下的感悟:由库仑定律的探索过程可以发现,类比思维在物理研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如果没有万有引力的类比,仅仅只是实验数据的积累,不知道该项结论何时才成被建立起来,事实上,整个静电学的发展,都是借鉴了万有引力已有研究成果而取得的。此外,有鉴于库仑的实验精度并不高,而库仑定律又是电磁学中的基础性定律,因此它的精密度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后世科学家也运用了大量更加精妙、更具科技含量的实验对其进行证明。1972年的实验表明,相关偏差如果存在,也不会超过3×10-16,由此可见,类比思想下推导出的库仑定律是一个非常精确的物理定律。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安排,学生自然而然更想着去把库伦定律掌握好,最终在课堂互动中总结和生成“对库仑定律的理解”:(1)点电荷,这是一个可以类比于“质点”的理想模型,即当带电体的距离远大于它们自身大小时,其形状和大小对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作为理想模型,这是一种科学的抽象。(2)规律表述中强调了“真空”一词,事实上在空气环境中,库仑定律依然可以近似成立,但是其他介质的影响不方便对学生进行拓展,因此和学生解释时,则简单说明,本规律和实验被约束在真空环境下进行。(3)规律的拓展:任何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多个点电荷组合而成,因此如果知道电荷的分布特点,理论上可以通过库仑定律以及力的合成将两带电体之间的静电力进行求解。
二、从说题和听课的角度,我们教师应该对教学进行自我反思
反思是促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对“教学语言的组织”的帮助,为什么相同的教材,不同的老师能够让平时班级慢慢地分化,教学语言组织能力存在差异,尤其是“说题”和“讲题”环节上。同一个问题的讲解,不同教师的处理手段是不一样的,其对知识的挖掘、解析和拓展都有着程度和角度上的差别。从语言组织上来看,说题应该包括问题隐含条件的剖析、关键字句的强调以及知识能力考点的显化,教师要用简练而恰当的语言说出题目的隐含状态和过程,讲解常规方法和解题技巧,论述问题的变换和拓展。例如笔者处理一道力学综合题时,有一段如下的教学录音片断。师:给同学们安排以下三个任务:(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2)对比运动过程的前后两个阶段,分析差别;(3)找出问题的突破口。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开始思考,同时笔者在黑板上准备好两个示意图。生:解题突破口在于摩擦力。师:可以,那么传送带与物体间的摩擦力有什么特点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别在以下情形下进行讨论和总结:(1)传送带静止,物块会因为滑动摩擦力而发生减速,最终以平抛的形式落在点Q;(2)传送带反向运转,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情形不变,则物体减速后,仍然以平抛的形式落在点Q;(3)传送带正向运转,考虑到其速度取值大小上的差别,因此物块将落在点Q或者点Q的外侧。如何让自己的语言更加简练而精致,还可以通过听课学习的方式进行完善。笔者经常主动参与各类听课观摩活动,不仅用纸笔进行记录,更用录音笔记录下课堂实况,在课后更是结合其他老师的点评,对课堂设计精妙、语言使用恰当的地方进行反复倾听,从中汲取值得借鉴的地方。例如,本校吴老师的课堂语言组织非常具有艺术性,而且课堂设计也非常得体,笔者听课之后,就以他的教学安排和语言组织为范本,纠正自己的教学语言。笔者在反思日记中这样整理着:“吴老师在提问时,适当放慢语速,一方面让学生听清楚题意,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为学生营造安静祥和的思考氛围,这值得我学习。”当然,某些教师课堂语言的失当之处也是我听课和反思的素材,以此提醒自己在教学中避免出现类似情形。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笔者发现物理教师语言习惯的养成,不仅要关注细节,更要相信学生,将课堂的话语权移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里来,这将让物理课堂更加精彩。
作者:马佳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第一中学
第七篇:高中物理教学微视频资源应用
摘要:
微视频资源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对于物理现象有着更加直观的表现效果,给了高中物理教学更多的教学素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发挥微视频资源的“教学表现力”优势,合理规避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教学问题,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微视频;资源;高中物理;有效应用
微视频是微课视频,是指相对短小,具有连续的画面的教学视频。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视频资源的内容逐步地丰富起来,微视频资源对于物理现象有着更加直观的表现效果,给了高中物理教学更多的教学素材。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领域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和微视频资源应用的融合过程。因此,如何在充分的尊重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要求的条件下,巧妙地规划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插入实际,发挥出微视频资源展现力强的优势,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是高中物理教学要关注的重点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将通过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情况的总结归纳,总结出微视频资源运用过程与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社交媒体以及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微”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微课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的尝试。近几年,多种多样的微视频资源开始出现在网络上,高中物理教师可以轻易地通过互联网手段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高中物理教学可以更好地享受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便利,更加高效地通过对于微视频资源的获取,优化现有的高中物理教学形式,进而向学生快速有效地传输高中物理知识。但是,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利用微视频资源辅助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发展时间还很短,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还不够完善,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这就导致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还需要进行一些相关问题的解决研究,需要开展后续的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形成并持续完善微视频资源内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系,进而借助微视频资源的应用,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关键区域探析
