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物理教学概念探析(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前概念对人的影响非常大,指的是人在具体接触一类事物之前先形成的概念.对于初中学生也是一样,在接触物理之前就形成了对物理知识的一些日常的生活经验,这对初中物理知识的负迁移和旧有概念,会形成理解上的局限.日常的物理经验对学生学习物理不但具有积极作用,还具有负面影响.本文就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前概念研究方面入手,希望能够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帮助.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前概念简述
前概念通俗的说,就是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先前意识,是人们在没有接受专门的训练之前就形成的意识状态.前概念具体是指,人们在没有对每一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学习前,就已经形成了先入为主的概念,以自己的前概念对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和探索.前概念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物理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多,因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简单的物理知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概念基础,当物理教学中的概念和日常经验一致时,就会带对学生学习物理产生积极的作用,这就是人们通常讲的正迁移;如果前概念和物理教学中的知识出现差异时,就会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产生负面作用,这就是人们通常讲的负迁移.本文中就主要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主,分析前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希望把学生的前概念转化为专业知识,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二、前概念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积极作用
前概念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当人们的前概念和物理教学知识相一致时,就会对物理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物理基础,当物理教学知识和学生了解的日常意识相一致时,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会表现的非常积极,想把自己的意见和知识观点表达出来,觉得物理学习是非常容易的,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大提高.比如,学生在浴缸中洗澡时会发现,自己在浴缸中浮不起来,但是纸巾在浴缸中就能漂浮在最上面.初中物理教学中,当教师讲到阿基米德发现的浮力问题时,学生会明白,漂浮物的质量和水的体积决定着浮力的大小,当学生了解这些原理后,就知道为什么自己在浴缸中浮不起来了,这时学生就想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讲述出来,然后告诉其他同学,自己已经知道浮不起来的答案了.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学生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有极大的帮助.由此也可知道,兴趣是学习知识最好的老师.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正确前概念加以巩固,有利于学生对更深一层物理知识的学习.第二,物理前概念对专业的物理概念有着替代作用.这种物理替代作用是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前概念,向学生讲述专业性的概念知识,用学生熟悉的例子和语言表达方式,对物理概念进行阐述.因此,学生的物理前概念对学习物理知识非常重要.初中学生接触到的初中物理前概念越多,对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定义和概念理解就越容易,替代性就明显.比如,把油和水放在一个杯子里,为什么油在水的上面,即使是先在杯子中加入油?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明白,这是因为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水比油要重,所以,在一个杯子中,不论是先放水,还是先放油,油始终都在水的上面.这样的初中物理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经常会遇到的,所以,这样的前概念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专业知识就具有很明显的替代性.
三、前概念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负面作用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形成错误的物理前概念,这样的前概念对物理教学就产生阻碍作用,学生对专业物理知识和日常概念之间的转换比较难,不容易区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错误的物理前概念,会对专业的物理概念学习造成阻碍.初中学生由于阅历较浅,经验不足,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能是专业物理知识的一个方面.因此,在专业物理知识学习中,可能对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全面,所以导致了学生物理前概念对专业物理概念的错误理解.比如,自行车是动态的,但是如果人们不给自行车施加一定的力,那么自行车就是一个静态的物体.所以,教师在学生的前概念与正确物理概念发生冲突时,一定要做好引导,让学生在保持对物理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学到正确的物理知识.第二,前概念对现在物理概念会形成排斥.学生错误的物理前概念对现在正确物理概念的重新建立,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由于先入为主的前概念已经根深蒂固,而正确的物理概念获得的时间较晚,所以,前概念对正确物理概念的形成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所以学生应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对事物保持怀疑态度,不轻易对事物产生武断的认识,在发现错误时也要及时纠正.
四、前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应用措施
前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主要从以下机电进行分析论述:首先,教师要对初中学生的物理前概念进行重组和科学引导,使学生能够对正确的物理前概念有更深的理解,对错误的物理前概念进行纠正,这样能够对学生的物理触及概念进行巩固,有利于学生未来对更深层次的物理概念进行学习.物理前概念的重组和巩固,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学生的物理前概念进行了解,并且对前概念的正确与否进行分析,传递给学生一个正确的物理前概念培养和学习的方法,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更多错误的物理前概念,影响学生对专业物理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物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物理前概念作出判断,正确的加以强化,错误的及时进行改正,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学习课堂上学习不到的新知识,对日常事物形成新的认识,完善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情境教学课堂,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切的体会到物理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教师创设情境课堂,一方面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摒弃错取得物理前概念,接纳正确的物理概念,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效率.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教学,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更深一层,对科学的物理概念的了解更加深入,改变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因为之前就具有对物理知识的一些基础认识,其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其对学生学习正确物理知识也有着促进和阻碍的两方面作用,所以学生要趋利避害,正确使用前概念来促进自己对物理知识的学习.
作者:吴大苗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石狮学校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积极心理学研究
积极心理分为四种教学方法:一是角色扮演的学习方法;二是探索活动的教学方法;三是爱心互利的教学方法;四是冥想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想能够有效地利用积极心理学,教师就要能准确地了解这四种教学方法,从而能在教学中熟练的应用.只有教师能明确积极心理学的作用,才能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拥有良好的学习心理.本文将对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1关于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据研究表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能够有效地引用积极心理学,教师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教学,而教师在教学时也能够用积极、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从而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心理学对提升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物理教师要能合理的看待积极心理学.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讲,积极心理的学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对物理知识有准确的认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引用积极心理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积极心理学鼓励和激励学生,增加学生学习物理教学的信心和动力,这样就可以保持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学生也能根据积极心理学,提升自身记忆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将积极心理学引用到物理教学中,这是对物理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考验,如果教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积极心理学,教师就无法发现学生内在的潜能,只会将积极心理学变为与传统心理学一样的教学方法,从而不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积极心理学对于学生来讲,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遇到困难时,勇于面对困难并解决困难,这样也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而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从而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利用积极心理学教学时也将自身的情感、教学态度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思想感情,并主动地配合教师教学,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2关于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1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引用到物理教学过程中
在初中物理教师过程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通过对角色的模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一个主体活动,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积极地进行角色扮演,活动的主题可以围绕自律、爱心、乐观等积极向上方面的设计,在学生角色扮演时,教师也要为学生合理地安排时间,并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其中.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主题活动,让学生根据主题内容扮演工程师,并设计卧室电灯的开关线路,然后用图纸展现出来,这种设计对于学生而言,更具有挑战性,因此,学生就会根据欧姆定律进行设计,并能够融入到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沟通,研讨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所用的方法,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角色扮演也可以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含义,从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2.2利用探索活动进行物理教学
物理是一个神秘、未知的世界,物理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心理和好奇心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比如有时学生在学习物理教学时会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师可以转变教学风格,采用探索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索研究,就像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会产生紧张心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考试作为探索活动,这样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就会对考题积极探索,从而形成放松的心态.
