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创新物理教学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一、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的定位
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起着主体的作用,在课堂上是说一不二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体角色,确定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新型课堂的创新教学过程中是参与者和指导者,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由于受到传统物理教学理念的影响,尽管很多教师都知道推行新课改的必要性,但是许多教师并未对课堂创新教学模式作出真正的改变,依然把自己的知识权威凌驾于学生之上,这主要就是由于他们没有理解好自己在教学中的定位。他们一直认为物理课堂上的有效性指的就是尽可能补充更多的知识、做更多的习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学生一直单方面的机械的接受知识,这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实,课堂的有效性不是指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是指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不是指学生学了多少死知识,而是指在动手与动脑的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增长。物理学科本就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学科。因此,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定位,让学生多动手、动脑,让学生多主动参与,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与教师多进行交流和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应该多指导、少指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去思考,而不是直接传授所谓正确的答案,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方式的改变
(一)恰当的课前导入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体在于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学习的潜能,应该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多进行指导,以此来完成学生自我知识的构建。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难度适中的习题,让学生通过预习课本知识解决一部分简单的问题,并从中发现自己哪里存在盲点,确定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带着疑问去听课,这样听课就会更有针对性,更容易集中精力。在正式传授知识之前,教师还应注意课堂导入的方式,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将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在设计导入提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使他们意识到原来物理知识不是死知识,它就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了物理知识,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他们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例如,在讲弹性形变时,学生很难理解形变,教师可以让学生拉橡皮筋或者让学生挤压装满水的矿泉水瓶,这样学生就知道什么是形变,会让学生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用这种贴近生活实际的导入方式,学生容易接受,引起了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二)构建互动课堂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实践。物理学科实践性很强,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室,在学生亲自做实验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由教师在前边做实验,而学生只是个看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给予一定的点拨和指导,不是指出问题所在然后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在与学生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共同发现问题,共同找出解决的方法,共同总结规律和定理。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充分互动,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彼此地位平等,互相切磋,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学习的效果自然就好,学习的有效性也就提高了。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提问是重要的环节,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构成互动课堂的关键。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主体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而不恰当的提问会给学生造成知识理解的偏差,降低课堂的有效性,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因此,推进有效课堂的实施,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每一位物理教师都应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三)注重课后总结
知识的讲解很重要,而总结则更重要,这包括小节知识的总结和学生习题情况的总结,缺一不可。现在很多物理教师都很注重小节知识的总结,会让学生记住原理、结论,把其作为一节课的重点,却忽视了学生习题情况的总结,这属于舍本逐末,丢帅保車。结论不是重点,重点是学生如何利用结论来解决问题。只有通过习题,学生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才能找到理解的偏差在哪里。所以教师应该注重总结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才症结在哪里,共同解决,这样既加深了学生记忆,也为课堂教学中为设计到的知识起到了补充的作用,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有效教学的有利保障。
三、总结
总之,只有广大的高中物理教师理解有效课堂的重要性,摆正了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研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才会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他们兴趣浓厚,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把它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作者:解静娜 单位:河北省昌黎县第六中学
第二篇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一)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让学生享有平等的学习权利
在以往,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教者,具有不可挑战性性,而学生只是教学的附属,在机械而被动地接收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师生关系对立,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就必须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与权利,以此来拉近师生距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二)教师要注重情感沟通,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互动交流
教学并不单纯只是知识的互动,还包括着情感的沟通与心灵的互动。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没有情感的教学枯燥无味,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枯燥与劳累。而积极的情感可以发挥正面效应,可以使整个教学处于和谐、融洽之中,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处于思维最活跃、状态最集中、精神最亢奋状态,更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展现学生的个性,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对教师、对教学的积极情感。
二、指导学生开展预习,形成自主学习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预习。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可以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明确教学的主次,这样在听课时就可以针对自己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以解决自己在预习所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预习,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预习提纲,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使得全体学生都可以针对提纲来展开有效的自主预习。学生的预习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设计预习提纲时我们也要体现一个渐进的过程。一开始要为学生设计详细的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来展开预习。随着学习的深入,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后,就可以对提纲进行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提纲这根“拐杖”,能够自主地展开预习,从而真正地走上自主学习之路。
