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中学物理教学的概况
(一)物理学的重要性
一切物理现象存在于自然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为了实现对物理现象、物理规律与物理知识应用的全面掌握,在中学物理中展开了深入学习,其内容主要有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学等。根据物理学的相关内容可知,它在高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关于物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两方面实现的,分别为“性质”与“定律”,二者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均有所呈现,二者有着特殊性,此时要求教师要对二者形成准确的区分,并且明确其中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选择,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使其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的思考。现阶段,在中学教学中,对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为“场”,它主要是指对于自然界的物质而言,物质间通过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关系。根据“场”对中学物理中的力学、电磁学进行分析,其中有磁场、电磁场与重力场等,此时的“场”系统具有复杂性。在对物理学科进行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场”观点的积极利用,保证了中学物理教学的有序开展。
(二)教学存在的不足
高中知识难度本身较大,而物理学科的学习与掌握的难度相对较大,为了促进物理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以此促进学生物理运用能力及其综合能力的提高,对教学理念进行了更新,并选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与多元的教学手段。但通过物理学实际教学情况的了解可知,大部分物理教学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中学物理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中涵盖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物理学科的课时较少,难以在少量的课时中,对所有的物理学知识进行讲解,因此,中学物理教材中仅对基本物理知识点进行了介绍。在此情况下,教师对物理学的讲解具有分散性,同时其讲解的难度把握能力较差,进而制约着学生对物理学的高效学习与全面掌握。因此,中学物理教学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自学能力、质疑能力与实践能力等均不断提高。
二、基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中学物理教学研究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并长期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而学生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此时的教学模式制约着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作用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让学生实现自主的学习,并促进其质疑精神的培养,提出了“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
(一)设疑自探
此环节主要是教师利用情景问题的设置,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问题的导入,为教学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此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并阐述自身的理解、观点与问题。教师将对问题进行收集与整理,并设置自学提纲,此提纲的设置依据为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要保证其设置难易度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学提纲与教材内容展开自学,通过探究以此实现问题的有效处理。例如:关于力学的教学,教师首先创设了情景问题,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均感受到过重力,但对重力有人了解吗?此问题激发了学生对新教学内容的兴趣,并提出了不同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设置了自学提纲,为了保证提纲适合所有的学生,对学困生、中等生与优秀生给出了不同的提纲。学困生对重力的概念与性质进行了解,中等生要掌握静形状不规则物体重心的内容,优等生要明确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二)解疑合探
此环节主要是对上个环节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学困生而言,如果其掌握了基本的内容,则可以对较为深入的内容进行自学;如果未能解决其中的问题,则可以由中等生对其进行补充。对于中等生与优等生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全体同学的探讨以此实现有效的解决。例如:关于功能关系的教学,根据自学提纲,学困生对力的性质及能的性质进行掌握,如果对其中的公式难以理解,可以由中等生进行帮助。此后,由全体同学对物体在各种实际问题情景中的运动问题进行探讨,以此明确其受力与做功。通过合作探讨,全体学生的能力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质疑再探
在对新课内容学习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深层次的问题展开探讨,此时要注重质疑探讨氛围的营造,使其探讨始终处于自由、和谐与平等的环境下,再此情况下,学生的质疑精神与创新能力才能够不断增强。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习题的编制更加合理,在此基础上,学生所学的知识将得到巩固。例如:力学问题和现实生活中的联系,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极可能造成不同形式的运动,同时对其也可以进行深入理解与讨论,如斜面上的物体模型等。此环节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以此实现了相关知识的灵活与全面掌握。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的标准与要求,同时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此教学模式的作用,中学物理电磁学的教学具有了高效性,同时也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作者:刘洋 肖利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