2.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而教师要能够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但与此同时,教师要能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养成自信乐观的精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也会在此过程中,掌握学习物理知识的技巧,从而在学习中熟练地将自身学到的知识应用.因而,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先进的教具,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做实验,让学生能够真实的学习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就对光的反射产生兴趣,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结合教材研究光的反射是如何形成的,从而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能够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光的反射定律.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物理知识,而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能够产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
2.4采用冥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主动对物理知识和物理实验进行探索,也才会学到更深刻的知识,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冥想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思考教师所提问的问题,然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冥想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在教师提出问题后,每个学生都会静心思考,这样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时,学生就会激发自身的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对物理知识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关键时期,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物理素养和综合能力,这样学生在日后学习物理时,就不会遇到严重的阻碍,而且教师引用积极心理学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使学生能在遇到问题时,积极乐观的面对,因此,物理教师要利用积极心理学教学,改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效率.。
作者:赖松飞 单位:宁波市鄞州区鄞江中学
第三篇:初中物理教学情境问题及对策
情境创设是一种通过教学情境,将学生作为主体,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实际,设置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探究式合作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1.1过分依赖多媒体表现形式
近年来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获得了很多初中物理教师的青睐,通过多媒体花哨的表现形式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虽然这样的教学形式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情景化,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导致学生为眼花缭乱的教学情境所吸引,难以对其中知识点产生兴趣,背离了情境教学的初衷.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这一章中,教师在讲授第二节“二力平衡”时,教师可以组织班上的男生进行一次拔河,在两队男生胜负难辨的僵持阶段,教师可以告诉同学们,出现僵局,是因为两组男生之间的力量相等,但是拔河这样的活动会过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过分关注比赛输赢,将难以很好的听老师的讲解,而且比赛结束之后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停止讨论安静下来.
1.2学习情境创设不合理
情境教学的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要保证教学情境紧贴教学内容,同时要确保学生的注意力仍然保持在学习活动中.然而在教学实际过程中,一些需要小组内开展讨论的情境教学往往效果并不理想,表现为课堂活动气氛十分热烈,但是小组内讨论的问题往往并非教师指定的教学内容,活动与教学目标完成度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例如教师在讲到大气压强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大气压强,教师可以为同学演示在一个杯子里装满水再放上一张纸,倒过来水不会洒出来的覆杯实验,之后让学生讨论这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往往兴趣不高,转而和小组内同学嬉笑,情境教学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1.3情境创设的创新能力差
教学情境的创设十分考验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规划能力,然而实际上很多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情境设置并没有设计的环节,而是拿来就用,对别人的教学情境照搬照抄,对生活中素材的选取应用和创新能力不高,无法将生动鲜活的素材和相对枯燥的知识点相融合,情境设计相对粗糙,趣味性较强而知识性欠缺,影响了情境教学的质量.
2初中物理情境教学常见问题的对策
2.1情境创设的返璞归真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应该过分关注花哨的表现形式,而是应该重视情境的质量和知识含金量,在选择素材时要关注其是否贴近教材,避免教学形式过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忽视了对知识的掌握.在选择表现形式时,尽量要求简单朴素、器材简单、实施方便省时,限制多媒体的应用,在不具备实体演示条件时才选择多媒体表现形式.如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章《浮力》,教师可以应用教室内的物品进行一次教学演示,如在灌满水的水桶中放一只空饭盒,之后在饭盒中逐渐增加砝码,让同学们观察饭盒吃水越来越深,逐渐下沉,同时让学生计算砝码的重力,并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计算饭盒施加给砝码的力和水施加给饭盒的力,告诉同学们,这就是水的浮力,学生能够观察到随着浮力的增加,饭盒逐渐下沉,说明浮力大小和饭盒浸在水中的体积大小有关.这样的教学情景演示可重复性强,教师可以要求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自行实验研究,通过这样简单易行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确保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知识学习上.
2.2教师对学生行为的适当引导
小组学习需要紧贴教师设定的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为了防止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与物理学习不相关的地方,教师在开展小组学习时要谨慎选择小组组长,要挑选组织能力强、号召能力强的学生领导小组内的学习活动,教师应该为小组学习制定详细明确的学习计划和阶段性目标,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情境设计也要紧贴教学内容,有限度的采用类型丰富、形式多样,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形式,如录音、录像、网络学习软件等形式完成小组学习,降低小组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3设计更加新颖的创新性教学情境
趣味性是情境教学最大的优势,虽然在设计教学情境时不能过分追求新颖,但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十分必要的,应用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情境教学的优势所在.为了改变教学情境陈旧老套的问题,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物理史话,根据物理发展史,将物理知识发展的脉络清晰地为学生们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们加深对物理这门学科的认识,激发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在讲解《阿基米德原理》时,就可以将阿基米德发现这个定理的传说告知学生,告诉学生们,阿基米德是在确定希伦王的纯金王冠是否掺假的时候,在浴缸中泡澡时看到水面上升受到启发,才发现了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进而为学生做一个类似的实验,在装满水的玻璃钢中放置两个体积相等密度不等的空心金属球,观察两个金属球浮在水中的位置,从而清晰直观地观察到阿基米德原理阐述的问题,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情境创设是一种高效的物理教学方法,在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情境创设过程中要重视情境的创设,避免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配合其他先进的学习方法,限制过分花哨的教学表现形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知识学习上,从而获得比较理想的教学质量。
作者:廖常辉 单位:平乐县平乐镇第一中学
第四篇:初中物理教学体验性学习探讨
摘要:
在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逐步从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支撑,联系实际生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为应用体验性教学模式,对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有很大的好处.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体验性学习
对于初中物理来说,它的主要知识点和知识体系都与实际生活以及生活实践有很大的关系.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初中物理教学有了全新的目标,更加注重过程和方法、知识和技能、情感和价值观.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应用体验性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体验性学习方法的内涵
研究发现,体验性学习方法就是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目前具有的经验以及感受出发,结合初中物理课本中的知识,通过一定的实验或是展示,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课本上的知识,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物理现象或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物理难题.在使用体验式学习方法时,要求教师明确使用方法的主体,并能够运用一定的手段,让学生参与进来,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用眼去看、用脑去想、用嘴去问、用手去做、用心去感受.从这个要求中就可以看出,相比于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这种体验性学习方法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需要将抽象的、外在的物理知识转化成和实际生活有关的、具体的体验.对于学生而言,使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获得更加深刻的感受以及更加有趣的体验.