通过对相关数据文献资料的查询可以发现,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视频资源插入物理课堂的高中教学方法的研究,正逐步发展成为物理教学研究的焦点领域范围。从这一点可以发现,通过互联网技术获取丰富的微视频资源,拓宽现有的高中物理教学范围,优化高中物理教学形式,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着很高的显示普及价值,甚至可以称之为“现代教育事业的突破契机”。针对这样的情况,进行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可以通过借助于丰富的微视频资源,极大地丰富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并可以充分地利用微视频资源表现力强的优势,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快速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微视频资源的“表现性色彩”过于浓重,导致学生在进行高中物理课堂听讲的过程中,产生“教学中心不明确”的问题,这是高中物理教师要重点思考解决的问题。综合起来看,在进行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要对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进一步地归纳总结。
三、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发挥微视频资源的“教学表现力”优势
微视频资源开发、微课程设计以及在相关教学领域的应用模式会更加地丰富和多样,必将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范围的扩大,如何发挥出发挥微视频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表现力”优势,完善丰富微视频资源的教学应用形式已经逐步发展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微视频资源的应用原理基础上,结合高中生学习特点,合理选择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促进高中物理教学与微视频资源的融合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在进引进微视频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意识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扬微视频资源的教学优势,让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微视频资源,充分了解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中心内容,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高中物理课程《运动的描述》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可以快速地进入对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状态,就需要在进行《运动的描述》这一堂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将《伽利略斜塔实验》《打点计时器研究匀速运用》微视频资源插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微视频资源观察这些现象中蕴含的运动规律,加深学生对于《运动的描述》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欣赏微视频资源的过程中,形成对于《运动的描述》这一堂课中知识的立体性认知,进而对涉及的“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加速度”“量程和加速度的关系”等知识点理解得更加透彻。
(二)合理规避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为了合理地发挥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优势,高中物理教师要在充分调查学生的实际特点的基础上,合理规避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教学问题。这就需要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到结合微视频资源的实际特点,不仅要重视到微视频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吸引,更要注意到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与微视频资源的整合研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对于高中物理知识的深度了解,进而有效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物理课程中《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教学的过程中,物理课程教师就可以合理分析《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中涉及的一些基本的物理原理。例如,“摩擦系数”“力学分析”“牛顿定律”,并在进行微视频资源的分析过程中,选择诸如《摩擦小车下滑》《钟摆运动》等微视频资源,并对微视频中涉及的物理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对摩擦系数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及各个角度上的力学分布情况向学生进行解释。与此同时,在进行微视频资源的选择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对于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的插入时间,并控制好微视频资源的时间长度,明确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是处于辅助地位的,而不是核心地位,突出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然后,学生就可以根据微视频资源提供的内容进行思考,加深对高中物理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而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通过进行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可以看出,为了充分地发挥出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要注意发扬微视频资源内容的表现力优势,规划好微视频资源的教学应用方法,发挥出微视频资源插入的应有作用,最终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
作者:王品训 单位:乐清市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
[3]陈玲.汪晓凤.微视频在教学教研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网络,2013,(09).