三、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成功的教学就是不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丰富而有效的问题情境,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再现知识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就不再是机械的记忆层次,而是深层次的理解,这样更加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地学会自主学习。如在学习“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索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个问题给予了学生更大的思考与操作空间,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1.两个大小一样的金属片与纸片从同一高度放下,金属片先落到地面上。2.将纸片揉成很小的纸团再从同一高度放下,纸团先落到地面上。鲜明的实验现象带给了学生强烈的思维冲突,同时也将学生的探究热情推向高潮。让学生通过实验,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从这三个问题为切入点来展开自主预习,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自主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只是对知识的运用,而发现问题则代表着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只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方法与技能。这也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要让学生不迷信教师与教材,要勇于质疑,敢于挑战,善于质疑,鼓励学生展开独立思考与思维,敢于发表不同于教材和教师的观点与见解,敢于提出问题。
(一)让学生充分思考
让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是随意提问,也不是局限于简单的问题,而是要代表着学生思维独创性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要让学生展开独立思考,能够将教材与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
(二)合理对待学生的提问
一开始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大多是简单的、没有深度的问题,此时我们不能简单否定,而是要肯定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让学生看到教师对自己的表扬;同时又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作用,将学生的认知引向深处,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能够深入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让学生提出更多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来。
五、总结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短期就可以见成效的,这需要广大教师要有细心、耐心与恒心,要对学生充满期待,对教学满怀激情,对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为学生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在探究中掌握学习方法,勇于提出问题,这样才能逐渐增强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郭建考 单位:河北省平乡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第三篇
一、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兴趣并不是可有可无,相反兴趣是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正是学生不断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与情感的原动力。只有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从心中产生学习的动力,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成功。这也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不再是机械而单纯地用语言来进行讲述,而是将这些抽象深奥、枯燥无味的物理概念与定理与直观而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以图文声像的形式来生动而直观地展现出来,具有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化单一为多元的特点。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所带给学生的是多种感官上的全方位刺激,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可以让学生真正享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从而激起学生对物理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惯性、惯性的应用”这一节时,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播放汽车启动、加速以及刹车的过程,将现实生活中所普遍存在的物理理解以图文声像的形式直观而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更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带入现实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激起学生对物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心中自然就会产生疑问,这样自然就可以引出我们所要学习的惯性。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与启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展开交流与讨论,自然就可以总结出惯性的概念。在这样的教学中没有教师干巴巴的讲解,没有学生的机械记忆,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程度高,整个教学处于融洽和谐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快乐探究。
二、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主动探究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首先我们要明确何为重点与难点。所谓重点,即在某一模块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前提与基础。所谓难点,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重点是客观存在的,而难点则是因学生学情不同而有所不同。而传统教学中受实验条件、现实情况等的限制,并不能将这些重难点讲清讲透,学生并不能真正地理解,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出现断层,影响到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这是教学处于低效的重要原因。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物理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突破重难点,实现学生的真正理解与掌握。
1.创设直观情境。物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这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往往难以理解。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这些抽象而枯燥的物理概念与定理寓于直观的事物与形象的场景中,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将那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所常见的事物与现象之中。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与思考来获取感性认识,再上升为理性认识,这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建构主义学说,实现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
2.模拟实验操作。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在整个物理学习中起着桥梁作用,不仅是学习的内容,更是学习的方法,是人类通往物理殿堂的桥梁。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并不能完成所有的实验,如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对实验条件要求严格的实验等,即使一些实验可以完成,但是能见度低,并不能清楚地展现在所有学生面前,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模拟功能来将这些现实中难以完成的实验进行模拟,带给学生直观的感知,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又可以提高实验的能见度;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模拟一些错误的实验操作所带来的严重危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求实精神,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如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模拟核爆炸瞬间所放出的大量能量,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认识。
三、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学会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教学的核心教学理念,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使得教学结构更为优化、创新教学内容更丰富,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更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更加强调以信息技术为知识交流的载体。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物理基础知识与生活经验,具备了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这为我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展开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的资源以及强大的交互性,来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或是由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的需要,让学生上网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然后在信息化学习平台上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讨论,最终达成一致见解,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再在全班展开集体大讨论。这样的学习改变了以往学生的被动参与与机械接受,学生以主体身份借助信息化学习平台来展开独立思考与探究,以自主构建知识。这样更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地学会学习。
四、总结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具有重要的创新教学优势,是更好地展现物理知识的信息化平台。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创新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创设富有趣味性与形象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成效。
作者:李丽华 单位:河北省平乡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附属中学