二、实施体验性学习方法的几点意见或建议
1.实施体验性学习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施体验性学习方法时,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就是让学生对课堂上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以及物理原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对于物理知识也有更为具体的感受.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课本中,有大量的物理知识和物理原理是可以通过简单的物品实现实践的.例如,在讲“摩擦起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早晨用梳子梳头来体验摩擦起电的感觉,或是可以让学生在冬天时观察脱下毛衣时的现象.这些都是体验性学习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明白物理课本上的知识是由何处而来,也可以明白物理课本中的物理现象究竟存在于实际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还可以懂得一些在课本上看似简单的物理问题想要解决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在实施体验性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的实践创造条件.此外,在让学生动手之前,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引起学生对实践操作的兴趣.
2.实施体验性学习方法,教师要尽量做到人人参与.
对于体验性学习方法来说,如果学生不能参与到实践的过程中,那么这样的体验性学习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如果物理课堂上的学生不能人人参与到这个过程中,那么这样的物理课堂必定是效率低下的.特别是在如今一些地区,已经将物理实验操作纳入中考范围,保证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参与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空出专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物理操作体验,或是用适合的多媒体技术营造出合适的情景氛围让学生进行感受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参与情况进行监督,如果遇见无法全身心投入体验学习的学生,可以通过和学生进行交流来了解问题所在,并根据这些问题对体验学习的方法进行改进或是调整.
3.实施体验性学习方法,教师要尽量将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相联系.
在新课程标准下实施体验性学习方法,必然不可脱离实际生活.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和现实生活相关的,初中物理所学到的知识大多都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问题.在实施体验性学习方法时,教师应该尽量与生活中的现象相联系.例如,在讲“加速度”时,教师可以与生活中乘坐电梯时的感受相联系;在讲“液化”时,教师可以与冰棒融化为水相联系.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大多数学生又有过亲身的体验,所以在接受这些现象中存在的知识时会更加简单.
综上所述,体验性学习方法就是基于实践以及生活体验的学习方法,它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还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并将物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
作者:何林 单位: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几江中学)
参考文献
刘震宝.浅谈初中物理“体验性教学”的应用[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2(12).
杜户高.实施体验性学习,增强初中物理教学实效[J].考试周刊,2014(87).
第五篇:新课标初中物理教学问题及对策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初中物理教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要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模式,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在分析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几点策略,旨在为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物理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存在于自然界的概念和定律,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的开始,为学生学习更深层次内容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物理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进而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中走向社会”的新的教学理念.然而,在我国目前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化,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高;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等.在新课程标准的时代背景下,解决这些问题在培养高素质物理人才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来初中物理的教学实践,针对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1目前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抽象
与需要记忆的语文知识以及通过推理得出公式的数学知识不同,物理的主要研究对象大多数存在于社会中的具体现象之中,它需要通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才能认识、了解和把握这些现象的变化规律.而初中物理正是基于某些现象的理想化状态来研究这些现象的变化及其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告诉学生,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非保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规律看似理所当然,而对于刚接触物理知识的初中生而言,由于其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对于这样抽象的规律,学生就不能像学习语文知识那样死记硬背,也不能像推理数学公式那样通过逐步推理而验证结论,而要在一定物理的相关方法的配合下来学习,才能深入的理解这一现象的内涵.再比如欧姆定律定律的公式R=U/I,其主要描述的是电流、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如果仅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似乎可以推断出电阻、电流、电压三者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而从物理的角度来看,电阻本是导体的特有属性,它是不会随电流、电压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通过积极的挖掘、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效率.
1.2缺乏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学生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公式、概念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现象.如在讲述欧姆定律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多是在课堂上直接给出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或先告诉学生公式后再让学生做实验验证.而这一公式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知识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若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公式前先采用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工具测量出电阻两端电压与电流的相关数据,进而推导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再学习欧姆定律的公式时就比较简单,容易接受.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1.3缺乏创新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还在按部就班的走教学的老路子:教师喋喋不休地讲,学生盲目地记录.这样的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为主导,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学习中学生还是被动地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们越来越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习惯于在课上盲目地记笔记,久而久之他们就只会做做题,而丧失了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要想实现“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中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师就要潜心研究教学,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探索小组教学、实验教学、快乐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中高效地学习,从而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完成创新学习的过程.
2解决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的对策
2.1抽象问题具体化
在初中物理中,有许多抽象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概念,如果只是为学生浅显地讲解一下也只是起隔靴搔痒的作用,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照镜子发现镜子中的自己与现实中自己的区别,来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通过对比同体积油与水的质量来了解体积、密度、质量之间的关系.事实证明,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认识物理现象,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再以声的概念讲解为例,教材将声定义为,物体的振动导致声音的产生,但并不是所有的声音皆可以被人感知.关于这个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心脏跳动进行讲解,首先让学生贴着胸口互听,听到砰砰之声,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人的心脏跳动才会生成砰砰之声.生活化的讲解深刻了学生对声的概念的记忆与理解.