第八篇:高中物理教学导学案教学分析
摘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一项可以促进教学活动良好进行的一个高效的教学方法。导学案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变学生的以往学习方式,从原来的“要我学”变为如今的“我要学”,继而在转变为“我会学”的一种全新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利用该种方法让学生的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还能够让教师自己认清到自身的价值和地位,让其在整个教学中能够更好的扮演自己的角色,从而更好的带动学生。笔者就导学案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一番分析,明确其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具体作用。
关键词:
导学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都是教师单方面的进行提问,然后学生进行作答,教师单方面的进行授课,学生进行倾听,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让学生陷入到一种较为被动的状态。高中物理的教学需要改变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要将“要我学”改为“我要学”,并最终达到“我会学”的目标。教师要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积极的利用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整体的素质,教师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我,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带动学生和学生一起进步,共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
(一)导学案的重要性和应用
导学案对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提高方法,它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潜在的特质,让学生能够很好的融入进教师的教学计划中,学生可以自如的进行计划,有目的进入的学习状态,对于整体的教学效率有一个本质性的提升。通过导学案的方法,学生可以更加积极的进行思考,直接培养出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可以具有方向性的进行思考,更多的探究了学术的目的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讲解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位移的相关知识时,利用公式x=vt,教师会引用思考,将公式做出适当的调整,然后对于学生进行提问,v=x/t或者t=x/v等,之后提出疑问,如果时间无限长,那么速度可否实现无穷小?如果速度无限大,那么时间是否可以无限的趋近于零?反过来,如果时间无限的小,那么速度是否就可以和位移相等?如果速度无限的小,那么时间和位移是否会实现一个等价的关系?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将会积极的参与其中,因为这不单单涉及到初中物理的常识,还会延伸到日后高中乃至大学都会涉及的领域。学生总是会对于未知的领域有一个兴趣与好奇,特别是针对一些看似简单的事物,热情会更加的高涨。这些看似较小的问题,其实蕴藏了很多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讨论过后,加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充分的思考过后,对于问题有了一个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这时候教师在适当的给出答案,会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从本质上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过程,然后实现“我会学”的目标。这样,会比让学生机械式的进行一步一步解答要效果高的多。
(二)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现状的初中课堂上必须要改变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理念,要让学生晋升为学习的主体,让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扮演一个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毕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能做的工作很有限,要让学生完全的掌握难点和重点是很困难的,一堂课需要让学生更多的积极参与其中,靠自己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还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避免其产生懒散心理,教师还可以利用分组的形式,利用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的方式,让学生实现互帮互助,以便取得共同进步。在导学案的教学方式之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加强,让教师真正的实现“少教多学”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浮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不引出公式,而是令学生自己去动手实验。教师为学生提供工具,比如水池、水球、量杯等,然后通过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一边动手做实验,教师一边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相关实验的介绍,一步一步的引入曾经的阿基米德经典实验。这样,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互相帮助互相配合的过程中,在享受乐趣的过程中还学习到了知识点,而且对于知识点的印象也会十分的深刻。最后,各个小组对于自己的结果进行展示,教师在给予点评,对于表现好的小组要给予一定的鼓励。最终,教师再引入关键的阿基米德定律,来实现本来要实现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进行知识点的延伸,引入力学的其他相关概念,例如重力加速度等相关理论,让学生明白力学中的各个要素是紧密而不可分的,将真正的物理学真谛感悟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明白物理学的魅力,也就自然而然的激发了他们潜在的兴趣,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了。
结束语
导学案的积极引入是对于高中物理课堂的一次革新,它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的主动参与进课堂之中,积极的与教师进行配合,潜在的积极性和兴趣被深度的挖掘出来。教师与学生实现了充分的互动,学生可以进行自主的研究,教师也可以在一过程中更多的完善自我。导学案打破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将活跃的积极的情绪代入进了高中物理的课堂之中,带动了学生的情绪,去除以往的死板不活跃的弊端,使得学习效率与课堂的教学效率都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
作者:李华 单位:山西省万荣中学
参考文献:
[1]马明辉.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J].才智,2015(4):73-73.
[2]王荣华.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应用策略[J].华章,2013(3):239-239.
[3]刘忠义.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5(16):46-46.