2.2改进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进不仅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还会影响物理的教学效益,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应该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完全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模式.比如,在讲授“电路”这一教学内容时,笔者采用的是情景教学的方式,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在上课时笔者按照以往的教学思路打开多媒体,但是过了一分钟多媒体突然灭了,笔者借此情景问,同学们大家想一想这次多媒体为什么灭了?学生们听了老师的问题纷纷思考、讨论,有的学生很聪明马上开灯发现灯是亮的,这时候他们首先想到了这次电路只是在并联处出了一点问题.面对此情景,笔者就展开了关于更复杂的“串联与并联”相关知识的讲解了.以浮力的讲解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浮于水面上的轮船和沉于水底的石块,问学生轮船为什么能够浮于水面上,在学生答出浮力的作用后,引导学生分析浮力的方向以及与重力的相互作用,然后询问学生,石块是否受到浮力作用,如果受到浮力作用为何沉底.通过观察与分析,学生可以掌握浮力的性质,以及与重力的相互作用下导致的物体浮沉。在教学中,教学方式有很多,关键是看我们的教师怎样去运用了,只要恰当我们的教学就会别有一番风味.
2.3完善实验设施,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归纳演绎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完善实验设施,加强实验教学,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将感性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理性的思想认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要求.而实验教学方式正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在实践中充分的掌握理论知识.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条件是物体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条件下进行运动.这个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存在的,但是教师可以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在玻璃、木板、棉布、毛巾等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进行实验并记录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情况,进而推理牛顿第一定律,这一实验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惯性的讲解为例,教师可以做这样的实验:一个杯子装满水,上置一硬纸板,把鸡蛋放在硬纸板上,当快速抽掉硬纸板时,会发生什么现象.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当快速抽掉硬纸板后,鸡蛋会竖直落入杯中.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原因,是因为惯性使得鸡蛋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在实验基础上的惯性讲解,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惯性及其所诱发现象,对惯性有了深层的感悟.在“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对初中物理试题重新要求的时代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应该积极面对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重理论教学轻实验等教学问题,积极将物理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完善实验设施、加强实验教学,以进一步解决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沈建梁 单位:绍兴市元培中学
第六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撰写
撰写论文,大致要经过:选择题目、搜集材料、撰写初稿、修改文稿、投递稿件等几个基本步骤,下面根据笔者粗浅的经验,谈谈撰写论文的具体做法,供同行参考.
1选择题目
有关初中物理的核心期刊,一般都设有:教学论坛、教学研究、实验研究、中考研究、物理与生活、中学生、教学随笔、教材研究、问题讨论等栏目.一定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选择自己研究较为深刻的问题为“题目”,这样创作时才可能得心应手,有所建树.例如笔者自从教以来,认真研究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撰写了《修理一台显微镜》、《建议修改几幅插图》、《几点修改建议》、《对一道电学例题的探讨》等几篇文章,分别在《中学物理》的“实验研究”和《中学物理教学探讨》的“教材研究”等栏目上发表,有几篇投给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责任编辑谷雅慧、张颖、孙新三位同志曾分别回信表示感谢.平时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撰写了《小厨房不亚于物理实验室》、《生活中的连通器》、《体育项目用到的物理知识》等文章,被《中学物理》的“物理与生活”等栏目刊用.
2搜集材料
选好了题目以后,要多方搜集材料,就像拥有丰富的建材,易于建筑楼房一样,与题目相关的素材越丰富,越有助于论文的撰写.在搜集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详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材料的来源有教科书、教辅用书、有关期刊杂志、实验规律、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和统计表格等,也可上网查询.
3撰写初稿
首先根据所选的题目,拟定一个标题(一般不超过20字).标题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精华,一定要精练贴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标题不要太大,一定要切合所讨论的问题.例如《浅谈阿旗教育十年课改的成功经验》这个题目,内容繁杂,写起来有一定难度,而对于《记一节课改公开课的得与失》一题,只要你认真地听了“公开课”,并且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写来就比较容易.就论文的逻辑格式而言,一般分为引言、正文、结论等三个部分.
3.1引言
引言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引入“正题”,说明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或者要从哪几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例如,笔者的文稿《浅议自行车用到的物理知识》(以下简称《自行车》)的引言:“关于自行车的发明,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较为实用的自行车,是在18世纪中叶出现的.它是经过多次改进,不断完善而成的.如今的自行车家族,可谓‘人丁兴旺’:加重自行车、轻便自行车、坤式自行车、山地自行车、赛车、童车、变速自行车、折叠自行车…….现代自行车的制造,融入了更多的科学技术与合成材料,使得自行车更舒适、轻便.自行车虽然从大小、样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基本结构及原理,驾驶技巧等几乎没变.”,这段引言,不但直接引入话题,而且提示了要从“基本结构及原理”、“驾驶技巧”等方面论述.又如《初中物理的十个为什么》一文的引言:“初中物理所讲述的内容,大多是常见的、简单的物理现象,而且往往只做定性的讨论,尽管如此,对初学者来说,在学习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何止百千?现将难度较大、或对后继课程影响深远的‘十个为什么’,归纳分析如下”.这段引言可谓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3.2正文的撰写
论据要充分,分析要深刻,说理要透彻.由于初中物理内容较为浅显,一般只进行定性讨论,若不深刻分析,很难写出新意.例如关于自行车的结构,笔者在《自行车》一文中的部分表述如下:“自行车的‘三角架’、后衣架、等处的三角形结构,充分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车体质量,也就是减少车重(G=mg),使自行车更轻便”;对于自行车的惯性现象,在《自行车》一文中做了如下论述:“行驶在平坦路段,即使停止用力,自行车也会向前‘滑行’一段,显然是惯性现象;如果在下坡路段,即使不用力,自行车也会越来越快,这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原因,公式E=12mv2告诉我们:人和车的总质量M不变,当动能E变大时,自行车速度V变大,不过要注意噢,刹车时一定要先刹后轮,如果先刹前轮,由于惯性,人和车继续向前运动,后轮易‘弹起’,使人前倾,发生危险”;而对于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较容易,这个大家熟知的一个物理现象,在《自行车》一文里这样阐述:“如果上较长的坡,还可走S形路线,虽然多走了路程、多用了时间,但是总比直接上坡容易些.从公式W=FS可知:做功一定时,增加力的作用距离,可省力;从公式P=W/t可知:做功一定时,增加做功时间,可减小输出功率,这是走S形路线,容易上坡的奥秘.”在《几个易混的概念》一文中,笔者对“中学生画光路图时,总是认为是眼睛发光”,这一问题的分析如下:“初学‘光在均匀介质沿直线传播’,总有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看见物体是眼睛发光’,特别是画光路图时,这样的错误尤为普遍.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很多人受到文学作品中不科学的光现象描写的影响,在头脑中形成错误前概念的缘故.例如:一些文学作品中常有这样的语句:‘人民大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夜晚狼的两眼发出幽幽的蓝光’.事实上眼睛是光的接收器,看见物体,是来自物体的光进入了眼睛.”如果所要论述的问题较为零散,可适当分类论述.例如,自行车用到的物理知识就较为分散,笔者在《自行车》一文中分为:“基本结构及原理、运动现象及成因、驾驶技术的物理依据,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有些论题零散且互无联系,也可用一、二、三等形式,一一列出,分别讨论.但论述要深刻,使文章整体看上去要表现完美.笔者在《中学物理》上发表的短文,《中学物理的十个为什么》就是采用这一形式.论述较为分散的物理知识,分类时,要照顾到文章的布局,如《自行车》一文,若按照电、热、力、声、光分类,文章布局则很不均衡,如果按基本结构及原理、运动现象及成因、驾驶技术的物理依据来分类,文章布局就比较匀称.论文结论的表述要简洁精练,条理清晰.如果论文中有若干个结论,且已分别得出,可在文章结尾要总括一下,照应全文,例如《自行车》一文的结尾:“自行车是人类制造的交通工具中,最为环保的一种,骑自行车即锻炼身体,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自行车代步,是真正的低碳行动.”