第九篇:新课程学困生高中物理教学思考
摘要:
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强调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学困生充分参与教学,指导学困生开展探究学习,培养学困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进行适当的习题选择和训练,并对学困生进行合理评价,从而促进他们学习高中物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学困生;高中物理教学
“学困生”是指学习困难的学生,具体是指那些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自信心不足,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上有明显不足、厌学以至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这些学生认识能力往往较低,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厌学情绪严重,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表现为对物理概念理解不深,思维不严谨,不能用科学的语言进行阐释,甚至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怎样面向学困生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怎样才能把物理课上得更有效,是摆在高中物理教师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笔者对新课程理念下面向学困生的高中物理教学产生了以下一些思考。
一、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习起来就会缺乏动力,也就很难学好高中物理。因此,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说,应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学困生通常比较自卑,对学好高中物理没有信心。具体表现为:在课堂上不想听讲,认为即使听也听不懂,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差。课后做作业也是消极被动的,老师催的不紧,就干脆不做,催的紧了,就照搬照抄别人的作业。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增加自信,尊重他们的人格,不歧视他们。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关注他们,哪怕是一个眼神和一个微笑,让他们感到温暖,给他们以感情投资,多给他们一些关爱,主动地接近他们,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进行赏识教育。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有各自的优点,学困生也有优点,关键是怎么去发现和看待。教师必须主动地、有意地寻找和捕捉学困生身上的优点,并抓住一切时机鼓励、表扬他们,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进步,也让他意识到:老师是认可他的,自己是可以做好的。这样就可以使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信,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热情,他们就会以愉快的心情学习、思考并获取知识。其次,对学困生的教学,教师应该将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由于学困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仅依靠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随时多关注他们。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活动时间或休息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设置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答对了要抓住机会立即进行表杨和鼓励,答错了就给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直到他们理解为止。另外,在班里可以建立“兵教兵,将教将”的学习小组,让优等生或者中等生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容易沟通和接触,这样,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感受到自己既有老师的关心又有同学的帮助,学习物理的动力也就越来越足了。此外,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也要分层布置,尽量找一些适合他们基础的习题让他们进行练习,作业尽量面批面改,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耐心细致地纠正,批语中尽量多给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激励他们。这样一来,他们就会觉得教师关心他们,学习物理也就有了兴趣,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二、让学困生充分参与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几乎每节课都会涉及到实验,或是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或是与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的一些小实验。如果教师能把演示实验尽量地交给学生去做,或者能让学生在课前自己找一些能说明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生活小实验在课堂上亲自去体验,教学效果就会提升。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三定律”一课时,为了让学困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教师提前让两名学困生每人准备一双旱冰鞋,告诉他们下节课上课时让他们两人上台演示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并告诉他们,要把这节课认真地预习一下。下次上课时由这两位同学演示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一规律,并说出他们各自的感受,然后教师提问,对他们所回答的问题正确之处给予肯定和鼓励,不足之处教师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启发,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这样他们就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述,不会出现上物理课无所事事的现象了。让学困生充分地参与课堂,是高中物理教学中能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因为对于学困生来说,由于学习成绩较差,课堂上能够表现自己的机会很少,因此他们会珍惜每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如果教师能够想方设法地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困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面向学困生进行探究教学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探究学习,可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于学困生来说,即使是教师讲解,教学内容也不能按时完成,有时一节课的内容需要两节甚至三节课才能完成,如果再让他们自己去探究,教学进度的完成就更是一句空话了。那么,对于学困生到底能不能进行探究教学呢?如果能,又该如何进行探究呢?怎样进行探究才能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呢?在学困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该怎样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究的条件和研究的方法,才能让他们主动自觉地去学习、研究呢?探究科学应该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只要拥有科学的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科学的问题,不管成就大小,都是探究。那么对于学困生,该怎么让他们进行探究呢?实际上,探究活动是有差异的,探究的内容是有难易之分的,探究水平也有高低之别,也就是说,探究的问题可大可小,探究的层次可深可浅。面对学困生,应先从最容易探究的问题或者是他们最为感兴趣的问题开始,或者从某个方面、某种探究能力的培养开始。可以先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让学困生假设,当他们遇到问题时,教师根据问题再引导。当不同组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出现分歧时,教师根据他们提出的不同看法再因势利导,最后一步一步地就得出正确的答案了,这样就可以在课堂上培养学困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为每一位学困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另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设计一些符合学困生特点和水平的一些小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摸索,研究什么样的问题适合他们的水平,然后一起探究,让他们逐步适应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选择适合他们的内容、要求和教学方法。一开始的时候,学困生难免会不适应,这就要靠教师给予引导,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刚开始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面对同一个班的不同学困生,教师就必须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实行分层教学,切忌让学困生去探究一些较难的,或者他们根本不感兴趣的问题,那样不但不会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相反会让他们产生畏难和厌烦物理的情绪。