4修改文稿
人们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稿从何处入手呢?笔者认为可从三方个方面做起:一是从字、词、句层面的修改.逐字逐句地读稿,看有无漏字、错字、别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代表物理量的字母是否规范;二是从问题论证层面的修改.看论据是否充分,论证过程是否符合逻辑,结论是否科学合理;三是从文章的可读性层面修改.看文章的语句是否顺口可读,段落衔接是否自然流畅,对关键段落、核心语句反复斟酌,为文稿加工润色,使文章趋于完美.
5投递稿件
文章写好后,要谋求发表,因为发表的稿件才有更大的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才能称其为论文.一般与初中物理知识有关的文稿,可投给《中学物理》,该刊物是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其初中版的投稿邮箱是:zhxwlcz@163.com;也可投给《物理教师》、《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等设有初中窗口栏目的物理期刊.投稿后期望值不能太高,一些稿源充足的期刊,稿件利用率仅有2%左右,遭遇退稿不要气馁,要看到自己在写作稿件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写作技能的提高.要相信编辑们个个慧眼识珠,真正高质量的文稿,一定会被刊用.一旦有文稿发表,那将标志着你成功写作的开始,你的创作之路将由此通向远方,可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者:齐全 单位:赤峰市阿旗天山三中
第七篇:初中物理教学电子白板应用
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教学平台,尤其是具有强大交互功能的电子白板的合理运用有效地弥补了我国传统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本文以电子白板为例,重点就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以期更好地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
1巧用电子白板,拓展学生思维
在长期以来,黑板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只能够依靠想象来获知,该种学习方式逐渐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表现出平面化的特性,这也是致使当前我国初中生表现出“高分低能”问题的重要因素,即便学生具有很强的解题能力,但是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并且实践动手能力欠缺.而电子白板的合理运用则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其由平面化思维向空间立体化思维方向转变.目前,我国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方向转变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能力水平还比较低,尤其是无法深刻了解和把握那些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但是电子白板的引入则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将那些抽象、片面的知识直观性、形象化,从而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此外,电子白板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引入可以将静态的物理知识以动态的图文方式展示给学生,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也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物理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合理地使用电子白板,以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此外,当前初中教师大都采用PPT来开展课堂授课,但是PPT大都是物理教师预先设定好的内容.在这种模式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也是跟着教师走,而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优势,无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借助电子白板的合理引入,则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来自主探索,这将有助于拓展他们的思维.例如,在讲解“电阻”部分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针对电路图的连接方面内容的教学而言,物理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来为学生展示一些有关电学器件等实物图片素材即可进行后续的电路连接.而不再需要为学生准备一些具体的电学器件实物,它不仅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操作,也可以缩短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正式开展授课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来为学生展示几幅图片来让他们说说图片中所描述的是什么内容,接着让学生借助电子笔来合理连接对应的图片,提高了线路连接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更加方便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此外,借助电子白板的合理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加方便快捷的连接或者修改线路的连接,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完整的电路图模型,这是PPT或者黑板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从而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巧用电子白板,强化教学功能
2.1物理教师要合理借助电子白板来强化初中物理教学的交互功能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授课的主体,但是学生却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状态,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仅仅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这种互动方式上,这种互动方式也极大地束缚了学生在回答过程中的能动性,而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是严重缺乏.即便当前多媒体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也仅仅是在原有的板书授课的基础上,配以硬件载体,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特性.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引入,则可以为师生和生生间构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可以实现教学中多元主体的多元交流互动,同时也可以实现各类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在这个交互的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可以显著地提高物理课程教学的质量.
2.2要合理借助电子白板的录制功能来加强物理教学反思和总结
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借助白板的录制功能来将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板书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等内容保存下来,并将其存档保存.如此一来,教师可以在每隔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将这些文档调阅出来让学生进行复习,从而可以深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强化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记忆.