四、培养学困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切实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缺少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与他人合作。课堂上小组成员要经历自主合作、讨论和自我探究的阶段,学困生作为小组中的成员之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共同学习、共同讨论。由于学困生基础较差,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认识不足,很难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就成为他们主动参与合作的障碍,渐渐地就无法参与小组的合作了,更不用说提高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了。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困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体可采用以下做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至二个学困生。然后,对小组的每位成员进行分工,让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过几天再进行角色转换,这样,学困生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使他们有事可做。在讨论前,小组成员都要独立思考,然后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辩论、陈述等。在讨论和辩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同学把机会先让给学困生,让学困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意培养学困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他们讲述不完整或者有了错误,再让中等生回答,最后优等生进行补充。在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意见不统一、理解不一致的地方再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困生能够学会讨论、表达与交流,从而吸取别人的长处。教师在一旁观察,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提示、点拨和合理指导,直到达成共识然后归纳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就可以真正体现教师是课堂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学困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五、面向学困生进行习题的选择和训练
好的习题应该是既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习题的选择很重要。在新课程理念下,面对学困生该怎样进行习题的选择和训练呢?对于学困生,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即使教材上的“课后练习”,他们往往也会觉得很难,甚至连题都读不懂。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最好能自编一些物理习题,习题的选择最好能从生活中来,从身边熟悉的具体事例中来,让学困生感到物理离不开生活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学好物理能够更好地生活和生存。例如,酒后或者疲劳驾车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的原因,是酒后或者疲劳驾车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驾驶员酒后或者疲劳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明显增长。这样的习题既关注了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会珍惜生命。教师在例题和习题的难度选择方面也要慎重,习题的选择最好是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的应用,应符合学困生的实际,切忌将一些偏难怪的题目让学困生去做,否则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习题要有一定的重复性与层次性,但决不能搞题海战术,最好能多设置一些“跳一跳,够得到”的习题,充分让他们体会成功的乐趣,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达到愉快学习的目的。在习题训练上,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题,最好读两遍,一遍粗读,了解题目的大概要求并用笔勾画出关键字眼。另一遍精读,同时一字一句地认真审题,然后鼓励学生叙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比较优劣。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大胆猜测、大胆探索,这样的训练才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对学困生进行合理评价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是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评价必须改变过去单一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来说要进行合理评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得,你的冷眼里有,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学困生在学习方面落后,未必在其他方面都差,在有些方面也有他们的过人之处,学困生更渴望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教师应该对学困生进行积极的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对学困生进行赏识教育,具有欣赏学困生的意识,切记戴着有色的眼镜来看学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差而且比较自卑的学困生来说,教师应该更多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一味地批评或指责会导致学困生失去自信。当然,教师也不能不切实际地夸奖或过度、过频地表扬,那样会使一部分学生沾沾自喜、太过自信。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应该是实事求是、恰到好处地发自教师内心的真诚,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困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使他们能够开心快乐地成长,为所有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总之,面向学困生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摸索,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困生来说,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进行反思、认真地思考,那么就可能转变学困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凤英 单位: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常欣佩,阎立新.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对“学困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5,(6).
〔2〕廖成巨.“兴趣物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物理教学探讨,2004,(12).