2.3物理教师要合理运用电子白板所具有的探照灯功能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可以借此来对相关物理问题进行重点提示、强调或者点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加深学生对于某些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断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此外,由于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比较强,并且很容易掌握其操作流程,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在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学生具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和学习意识,部分初中生在观察教师操作后的一段时间后也可以掌握白板的操作功能,甚至比教师的操作还要熟练.因此,物理教师在设计物理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将他们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合理地导入到课程教学中辅助物理教师来制定教学内容,从而不断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3巧用电子白板,提高教学效率
在开展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合理地连接计算机和电子白板,借助投影仪设备来将那些所要授课的教学资源投射到相应的电子白板上,以此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然后,物理教师可以借助定位笔来将授课的重难点知识标注在相应的电子白板位置上,并配以合理的解释,从而可以实现传统黑板授课与多媒体授课两种授课方式的有效结合,从而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在电子白板的合理应用下,物理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彩笔、照相机和幕布等工具来更好地开展物理课堂授课,以便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授课的效果.此外,物理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中Flash等动态播放软件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电学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可以充分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于那些美术功底比较差的学生而言,借助电子白板的智能绘图功能可以有效地解决绘图这一问题,从而有利于提升这些学生的绘图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讲解“电学”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由于该部分的物理知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尤其是电路图的绘制更是大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别、连接和绘制电路图的能力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如果依靠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黑板或者多媒体来开展授课,那么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也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无法提升他们连接电路的能力.而电子白板所拥有的智能绘图功能则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物理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中所自带的物理数据库中调出所需要的实物图,接着要引导学生借助电子笔来合理连接电路.此外,借助电子白板的放大镜功能可以将某位学生电路图绘制中存在的错误部位展示给全班其他学生来进行观察,从而可以避免其他学生犯同样的错误,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又如,在讲解“电磁学”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由于大多数初中生对于电磁铁方面的知识不太了解,所以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电子白板的搜索功能来搜索与电磁铁相关的各种资料或者播放一些与其相关的视频片段,比如电磁铁可以将成吨的钢铁吸起来,可以给学生的视觉产生震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后续的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提高他们学习的效果.
总之,电子白板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借助电子白板的强大交互功能来强化师生和生生间的交互性.因此,物理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来合理引入电子白板,从而不断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李春建 单位:如皋市石庄初级中学
第八篇:初中物理教学核心设计及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立足于教学重难点所设计出的问题称为“核心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核心问题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的探究和思考,从而帮助他们实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升.核心问题与实际教学的无缝对接需要教师策略化的操作.本文从问题设计和问答过程的教师行为这两个层面对相关策略进行了探讨.
1核心问题的设计策略
教材结构特点、学生认知特点、核心问题的自身特点是教师进行核心问题设计的三个重要立足点.首先,教师要从整体上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把握,明确学生的认知目标,以及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哪些体验以及进行哪些操作;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分析,并对学生学习的重难点进行界定,并从中筛选出学生有必要着重探究的内容,进而明确核心问题的对应范围.那么,怎样的核心问题才是有效的呢?
1.1有效的核心问题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扣紧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教师要认识到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手段,恰当地运用才能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简单、重复、目的缺失的提问,不但无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更会给分散学生的精力,降低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核心问题设计时要围绕教学主旨,以推动学生的认知构建.
1.2有效的核心问题应该具备启发性和探究性
问题的提出是对学生的一种刺激,课堂教学中良性刺激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更能启发学生的深度思维.信息化生活环境,导致学生的视线也日益开阔,他们有着丰富经验和信息的积累,教师提出恰当的核心问题启发他们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推动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从而有助于他们认知的顺应和同化.
1.3有效的核心问题应该具备开放性
问题的开放性特质能拓展学生的眼界,激起学生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此外,问题的开放性往往因为条件的缺失或冗余,直接导致分析角度和处理思路的不唯一,这必然会激起学生在相关问题上的讨论,通过彼此讨论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案例1《密度》教学设计中核心问题有效性和无效性的对比核心问题的有效设计:物质的质量与体积这两个物理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如果有,则可能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无效设计1: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理由:上述提问明显限定了关系的必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无效设计2:同一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这两个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理由:“同一种”一词缩小了学生的视线范围,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会逐步认识到密度也正是用来区分物质的一个关键量,因此“同一种”一词冲淡了密度学习的重要性.
2系列问题的设计策略
初中物理进行概念教学的有关设计时,除了要考虑核心问题的设计之外,还需设计围绕探究内容展开的有内在关联的系列化问题.系列问题和核心问题一起搭建了课堂教学的提问体系,他们环环相扣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着物理规律的探究和认知,恰当的系列问题设计是对核心问题的必要补充.案例2《密度》教学过程中系列问题的设计首先通过情景创设,并对学生提出系列问题之一:请问你刚才看到什么现象?在总结学生答案的基础上,提出本节内容核心问题:结合刚才的实验观察,请你来说说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将可能有着怎样的联系?结合学生对核心问题的有关猜想,教师继续以追问的形式提出系列问题.系列问题之二:联系到刚才所观察的现象,你能发现或提出哪些问题呢?为什么你会认为物质的质量应该与其体积成正比呢?系列问题之三:如果要定量研究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你怎样进行实验?系列问题之四:实验过程中要对哪些物理量进行测量?需要哪些仪器?具体操作如何?系列问题之五: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时,你对质量和体积关系的猜想获得证实了吗?……
3教师的倾听策略
高效课堂倡导良性的师生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会提问,更要学会倾听.学生在对自我认知进行表达时,教师要注意倾听的技巧,并用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回应学生.在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时,教师首先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对应的学生身上,表达对其见解的充分关注,以及对他个人的充分尊重.学生通过教师的举止获得正面的情感反馈,因此会信心倍增,其对解决方案表达的完整性和流畅性都会有所提升.但是如果教师在学生进行答案表达时,时而目光游离,时而不耐烦地紧锁眉头,这些会对学生的情绪带来干扰,使其感到紧张或压抑,进而导致表达质量下滑.此外,教师不能随意打断学生的阐述,应该在学生讲述之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评价.教师在进行倾听时,不仅要把握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更要推断学生答案的思维过程.因为我们的教学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识记,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自我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组和完善,所以教师要借助学生的答案描述来对其思维方式进行诊断,发掘学生已经知道哪些内容,明确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缺陷,这会成为教师调整教学的重要依据.
4教师的启发策略
当学生的答案表达出现错误或者是因陷入僵局而卡壳时,教师不能直接放弃这次提问,因为这会进一步打击了学生的自信.教师应该灵活应对,采用各种手段来启发学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纠正或是对处理方法进行调整.相关的启发性策略有:提示问题解决的关键点;说明问题提出的目的;更换提问的角度再次对问题进行陈述;对学生答案中的不足之处进行直接点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等等.此外,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或是再次复述问题,也能起到较好的启发效果.案例3《密度》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策略教师创设实验情境:分别将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放在天平的两端,学生会观察到体积大的一侧发生下降.教师提出问题:上述现象给你怎样一些认识?学生可能答: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教师继续问:你凭什么会认为物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呢?学生可能答:因为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对于这样的错误答案,教师可以这样来进行启发,例如进一步提出问题: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就一定成正比吗?从教学的角度来讲,两个量之间要构建正比例关系要满足怎样的条件?请进一步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论断是否正确?以此引导学生由定性认知到定量分析,在纠正自己认识的同时,也在实验中逐渐得到铁与铝这两种材质的密度特点.基于意义建构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必须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让学生得到充分思考和自主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的原有基础和经验成为新授认知构建活动的先行者,成为新思维、新知识的固着点.当下的初中物理课堂,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核心问题”是初中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支架,有效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有序化,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有条理,更为深入.优化核心问题的设计,并在课堂上教师策略化地对其进行应用与理答,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作者:顾海燕 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实验初中
第九篇:初中物理压强概念教学
当下的初中物理课堂,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学的理念深入人心,那么如何以此理念来指导我们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本文以压强的概念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在这一方面的思考.
1立足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
基于意义建构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必须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让学生得到充分思考和自主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的原有基础和经验成为新授认知构建活动的先行者,成为新思维、新知识的固着点.压强的概念教学以激起学生对记忆的提取作为第一步,让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进行表述,进而提出问题:压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效果和哪些因素相关?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从举例的角度来探索问题解决的相关思路.对可能出现的讨论结果进行预设:(1)压力越大,则形变效果越明显.举例:用力压迫海绵,压力越大,海绵下陷的程度越严重.(2)压力越大,形变效果越明显.也存在反例:用力压迫墙壁,看不到墙壁下陷的效果.(3)作用于相同的对象,压力相同时,形变效果也可能不一样.举例:同样一个人,站在海绵上和躺在海绵上,压力的大小都等于人的重力,但是海绵的形变程度不同.
2围绕探究目标,引导学生以科学化的思维进行猜想
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动的有序化和方向性都需要教师及时地进行引导,从而使他们的思维更有条理,更为深入.因此,对学生通过讨论而提出的观点,教师要在总结的过程中,结合教学目标,把学生的探索方向逐渐调整至下一步所要探索的方向上.就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讨论而言,限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角度,他们的举例还较为狭隘.为了让学生能获取更多的感性信息,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准备一些他们常见但却未曾深入思考的有关实例.最后在引导学生对大量的实例进行对比之后,让他们提出猜想: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压力的大小,还可能包括作用面积、接触面的软硬程度.教师要让学生将思维聚焦到压力的相关因素上,缩小研究的着眼点:如果是针对同一受力物体,如何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大小和作用面积的关系呢?
3引导学生构建多变量问题的处理思路,并进行科学方法的渗透教育
初中学生在科学探究上的经验积累还相当单薄,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对问题处理思路的设计要兼顾到具体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教师也要提醒学生科研有不同层次,物理研究固然追求定量式的研究,但是任何研究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解决问题时,先给出一个初步的、定性的研究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猜想时,可以提供以下问题,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1)你准备选择怎样的材料来充当受力物体?(2)你准备怎样来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3)你准备由什么物体来提供压力?(4)如果我们的研究目的只是定性研究,那么压力大小和作用面积是否需要具体测量?受初中生接受能力所限,本节有关探究内容,笔者认为不宜进行定量研究.因此,学生对压力效果的比较从受力物体的下陷程度来进行描述,教师应该肯定这一说法.学生在讨论过程集思广益,肯定会有部分学生提出:相同压力作用的前提下,比较不同作用面积对应的压力作用效果,就能研究出作用面积是否会对压力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相应的,在相同作用面积的前提下,比较不同压力所对应的作用效果,则可研究压力大小对效果的影响.这些思路就已经包含了控制变量的科学思想,教师应对此类方案予以肯定,并加以强调.学生还会在讨论中提出若干实验过程的具体操作,教师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总结时,也要告诉学生,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具体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得出更为精确的结论,这就属于定量研究,而现在我们的目的只是对相关因素进行定性的探究.因此实验还可以更加简便地进行,类比之前所举例子中,人躺着或站着两种不同方式的压力效果,我们可以选择例如长方体的砖头,通过横放或竖放来改变受力面积;可以叠放多块砖头的方式来保持作用面积相同,改变压力大小,以此观察相关结果.
4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并总结规律
初中物理课堂上所安排的实验次数是有限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对应的实验资源,发掘其隐含价值.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得有关能力训练的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对实验的认识能由此及彼地拓展开来,让学生能联想到类似的问题以及相近的实验操作,最后让学生通过归纳和推理来认识结论的普遍性.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操作比较简单,学生也能获得较为直观的认识,而关键性的步骤是结论的归纳.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对应选定的材料,当压力相同时,作用面积越小,作用效果则越明显;当作用面积一致时,压力越大,相应效果越明显.教师进一步提供具体的数据帮助学生构建定量的认识:对大多数材料而言,在压力大小一致时,压力的效果会因为作用面积的减小而变大,他们之间为反比的关系;当作用面积相同时,压力的效果会因为其大小增大而增强,即二者间存在正比的关系.教师更进一步将压力的作用效果定义为压强,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虽然真正的物理探究过程不会如此简单,但是这样引导学生构建认知有助于他们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有助于他们体会其中的严谨性.