第十篇:高中物理教学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摘要:
社会的进步需要创新,民族的复兴需要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当代教育必须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使其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更要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作为一名多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我认为只要物理教师遵循教育规律,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就一定能大幅度地提升高中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中物理;学生;创新能力;途径
创造力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行的动力。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民族的复兴大业更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当今的教育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在我看来,从学前三年到大学阶段的教育,我们这些教师们不管是从事哪门学科的教学,都应该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都应该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地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来说,更是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任,尤其是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不仅要想学生传授物理知识,使其掌握物理技能和方法,更要重视高中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一名多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我认为只要我们高中物理教师遵循教育规律,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讲究科学的策略和方法,就一定能大幅度地提升高中生的创新能力。
一、利用物理知识调动高中生学习兴趣,挖掘他们潜在的创新意识
高中物理知识对于学生们来说,可能稍显枯燥与高深。可是只要物理教师将这些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们看到物理知识对生活、生产以及高科技方面的影响,他们就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的要求和欲望,他们潜在的创新意识也就会慢慢地被物理教师挖掘出来。在日常教学中,我一般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物理知识+科技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到了高中阶段,他们地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更明确,他们的学习动机也更趋于理性。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多给学生介绍一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新科技手段发展前景,让学生们看到物理知识的强大。比如现在很多学生都很关心国家探月计划大进展情况,物理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们的这种心理,向学生们介绍激光测距技术在探月活动中的应用等。2、物理问题+标新立异,提供学生创新的机遇。高中阶段知识的获取与初中阶段教师讲授不同,它更趋向于学生自主探究后的知识积累。高中物理学科更是如此。当物理教师进行了适当的点拨之后,学生们要面对着看似独立却又有着内在联系的物理题,进行自主思考和小组间的合作交流。比如在我的物理课堂上,学生们往往会针对我提出来的问题进行延展性的思考,进一步提出一些新颖甚至"古怪"的问题。也许有的物理老师会觉得学生这样做是“出风头”,是给老师“出难题”,可我却会大加赞赏。因为正是有了这样开放性的、标新立异的思考,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才能被唤醒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被提升。我认为,物理教师一定要打破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思路亦步亦趋的跟着走的范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力争给学生尽量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鼓励提出不同见解、新颖的问题和别具一格的解题方法,因势利导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的思维动机。3、物理实验+创新发明,搭建学生创新的平台。物理实验室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通过物理实验的操作,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操作技能。其实,物理实验更大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搞创新小发明的欲望。我在日常教学中,总是有意识地鼓励学生们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小发明、小创造,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制作简易实验装置等。实践证明这样创新平台的搭建,能够帮助学生消除物理知识在他们心中的那种神秘感,能够激发起学生们学好物理只是,利用物理知识创造新成果来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豪情。
二、提高高中生知识迁移能力,夯实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高中生要想学好物理知识,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迁移的能力。高中物理知识不是单独的知识点,而是由一个知识点引发对以往所学相关知识以及以后将要学习到的知识的纵向串联,总是以知识串或者树形、网状知识结构的形态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高中生只有将这些认知结构了然于胸,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他们的创造性活动才更容易进行。我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往往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形成合理的内容体系。物理认知结构往往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但细细归结起来,我们可以将它所含的内容归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板块。在第一大板块中,我们要求学生将这两方面的知识掌握的越多越好,因为只有足够的数量,才能让具体知识更加有利于记忆和运用,抽象知识更加系统有组织。
2、形成合理的组织体系。上面已经提到高中物理知识不是单独的知识点,而是由一个知识点引发对以往所学相关知识以及以后将要学习到的知识的纵向串联,总是以知识串或者树形、网状知识结构的形态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注意从大处着眼从知识之间的联系入手,帮助学生将所有知识点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使其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造力。
三、重视高中生智力的开发,提升学生创新的质量
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但是,在高中生创新能力提升方面,我个人认为重视高中生智力水平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敏锐的观察力、集中的注意力、牢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像力和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创造力便成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于此,我在物理教学中总会灵活多样地运用多媒体、微视频或者实物等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方式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刺激学生们大脑皮层的活跃程度。同时,我还非常重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独立思考的精神,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教师、向权威挑战,面对问题敢于创新,绝不墨守成规。实践表明,这样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智力的提升、创新质量的提升都是非常有效的。
以上就是我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际,研究、总结出来的几点关于高中物理教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看法。其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所限,不再累牍。
作者:王志超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