5引导学生通过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推动新知识的同化
物理规律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简洁和完美,但是如果教学只是到此为止,那么整个课堂就显得虎头蛇尾.教师还应该提供更多物理情境让学生实现认知的深化和活化,进而实现更为完善的图式建构.教师对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进行介绍后,提出问题:你能用这一概念和公式做什么呢?或是对哪些现象进行解释呢?以此激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学生的讨论可能有这样一些结论:(1)依据公式,我们可以求出已知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具体压强;(2)当压力为定值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受力面积的方法来改变压强,比如书包带子做宽一些,可使肩膀受力更加均匀,人体更加舒适一点;履带式坦克也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积来防止地面过分松软而陷入其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表达,因为从学生自身角度提出的问题和结论都是处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之中,更加接近他们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特点,相关结论也更容易被他们所同化.这样的教学还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学会倾听,提升他们敢于表达自我的勇气.
作者:田树霞 单位:扬州市梅岭中学京华城校区
第十篇:初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思考
自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我国众多教育者就如何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尝试,但是收效甚微.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则可以真正颠覆传统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能动性,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重点就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扎实理论基础
教学观念是教师开展授课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其直接关乎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在当前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大都采用传统的“板书+讲授”的教学,即便课程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技术,那么也依旧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很早以前就一直采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观念严重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动性的发挥,教师过多地占用了课堂的时间,学生实际上的有效思考和学习时间非常有限,那么他们的学习效果自然不会非常理想.而“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物理教学理念,它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一切课程教学内容均围绕学生来开展,同时也不再仅仅注重物理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在这种“翻转课堂”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先“翻转”自己的教学观念,并要“翻转”自己的角色定位,即由知识讲解者变成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基于上述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在平时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彻底“翻转”自身中那些已经过时的教学观念,树立“翻转课堂”理念,接着要结合物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设置“翻转课堂”开展教学所需的各种教学视频课件,同时教师做好课程教学的组织规划,督促学生更好地开展习题和作业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必要的物理知识.因此,物理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物理理论知识功底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否则制作的课件效果也自然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可以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过渡,同时学生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学生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物理学习的进度,及时记录下自身在观看教学视频过程中存在疑惑的地方,以便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向物理教师请教有关的教学问题,从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师所讲的物理知识,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例如,在讲解某个物理教学知识点的时候,物理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制作相关知识的教学视频课件,接着将其分发给学生来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然后在正式开展课堂授课的过程中重点解答学生的有关学习情况,从而不断提升物理课程教学的效果.
2明确教学思路,增强学习效果
为了确保“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的质量,物理教师就必须要明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的思路,以便确保翻转课堂顺利地完成构建,学生也可以切实地从在“翻转课堂”中学到有关的物理知识.而就“翻转课堂”具体的开展思路前,其需要先做好课程开战前的准备工作,具体主要为:根据相关的物理教学内容来详细地制作课程导学案件,为了确保导学案制作的质量,物理教师必须深入挖掘物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准备一个内容充实的教学方案,接着物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已经掌握的物理教材内容来为学生录制一段长度为15分钟左右的物理导学视频.例如,在讲解“流体压强和流速”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预先为学生制作一个相关的物理实验视频,其中包括吸管喷泉、漏斗向下吹乒乓球、硬币和乒乓球在桌面上的吹起等视频来让学生来判断这些实验是否合理.如此一来.学生通过观看这些声情并茂的形象视频之后,他们的学习兴趣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同时学生也会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来,那么他们的学习效果也自然比较理想.在制定好授课视频课件之后,为了确保其应用的质量,物理教师也必须要明确翻转课堂的具体开展策略,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物理教师要将所制作的视频导学课件让学生进行观看,并组织学生进行互相沟通和交流,尤其是要针对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研究,也可以使学生从其他同学那里解决自己存在疑惑的教学内容;其次,物理教师要重点将班级学生所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同时可以适当地延伸和拓展该部分的物理知识,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部分的物理知识;再次,物理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总结学习重点,尤其是自己存在疑惑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巩固学生的物理知识.此外,物理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合理设置一些练习题目来让学生进行练习,以不断深化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切实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电路”方面的物理知识的时候,针对灯泡发光的电路设计而言,物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有关电路教学知识的导学视频,并要适当布置一些教学任务来引发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候的思考,同时要组织全体同学进行互相交流,具体进行相关实验线路的连接,此时学生也会从不同连接方法中掌握有关的电路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如,在讲解“太阳能”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物理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录制一段介绍太阳能的视频,比如当前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以及光合作用等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可以在视频的末尾为学生布置一些问答题目,比如:“什么是太阳能?”、“太阳能在当前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领域有哪些呢?”“你认为当前我国太阳能未来的开发领域有哪些?”等来引发学生思考,接着物理教师需要引导全体学生进行互相讨论,借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该部分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
3开展成果交流,提升学习质量
在经历了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环节之后,学生大都从翻转课堂教学中获得了必要的物理知识,但是如果就此罢手,那么教学的实际效果就会大大折扣,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就需要加强课程教学的成果交流,以使学生可以在教学成果交流的过程中来发散学生的思维,也可以使学生与同学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在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物理课堂教学的时候,物理教师在授课完毕后要为学生布置一些作业来让学生就已学习的物理知识进行回忆、总结,并可以同其他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将最终的讨论结果以报告的形式提交上来.如此一来,学生会在同其他学生进行成果交流的时候可以梳理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的学习质量,这实际上也是课后巩固的具体体现.此外,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可以在课下教学的时候,随时随地地去按照有关的教学课件来学习有关方面的物理知识,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回忆和巩固他们已学的物理知识,深化他们对于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光学”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部分的物理知识,物理教师在制作视频课件的时候可以预先在最后一部分为学生阐述一下本部分知识的提纲和主要知识框架,以便于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复习,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彻底“颠覆”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尤其是可以大大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平时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合理制作课程导学视频,从而不断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作者:吴小兰 单位:如皋市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